【word】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探讨.do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探讨技术与市场虢商醵褒第l6卷第5期200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探讨龚云平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9摘要:新时期,要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就要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营造平等,宽松的育人环境,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找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手段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是来自心理方面,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去观察,认识,分析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1.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意义1.1运用心理学理论是体现新时期教育先进理念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了从重工具价值向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认识更为全面科学,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服务,而且要为促进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把这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高校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更是鲜明地确立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有利于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理念,使其不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为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只有遵循人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才能体现”育人为本”的精神.遵循这些规律进行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人格,提高人的素质,为人的成长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因此,运用心理学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的两大根本任务,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体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理念.1.2运用心理学理论是促进教育科学化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加强其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使其由经验性走向科学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主体的多样化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只有了解了大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才能收到实效.2.运用心理学理论的现实基础2.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学科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材,专着,论文等,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途径,使用新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规律的讨论更加深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心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出现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2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政策支持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16号文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和各地高校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工作,贯彻l6号文件精神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方面,教育部思政司杨司长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仍是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个集体平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集体氛围好心理71魏育研究TECHNoLoGYANDMARKET问题就会少得多.将此项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人才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实现了从”思想政治工作什么人都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是一门科学的转变,向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迈进.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贯彻16号文件中,党和国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措施来抓,十分重视辅导员的学习培训.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除了专业培iJIl#,国家也相当重视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培训.如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培训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理论知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3.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教育实效性的着眼点3.1运用心理学理论营造平等,宽松的育人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营造宽松的育人氛围.首先,要建立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真诚朋友式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我们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去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和内心.即使学生犯有非常严重的错误,也需要我们平等对待,尊重理解,而不是责怪和鄙视.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切忌板起面UJII斥,或者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关闭自己的心灵之门.只有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为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其次,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到人格的,生活的,生命的教育层次上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优势,创设自己的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有利于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方面转化,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整个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种和谐的育人环境.另外,人的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情况的变化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人生实践的规范,使其内部的思想道德信念及时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3.2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首先,要遵循认识规律,科学引导学生内心信念的转移.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Voj.16.No.5.2009活跃的大学生来说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迷惘,认识上出现多元化倾向.基于这些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研究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引导.其次,适应需要动机,不断升华人生追求.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由于我们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不能正确对待,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这种思想有碍于对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第三,重视意志品格的培养.大学生处于较高的社会知识层次,在学习竞争和社会生活中意志相应得到锻炼.但当代大学生多数是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人生道路比较顺利,受挫折少.当学习遇到困难,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竞争遭受失败,恋爱受到挫折时,一些学生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遵守道德,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果断性;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坚持性和在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的自制力等.综上所述,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关键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它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易接受性和正向情感的感染性等特点,它以”育人”为宗旨,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它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潜力.参考文献: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2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1).一3】赵建民.高校德育的心理学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7,f8).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