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笔记2.doc

    • 资源ID:3435928       资源大小:81.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笔记2.doc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书笔记塞缪尔·P·亨廷顿着,王冠华、刘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9年7月第一版,1996 年4 月北京第3 次印刷杨华军 政治学理论 武汉理工政治与行政学院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普力夺社会的根源概要:普力夺社会,即军人干政的社会,其根源在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缺乏自治性、 复杂性、连贯性和适应性,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和团体皆直接插手全局政治。1、“普力夺”一词形容的是一种政治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 它不仅指军人干政,而且指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P1622、普力夺社会的基本特征 P163-165(1)社会团体更加“政治化”;(2)权力支离破碎;(3)控制整个体系的权威短命;(4)“出卖”是普力夺社会的家常便饭;(5)缺乏共同体和有效政治机构;(6)社会势力直接相互作用, 很少或压根儿就不将他们的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联系起来;(7)随着政治参与范围的变化而变得更不稳定。难以理解的句子(1)“个人在政治上的变化只是当他在社会团体之间改换门庭时,而不是当他将自己原来对小团体的效忠扩大到对能体现众多利益的某种政治机构的效忠时,才被迫发生。”P164“个人在政治上的变化”是指?后一句中“小团体的效忠扩大到对能体现众多利益的某种政治机构的效忠”难道不是团体之间的“改换门庭”?(2)从狭义上说,所谓腐化就是指在政治领域内干预财富。P162从寡头普力夺制度到激进普力夺制度:突破性军事政变和作为改革者的军人概要:在寡头普力夺社会里, 大地主、教会头面人物和握有军权的人是主宰社会的势力。作者断言,几乎所有寡头普力夺政府最终都会演变为激进的普力夺政府,但并非所有激进的普力夺政体都曾经是寡头普力夺政体,它还来源于中央集权的传统君主制和西方殖民主义。在转变过程中,因情况不同,军人所起的作用也有差别。1、政治上最活跃的集团本质上仍然是农村的。P1662、独立之后,人数不多、现代化了的知识分子上层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庞大的光怪陆离的、无组织的且仍然是高度传统的旧社会。P1673、从绝对君主专制或寡头普力夺转变到激进普力夺政体,军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P167 在从传统的君主统治转变到中产阶级普力夺政体的过程中,军人也起了中介作用。P168 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军官在促进现代化和进步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P1694、激进的普力夺政体的出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常牵涉到一长串的政变和沿革,其间各种团体为争夺政治权位而相互倾轧不已。P169复杂的可预料性政变、突破性政变和强化政变构成了大多数从传统或寡头普力夺政权向中产阶级普力夺政权转变时的特点。(以泰国、叙利亚、拉丁美洲为例子)P170167页提到的“制度真空”、“权威和合法性真空”是指?激进普力夺制度:社会势力和政治技巧概要:作者认为,激进普力夺政体的根源在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在这种社会中“城市不足以向政府提供稳定的基础。动荡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并愿意利用农村来遏制和稳定城市”(173页)。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城市不稳定、知识分子、军人和劳工参与政治。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学生、军人、劳工所采取的技巧和手段各异:学生倾向于使用大规模的暴乱、游行和示威,军人则以军事控制为主要手段,而劳工对罢工情有独钟。1、在普力夺社会里,大学的特点是学术职能居次而政治自主性居首,这种现象在军队中表现得就更加突出了。P1752、在激进的普力夺社会里,盛行的政治活动形式贿赂、罢工、 示威、 政变,都是给政治权威带来压力的手段,而非行使权威的办法。P1753、“既成权力机构内部人物的子女”比起与既成权力机构不太沾边的人有更大的自由去破坏这个既成权力机构。P175 原因是什么?4、政治活动有助于现代制度化政体的稳定,却促进普力夺社会的不稳定。P176 原因是什么?5、在某种程度上,劳工参与政治标志着普力夺社会已开始从激进普力夺阶段向大众普力夺阶段迈进。P177大规模的示威和骚动是学生的拿手好戏,而罢工,特别是总罢工,则是劳工独具的杀手锏。P1776、如果劳工内部团结得不错, 那么,其政治行动的成功就取决于劳工能在多大程度上促成其他集团采取协调或平行的行动,而最重要的又是军队的动向。在格局上,存在下述四种关系。 (1)劳工对政府和军队;(2)劳工加上军队对政府;(3)劳工加上政府对军队(4)劳工、政府、军队三者相互对抗7、在激进的普力夺社会,军人干预通常是在几个社会集团冲突升级加之任何可能存在的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衰弱的反应。简而言之,军人干预常常标志着一连串政治暴动的终止。P178从激进普力夺制度到群众普力夺制度:否决政变和军人的护卫作用概要:军人在现代化过程中起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兼有保守和进步作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社会有所不同。1、军人角色的变化:在寡头统治的世界里,军人是激进派;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军人是参与者和仲裁人;当群众社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军人就变成现存秩序的保守的护卫者。这样,微妙而又可以理解的是,社会越落后,军队扮演的角色就越进步;社会变得越进步,其军队的角色就变得越加保守和反动。P182军队部门和军方人士变得政治化的程度,是文职政治机关软弱和文职官员无法处理国家面临的重大政策问题的一种函数效应。政治化的军官团在政治上起的保守或改革作用的程度,也是社会上政治参与职能扩大的函数效应。P182二者的函数效应是什么,正比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与中产阶级出现相关联的动荡和政变,归因于军队性质的变化,与下层阶级出现相关联的动荡和政变,归因于社会性质的变化。P182一旦中产阶级的城市集团成了政治上的主导因素,军队就担负起一种仲裁或稳定的作用。如果一个社会过渡到大众参与阶段而没有形成有效的政治制度,那么, 军队就会竭力去保护现存的制度, 反对下层阶级特别是城市下层阶级插手政治。军队成为现存中产阶级秩序的护卫者。故此,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普力夺制社会政治参与扩大时的门卫: 他们的历史作用是为中产阶级开门, 而将下层阶级拒之于大门之外。P1832、否决性干预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1)在军方反对的党或运动,或代表着军方欲排斥于政权之外的集团的党或运动,在选举时获得或可指望获得胜利的时候;(2)当权的政府开始推行激进政策,或开始争取那些军队希望排斥于政权之外的集团的支持之时。P184-185简而言之, 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和扩大政治参与是冲突的。P184如何理解这句话?高度严密的阶级结构本足以使扩大参与与促进改革之间形成高度的相关量,局势还是能发展到军队采取行动支持改革但反对扩大参与的地步。P185如何理解这句话?3、军队的护卫作用:军队卷入政治带有间歇性,目的是有限的;因此,军队既不自视为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者,也不自视为新政治秩序的创造者。他们以现存秩序的保卫者或净化者自诩。P185(1)理论基础各个国家差不多。(拉丁美洲最完备,美国也鼓励)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军官们要想有效地行使权力,继而去成功地夺取权力,都会更加困难。P188在一个暴力是政府的关键部分的社会里,政府民主化也意味着暴力的普及化。P189如何理解这句话?(2)护卫作用的基本困境牵涉到下述两个假设:(一)军队是超越政治的;(二)军队必须干预政治以阻止政治体制的变化。P1914、部队通过否决型政变干预政治, 在究竟是把持政权还是还政于民, 是默认抑或反对政治参与扩大这两个问题上, 其出路有四条。但是, 每一条出路都会使军队和政治体制付出代价。(1)还政并限制参政(阿兰布鲁选择)(2)还政并扩大参政(古赛尔选择)(3)军人恋栈并限制参与(卡斯特卢布朗库选择)(4)军人恋栈并扩大参与(庇隆选择)从普力夺体制到公民秩序:军人作为制度建设者概要:在共同体作用下的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是能动和辩证的。普力夺体制到公民秩序的演变,“在现代化和政治参与扩大化时过程中发生得越早,社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同时,“在扩大政治参与的每一阶段,政治行动的成功机会取决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不同类型的政治领袖”(P195)。在此过程中,军人想成为制度的建设者面临许多困境,首要能力在于他们自己的统治认同得到农民大众的承认和接受,其次在于军人对政治和对自身的主观态度。1、个人和集团之间的猜疑和仇恨使政治制度化一直处在低水平上。P197 原因是什么?2、一个社会欲摆脱普力夺制度,第一,需要城乡利益的结合,第二,需要创立起新的政治制度;第三,军人和农民结合起来反对知识分子;第四、持恒的军事参与政治。P197-1993、军人是反政治的。P199 原因是?4、可见军人领袖陷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偏爱及价值观与其社会制度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中。所谓社会制度的客观需要通常指三个方面。第一,需要政治制度反映现存的权力分配、吸引新兴社会势力的能力。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制度必须反映已经掌权的军人集团的利益,但还需具有最终超越这些集团利益的能力。第二,政治制度表达各集团利益和平衡利益的能力。第三,有控制接班问题的政治制度。P2005、“基本民主制”是在军事政变一年后创设的,旨在产生出民主制度的体系。P205从理论上说, 更有效的制度建设的领导应当来自那些并不怎么直接与特定的种族或经济阶层相认同的集团。学生、宗教领袖、 军人可能多少就属于这一类人。P196而实际并非如此,为什么?普力夺政体在第三章论述中是指政治制度化低而参与程度高的政治体制。如果依次而论,对寡头普力夺政体、激进普力夺政体、中产阶级普力夺政体、群众普力夺政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第五章 革命和政治秩序通过革命实现现代化概要:亨氏认为,革命是罕见的,它是“对一个社会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国内变革”(220页),它有别于叛乱、起义、造反、政变和独立战争。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革命的运用,西方型革命与东方型革命有明显的差异,“在西方类型中,旧政权的政治制度土崩瓦解,接着就是新的集团动员起来投入政治,然后是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而东方类型则与之相反,首先是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创立新的政治制度,最后再猛烈地推翻旧秩序的政治制度”(222页)。1、革命是一种有限历史现象, 它不可能发生在社会和经济发达水平很低的高度传统化的社会里,也不会发生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它最可能发生在曾经经历过某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进程又已落后于社会与经济变化进程的社会里。P121革命的实质是政治意识的迅速扩展和新的集团迅速被动员起来投入政治。P1212、革命的衡量标准革命是政治参与的爆炸性的极端事例。一场全面的革命还包括另一个阶段,即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并使之制度化的阶段。成功的革命把迅速的政治动员和迅速的政治制度化结合起来。P221衡量一场革命的革命性如何,应看其政治参与扩大的速度和范围。而衡量一场革命成功到什么程度,则应看其所产生的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P222一场全面的革命意味着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迅速而猛烈的摧毁,意味着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并意味着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P2223、旧政权瓦解之后,权力的集中或分散是局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223经济因素对其有影响吗?4、袁世凯没能建立起一个新王朝, 而礼萨·汗·巴列维却成功了,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和波斯相比较,前者的政治动员更为深入。政治动员强,则新王朝难以建立?政治动员是指?它与政治参与是什么关系?革命发生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状况概要:作者认为革命发生起因在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势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有两个先决条件,即“政治制度无法为新生社会力量参与政治和新的社会精英进入政府提供渠道;迄今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社会势力具有参与政治的愿望”(228页)。当然,在本小节中,作者还分析了很多革命发生与否的具体情况。1、如果一个民主国家实行“非民主”的做法,阻挠政治参与的扩大,那么,它很有可能引发革命。革命的发生不仅需要存在着抵制参与扩大的政治制度,而且需要有追求此种扩大的社会集团。P229但是要革命,一个革命集团是不够的。要有许多集团从现存秩序中离异出来(并联合起来)才足以酿成一场革命。P230更精确地说,在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内, 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有赖于:(1) 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专业人员、 资产阶级与现存秩序离异的程度; (2)农民与现存秩序离异的程度; (3)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民联合起来不仅与 相同的敌人 作斗争,而且还为相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程度。这个目标通常就是民族主义。P230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总的进程比较平缓,就能减少这两个集团同时离异于现存政治体制的可能性。社会经济现代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急速时,革命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大。P230对中国的发展借鉴意义应该比较大。城市与革命概要:城市中存在三大集团游民无产阶级、产业工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亨氏认为游民无产阶级和产业工人不是制造革命的材料,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对其原因的分析有独到见解。游民无产阶级1、社会和经济弊病没有引发抗议和纠正弊病的政治行为,有四个原因:经济状况的改变有一种“阶梯式的感觉”;农村的价值标准和态度对政治持消极倾向;吃饭、工作和住房等眼前利益只有通过现存制度而不是反对现存制度才能获得;社会组织形式对政治激进主义的阻碍作用。P232-2332、为追求自身的利益去结社, 已是困难重重, 而更加传统的社会结构的顽强存在又进一步加重了这些困难。只要这些传统的权威结构能满足贫民区贫民的最低要求,它们也就自然会把在较广泛的政治和社区目标基础上实行结社的动机缩小到最低限度。P233 难道只有追求公共利益才能解决这种结社存在的困难?3、贫民区居民状况的改进反倒完全可能引起较多的政治骚乱和暴力事件。P233传统观点应该恰好相反,如何理解?产业工人1、总的说来,在动员社会力量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与创立能组织这种活动的制度之间存在的差距,在较晚进行现代化的国家里比在早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里,要大得多。但是在劳工界,情况刚好相反。P235 是否是表述这样的意思:动员强度远远大于制度创制速度,制度已不能容纳动员的社会力量,而劳工界则制度创制较快,动员缓慢? 2、工会化被解释为是对现存秩序一个挑战, 这种解释本身就倾向于使工会化真正成为对现存秩序的挑战。P237 如何理解?3、工会之所以有政治色彩(工会注重追求长远的、全面的政治和社会目标),通常因为它们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4、在当今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内,这种意识(政治意识)不是由革命的知识分子而是由政治领袖或政府官吏去向工人灌输的。故此, 工人的目标就是相当具体和直接的经济目标, 而不是去改造政治和社会的秩序。P238 是否有失偏颇,总感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好像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改造政治和社会的秩序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中产阶级知识分子1、实际上,中产阶级与稳定的关系,颇似富裕与稳定的关系一样,一支庞大的中间阶级队伍犹如普遍富裕一样,是政治上的一支节制力量。P2392、城市是国内反对派的中心;中产阶级是城市反对派的集中点;知识分子是中产阶级反对派内部最活跃的集团;而学生则是知识分子内最有内聚力也最有战斗力的革命者。学生中占优势的积极分子集团是反政府的。而最坚定、最极端和最不妥协的政府反对派就在大学里。P240中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了吗,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农民与革命概要:农民在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摇摆不定的,对于中产阶级集团,争取农村集团的积极参与,革命才能发生;对于政府,争取农村集团的支持是其稳定的关键因素。简言之,农民是保守和革命的结合体,得农村者得天下。亨氏还认为,农民革命的目标在于改善眼前的物质生活和劳动条件。在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较平均分配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它造成两个结果:农业产量增加比工业产量困难得多;农村比城市更具潜在的革命性。革命联盟与民族主义概要:革命联合成功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失败的条件。革命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与农民并行或合作,但是,知识分子作为主动创立革命联盟的行动者,他们与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鸿沟,并且时常发生冲突。亨氏认为,通过民族主义的连结,将激发二者走向联合。1、区别中国革命与以前那些革命的并不是农民的行为而是知识分子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之处正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失败之处,他们建立了一个革命联盟,使农民起义有了内聚力、方向和领导。在城市革命失败后的 20 年当中, 他们使革命一直在农村保持着活力。P250 事实如此吗?通过革命实现政治发展概述:亨氏始终认为,经济因素对革命和革命者来说并不太重要,“革命政府可能因为富裕而受到损害,但却不会因贫困而被推翻”,“经济成功对革命来说并不重要, 而经济损失对革命成功才大有好处”。革命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新的同质共同体以及创立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制度。“就政治文化而言,没有什么比人民对政治制度认同的范围和强度更为重要了。一场革命最有意义的成就便是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方面的迅速变化,以前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群众现在认同于它,以前可能认同于体制的精英人物现在则被它拒之于门外。”(255页)1、成功的革命造就了一个强大政府(“政治体制中权力集中以及更具重大意义的权力扩大这两者的产物” 258页),而政党体制的创设使权力的集中和扩大得以稳定化和制度化。2、政治发展涉及创立有充分适应性的、复杂的、自主的、有内聚力的政治制度,以便吸引和安排这些新集团,并促进社会内部的社会和经济的变革。P221既然政治发展涉及公众利益的创造和制度化,那么,革命就只是政治发展的一种手段。列宁主义与政治发展概述:亨氏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持否定态度,但对列宁的政党理论大加赞赏。亨氏认为,共产主义运动对现代政治的突出贡献,不是革除和摧毁现存制度,而是组建和创造新型的政治制度,共产主义的政治功能不是推翻权威而是填补权威的真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理论, 列宁主义是一种政治发展理论,它涉及政治动员、政治制度化的方法和公共秩序的基石。列宁与马克思所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对马克思来说,关键是社会阶级, 而对列宁来说, 关键却是政党,他用一个有意识地创立、构建和组织起来的政治制度(政党)代替了一个无定形的社会阶级。比较马克思的革命论与亨廷顿的革命论的异同?也许能发现某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第六章 改革与政治变迁改革的战略战术:费边主义、闪电战和暴力概述:革命是罕见的,改革则可能更加罕见。革命涉及到价值观念、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施政方针、以及社会政治领导方面的迅速、完全和剧烈的变化。反之,在领导、政策和政治制度方面发生范围有限而又速度和缓的变化,则可以定义为改革,它意味着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进一步平等,意味着人民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更为广泛的参与。(287页) 从本小节的论述看来,作者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剧烈的变革就是革命,变革者应该介于革命者与保守者之间,他们必须保持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对于一个志在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方面实行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改革者来说,理论上有两种大战略可供选择。一种是全面的、“斩草除根”的,或曰闪电战的战略,即尽早地把所有的目标公诸于众,然后尽量争取逐个实现,以图尽可能有所收获。另一种是渐进的、“枝节”的、或费边式的战略,即所谓藏而不露的战略,隐匿自己的目标,把改革分开来实现一事一办。当然,改革的最有效方式是将费边战略与闪电战术配合起来使用,而在两种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暴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力量。1、增进社会经济平等的措施通常要求权力的集中,而增进政治平等的措施则要求权力的扩散。对于那些本质上无法承受权力扩散的政治制度来说,过分的权力集中会把政治体制导入死胡同。P288 这两句话可能需要深入理解?2、经济的增长要求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要求有效的政治权威;有效的政治权威又必须植根于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中。3、黎塞留写道:“经验和理性都清楚地显示出,大凡突然提出的东西,通常都会使人瞠目结舌,以至要想反对也不知一下子从何做起。而当一个计划的付诸实施拖拉缓慢时,那渐露端倪的情形会使人产生一种印象,即这只不过是叫唤叫唤而已,未必一定真地做起来。”P293 说得经典。4、改革者所关切的关键问题就是动员新兴集团参与政治的速度和顺序。改革者必须设法控制和引导这一进程,以确保在每一时期和每个问题上他的支持者都强过他的反对者。P2955、更广泛的政治参与是与改革的利益背道而驰的(基马尔时代的土耳其)。政治参与的扩大不但不是社会变革的障碍,反而是它的先决条件(拉丁美洲)。P2966、没有哪一个社会的重大社会、经济或政治改革不是伴随着暴力或暴力行为一触即发的险恶局面。相对分散和自发性的暴力行为是受到损害的集团显示他们的不满、表达他们对改革的要求的一种普通手段,暴力是在体系内部实行改革的必要刺激。P2977、暴力在促进改革方面的有效性,直接地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预示着那些使用新型政治手段的新兴集团将被动员起来进入政治。此外,暴力的有效性还依赖于有无行得通的政策途径可供选择,实行这些政策可使混乱归于减缓。P2988、对改革最有力的辩护就是把改革说成是维护国内安宁所不可缺的,这样就会使那些希望维持秩序的保守派转而支持改革。P2989、一个政治制度能否对那些提出新要求的集团所使用的新的政治手段加以吸收、 缓和并使之合法化, 实际上正是对这个制度的适应性的一种考验。暴力或任何其他的新奇手段在促进改革方面的有效性也可能会随着它在这方面的成功(制度适应性)而衰退。P300 制度适应性是指?亨廷顿改革的战略战术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改革:替代物还是催化剂?概要:本小节提出了两个命题:“改革是革命的替代物?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对于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正统革命者和顽固派倾向于前者,左倾分子和改革家则更倾向于后者。同时,亨氏认为,改革和革命有是有共同点的,“改革与革命之间最重要的关连就是二者的先决条件是一样的,即政治体系中的权力是集中的。权力集中,特别是在一个权力总量本来就很小的体系中的权力集中,是政策创新和改革的首要前提。这也是革命的一个前提”。但是,改革在多大程度上会引发革命就要看“改革的性质、革命者的成份和改革的时机了”。另外,变革的集团的社会构成(以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民为主)以及这些集团所抱企求的性质对革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常迎合城市中产阶级的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迎合农民的改革则是革命的替代物。次小节还论述到改革中的一个典型类型土地改革对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1、两种观点:R. R.帕尔默:“没有那一次革命应被视为不可避免”。迪·托克维尔,“并不是因为改草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了大革命的障碍,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改革教会了这个民族怎样去发动革命。”P301-3022、如果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确实普遍存在着一种鸿沟的话,那就是政府和大学生间的鸿沟。如果说总统官邸是权威的象征的话,那么学生联合会大楼就是造反的象征。P307 在中国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原因何在?3、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对改革)并非出于任何物质上的匮乏,而是出于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个人的疏离和负罪感,以及出于一种急需的稳定认同感。P3074、1848 年在许多国家中发生的革命,就是紧接着政府为了迎合至少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要求而进行的改革努力之后才发生的。P309 迎合的结果还是导致了革命的发生,那么以强制力压制其反对会不会同样发生革命呢?5、旨在给学生提供福利的计划却不会减弱他们的革命倾向,反而只会增强身处中上层阶级的学生的经常的潜在负罪感,并从而加强他们的反对倾向。P309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提供福利的计划毕竟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反对变革难道就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效益?6、对于农民,只有在土地所有、租佃、劳作、赋税以及物价等条件在他们看来是无法忍受时,他们才会变成革命者。农民不满情绪是建立在物质性基础上的,这对于避免革命的发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P3107、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的政府的稳定,端赖它在农村推行改革的能力。P3118、土地改革对政治制度有着极大的稳定作用。但象任何改革一样,要使改革发生则可能需要使用某些暴力,而改革本身又可能会产生某些暴力。P313土地改革的政治概要:土地改革在不同国家都具有政治上的迫切性吗?亨廷顿认为,至少有四类国家把土地改革放到政治中的次要地位。(317页) 那么,土地改革需要什么条件的支持才能顺利进行呢?作者始终认为,政治体系内部权力的集中和扩大是必须的的也是必要的。当然,通过假手于外国人的行动、借助于传统领导人利用现行权力结构推行、利用民主途径上台的政党来领导推行也未尝不可。对于土地改革能否有成效,作者断定“土地改革的成效总是依靠农民积极的和最终有组织的参与”。1、土地改革本身的固有性质使它带有某种没收财产的成份。P319 本身的固有性质是什么?2、民主政府如果具备强有力和得人心的行政领导,而国内又存在着强大的政党组织,它们对争取农民选票有着切身的利益,那么,该政府便能够推行土地改革。P3233、在任何一个政治体制当中,要通过有效的土地改革法令都需要有某种别的精英集团与土地寡头集团决裂并支持这种立法。P324 精英集团在土地改革中的作用值得讨论?4、集中的权力能够颁布土地改革法令,但只有广泛扩展的权力才能使这些法令成为现实。农民的参与对通过法律或许并非必要,但对执行法律却不可或缺。P327 集中权力和扩展权力最终的结果应该都是加强了权力,但是作者似乎认为集中权力是权力的加强,而扩展权力是权力的分散?5、改革只有在组织起来之时才能实现。农民组织是一项政治行动。有效的农民组织要用有效的政党来建立。 P327 再一次强调政党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与亨氏改革理论的异同?本小节中改革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很清晰?第七章 政党与政治稳定现代化与政党概要:“多元的”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民族统一和政治同化产生问题的共同因素。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一国的政治是否稳定。如果政治制度体现出有能力吸收现代化造成的新兴社会力量和日趋高涨的参与水平,那么政治就是稳定的。同时,“政党组织着政治参与;政党体系影响到政治参与扩展的速率。政党及政党体系的稳定和强大,取决于其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水平”(335页)。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酿成政治动荡的可能性,必须在现代化进程的早期就建立现代的政治体制,即政党制(334页)。亨氏还始终强调政党的制度化力量(是政党的权威吗?)的重要性,认为它决定着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1、同是政党,保守派把它看成是对现存等级制度的挑战, 行政长官把它看成是对合理化统治的威胁,人民党主义者则把它当成是普遍意愿表达的障碍。 与其说是反对政党本身,毋宁说是反对软弱的政党更贴切。腐败、 分裂、动荡和易受外来影响,凡此皆属软弱政党体系的痼疾,而非强大政党体系的特征。P3382、衡量一个政党的制度化力量,首先就看它能否闯过其缔造者或首先使它登上权力宝座的魅力领袖离开之后这一难关。第二个方面是组织的复杂性和深度,特别是体现在党与工会和农民协会这样一些社会、经济组织的联系方面。第三个方面涉及到政治活动家和权力追求者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党认同,又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把党视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政党发展的过程概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两条,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使其不至于扰乱体制本身。而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的发展通常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宗派期、两极化、扩展期和制度化。1、一个广泛动员并具有相当高度民众参与的制度,需要纵横交错的冲突模式来避免自身被两个享有几乎全体人民忠诚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之间的斗争撕裂为两半。政治主张的两极化对于从派别政治到政党政治的转变都是一个先决条件。P3472、反对现存制度的革命或民族主义过程最终通常会建立起一党或以一党为主的政治制度,取代原来的制度。政治体系内部力量斗争的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两党制度较早地制度化,而外部力量的进入则可能导致一个多党制度的出现。这三种模式在政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旦形成,就会变成制度化。P349政党体制的适应性概要:在对一党制、两党制以及多党制孰是孰非的分析中,亨廷顿认为,对于政治发展,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一个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是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一个政党体制的适应性,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各组成政党的平均年龄来衡量,“各政党的平均年龄越大,该体制的制度化和稳定性也就越高”(353页),一党制比多党制趋于稳定,而两党制又比一党制更趋于稳定。但是,“各种政党体制适应并扩大政治参与的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颇大的变化。关键问题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使其同化新兴集团的过程变得制度化”(357页)(新兴集团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企望被纳入政治体系?)。政党体制适应性对中国执政党有什么借鉴意义?绿色起义:政党体制与乡村动员概要: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方面形成了一种差距,这种差距可能是政治不稳定的起源。而政党和政党体制正是弥合这种差距的制度化手段,同时,它为农村的政治动员提供了制度化架构,农村广大群众的政治同化由它来完成。作者认为“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一个政府要想享几天太平, 就必须以农村为坚强后盾。如果政府不能赢得农村的支持,那就国无宁日”。可见农村对政治稳定的重要性。1、农村和城市的投票倾向有着明显的分歧;政党和候选人在农村强, 在城市就弱, 反之亦然。在农村强大的政党通常能控制着中央政府, 并能建立起以高度的政治稳定为特征的政权。如果没有一个政党能获得农村的稳定支持, 某种程度的动荡就在所难免。P3642、独立之前广泛的农村政治动员对于独立之后政治稳定的重大意义。P3673、政党体制同化新集团的能力则有赖于从前占统治地位的集团无论是保守的、民族主义的还是军人的是否自甘认输。P3684、两党制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吸收农村群众进入政治体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起了桥梁,而正是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治稳定的关键。P381组织的必要性概要:“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 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因而也就是政治自由的前提”(382页)。本章总体上认为政党有三个作用:融合和同化新兴集团的作用;补充制度真空的作用;弥合农村与城市差距的作用。通过政党体制,亨廷顿认为农村村动员的两种种方式是:通过民族主义斗争实现农村动员、通过党派竞争实现农村动员。在当今我国农村政治发展中是否有借鉴意义?治稳定的关键作用在于政党体制,这是否忽视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农村政治动员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什么?13

    注意事项

    本文(《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笔记2.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