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9章.docx

    • 资源ID:3433478       资源大小:132.61KB        全文页数:1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经济学第9章.docx

    宏观经济学第9章第9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9.1 考点难点归纳 1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PPI =kW / W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2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pt=Pt-Pt-1 Pt-1式中,p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时期的价格水平。 分类: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进行分类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般地,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定义: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原因: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称为实际因素。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两种。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完全决定于商品的供求,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分析,有人提出了混合通货膨胀理论。其分析的实质就是把上面有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两个理论结合起来。 结构性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的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对比部门可分为: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和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迅速发展的部门和渐趋衰落的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4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常,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此外,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 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 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5菲利普斯曲线 定义: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即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的时候,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所以,通常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1所示。 图9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既反映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又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当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持续性的长期现象时,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使菲利普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意味着经济现在必须以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换取一定的失业率。在长期,如果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换取一定的失业率所需求的通货膨胀率就越来越高,最终菲利普斯曲线将成为一条垂直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果经济开始在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下运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以自然失业率为出发点的一条垂线。长期非利普斯曲线否认了短期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长期无法消除自然失业率,任何*试图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结果都是暂时的。货币主义就持这种观点。 与菲利普斯统计英国的数据类似,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发现,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这一描述示出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6*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政策上,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激进主义政策和渐进主义政策:前者是*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在短时间内,争取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后者是指政策持续不断地紧缩总需求,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其基本特征是较小的失业率和较长的时间。 收入政策。它是指*通过影响实际因素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这些实际因素包括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道德的劝说以及改变预期。 7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而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的理论有: 凯恩斯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除仅有一处直接提到了通货紧缩以外,更多是使用“就业不足均衡”和“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 凯恩斯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当企业投资低落,经济衰退,特别在经济严重衰退时,企业家的利润预期非常之低,以至于任何正利率都显得太高,因此通过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来抑制衰退,效果不会明显,只有通过增加*开支来增加有效需求。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通货紧缩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所引起的,否则,通货紧缩就不会发生。因此通货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费雪在其XX年的论文大萧条中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中,从某个时点经济体系中存在过度负债这一假设开始,认为由于新发明、新产业的出现或新资源的开发等所导致的利润前景看好,企业因此过度投资,从而导致过度借债。债权人一旦注意到这种过度借债的危险,就会趋于债务清算。 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 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对抑制经济衰退无效的观点,遭到了货币主义学派激烈反驳。货币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货币对于经济活动是重要的;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必要充分条件。 8充分就业、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由于不愿接受工作条件而失业的情况。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在实际统计时,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率。影响失业持续时间长短和失业频率高低的因素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9失业与充分就业 失业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失业率=失业人数´100% 劳动力总数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存在两种失业:第一,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第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为什么仍要有自然失业率存在?因为在一个国家中,由于高度的流动性、兴趣与才能的广泛差别、无数物品和劳务的供求不断变化,会存在相当多的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季节性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劳动的后备军可以随时满足社会对劳动的增加的需求,并且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的存在,也使得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危害。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 10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自然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而造成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失业。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例如,建筑业或码头装卸,遇到坏天气或舱盖打不开,这使得建筑施工不得不停下来,运输装卸也常常雇用临时工。在农业、旅游业、建筑业中,这种失业最多。这些行业生产时间性或季节性是客观条件或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 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求职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是指工人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存在着工资及其他条件的差异,而且,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工作信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这种失业人口中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1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总需求不足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认为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是因为总需求不足一般都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性出现的。 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失业。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的差额。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而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 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一定资本增量预期的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间的比率递减趋势。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与为了投资贷款所支付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 流动性偏好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需求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就有一定的限度,这样也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引起投资需求也不足,最终造成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失业的存在。 12失业的代价 在现实经济中,失业的危害很容易被人认识,可以肯定,失业率增加时几乎没有人能从中获益。因为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总产量会下降,人们的总实际收入会下降。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来说,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同时,失业率过高又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曾任美国总统约翰逊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研究了失业率变动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奥肯定理。其主要内容: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时,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增加3%;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减少3%。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9.2.1 概念题 1通货膨胀 2消费价格指数 3菲利普斯曲线 4通货紧缩 5价格总水平 6北欧模型 7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8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9结构型通货膨胀 10混合型通货膨胀 11通货膨胀税 12工资指数化 13生产者价格指数 14批发物价指数 15通货膨胀度量 15. 费雪效应 16收入政策 17“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1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9Costpush Inflation 20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 21动态总需求曲线 22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23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24滞胀 25信用膨胀 26通货膨胀产出效应 27货币幻觉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30充分就业 31奥肯定律 32自然失业率 33隐蔽性失业 34.遗憾指数 9.2.2 简答题 1.在一国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该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特征如何?为 什么? 2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可能会产生哪些成本? 3简要解释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 4简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5通货膨胀、通货收缩、通货紧缩和滞胀,这几个概念有何区别? 6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7简述自然失业率与有效需求不足型失业。 8说明混合型通货膨胀理论。 9写出价格调整方程,并指出其政策含义。 10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 11什么是“通货紧缩”? 12菲利普斯曲线是什么? 13什么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4货币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货膨胀无处不在,并且总是一种货币现象。”你对这种观点怎么看? 15在发生通货紧缩时,经济是否就会出现停滞或负增长? 16. 简述失业的经济效应。 17如何根据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18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有何影响? 19“通缩比通胀的危害性更大”,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用图形说明总需求高于预期水平,长期总供给低于预期水平的理性预期均衡。比较实际均衡与预期的均衡。 21简述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 21.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有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22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 23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24简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25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 26试比较分析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27简述结构型通货膨胀的模型。 28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与联系。 29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反通货膨胀的关系如何? 30简述货币主义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 31为什么说物价水平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32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有哪些? 33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吗? 34请解释一下通货膨胀是怎样实现财富再分配的? 35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和其他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高房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如果某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呢”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35. 假设一国的菲利浦斯曲线为=e-3(U-Un),自然失业率Un为5%,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中央银行对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为2%。 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能够引起的失业率是多少? 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那么失业率将是多少? 根据奥肯定律,计算降低通货膨胀的产出牺牲率。 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理性预期,那么产出牺牲率为多少? 9.2.3 论述题 1.论述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你认为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并加以分析。时,需要关于工作空位和机会的信息。*的公共政策会影响劳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用工者到农村招工时,往往优先考虑一些特定的村庄或社区。对农村外出务工者而言,他们也往往倚重于当地的招工代理人员或已经在外务工的人员,获取就业机会。你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也会向其所雇用的工人支付高于劳动市场均衡如果*管理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处在摩擦失业状态的工人提供就业信息和请画图说明中的自然失业率变化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动?并画图说明,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动?在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和如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请依据菲利普斯曲线,说明这种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9.3.1概念题 1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2消费价格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在美国,该指数由劳工部的劳工统计局按月计算并发表,主要用以反映美国中等收入城市家庭消费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其范围包括从食品到汽车、房租、理发等大约300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但不包括那些主要由郊区和乡村家庭购买的,或者由低收入家庭或高收入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3菲利普斯曲线:参见简答题第11题。 4通货紧缩:参见简答题第10题。 5价格总水平:指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水平。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比如原油价格上涨被其他商品价格下跌所抵消,致使一般价格总水平没有改变,这时只能称个别商品价格上涨。 6北欧模型:也称斯堪的纳维亚模型,最初由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提出,又经瑞典经济学家艾德格伦、法克森及奥德纳等人加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主要适用于分析“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 该模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关系:固定汇率下,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率pE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pW,即pE=pW。开放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lE由外生变量决定,pE+lE构成开放部门每个工人产出价值的增长率,如果收入分配结构不变,则每个工人的产出价值增长率就等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WE,即WE=pE+lE。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WE与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WS之间存在着一种“挤出效应”或“关联效应”,即:WE=WS。非开放部门实行成本加成定价原则,因此有:pS=WS-lS。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率pE与非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率pS的加权平均数构成国内通货膨胀率p,即p=aEpE+aSpS,其中,aE和aS分别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有:aE+aS=1。 以上这些关系式经过简单的数学处理以后,就可以得出北欧模型结论:p=pW+aS(lE-lS)。它说明一个“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世界通货膨胀率pW,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异(lE-lS),以及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般情况下,lE>lS,在世界通货膨胀率一定时,若开放部门比重增加,即非开放部门比重减小,则通货膨胀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体现了结构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对小国开放经济而言,世界通货膨胀率直接成为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该模型又被看作是通货膨胀国际传播的典型。 7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二者是按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划分的。 公开型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型通货膨胀,在市场功能完全发挥的前提下,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当价格基本上由市场机制形成时,货币供应过多,不受人为压制地表现为物价水平上涨。市场积累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不得不通过价格水平上涨而释放,于是隐蔽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公开性通货膨胀。 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指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下降的现象。其原因是,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吸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非价格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计划价格或国家牌价与黑市、灰市价格或自由市场价格由很大差距。市场商品短缺程度日益增强,如凭票证供应、排队购物来压制消费。价格管制与供给短缺又导致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下降。在隐蔽型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多余的购买力无法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予以消除,必然带来市场扭曲、腐败现象等。 8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这是按是否被预期来划分的。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材料及劳动成本上升因素等。但是一般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的预期现象普遍存在,那么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通货膨胀也会因经济主体预期而采取的行动得以持续,甚至加剧。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货币当局采取隐蔽方式增加货币供应,使经济主体难以估计当前通货膨胀态势,预期未来通货膨胀趋势,不产生货币幻觉。一般认为,如果发生非预期型的通货膨胀,经济主体由于在货币需求上不具有“货币幻觉”,就会提高名义现金持有量,保持实际现金持有量不变,结果会有效遏止物价上涨。 总之,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主体采取相应对策抵消了其影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9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其表现是: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而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但受成本和价格刚性的影响,其价格未有明显回落,从而导致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趋势。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部门差异通货膨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型通货膨胀模型。资源供求失衡型通货膨胀。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传递型通货膨胀,由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瑞典经济学家埃德格兰等人提出。 10混合型通货膨胀:指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共同作用而带来的商品与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的上涨过程。它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考虑,因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往往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图92描述了混合型通货膨胀是在政策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对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进行需求干预治理的结果。当发生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时,假定社会总需求不变,工资和物价会螺旋上升,失业增加,产量下降。*此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失业和产量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物价会进一步上升,从而形成所谓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图92 混合型通货膨胀 如图92所示,假定最初由于生产领域的原因导致总成本上升,供给曲线AS由AS0向左上方移到AS1,AS1与最初的需求曲线AD0交于e1点,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为了遏制实际产出的减少和防止出现高的失业率,*采取扩大投资和刺激需求的措施,需求曲线由AD0上升到AD1,这样使原来由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进一步得到需求拉上的支持,AD1与AS1相交于e2点,P1上升到P2,需求扩张拉动的价格上升,又会进一步引起成本上升,供给曲线由AS1移到AS2与AD1相交于e3,此时价格水平为P3。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就表现出一种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互推动的机制,AS与AD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移动,价格则沿着均衡点的轨迹e0e1e2e3e4所确定的水平P0到P1、P2、P3、P4呈“螺旋式”上升过程。 11通货膨胀税: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发行者转移的现象,这种转移犹如一种赋税,因而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T=ii.M。式中,T为通货膨胀税,M为一年中平均货币余额,i为通货膨胀率,1+i1+i为每一单位货币所丧失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可以得到三方面的收益:扩大货币供应量能直接增加其收入。通过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而减少未偿还国家债务的实际价值。直接增加税收收入,因为通货膨胀会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12工资指数化:在工资合同中,有“生活费用调整”条款,规定根据生活费用变动情况自动调整工资水平,使之与规定的物价指数变动保持一致,从而抵消物价上涨对名义货币工资的贬值,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指数化”。工资指数化的优点是:一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合同规定的条款时,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下降;二是可以消除对通货膨胀率预测的失误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但是,工资指数化也存在着问题,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或遭遇其他类似石油危机的供给方面的冲击时,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的份额下降,但是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其他经济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提高工资,结果引起价格水平的螺旋上升,加剧了通货膨胀。 13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kW / W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编制该指数的具体步骤是:选择代表产品,计算每种产品的平均价格。计算这些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确定权数,一般用工业产品销售额作为权数。将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和相应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西方很多国家按月或按年编制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并编制总指数和按主要行业和其他类别编制分类指数。日本的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由日本银行统计局编制的,选择的代表产品的范围是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工业品,不包括非工业品,也不包括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调查的价格,原则上是生产者在销售合同上的价格;不仅编制总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还编制18种基本类别的分类价格指数和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类的价格指数。 14批发物价指数:指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其缺点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批发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15通货膨胀度量: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三个标准: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以消费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优点在于消费品的价格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局限性在于消费品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以批发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优点是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及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进而判断其对最终进入流通的零售商品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即使存在过度需求,批发物价指数的波动幅度也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在使用它 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比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现象。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全面,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反映综合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不足之处在于资料不易收集,通常是一年公布一次,因而难以迅速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动向,并且易受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难以具体真实地反映某类商品价格上升情况。 15. 费雪效应:反映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著作利息理论中提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名义利率高于实际利率,而且还要高到足以抵消预期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购买和持有各种金融资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两国名义利率之差等于它们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它还体现了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化的作用,是购买力平价得以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人们预期一个国家的货币将贬值,那么为避免该国资本外逃,该国的名义利率必须高到足够抵消因贬值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继续持有该国的金融资产。 16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制定的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共同遵守,其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经济学第9章.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