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连理工机械复试辅导讲义1.doc

    • 资源ID:3425546       资源大小:3.98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连理工机械复试辅导讲义1.doc

    序欢迎您参加领先教育的专业课复试班。本讲义适用于报考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微机电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的复试辅导部分,为了您能在考研的最后复试阶段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以及积极良好的临考心态,我们专程为您制作了此讲义,并安排了复试辅导课程。我们将紧紧围绕历年复试真题,为您在这最后关键期间的突破提供专业的指导。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一臂之力。机械学院的复试笔试的科目比较的多,有六门。初试考了机械制造的,复试主要侧重控制工程,为20分;初试考控制工程的,复试主要考机械制造,为20分,其余几门所占的都是16分。复试专业课没有初试专业课难,主要考察大家对于主干学科的掌握情况。考察的侧重点也只是相关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基本技能等。因复试总分330分,相对权重比较大,希望大家不要轻视。本讲义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复试流程介绍;第二部分为复试经验总结介绍第三部分为复试历年笔试常考试题与核心知识讲解;第四部分为复试历年面试知识点汇总;第五部分为复试英语第六部分为复式调剂希望我们的讲义能够在您的考研最后阶段,助您一臂之力;复试取得好成绩,实现您的考研梦想。目录第一部分:复试流程介绍3第二部分:复试经验总结介绍6第三部分:复试历年笔试常考试题与核心知识讲解8第四部分:复试历年面试知识点汇总79第五部分:复试英语82第六部分:复试调剂87第一部分:复试流程介绍一、 复试整体介绍:10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各专业复试笔试要求及参考书目如下表:大连理工大学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心理测试、体检六个环节。一般各院系2月底3月初出初试成绩,3月末4月初进行复试。表一:大连理工大学近五年工学的最低分数线要求:年份总分公共课公共课专业一专业二理学200531045457070200632050508585200731045457575200831045457070200930540406060表二:2009年机械学院相关专业的录取情况统计录取专业代码录取专业名称统考录取人数免推人数复试最高/最低分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7418404 / 310080202机械电子工程4823401 / 309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3614381 / 308080220微机电工程132340 / 311080221工业工程82377 / 313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16365 / 311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8376 / 317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1335 / 308430102机械工程35333 / 305机械学院复试采取初试成绩排名120%提档复试,初试成绩满分500分,复试成绩满分330分,复试中笔试成绩100分,面试200分,英语听力20分,口语10分。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最终录取和奖学金按各专业总成绩排名进行评选。奖学金具体分布情况在第二部分有详细说明。机械学院复试按如下先后顺序进行:英语口语测试 è 复试笔试(笔试完心理测试问卷调查)è 英语听力测试 è 复试面试è体检二、 英语口语测试时间为约十分钟,满分15分,计入复试总成绩。口语测试时,两人一组进去,有两个老师,进去先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不必准备过长,老师一般都会中途打断你。然后你再抽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常规问题,比如兴趣、专业等。在网上也有很多相关内容的材料,大家可以上网搜索,好好准备。三、 复试笔试+心理测试一般这两个放一起考察。复试笔试完发一张纸,里面全是选择题。心理测试没什么好说的,很诡异的一项内容,做这个测试时才发现复试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复试笔试是整个复试的重中之重。也是复试主要考察的内容。笔试时间为两个小时,满分100分,直接计入复试总成绩。笔试毋庸置疑是我们复试准备的重点。四、 英语听力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满分15分,计入复试总成绩。考的全是英语听力选择题,难度与四级难度相当,07年英语听力比四级难点,08年听力难度低于四级水平,几乎相当。准备英语听力时,建议大家听英语四级考试历年真题,考前一定得听两年的,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不考听力,大家也很久没有练过听力了,之前没有联系的话,乍一听容易发蒙,等反映过来适应听力时,没准5道听力题已经过去了。所以建议大家考听力前一天把近3年的四级听力题拷MP3里,坐自习室好好练习一下。一般大家对英语听力都没什么问题。考试一般集体组织去综合楼语音室进行考试。五、 复试面试专业课面试主要考察学生本科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素质。面试时一般有10个左右的老师在场,综合评定学生表现。机械学院老师采取抽签答题,每个签上有两道题。答完了以后,老师就开始随机提问。老师随机提问,内容比较宽,没有什么局限,本科时的主干科目的相应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察。面试一定不要紧张,对于自己不会的问题,最忌讳不懂装懂,自己杜撰,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很正常,因为有些题目的确偏难,老师也会理解的,这时一般老师会问你一道其他的题目,再给你一次机会的。如果老师文的两个问题你都答不上来的话,就需要自己注意了。首先要恳请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因为之前两个问题都没答上来,相应印象分就会差些,如果是很基本的问题不会答,问题就比较大了。这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恳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用普通话作答,不要带口音。语速不要太快,吐字一定要清晰。一般面试时间一般为20分钟。面试时态度一定要谦和,不能狂妄。对于这点,考生一定要注意。以前结构有个初试考第四的外校学生,面试时语气甚是狂妄,比老师还牛,结果.呵呵,大家可想而知,死的很惨,最后调剂去力学系了。针对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甚至不是很出名的考生,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如果复试不好,即使初试成绩比较高也有被刷的危险。所以复试决不能轻视,一定要好好复习。四、 体检最后一个环节,包括血压,胸透,肝功等检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跟咱高考时的体检差不多,这个也算作为大家研究生入学的体检了。学校会安排时间,通知大家按院系和专业集体体检。第二部分:复试经验总结介绍一、 复试总体经验总结因机械工程学院复试满分330分,与初试500分一比一累加作为最后总成绩,按照总成绩排名评定奖学金,权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每年最终排名和初试排名变化都比较大,复试准备比较好的看书比较全面的,排名一下提个5、6名都很正常。复试不是很好的,排名掉个5、6名,甚至跌出最终录取名单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大工的复试绝不是走形式,所以提醒大家要好好准备复试内容,不要以为考完初试就一劳永逸了,抓紧时间好好看书复习,最终取得好成绩。二、 奖学金情况介绍大工自从07届研究生实施奖学金制以来,奖学金已经实施了两年。因为07年是奖学金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作为试点。采取的是一劳永逸式的形势,即入学是什么奖学金,读研期间也不发生改变。如第一年入学没有评上奖学金自费的学生,研二的时候还是自费,虽然研二还会从自费的学生中选拔出研一成绩比较好的给予2等奖学金,但名额及其有限,所以大家复试好好考才是正道。奖学金大工分一等奖学金(20%):研一学费全免+每个月500元,第一年合计6000元。研二研三学费全免+每个月250元,合计每年3000元二等奖学金(40%):研一学费全免+每个月250元 研二研三学费全免,学校和老师各补125,还是250元自费(40%): 每年学费7500,每个月没有奖学金关于保研的学生:保研的学生肯定都是一等奖学金。所以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争一保二”才是最关键的。有奖学金的话至少学费不用交,每个月还有钱拿。自费每年学费7500,说实话,不是小钱啊!这部分钱干什么不好。三、 关于找导师关于如何找导师,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找导师的时间最好的时机是初试成绩刚刚出来后,此时根据自己的初试成绩找相应的老师。初试成绩比较高,排名比较靠前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联系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名气大,一般相关科研经费也比较多,对于以后找工作也有些帮助。当然,大家都想跟博士生导师,相应的竞争也比较大。初试成绩排名中下的,可以联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也可以联系。大工从2007年实施奖学金改革,每个老师都有奖学金名额。但导师不同,奖学金名额不同。具体情况为:院士、长江学者有三个奖学金名额,博士生导师有两个奖学金名额,硕士生导师有1个奖学金名额。如一个博士生导师有两个奖学金名额,他最后带了3个有奖学金的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那必须要有一个学生放弃自己的奖学金资格才能跟着这位博士生导师,当然,如果老师愿意补给你奖学金就是另一码事了。硕士生导师也有一个奖学金名额,同样可以吸引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大工施行奖学金改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所有老师都能带上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当然,关于选导师,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找老师时的注意事项:着装得体,语言谦和,态度诚恳。见老师之前一定要了解相应老师的一些情况,如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这样可以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四、 导师联系方式机械院有很多出色的导师,详细各专业导师具体情况大家可以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询,下面列举机械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学院有教职工22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31人(博导25人),副高职(含相当职称)71人,具有博士学位70人。学院院长:贾振元分党委书记:王殿龙副院长:王殿龙、孙伟、刘冲、高顺德、袁晓东分党委副书记:季亚男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立鼎学位委员会主任:贾振元教授 31人(博导2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序号姓 名姓别出生年月学 位职 称 专业所在部门1.王立鼎男34.12.本科院 士教 授博 导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89172.赵福令男45.12.硕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5353.邹赫麟男54.05.博士教 授博 导微电子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97544.屈福政男57.12.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机械研究所847084095.王德伦男58.11.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847064126.王敏杰男58.11.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研究所847088697.郭东明男59.04.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0598.高 航男62.05.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1389.王殿龙男62.07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电子工程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659710.余祖元男62.10.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23111.康仁科男62.11.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05912.刘 冲男63.02.博士教 授博 导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94613.贾振元男63.07.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电子工程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88214.丛 明男63.10.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电子工程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14715.徐文骥男64.05.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研究所8470842216.褚金奎男65.12.博士教 授博 导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610817.王晓明男65.02.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841118.杜立群女66.10.博士教 授博 导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2119.蒋 玮女66.10.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8470674120.曹利新男66.12.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841121.金洙吉男67.02.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51922.王晓东男67.03.博士教 授博 导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641023.孙 伟男67.09.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设计及理论自动化技术研究所8470751024.王永青男69.06.博士教 授博 导机械电子工程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842025.张弘弢男52.12.博士教 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748426.梁延德男53.10.硕士教 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训练中心8470869227.王丹虹女62.02.硕士教 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28.高顺德男62.12.硕士教授级高工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机械研究所8470842529.吴东江男64.09.博士教 授博 导激光微细加工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62530.侯增选男64.09.博士教 授工业设计工业设计8470650631.段富海男博士教 授博 导精密作动器控制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副研究员)53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1.方加宝男52.02.本科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振动工程研究所847084232.高艳明女52.11.本科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3.于同敏男53.01本科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研究所847060624.胡青泥男53.03.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5.张晓丽女54.10.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79046.马 勇男55.04硕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81037.冯 刚男55.12.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苗 明男56.03.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机械研究所847098309.李剑中男56.04.硕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816210.刘 欣男58.10.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振动工程研究所8470842311.董惠敏女58.11.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8470808112.张元良男59.04.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793613.马 跃男60.02硕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所8470616614.王续跃男60.03.博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15.朱林剑男60.08.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16.邢英杰男61.05.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自动化技术研究所8470842117.张应中男61.02.博士副研究员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861418.罗晓芳女61.09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861419.戴恒震男62.05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20.胡延平男62.09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881821.马雅丽女63.06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8470808122.徐 中男63.12.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所23.虞慧岚女63.11.硕士副教授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教研室8470619724.陈 星男63.12.硕士副教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振动工程研究所8467180025.高 媛女64.02.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8470808126.宋满仓男64.04.博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研究所8470606227.李 嫚女64.04.硕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881528.孙守林男64.04.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29.毛范海男64.11.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研究所30.张永顺男65.04.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31.徐志祥男65.11.硕士副教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振动工程研究所8470956332.华顺刚男65.11.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8470841933.宋洪侠女66.07.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34.崔 岩女67.08.硕士副教授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9235.吴海帆男68.10.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机械研究所36.张 军男69.01.硕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841537.金仁成男69.05博士副教授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9438.高 菲女71.06.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画教研室8470842739.姜开宇男71.06.博士副教授材料学模具研究所8470606240.董 海男71.08.硕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传感测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8470881541.段春争男71.09.博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研究所8470606242.孙玉文男71.10.博士副教授博 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675143.王 欣女72.02.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机械研究所8470938744.刘 越男73.02.博士副教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自动化技术研究所8470644945.徐 征男73.11.博士副教授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7146.罗 怡女73.12.博士副研究员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9147.王奉涛男74.02.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振动工程研究所8470929148.李宏坤男74.09.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振动工程研究所8470842949.杨 睿男74.09.博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86250.王福吉男74.11.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74351.刘军山男75.11.博士副研究员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7152.张振宇男76.06.博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8470743053.王大志男78.08.博士副教授微机电工程微机电系统与精密工程研究所84707170-2171第三部分:复试历年笔试常考试题与核心知识讲解一、 复试笔试题型及分值汇总一般都是问答题、画图、计算题,基本都是主观题,题型考察相对灵活,考察大家专业基础课掌握情况。二、 复试各教材分值比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微机电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控制工程20分 + 机械设计16分 + 机械原理16分 + 工程测试16分 + 微机原理16分 +精度设计16分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机械制造20分 + 机械设计16分 + 机械原理16分 + 工程测试16分 + 微机原理16分 +精度设计16分三、 复试重点知识点及常考知识点解析控制工程第2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题1 弹簧-阻尼-质量机械系统如图所示,B为阻尼系数、k为弹簧系数、m为质量x(t)为输人、位移;y(t)为输出、位移;试计算此系统传递函数。解:首先,我们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质量块m受到的弹簧的弹性力为 kx(t)- y(t) 阻尼力为 惯性力为 根据受力分析:kx(t)- y(t) = +即:x(t) = y(t) +两边同时进行拉氏变换:X(s) = Y(s)+s X(s)+可得系统传递函数= 1ss2题2 F(s)=,其反变换f(t)=?解:F(s)= =由拉氏变换表得f(t)=cos2t题3画出如图所示系统结构图所对应的信号流程图,并用梅逊公式写出传递函数.解:将该方块图化为信号流程图R(s)G11G2G3G4G511G6H1G7H2Y(s)本题中有3条前向通路,分别为P1、P2和P3,还有4条反馈回路L1、L2、L3和L4,且L1 和L4不接触,所以P1= G1G2G3G4G5P2= G1G6G4G5P3= G1G2G7L1=G4H1L2=G2G3G4G5H2L3=G6G4G5H2L4=G2G7H2L1L4= G2G4G7H1H2=1(L1+ L2+ L3+ L4)+ L1L4=1+ G4H1+ G2G3G4G5H2+ G6G4G5H2+ G2G7H2+ G2G4G7H1H2(所有回路都与P1接触)(所有回路都与P2接触)= 1L1 =1G4H1(L1与P2接触)最后可以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G(s)=第3章 时间特性分析法题1 如图为某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请在图中画出该系统的延迟时间td,上升时间tr,峰值时间tp,最大超调量Mp,调整时间ts。y(t)x(t)10允许误差解: 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tr:对于二阶过阻尼系统是指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对于二阶欠阻尼系统是指响应曲线从0上升到100%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tp:响应曲线超过稳态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最大超调量Mp:响应曲线的最大峰值与稳态值的差。调整时间ts: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并永远保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由以上这些定义,本题的答案如下图所示:y(t)x(t)10.90.50.10tdtrtpts允许误差Mp题2 如图所示a的机械系统,在质块m上施加8.9N阶跃力后,m的时间相应如图b所示,试求系统的m、k和c值。mkkckxo(t)/mt/s00.030.002912345 (a) (b)解: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式中:Xi(s)=(1) 求k。由Laplace变换的终值定理已知s·XO(s)= s··=0.03m,因此k=297 N/m.(2) 求mMp=,得=0.6.将tp=2,代入tp=中,的=1.96再由k/m=,求得m=77.3 kg。(3)求c。由=c/m,求得c=181.8 N·s/m。题3 一阶系统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时间常数T和增益k分别为多少?解:一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s)= =易得系统的时间常数T=0.6,增益k=4.题4 由弹簧阻尼质量构成的系统,其传递函数为G(s)=,若只增大系统的弹簧系数k,系统的参数、会有何变化?解:无论是哪一种物理形式的二阶系统,最后传递函数都可以变为下了的标准形式G(s)= =故:=,=增大弹簧系数k,系统的参数增大,会减小。题5 下列图是几个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曲线,确定各个二阶系统的阻尼比的范围。y(t)0tt0y(t) (a) (b)y(t)0ty(t)0t (c) (d)解:图(a)为振荡发散;图(b)为欠阻尼;图(c)为,为临界阻尼,为过阻尼;图(d)为。且当时,响应曲线等幅振动。题6 为什么二阶欠阻尼系统,阻尼比通常选择在0.40.8范围内工作?答:在欠阻尼特性中,对应=0.40.8的瞬态响应,具有比=1时更短的调整时间,而且振荡也不严重。因此,一般说来,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0.40.8的欠阻尼状态。第4章 频率特性分析法题1 系统的输人端加入一个正弦信号x(t)=Asin,并将系统输人与输出信号同时连接在示波器上,波形稳定后,观测到图形如图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则由图写出=?解:应该是输出信号的振幅与输入信号的振幅之比,所以从图中就很容易得到: =题2 设某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当输入r(t)=2sint时,由实验测得的闭环系统稳态输出为c(t)=4sin(t45°),试确定系统的参数和。解:由输入和输出函数,可得=4/2=2,=45°,=1由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G(s)=2=arctan=45°即可解得, =题3 某最小相位系统,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写出其开环传递函数。解:由转角可知,该系统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一阶微分环节(或导前环节)且一阶微分环节的转角频率为=2=,故T=0.5所以该开环传递函数Gk(s)=。第6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题1 一个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答:系统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0,或系统传递函数所有极值均分布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题2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式为,确定系统稳定时的K值范围。解:由劳斯判据,得劳斯表s3 1 K+2s2 3K 4s1 0 s0 4要使系统稳定,第一行的元素应都大于零,故: 3K>0 >0 得K的取值范围为K>。题3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试应用劳斯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求出系统不在左半S平面的特征根数。解:由劳斯判据s5 1 0 1s4 2 0 2s3 0 0 0s2s1s0由第二行各元求得辅助方程F(s)= 取F(s)对s的导数,得新方程8 s3=0s3 行中各元,可用此方程中的系数,即8,0代替,最后得到如下的Routh表s5 1 0 1s4 2 0 2s3 8 0 0s2 0 2 0s1 0 0s0 2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有改变,因此系统是不稳定的。且第一列的元素符号改变1次,故有一个具有正实部的根。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为s1=2,s2,3=s4,5=j,不在左半S平面的特征根数为3。题4 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若使相位裕量,则a为何值? 解:=,得=135°。=arctan()=135°,得=1。=1得a=。第7章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算题1 某系统如图所示,当输入信号r(t)=1,干扰信号n(t)=1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ss。解:求输入信号R(s)作用下的稳态偏差ess1,可令N(s)=0,则EX(s)= R(s),则:ex(s)= EX(s)= R(s)= ess1=s=0;求扰动信号N(s)作用下的稳态偏差essn,可令X(s)=0,先求输出信号对扰动输入信号的传递函数:GN(s)= =系统在扰动信号的作用下的偏差eN(s)=0CN(s)=N(s)= essn=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ess= ess1+ essn =0+=题2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其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ess=0.01的K值。解:ess1=0.01故 K=500第8章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题1 试说明串联超前校正与串联滞后校正的应用场合及其所能达到的校正效果?答:低频部分不需改动,只改变中频部分形状,使增益交点频率向后移动,为达到此目的,可利用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可以使相位裕度与带宽增加,而且明显地提高了瞬态响应,但不影响稳态精度。 只引起低频部分变化,对高频部分没有影响,对原系统的增益交点频率及相位裕度不产生影响。 滞后校正可以使校正后的系统既保持原有的动态性能,又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满足静态精度的要求。机械设计第3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题1 某转轴所用材料的机械性能为:,该轴工作时单向回转,危险截面的工作应力为,综合影响系=1,图1为该轴的极限应力线图。 试在极限应力线图中标出该轴的工作应力点,用作图法求出危险截面的安全系数值。解: =0.15=0.4在极限应力图上画出M点(0.15,0.4),作OM交极限应力线圆弧于点。=2.4=6.667=2.5第4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3-1 按照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不同,滑动摩擦可分为哪几种?3-2 什么是边界膜?边界膜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提高边界膜的强度?3-3 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3-4 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磨损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3-5 粘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各种粘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是什么?3-6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3-7 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静力润滑的油膜形成原理有何不同?流体静力润滑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第5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题1 如图,某螺栓联接的预紧力为=15000N,测得此时螺栓伸长=0.1mm,被联接件缩短=0.05mm。在交变轴向工作载荷作用下,如要求残余预紧力不小于9000N,试求:1. 所允许交变轴向工作载荷的最大值;2. 螺

    注意事项

    本文(大连理工机械复试辅导讲义1.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