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年级老师.docx
如何做好一年级老师如何做好一年级老师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教研室给我这次与同行交流学习的特露脸的机会,再感谢各位同仁能坐在这里听我班门弄斧的长篇大论,说句实话,接到领导给我的这项任务,我着实惶恐不安,惶恐一是在座各位多是任教低年级多年的好老师,肯定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而我只是在十年前任教过两次一年级,现在的学生,教材教法,社会环境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任教一年级对于我来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惶恐二是今天交流的题目是如何做好一年级老师这个题目太大了,涉及的面太多了,单拿出一个卫生习惯的培养就可以写出几千字的论文,我怕自己今天说得不当不周被大家笑话。惶恐也好,纠结也罢,我就结合自己去年任教一年级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与感受,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好习惯。二、如何与一年级学生家长沟通。三、如何选好用好一年级小班干部。 一、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好习惯。 首先,我个人感觉老师们大都不喜欢任教一年级,因为太“累”。确实,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持久性差,自制能力薄弱,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差、注意力短暂,不会集中精力听重要的内容和倾听别人的回答,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大,错漏百出这就导致了我们一年级老师上课多,说话多,动手实践多,靠班时间多其实这都是一年级学生习惯不好惹的祸。 谈到习惯,我的头也大了,因为一年级学生要培养的习惯太多了,它大致分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文明懂礼貌习惯、爱护公物习惯、热爱班集体习惯等。 如此多的好习惯,每一条再展开还会更多,都要一条条的落实到每个孩子,谁都会犯难。去年我其实也不想去教一年级,可是我刚送走六年级毕业班,别的老师大都是跟班走,加上我有从一年级开始熟悉一下小学整套教材的想法,就申请了一年级,虽然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可真正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后,感觉落差太大了,与六年级学生相比,他们的身高心理,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相差何止是十万八千里,没办法,既然选择了,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就得努力干好。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今天我对当一年级的老师又有了新的认识,因为习惯的培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训练,而是天长日久贯穿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且一年级的学生进步最快最明显,一年级的老师也有其他年级老师所不能享用的幸福和其他年级老师所不具备的优越资源。 资源一:家长 由于孩子刚上一年级,孩子的未来会怎样,家长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希望,所以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往往会特别关注孩子的上学情况,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每天上学的感受,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况等会经常过问。这是其他年级学生家长所欠缺的,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有的家长逐渐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有的家长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他们不再表现出孩子上一年级时候的高关注度。我们一年级老师可以幸福地享用家长的高度重视。 资源二:学生 一年级学生很单纯,没那么多心机,他们好奇好动,争强好胜,爱听表扬,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喜欢接近老师,我们也可以近距离的用摸摸头,亲亲脸,抱抱身体等方式肯定他们。他们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跟圣旨似的!就拿写作业的格式、方法来说吧,如果家长教得与我们老师教得不一样,他会说我老师不是这么讲的,坚决不听家长的,向师性特强。孩子的这些特点将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明显,我们一年级老师可以很好地借用这些特点,在孩子纯洁无暇的白纸上添画上美丽的习惯图案。 资源三:学校及课程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较之其他年级学生弱,所以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一些活动参与比较少,课程内容相对简单,科目少,缺少英语、科学等科目的学习,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狠抓孩子习惯的养成。 其实,我就是利用以上资源结合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三个重要时期,来实施我的习惯养成教育的。 入学后,新生会经历的三个过渡期。 兴奋期 入学前后,他们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坐不住,充满自豪感,个个表现好,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厌倦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于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的约束和生活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数学课不做早已熟悉的10以内加减口算,而是说组成,讲算理,汉语拼音又不是简单的认字母练发音,拼音二、三声不好读,写字更麻烦,还要一笔一画地按顺序书写,因此一些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产生不想上学、怕吃苦的厌倦心理。 适应期 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孩子们从此又会高兴起来,逢人便夸老师如何得好,同学如何团结,此时,他们初步有了爱学校,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的观念。 在学生兴奋期,根据学生都有争当好学生的愿望,我重点抓了以下三点,即抓“家长”、 抓“早”、 抓“细”。 、开好第一次家长会,习惯养成首抓“家长”。 孩子要养成好习惯,不仅需要每一位老师的耐心指导,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教育。需要家校双方通过校训通,电话,家访等形式互相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确立起一种合作关系,学生才会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齐抓共管下健康成长。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既是班主任老师的精彩亮相,也是班主任老师对家长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培训。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家长与我们一起分担孩子习惯养成的难题。记得去年九月一号开学典礼之后,家长们领着孩子来到教室,我马上召集他们隆重地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我首先问家长“你孩子的模样像谁?”家长笑答,“像爸爸”,“像妈妈”,我就说“那就对了,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是你家长的影子。”无形中让家长感受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自己的责任重大。接着我要求家长的坐姿及秩序要给孩子做出榜样,随后的家长会开得特别成功。我诚恳实用地分析一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重点强调学校的要求,要求家长做好日常行为上、物质上、学习上的准备,为孩子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做好榜样,与学校、老师齐心协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次家长会使家长明白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家长应该怎样疏导孩子的困惑,指导孩子的学习,怎样配合老师扶孩子一把。还有今后的工作中,家长该怎样理解和支持的班主任工作,如:排座位,如何处理孩子间的小纠纷,如何对待老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小漏洞等,这些都提前给家长打了预防针。总之,开完这次会,我认为你要让家长们感觉到,配合老师,辅导孩子,给孩子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在这样的班级,有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 、以静达静,习惯养成要抓“早” 首先让孩子养成在课堂上保持安静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最让人头疼的是一个“乱”字。课堂常规不好的班级,真有“摁下葫芦起来瓢”的感觉。一上课,从课前准备到下课的课堂常规,一直乱糟糟,有些孩子不停地搞小动作,玩耍,说闲话,吃喝,一节课下来老师要时不时停下来组织纪律,孩子总是哗众取宠地制造出各种小插曲。不善于也不喜欢思考和提问题,无视课堂纪律。由此“静”在一年级教学常规中显得尤其重要。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才能让孩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1. 先入为主,始业教育第一课很重要。课堂上,一年级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组织教学的话。“苦口婆心”这个成语,是教低年级老师的真实写照。从第一天上课开始,老师就要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噪音是会影响智力发育的,学校是让人尊敬的地方,学校的课堂是一个需要安静有序的地方。”一年级学生是很重视自己不同于幼儿园的身份的,老师可以首先跟他们打好招呼:“从现在起,你们可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的时候,不能再走来走去,也不能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要静一点,再静一点?如果老师要说话了,你们就要看着我,听老师轻轻说,你们声音大了,我说的你们就听不见了。同样的,有小朋友在发言了,你也要静静地听他说完。听到他说得好的,你可以夸夸他;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同意见,你要举手再说。”“你一说话,就会影响别人听讲、做作业,所以请你不要随便讲话。”可以专门训练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比比谁坐得最端正,夸夸他们,并连续在几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孩子们就会养成坐得住、保持安静的习惯。 2.简单明了的口令是调控课堂纪律的法宝。开学前几天我们要教孩子学说口令,并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表现。如“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 小嘴巴,闭紧了。小腰板,挺直了。” “一二三四,坐好姿势。 五六七八,闭上嘴巴。”“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小手放放好, 小脚并并拢。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真的,对付一年级的孩子,喊口令的效果要比老师批评说教有效得多。说来也奇怪,天真单纯的一年级孩子还就吃这一套。 3.及时表扬。一年级老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表扬,要经常把表扬鼓励的语言挂在嘴边,把欣赏肯定的目光投向孩子们,把鼓掌和大拇指送出去,用表扬的力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每个孩子都想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榜样的力量对一年级孩子效力更大,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这个办法确实能立竿见影。上课的时候,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静不下来的孩子,一经发现就表扬“现在,XXX 已经坐好了,真不错。”“今天XXX 的进步真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师。”表扬很重要,除了言语的表扬,赞许的眼光、翘起的拇指、鼓励的微笑都可以巩固并激励孩子们学习规范。受了表扬的孩子,心里像装了镇定器,不但能迅速安静地坐端正,而且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其次,要重视活动中的每一个第一次。中国有句古话,叫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作为一年级老师, 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我们和学生们经历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的要求必须规范严格,比如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排队,第一次午餐、第一次卫生打扫、第一次桌椅的摆放、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次图书角的建立,一天的在校活动规矩、一堂课的学习规范都要讲到,都要练一遍,使新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如训练学生起立回答问题,老师要边做示范,边强调动作迅速但不能弄出板凳声,拿文具要让文具盒的啪啪声消失等,要注重让学生第一次就做好,第二次做得更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从早上孩子们到校早读开始,老师就要静静地督促他们,稳而有序的进行。 、一点一滴,习惯养成要抓“细” 每一个好习惯都有自己的标准与要求 ,老师要按照一天的活动顺序,从细节上指导孩子们如何养成好习惯。 早读:一开始老师一定要亲自靠上,指导同学们读书的姿势,每天的早读内容提前规定好,以免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一团乱。教给值日班长管理方法: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对于没有认真在读1人次扣1分,以做提醒。多表扬读得认真、大声的同学,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进了教室立刻取出朗读材料朗读,不要站着、闲聊、交作业,作业统一在预备铃响前五分钟交。等学生的早读步入正轨,老师也不必天天守在教室了。 出操:排队之前提醒收好椅子和桌面上的东西,做到桌椅整齐、抽屉不乱、地面无废物。由早读同学检查记录。排队要求不讲话,用眼睛看自己的前后应该是谁,快速找对位置。站好就不要晃动。对于个别爱讲话的、乱窜队伍的孩子单独强化训练,直接指令他第一怎么做第二怎么做,简洁高效。放学队、体育队、吃饭等不同的排队方式要训练,要落实每种队伍的领队者。 记得去年刚训练站队时因为学生互相不够熟悉,总是记不准自己的位置,甚至出现了乱插队引发冲突的现象,所以我就按高矮顺序给学生排了号,每次站队都按号来,要求学生做到不说话、不推人、不拉人,人站正、队排直。这样,学生也容易记住自己的位置,站队也比以前规矩了。下课后,老师要提醒学生先上厕所,以防上课尿裤子;并安排专人喊“请把桌凳摆好了”,课代表提醒课前准备,“下节课上语文,请准备!”老师要强调课间10分钟是休息、整理,不是玩耍奔跑时间。各种安全小问题也要一一讲到。 听课规范:坐姿、写姿、举手、捧书、放书、铅笔橡皮的使用放置、讨论次序、倾听习惯、师生问好、下课告别等等,都要反复训练,树立典型。 值日:开始的时候老师要给组长示范,然后组长培训组员。不但要安排好每天的人数,更要细到每个人的岗位,扫把、铁簸萁的摆放方向、课桌对齐的地面线都要指导到每个人。我们学校教室地面是用地面砖铺设的,我们就是利用地砖的边线划定每个学生桌凳的位置的。 厌倦期落实一个“巧”字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些技巧。如何让学生顺利渡过厌倦期更得讲究方式方法、找点窍门。 1、设置富有童趣的竞赛形式。入学两三个周左右孩子们互相熟悉了,虽然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嬉笑、追逐、吵闹的天性也克制不住了,集体主义和纪律约束方面不太理想了,这时我们就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了。我在班上长期开展了“小明星”、 “红旗小组”的评选活动,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如:劳动积极、遵守纪律、积极举手、作业认真、坚持讲普通话、能保持坐端正等,无论那个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就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5朵小红花就可以换一颗小星星贴在墙上的“我能行”专栏里,贴满的同学就是“小明星”,就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带来贴在“花开满园”的专栏里。另外,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小块专栏来评选红旗小组,每天根据小组的表现来画红旗,每周一的早上进行统计,哪个组的红旗最多就是“红旗小组”,每个同学都可以得一颗星星贴在墙上。这样,既有单人的比赛,又有小组的竞赛,让学生比学习,比纪律,争做文明学生,这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也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变得遵守纪律,并逐渐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锻炼了一批小能手,为老师观察孩子、管理班级提供了平台。 你别说,还真有能干的小朋友呢! 2、巧妙利用家长和班干部。班主任要学会“偷懒”,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何况我们的班主任还兼着学科教学的重任,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一切呢?两批助手别忽视,一是家长,二是小干部。所以在开学第一天的家长会后要第一时间致家长一封信,明确学校的要求以指导孩子,建议他们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放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开学后,晚上布置缴费,签字,手工制作之类的事情是少不了,当时考虑到孩子小,我就让他们记在专门本子上,不会写的字把“字”当成“画”画下来,而且在放学前又让多个孩子叙述一遍,可第二天有的孩子还是没完成,究其原因无非是学不明白或是忘了。没办法,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给孩子养成做事情不拖拉的好习惯,我就让孩子去给父母打电话,让家长亲自送来,一年级学生家长一般会很给面子的,很快就来了。这时候我还会借机当着家长的面告诉孩子:“天这么热,爸爸大老远跑来帮你完成你晚上没做好的事情,还得请假被扣工资的,想不想再这样了。”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我就想到了建立班级QQ群,每天把布置孩子要做的事,表现好的人和事等发布在群里,家长只要登陆QQ群和孩子记录的核对交流一下,既明确了该做的事情,又可以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协助孩子养成及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和作业质量。家庭教育不足的学生多了,会使班级各方面的管理陷入困境,老师要花很多精力去纠正。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我们却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我们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在孩子习惯养成上让家长与我们并肩作战、一路同行。 一个班级的管理,应该是班级里的孩子,而不是老师。当然班干部不是好学生的特权,在小干部的培养上,应根据学校的检查项目,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班级中设置多个管理岗位。平时我就大胆任用小干部和红领巾,采取轮流值班制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教室环境卫生,课间监督员负责检查课间安全游戏,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早晨有专门负责看早读的班干部。每一个小班干部我都发给他们一个本子,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这样采用老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3.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同一班级的孩子个性是有差异的,好习惯养成的情况也各不相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于性格内向正在做小动作的孩子,如果语言提醒不见效,我会轻轻地走向他;对于性格外向没认真听课的孩子,我常采用“以动制动”法,请他起立回答问题或重复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对于早读纪律不好的同学,我常采用“以毒攻毒”法,就让他协助值日班长管理早读纪律,等把班级纪律管好了再回自己座位,让他换角色体验管理者的不易,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再比如教学生巧妙改错的方法,遇到作业出错时,我一般不会要求孩子马上用橡皮擦或涂改液,而是鼓励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巧妙地改错。其实许多字母、阿拉伯数字、甚至汉字在巧妙修改后,都能变成另一个字。这样做一举三得:一是节约时间,二是减少浪费,三是培养了他的多向思维,避免得“橡皮依赖症”。总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方法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 4、变化多端的教学形式、手段。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老师的教学形式方法一成不变,学生自然会产生厌倦感,所以趣味化、形式多样的活动才会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参与的兴致。 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了。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词语,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如此,学生一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也是变化。第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由学生参与,第二次你如果参与进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有精神。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个词则请他们以动作表示;这个词请学生用它说句话,那个词则请画简笔画;还可以让学生看图片。这都叫“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5、严格要求的同时学会包容。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永远敞开的窗接纳之窗。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老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犯的种种错误,这样才能忍受得住那时不时失控和充满“自由主义”的课堂,还有那时不时犯错让你麻烦不断的小家伙,只有这样,你才能当一位快乐的一年级老师。如果你真的爱他们,你会发现经常犯错的他们其实也很可爱。 适应期要“长抓不懈” 据说一个好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形成。90天的重复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养成的,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同习惯养成的周期与难度也是不同的。就拿水壶摆放习惯来讲,当我发现有学生上课喝水现象,立马宣布一条班规:“早晨到校要将水壶统一摆放到南窗台上,自东往西按序排好。下课后才能喝水。”并安排专人负责,这件事情连续三天孩子们就养成了习惯,早晨到教室后自觉从书包拿出水壶并摆放好。而学生上课认真倾听,不乱插话的习惯的养成效果却不那么明显了,经过三个周的训练,这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后来我就找了那几个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学生谈话,而且故意在甲说话的时候我跟乙说话,不搭理甲,让他感受乱插话带给他人的伤害。经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学生倾听质量越来越好。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好习惯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循循善诱,才会水到渠成。 二、如何与一年级学生家长沟通。 家是撇校是捺,撇捺支撑共育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角,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角。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在当今时代,很多教育问题老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所以一年级老师更应该从孩子迈进我们的校门的开始就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家校携手,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现在家校沟通的方式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家长会,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座谈、听课等活动外,还有电话,QQ群、博客等,一年级学生家长大都比较年轻,喜欢快捷传递信息的手段,所以我们一年级老师在开学后一定要建立家长电话本,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以方便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联系。 小学一年级老师与家长的接触是比较频繁的,交流的机会也多,一年级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好坏影响着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与看法,影响着家校关系的和谐,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对此,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的重要。 1、多赞美,少批评。也可以说是先表扬后指出不足。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有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同时要宣布时,一定要先说好消息,以造成人心理上“好”的定势,削弱“坏”的影响。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同时要因人而异,运用不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2、以礼待人,用微笑打动每位家长。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特别是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更要克制自己的怨气,用微笑和热情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一些家长特别是一些差生的家长一见到老师就战战兢兢、非常谨慎,生怕得罪了老师。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要主动、热情,以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积极和他沟通,可以当着他的面把他孩子的优点一一列举,让他在你面前挺起脊梁,然后再来指出孩子的不足,商讨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教育。而一些特别溺爱孩子的家长,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了亏,时不时来学校找老师的麻烦。虽然这样的家长总是少数,但时常弄得人心里不痛快。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既不能有失老师的身份,还要做到让他心服口服,耐心解释,微笑服务,不要训斥指责家长,更不能做侮辱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家长与老师的隔阂甚至对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李卓群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本来应该非常讨人喜欢,可她就是话特别多,而且有很多小心眼,同学们经常告她的状,上课的时候经常成为老师批评的对象,对于她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她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天中午她妈妈自动找上门来,气势汹汹的样子,还没等我开口她倒数落起来。她说她的孩子回家告诉她,同学们欺负她,老师也不管,而且她的橡皮每天都被同学偷。我听完她的话就知道这个家长特别溺爱孩子,而且有些不讲理。等家长发完脾气和牢骚,我把李卓群和班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让他们分别说说真实的情况,孩子们走后,我又和她妈妈进行了一次长谈。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告诉家长先从自身找原因,诚恳而耐心地和她一起商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最终以理服人,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好感。 3、用心倾听,用诚心换来家长的真心。 多数班主任约见家长时,说的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也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让家长感觉到孩子犯错家长挨批,家长们回去便拿孩子撒气。其实,不管老师的知识多渊博,经验多丰富,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不妨坐下来倾听家长的心声.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老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维护老师的威信。 4、换位思考,用诚恳的态度感动家长。 在与家长沟通时常有达不成共识的局面,老师不妨从父母的角度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 去年我校就发生了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情,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磕磕碰碰是很经常的事,有一个学生自己不小心磕破了手,老师给他擦了以后就直接让他回去上课,没及时通知孩子的家长。等家长接孩子时发现了感到非常惊讶和心痛,于是跑到学校质问这位老师,老师认为家长大惊小怪,于是两人吵起来。这件小事立即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关心不够,对工作不够负责,继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校沟通设置了障碍。我想:如果当时那位老师能够将心比心,考虑到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通知家长并给孩子的伤口消消毒稍微处理一下,那就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所以老师要从父母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慎重一点。 除了老师要换位考虑家长的感受,也要引导家长换位理解我们老师的不易,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我们老师每天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要将每个孩子教得出色优秀不太可能,老师对学生的责备批评,其立场都是为孩子好。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实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误会减少了,并逐步积累了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班主任工作就做得得心应手,家长就会对老师的工作越来越支持。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无处不在,我们要把老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如何选好用好一年级小班干部。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热情的高低、工作方法的科学与否,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因此,班主任要管好带好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关键要选拔、培养、使用好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班干部。 一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生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班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工作显得特别得烦琐,而此时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班干部对班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1.善当伯乐,发现可塑之材。首先,老师要善于当伯乐,发现班级里的一匹匹千里马。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表现欲望强,学生的表现也很不稳定,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而此时班级的各项工作都才刚刚起步,选好班干部是又是班级中班风形成的重要因素,选好了,工作起来顺顺当当,选不好,工作起来就困难多多。我认为此时老师不要急于选出班干部,而应在班上提出选拔班干部的条件,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树立良好的班风。首先提出要求:“要想当班干部,首先要能管好自己,要能遵守纪律,自觉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能管好自己身边的人。因为连自己都管不好,就没有资格管别人。”然后观察哪些孩子喜欢管理别人,并有管理的潜质。就指派这些同学组成临时的班委会,初步的进行人员的分配,如班长、体育委员、清洁委员等干部的职责分配。老师要仔细观察班中每个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努力发现班中思维活跃,自觉守纪,成绩优秀,胆子大,又好表现的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遵循择优录用,在民主评定、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所选干部各自的气质、性格、特长以及能力等进行任职分工,以此优化班委组合,产生正式班干部。 其次,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特别强,几乎个个爱“当官”,因为背上一个官职会让他们觉得特别神气、特别满足。所以,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官职:不爱劳动的学生偏给他个劳动委员当当,不守纪律的学生就让他做个纪律委员,喜欢打闹的学生故意让他当个安全委员,在官职的诱惑下,他们肯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所以,什么“图书管理员”、“值日班长”“节能小助手”只要是您想得出的官尽量分封给每个学生。 2、注重指导,培养管理能力。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对班级管理工作无从着手,更无管理的经验。一年级上学期,做为班主任,应跟紧跟牢,教给班干部各种工作的方法,刚开始时凡事不能怠慢,要亲力指导,如指导班长如何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指导学习委员在课前进行带读等等,还包括一些零碎琐事,如老师不在时,班中有人打闹怎么办,带读时有人不守纪律怎么办等等,都得进行指导,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自己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增强管理班级的能力,积累管理班级的经验。 3、树立威信,提高班级工作成效。班干部的威信直接影响班干部班级工作的效果,如何帮助刚组建的一年级班干部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是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从每天的值日班长入手,要求值日班长每天要评出当天表现最佳的同学,和表现最差的同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笑脸的奖励,在学科教学时还常常请这些受表扬的学生当小老师,指读生字词,带读课文,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也让班中的学生感觉到值日班长的表扬就是老师的表扬,对值日班长评出的表现不良的学生老师进行思想教育,并给其定出进步小要求,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时,要求值日班长也应及时给予表扬,老师奖励进步之星,对其鼓励,增强信心,也让他们知道值日班长和老师都喜欢有进步的孩子。久而久之,班干部有了威信,学生们在班干部面前也能做到老师在和不在时一个样。 4、严格要求,树立榜样 我对班干部提出的要求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做同学的表率,要能说而且能干,尤其要在所负责的工作领域,走在同学的前面,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全班同学。对待班干部要求一定要严,要高于一般学生的标准。要求一般学生做到的,班干部首先做到。其次,对班干部不能无原则地偏爱,这一点容易被许多老师忽视。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助手,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过于迁就,该批评时不批评,生怕影响其积极性,降低威信,其实这样不但会贻误工作,重要的是会让他们形成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偏执人格。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是高看他,让他变得比普通同学更自律更优秀。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总之,一年级是班干部培养工作的起点,各项工作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耐心地教育,扎实地指导,这样你才会获得一批扎实可爱的左膀右臂。 结束语 教育,最能够吸引我们的,莫过于在我们伴随孩子们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同样也体验着成长的艰辛与欢乐,为了孩子,让我们潜心做教育,让我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一起担当辛劳,一起享受快乐。梅花香自苦寒来,付出有多少,幸福就有多丰厚。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育生有方!祝愿我们的孩子个个成人、成才! 当然,做好一年级老师还需要我们做出好多好多,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感谢大家耐着性子听我啰啰嗦嗦地讲了这么多。水平与时间所限,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