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医学ppt课件.ppt
晶状体病,1,.,晶状体的解剖和生理,解剖位置:虹膜、瞳孔后面,玻璃体前面大小:直径约9mm,厚4mm形状:双凸透镜 前曲率半径10mm 后曲率半径6mm晶状体悬韧带:晶状体悬吊于睫状体环上,2,.,晶状体的解剖和生理,生理无血管,透明营养来源:房水和玻璃体双凸面,有折射性相当于约19D凸透镜有弹性,可调节,3,.,调节,定义:晶状体具有改变其对光线的聚焦程度,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作用,4,.,晶状体主要病变,透明度改变:晶状体混浊白内障,正常,白内障,5,.,晶状体主要病变,位置的改变:产生异位和脱位概念:出生时晶状体不在正常位置异位 因外伤等因素晶状体位置改变脱位,6,.,白内障,概述定义: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病因: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 中毒等,7,.,白内障,分类:1、按病因 年龄相关性 先天性 外伤性 代谢性 并发性 药物及中毒性 放射性 后发性 2、按发病时间 先天性 后天性,8,.,白内障,3、按晶状体混浊形态 点状 冠状 板层等 4、按晶状体混浊部位 皮质性 核性 囊膜下 5、按晶状体混浊程度 未成熟期 成熟期 过熟期,9,.,白内障,临床表现:症状 视力下降 对比敏感度下降 屈光改变 复视或多视 畏光或眩光 色觉改变 视野缺损,混浊不均的晶状体对光线起遮挡、散射、改变光方向的作用,10,.,白内障,症状:视力下降,11,.,白内障,症状:对比敏感度下降 屈光改变,12,.,复视或多视,13,.,视野缺损,14,.,体征:晶状体混浊 检查方法:手电筒彻照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15,.,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病因 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16,.,分类(一)皮质性白内障(二)核性白内障(三)囊下性白内障,17,.,复习 晶状体囊是一层包绕整个晶状体的透明囊状基底膜。位于晶状体赤道部囊下的上皮细胞终生增殖,不断形成晶状体纤维,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的核,核外较新较疏松的纤维构成皮质,18,.,临床表现(一)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临床分四期:1.初发期 2.未成熟期(膨胀期)3.成熟期 4.过熟期,19,.,1.初发期: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板层分离 晶状体周边部楔形混浊 一般不影响视力,20,.,2.未成熟期(膨胀期):,晶状体大部分混浊、膨胀,虹膜投影呈半月形,视力明显下降,易诱发青光眼,21,.,2.未成熟期(膨胀期):,晶状体大部分混浊,膨胀,虹膜投影呈半月形,视力明显下降,易诱发青光眼,复习:房水循环,22,.,3.成熟期:,晶状体呈全混浊,恢复体积,虹膜投影消失,视力:眼前指数、手动或光感,23,.,4.过熟期:,晶体核,溶解的皮质,囊膜,皮质溶解 囊膜皱缩 核下沉,虹膜震颤,24,.,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 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视力:核下沉后可略有增进,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25,.,(二)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核混浊,呈深黄或棕黑色,早期晶状体周边部较透明,老视减轻,近视增加,发展缓慢,26,.,(三)囊下性白内障(subcapsular cataract),后囊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为致密小点组成,27,.,1、年龄 2、临床表现 视力、晶状体混浊程度 分型、分期,诊断,28,.,治疗 目前观点 先药物治疗,发展到影响工作、生活时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 2.手术治疗,29,.,二、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病因 1.遗传因素 2.孕期母体及胚胎因素临床表现 1.多为双眼 2.因晶状体混浊部位、范围、形态不同分多种类型,30,.,前后极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全白内障,31,.,花冠状白内障,核性白内障,点状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32,.,诊断 1.发病年龄 2.临床表现 主要根据晶状体混浊形态和部位治疗 1.视力好,不需治疗 2.视力不好,尽早手术 3.矫正屈光不正,33,.,三、外伤性白内障病因 各种外伤引起,34,.,四、代谢性白内障病因 由于代谢障碍引起 常见:(一)糖尿病性白内障(二)半乳糖性白内障(三)手足搐搦性白内障(低钙性),35,.,五、并发性白内障病因 由眼部的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常见于:葡萄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脱离 青光眼 高度近视 等,36,.,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病因 长期应用或接触对晶状体有毒性作 用的药物、或化学药物导致晶状体混浊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氯丙嗪、等 常见化学药品:三硝基甲苯、汞、等,37,.,七、放射性白内障,病因 因放射线所致的晶状体混浊 1、红外线 2、电离辐射 3、微波,38,.,八、后发性白内障病因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皮质及脱落在晶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膜状混浊,39,.,治疗 薄者:YAG激光 厚者:手术,后发性白内障,YAG激光治疗后,40,.,(一)适应症:视力原因 医疗原因 美容原因,九、白内障手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41,.,(二)术前准备,1.全身检查:,血压:控制在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胸部X线、心电图,糖尿病患者:血糖 8.3mmol/L(150mg),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出凝血时间,42,.,2.眼部检查:,视功能眼前段、眼后段泪道冲洗测眼压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散瞳,43,.,(三)白内障的手术方法,2、白内障囊内摘除,3、白内障囊外摘除,4、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5、白内障激光乳化摘除,1、白内障针拨术,44,.,1.白内障针拨术 couching for cataract,古老的手术方法,毛泽东主席,唐由之教授,45,.,2.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是指离断晶体悬韧带之后将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46,.,3.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保留完整的晶体后囊和周边的前囊。,47,.,4.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 phaco)应用先进的超声乳化装 置,最小的只需2.0mm 的切口,将混浊的晶体 粉碎吸出,能够很好地 保留晶体囊膜,48,.,十.无晶状体眼视力恢复和矫正,1.用眼镜矫正:11D14D经济放大率25%30%视物变形、视野变小、球面差,49,.,2.角膜接触镜放大率7%12%取、戴不方便易引起角膜感染,50,.,3.人工晶体植入术最佳方法放大率1%2%无调节能力,51,.,十一、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病因 1、先天性悬韧带发育不全或松弛无力 2、外伤断裂 3、眼部疾病,如眼球增大、眼内炎症分类 1、全脱位 2、半脱位,52,.,晶状体全脱位方向前房玻璃体瞳孔嵌顿眼球外,53,.,晶状体半脱位,54,.,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裂隙灯检查 治疗1、晶状体全脱位2、晶状体半脱位,55,.,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56,.,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核层的胚胎性恶性肿瘤 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3岁前多见 发病率:1:180001:21000 多中心起源,约30%双眼受累,定义,57,.,病因,1.与遗传有关,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定位于13q14(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2.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 瘤发生的关键 Rb基因具有抗癌性(抑癌基因),58,.,临床表现 分为四期:1.眼内期 2.青光眼期 3.眼外蔓延期 4.转移期,59,.,1.眼内期:白瞳或黄瞳(黑朦性猫眼)斜视 实质性视网膜脱离,60,.,2.青光眼期:眼痛、头痛 眼球增大 继发青光眼,61,.,3.眼外蔓延期:视神经眶内肿瘤 角膜、巩膜穿破,62,.,4.转移期:视神经颅内 血行肝、肺、骨骼 淋巴管,63,.,诊断,1.临床表现,2.X线:钙化点,3.超声波:玻璃体内弱或中强回声光团,钙化斑,4.CT、MRI,5.病理检查,64,.,巨大视网膜母细胞瘤CT照片 患儿右眼眼外期。左眼眼内期(上图)。,65,.,视网膜母细胞瘤。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钙化。,66,.,鉴别诊断 1.转移性眼内炎(1)高热史(2)低眼压(3)常伴虹膜睫状体炎(4)眼底:黄白色斑块 一般无新生血管(5)X线:无钙化点,67,.,2.Coats病(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多见于6岁以上男孩(2)视网膜大小不一黄白色 渗出灶及胆固醇结晶(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4)FFA:微动脉瘤,异常管道(5)其它:CT 等,68,.,3、先天性白内障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69,.,治疗14mm以下之小肿瘤:放疗、化疗、光凝、冷凝2眼球摘除术3眼眶内容剜除术放疗、化疗等,70,.,重点1概述中的白内障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2、皮质性白内障 分期 膨胀期特点,并发症及原因 过熟期特点,并发症及原因3、白内障术前准备和术后视力矫正4RB是儿童期常见眼内恶性肿瘤、临床表现,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