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学语文蒹葭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3398993       资源大小:40.2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语文蒹葭教案设计.docx

    大学语文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 任课教师:徐金红 课程 教 材 教 具 多媒体 大学语文 题目 蒹葭 学时 1学时 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九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 1. 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一些文学常识。 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 学 2. 能力目标 目 标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掌握本首诗歌的写作特点: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可采用小及其 组讨论法,问答法,设置建设性的问题,一环扣一环,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可通过上网解决查资料,小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发言,教师恰当点拨总结。 方案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可通过情景设置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及其 想象,感受意境美美;可通过诗歌诵读法体会语言美。 解决方案 教学讲授法、课堂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方法 实 施 情 况 小 结 教 案 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 导入新课。 ,这首歌你们记得吗?那你们知道“在水一方”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哪吗?是的,就是出现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蒹葭中。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分为大雅、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3.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翻译诗歌,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 听朗诵蒹葭,感知感情基调。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2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 3分析“伊人”的多层内涵,掌握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历来对此诗的解读:“爱情说”;“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求贤说”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情景感受,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由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整理,教师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景感受 对于翻译,结合课下注释要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对于“伊人”的理解,小组讨论,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 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 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2. 请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 五、写作特点分析。 1、通过对诗歌所写景物的特点作用的分析提问,引出起兴手法的运用。 问题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引导学生对比这首诗的三个小节,引出诗歌中运用的重章叠唱的方法,并以此诗为例说明采用重章叠唱的好处。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简单小结,背诵全文。 七、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八、板书: 蒹葭 诗经 亲情友情 追求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教师师范与学生诵读相结合,培养语感,进入诗歌意境。 可采用小组讨论法,主要采用问答法,设置建设性的问题,一环扣一环,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发言,教师恰当点拨 作业:发挥语文的创新型功能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语文蒹葭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