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docx
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 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 The cause of bad learning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未来的就业情况,作为知识型人才中最广大的部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在中国大部分的高等学府中,存在着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散、松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着重从大学生的目标树立、家庭和中学教育的影响及学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三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以作为抵制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参考。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tates decide the achievements of learning and future employment situation.As the majority of theknowledge type talents,th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However, in most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re are a phenomenon that a lot of students are lazy and lax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the learning state of students from the student's goal setting,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and studentsadapt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so to resist the bad stat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大学生 不良学习状态 成因 College student The bad state of learning Cause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将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大学生长期处于不良的学习状态当中。所谓学习状态,较早的研究者认为“学习状态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时,学生身心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1,研究者马艺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动机状态等的总和”2,简单的说,学习状态就是学习者在从事学习活动时所具备的生理表现和心理活动。而不良学习状态,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比如学习态度松懈、学习效率低下、厌学弃学等。不良的学习状态势必会导致不良的学习结果,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优秀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从中窥探中国教育的不足,以此来预防和减少不良学习状态的出现。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问题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就大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而言,有研究者曾对国内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对于国内大学生,留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要好一些。留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内因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国内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因方面因素的影响3。此外,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理论与实际的相关性及师生关系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结合国内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的研究,台湾学者张治瑶研究认为,课业压力和课业负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5。此外,有硕士研究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积重难返,就业环境的紧张与不公,家庭背景的贫富差距6。诚然,上述研究结果都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因素。此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及周边同学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看法,我认为除了之前研究者们提出的影响因素之外,目标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由于没有目标,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客观方面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生学习发展的初期,家庭和部分教师给学生注入了错误的大学价值观,使得很多同学认为大学是传统意义上学生努力学习状态的终结,因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从根本上忽视了学习这一基本任务的重要性。另外,大学生活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中小学出入很大,加之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各种各样的诱惑随之而来,这些因素无疑会使得部分学生在短期内无法调整好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行为状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不良的学习状态之中。总之,影响大学生学习状态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及应对方法,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多。然而,在往届大学毕业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的数目虽然居高不下,优秀的毕业人才却仍旧稀少。过程决定结果,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状态。本文围绕导致大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成因展开。 一、择优录取的非义务教育入学制度使得中、高考基本成为中学教育的重点核心,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目标的缺失导致内在学习动力不足。 目标是一个人的动力源泉,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就会无所事事,虚度人生。然而,大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也许是传统教育沿袭的结果。中国自古便有“金榜题名时”这一说法,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学习的功利地追求。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中高考,“金榜题名”仍旧是学生们奋斗的目标。初中以中考为目标,高中以高考为目标,学生们一直在以入学来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以至于在升入大学之后,在没有迫切的升学压力以后,很多人也就没有了目标。有人对大学生未来计划做过调查,结果如下表7: 您知道您个人未来五年的计划吗 选项 比率 很清楚 7.89 清楚 48.69 不知道 5.26 不大清楚 36.84 根本不清楚 1.32 表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大学生中,只有不到8%的人很清楚自己未来的计划,而有超过40%的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以后的方向。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一个国家花费众多人力物力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那必然是可悲的。同时,这个数据也基本可以从目标缺失的角度解释大学生迷茫、懈怠的学习状态。 另外,目标的缺失也给很多大学生带来另外一个附加效应,就是对所选专业兴趣的缺失。由于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致使多数学生在报考高考志愿时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很多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报考的参照标准也局限于普通人口中的热门专业、利于就业的专业,而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真正接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后,发现所选专业与自己的想法或能力擅长性大相径庭,从而形成心理落差。显然,这种心理落差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状态。下表8显示了部分大学生对所选专业的情感态度: 大学生对现就读科系的看法 选项 不符合人学期望,对所学感兴趣 26.67 不符合人学期望,对所学不感兴趣 14.44 符合人学期望,对所学感兴趣 14.44 符合人学期望,对所学不感兴趣 44.44 比率 表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学生对所学不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会有逃课的行为了,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热情的,而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所学一直处于无热情状态,势必就会在无意之间导致不良学习状态的产生。 二、长期以来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的关于大学生活的错误价值导向 美好的结果总是能够促使人更加努力地度过目前的不愉快,本着这个原则,在高中的强压环境中,家长和老师倾向于将大学生活表述的轻松自由。一种家长和中学老师用的比较多的表述方法是“你们现在好好学,努力这几年,等考上大学就没有人管你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是类似于这种说法的言论,使得“大学不用学习”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很多同学上了大学以后,理所应当地认为大学是不用学习的,自己该好好的放松了,于是整天玩游戏、旅游、恋爱自以为学生时代的天堂到来了。基于此,我对我身边的同学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大学应该享受生活,提升实践能力而非奋力汲取知识养料,像高中一样的一味埋头苦读不是大学该做的事。足以见得,在多年的错误的大学生活观的影响下,很多同学忘记了自己最本质的身份和最基本的任务。而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在学生的中学时代开始起作用,经过五六年的灌输,当学生真正走入大学的时候,这种价值观无法及时得到纠正。除此之外,部分学长学姐也会告诉大学新生,想考研的话大三开始努力就可以,大一大二正是玩的时候诸如此类的言论无疑加深了大学生脑海中学习不重要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学生错误地理解和诠释大学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大学生忽视专业学习、学习风气松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以积极地适应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克服从众心理的影响 相对于中小学时期的全天上课、老师的步步跟进及家长的时时监督,大学生活无疑是轻松的 ,时间自由的,而很多学生习惯了跟着紧凑的课程表过日子,没有自己制定时间计划的习惯和能力,于是面对大学里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不知道如何支配,这难免就会造成时间利用率低、虚度光阴等消极现象的出现。同时,大学里的诱惑增加了很多,各种社团活动及校外社会兼职等因素的出现,使得学生难免要在学习和活动中做出选择,这时盲目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很多人不能克服从众心理,往往会产生一种“随大流”的心态,看到周围的人不学习,于是自己也不学习,同时自己也在影响着别人,形成了一种“近墨者黑”的怪圈。所以在大学中会发现,学习习惯好的人经常是扎堆出现的,同样,学习习惯不好的人也是成群结队的出现,真正体现了“志同道合”这一说法。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在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后,再想重新回到充满学习激情的状态中就不大容易了。受这种客观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陷入了消极的学习状态中。 1刘毅玮 学生学习状态及其调整策略研究 J .教育探索,2003 :4345 2马艺 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 龙华东 国内外学生学习状态及其因素对比研究 暨南大学 硕士论文) 4曲萌;马晓晴 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现代教育学 2010-8-30 期刊 5张治瑶 大学生内外控信念、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彰师大辅导研究所硕 士论文,1989.7 6陈燕 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78赵霞、王如海.大学生生涯目标确立的现状与对策.江苏南通大学: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