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及负面影响的评析.docx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及负面影响的评析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及负面影响的评析 一、前提摘要 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和传播信息,使人类生活空间距离缩小; 以强有力的渗透机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以独特的方式传播人类文化与思想, 改变了人类的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整合了世界文化的结构,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但同时却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二、正文 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特别是人造通讯卫星在传播事业上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和传播信息, 从而对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精神世界等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众传媒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及价值观 在文字尚未产生之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与人之间是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而获得各种信息,其信息量一般较少,也比较单一。这种信息交流具有私秘性和社区性的封闭性特征。当文字产生之后,人们使用特殊的符号和手段来进行信息交流,开始摆脱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封闭性局限,信息传播的空间也有所扩大。而现在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则打破了传统社会封闭状态,使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群之间时空距离大大缩小,躁动地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不同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不断交互感知,克服了区域和文字的局限,可以使文化成倍增殖。人们逐渐习惯通过媒介了解大众日常生活,而大众传播本身也不断强化了对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发展的现实操控力量,直接影响了人对自身活动规范的评价,也影响了当代大众生活的价值趋向和现实实践形式,使得人有可能通过大众传播而实现超越自身有限的生存活动。大众传媒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一个积极作用于自我心理生物机制的世界,它作为一个外部世界要把各种文化的意义灌输给自我的心理生物机制,建构起自我的文化心理结构。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共享对彼此都有价值的文化,从而使人们的价值意识出现同构,实现一种价值意识的更大整合。尽管现在还存在着民族、社区、国度的价值意识隔阂,存在着意识形态差异,但是随着整个地球大众传媒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等有共同价值的文化普及,我们可以断定, 人类的同构价值意识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扩大。这是一种世界文化价值意识、地球文化价值意识、全人类的文化价值意识。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正在给人类共同的价值意识的构建提供越来越现实的基础。 大众传媒整合着世界的文化结构 大众媒介可以把不同群体的心理动机、思想观念、目标追求、行为规范等协调为一个整体,对此我们称之为社会整合。社会整合要求其成员在文化规范、价值意识、目标取向等方面顺从和适应群体价值。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形成,大众传媒往往起到助剂的作用,如协调行动, 寻求思想和精神上的统一,特别是将传统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人的意向和态度、稳定社会前进等方面的影响极大。大众传媒使人与人之间频繁沟通,密切交往, 使社会成员心理更接近, 行为趋于一致, 从而逐步抛弃孤独、自我观念,产生群体感、社会感。人们彼此加深了解, 对社会关心, 责任感增强, 从而促进社会的改变; 进行舆论引导, 使社会朝有利方向或预定方向发展。大众对大众传播力量的观念性肯定, 表明人的具体生活意念、判断被整合进大众传播所控制的意识形态氛围中, 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利益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观念的非自觉性, 构成一种模式运动, 其间的不平衡性已是人们无力反抗的事实。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已经证明: 文化从地区化走向世界,这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走向。 大众传媒推动着人类的教育社会发展 大众传媒在教育中广泛利用,它以其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它不仅使在现在的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让人类文化从少数人手中扩展到“大众”的手中,并且拓展了教育的方式。如今,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出现了空中学校, 他们通过广播、电视传送教学内容,无论是专心听讲还是做其他事情, 都可以接受知识信息的传递。这种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教育, 降低了教育成本, 使教育日常化,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从而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众传媒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的劳动强度也进一步改善, 加上家务劳动的现代化,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安排闲暇时间这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传播媒介可以满足人的好奇欲望,并引起人的自炫、满足及认同,刺激审美、情爱、求知的动机, 最终满足人的人性的基本需要。大众传播具有绝对的刺激作用, 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形象直观性、生动丰富性, 更在数量巨大的听众、观众中间形成了一股综合感染力量。大众传播的直接性、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及其综合感染力,在语言、画面、音响、色彩等因素的技术合成中, 转换为对大众接受过程的及时有效性,短暂而强烈、频繁地刺激着大众的感知活动和判断能力,在大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实现过程中煽动其当下情感体验的追求与满足,形成了有效的吸引力。 然而同时,大众传媒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其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当今大众传媒的低俗化 在当今这个社会发达经济繁荣资讯异常繁多的时代,大众传媒对于人民获取信息和接受思想方面越来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人民百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各种媒体进行产业改革和社会重利思想的风行,大众传媒不断竞相以取悦大众娱乐百姓为第一要务。其掩盖的是各大媒体为了创收盈利,从而不择手段苦心积虑地争夺受众市场和广告主市场的现象。大众传媒逐渐堕落成为低俗庸俗的场所和温床,这对于大众的低俗化有一种潜在的暗示作用。然而现今大众的媒介素养低下,同时又增强了这种潜在暗示的效果,很容易导致犯罪的产生。而在受众中最容易受蛊惑的是媒介素养不高的大众中辨别力最差最容易被误导的人群青少年,这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希望,是整个国家未来的文化走向。 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 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从而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其在表达民主、平等、自由的主张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这种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体现出了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同样媒体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这不仅使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产生麻醉作用,而且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从而因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 一个国家的兴盛衰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这个国家的文化是否昌盛、大众的思想水平是否高,简单的解释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众传媒所肩负的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三、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 黄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