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备急千金要方之肾脏.docx

    • 资源ID:3387704       资源大小:58.3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备急千金要方之肾脏.docx

    备急千金要方之肾脏备急千金要方之腎臟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编号 内容 氣急, 瀉腎湯方o 芒消 (三兩) 、大黃 (切一升水? 器中宿漬) 、茯苓、黃芩 (各三兩1 生地黃汁、 昌蒲 (各五兩) 、磁石 (八兩) (碎如雀頭) 、玄參、細辛 (各四兩) 、 甘草 兩)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七味, 取二升半, 去滓下大黃內藥汁中更煮, 去大黃內地黃汁微煎一兩沸, 下芒消,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治腎熱, 好怒好忘, 耳聽無聞四肢滿急腰背轉動強直方o 柴胡、茯神 (外臺作茯苓) 、2 芩、澤瀉、升麻、杏人 (各一兩) 、磁石 (四兩) 、 碎羚羊角 (一兩) 、地黃、大青、芒(各三兩) 、淡竹葉 (切一升) o 右拾貳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下消, 分三服, 治腎熱,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小便黃赤不出如梔子汁, 或如黃蘗汁, 每欲小便即莖頭痛方o 榆白皮 (切一升) 、滑石 兩) 、碎子、芩通草、瞿麥 (各三兩) 、 石韋 (四兩) 、冬葵子 (一升) 、車前草 (切一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先煮車前草, 取一斗, 去滓澄清, 取九升, 下諸藥三升五合去滓分四服o 腎膀胱俱實o 左手尺中, 神門以後, 脈陰陽俱實者, 足少陰與3 陽經俱實也病苦脊強反折戴眼, 氣上搶心, 脊痛不能自反側名曰腎膀胱, 俱實也o 右尺中神門以後, 脈陰陽俱實者, 足少陰與太陽經俱實也, 病苦癲疾, 頭重與目相引,厥欲走, 反眼, 大風多汗名曰腎膀胱俱實也o 腎虛寒o 左手尺中, 神門以後脈陰虛者,少陰經也病苦心中悶下重足腫不可以按地, 名曰腎虛寒也o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 脈陰虛足少陰經也, 病苦足脛小弱, 惡寒o 脈代絕時不至足寒上重下輕, 行不可按地小腹脹上搶痛引下, 名曰腎虛寒也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 身重緩弱, 言音混濁, 陽氣頓絕方o 生乾地黃 (五斤) 、蓯白朮、巴戟天、麥門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 杜仲 (各八兩) 、車前子、乾薑 五兩) o 右十二味治下篩, 食後酒服方寸匕, 日三服o 治腎風虛寒, 灸腎輸百壯, 對4 兩邊, 向後俠脊相去各一寸五分o 腎膀胱俱虛o 左手尺中, 神門以後, 脈陰陽俱虛者,少陰與太陽經俱虛也病苦小便利, 心痛背寒時時少腹滿, 名曰腎膀胱俱虛也o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 脈陰陽俱虛者, 足少陰與太陽烴俱虛也, 病苦心痛苦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時時洞泄, 寒中泄, 腎心俱痛, 名曰腎膀胱俱虛也o 腎勞第三 (論一首方五首) o 論曰,腎勞病者, 補肝氣以益之, 肝王則感於腎矣, 人逆冬氣, 則足少陰不臟? 腎氣沈濁, 順之則生, 逆之則死, 順之則治, 逆之則亂, 反順為逆, 是謂關格病則生矣o 治腎勞實熱, 小腹脹滿, 小便黃赤, 末有餘瀝, 數而少, 莖中痛, 陰囊生瘡,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梔子湯方o 梔子人、芍藥、通草、石韋 (各三兩) 、石膏 (五兩) 、滑石 (八兩) 、 子苓 (四5 兩) 、生地黃、榆白皮、淡竹葉 (切各一升)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6 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粉方o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 、米粉(五合)o 右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腎臟)112方) 治腎勞熱妄怒腰脊不可俛仰屈伸煮散方o 丹參、牛膝、葛根、杜仲、乾地黃、甘草、豬苓 (各二兩半) 、茯苓、遠志、 子苓 (各一兩十八銖) 、石膏、五加皮 (各三兩) 、羚羊角、生薑、7 橘皮 (各一兩) 、淡竹葉 (雞子大)o右十六治下篩為散, 以水三升煮兩方寸匕,帛裹之時時動,取八合為一服,日二服o 治虛勞陰陽失度傷筋損脈噓吸短氣,漏溢泄下,小便赤黃,陰下濕癢,腰脊如折,(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顏色隨一云墮落方o 生地黃、萆薢、棗肉、桂心、杜仲、麥門冬 (各一斤) o 右六味 口8 父咀, 以酒一斗五升漬三宿, 出暴乾復漬, 如此候酒盡, 取乾治下? 食後酒服方寸匕,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腎勞虛冷乾枯憂恚內傷, 久坐濕地則損腎方o 秦艽、牛膝、芎藭、防風、桂心、獨活、茯苓 (各四兩) 、杜仲、側子 (各五兩) 、 石斛 (六兩) 、丹參 (八兩) 、乾薑 (一作乾地黃) 、麥門冬、地骨皮 (各三兩) 、 五加皮 (十兩) 、薏苡人 (一兩) 、大麻子 (二升) o 右十七味口父咀, 以酒四斗漬七日, 服七合, 日二服o 精極第四 (論一首方十九首灸法十二首) o 論曰, 凡精極者, 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 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 眼視而無明 齒焦而髮落, 身體重則腎水生, 耳聾, 行步不正, 凡陽邪害五臟, 陰邪損六9 腑, 陽實則從陰引陽, 陰虛則從陽引陰, 若陽病者主高, 高則實, 實則熱, 眼視不明? 齒焦髮脫, 腹中滿滿, 則歷節痛痛, 則宜瀉於內, 若陰病者主下, 下則虛, 虛則 體重則腎水生, 耳聾行步不正, 邪氣入內, 行於五臟則咳, 咳則多涕唾, 面腫氣? 邪氣逆於六腑, 淫虛厥於五臟, 故曰精極也, 所以形不足溫之o 以氣, 精不足補之, 以味, 善治精者, 先治肌膚筋脈, 次治六腑, 若邪至五臟, 已半死矣, 扁鵲曰, 五陰氣俱絕不可治, 絕則目系轉, 轉則目精奪, 為志先死, 遠至一日半日, 非醫所及矣, 宜須精研以表治裡以左治o 右以o 右治左, 以我知彼, 疾皆差矣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精極實熱, 眼視無明, 齒焦髮落, 形衰體痛, 通身虛熱, 竹葉黃芩湯方o 竹葉 (切10 二升) 、黃芩、茯苓 (各三兩) 、甘草、麥門冬、大黃 (各二兩) 、 生地黃 (切一升) 、生薑 (六兩) 、芍藥 (四兩)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 煮取二升去滓,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精極, 五臟六腑俱損傷虛熱, 遍身煩疼, 骨中瘠痛煩悶方o 生地黃汁 (二升) 、麥門11 冬汁、赤蜜 (各一升) 、竹瀝 (一合) 、石膏 (八兩) 、 人參、芎藭、桂心、甘草、黃芩、麻黃 (各三兩) 、當歸 (四兩)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以水七升先煮八味, 取二升, 去滓下地黃治五勞六極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12 虛贏心驚, 尪弱多魘忘湯方o 茯苓 (四兩) 、甘草、芍藥、桂心、乾薑 (各三兩) 、大棗 (五枚) 、遠志、 人參 (各二兩) o 右八味口父咀,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13 治虛勞少精方o 鹿角末白蜜和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 日三十日大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14 又方o 漿水煮蒺藜子令熟,取汁洗陰,二十日知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棘刺丸, 治虛勞諸氣不足, 夢洩失精方o 棘刺、乾薑、菟絲子 (各二兩一) 、天門冬、烏頭、小草、防葵、署預、石龍芮、 枸杞子、巴戟天、萆薢、細辛、萎蕤、石斛、厚朴、牛膝、桂心 (各一兩) o 右十八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 日三, (深師方以蜜雜雞子白各半15 各丸若患風痿痺氣體不便熱, 煩滿少氣消湯加萎蕤、 天門冬、菟絲子、身黃汗小便赤黃不利加石龍芮、枸杞子關篩腰背痛加萆薢、 牛膝寒中氣脹時泄數唾吐嘔加厚朴、乾薑、 桂心陰囊下濕精少小便餘瀝加石斛以意增之古今錄驗以乾地黃代乾薑、 以麥門冬代天門冬、以杜仲代署預、以柏子人代枸杞子、以蓯蓉代萎蕤、 用治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夢中泄精, 尿後餘瀝及尿精方o 人參、麥門冬、赤石脂、遠志、續斷、鹿茸 (各一兩半) 、16 茯苓、龍齒、磁石、 蓯蓉 (各二兩) 、丹參、韭子、柏子人 (各一兩六銖) 、乾地黃 (三兩) o 右十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再, 稍加至三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虛損小便白濁, 夢洩方o 韭子、菟絲子、車前子 (各一升) 、附子、芎藭 (各二兩) 、17 當歸、 礬石 (各一兩) 、桂心 (一兩) o 右八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酒服五丸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黃耆、人參、甘草、乾薑、當歸、龍骨、半夏、芍藥 (各二兩) 、大棗 (五十枚) 、 18 韭子 (五合) o 右十味末之蜜丸如梧子酒服五丸, 日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小便失棈及夢泄精, 韭子散方o 韭子、麥門冬 (各一升) 、苑絲子、車前子 (各二合) o 、19 芎藭 (三兩) 、白龍骨 (三兩) o 右六味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日三, 不知秋增, 甚者夜一服, 肘後用澤o 瀉一兩半o 棗人湯, 治大虛勞, 夢泄精, 甚核微弱, 血氣枯竭, 或醉飽傷於房室, 驚惕忪悸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小腹裡急方o 棗核人 (二合) 、人參 (二兩) 、芍藥、桂心 (各一兩) 、黃耆、甘草、茯苓、 20 白龍骨、牡蠣 (各二兩) 、生薑 (二斤) 、半夏 (一升) 、澤瀉 (一兩)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 煮取四升, 一服七合, 日三, 若不能食o 小腹急加桂心六兩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韭子丸, 治房室過度精洩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 不生肌, 兩腳苦弱方o 韭子 (一升) 、甘草、桂心、紫石英、禹餘糧、遠志、山茱萸、當歸、天雄、紫菀、 署預、天門冬、細辛、21 茯苓、昌蒲、殭蚕、人參、杜仲、白朮、乾薑、芎藭、附子、 石斛 (各一兩半) 、蓯蓉、黃耆、兔絲子、乾地黃、蛇床子 (各二兩) 、 乾漆 (四兩) 、牛髓 (四兩) 、大棗 (五十枚) o 右三十一味末之, 牛髓合白蜜棗膏合擣三千杵, 空腹服如梧子大十五丸, 日再, 可加至二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22 治夢洩失精方o 韭子一升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 日再立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虛勞尿精方o 韭子 (二升) 、稻米 (三升) o 右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 取汁六升為三服, 精溢同此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23 24 又方o 石榴皮 (外臺作杯白皮) 、桑白皮 (切各五合) o 右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乾膠參兩末之, 以酒二升和, 分溫為三服差止, 一方用鹿角膠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新韭子二升, 十月霜後採者, 好酒八合漬一宿, 明旦日色好童子向南擣一萬杵, 平旦溫酒五合, 服方寸匕, 日二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禁精湯, 治失精贏瘦痠削少氣, 目視不明, 惡聞人聲方o 韭子 (二升) 、粳米 (一合) o 25 26 27 右二味合於銅器中熬之, 米黃黑及熱, 以好酒一斗投之, 絞取汁七升, 每服一升, 日三, 盡二劑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羊骨湯, 治失精多睡目方o 羊骨 (一具) 、生地黃、白朮 (各三斤) 、桂心 (八兩) 、麥門冬、人參、芍藥、 生薑、甘草 (各三兩) 、茯苓 (四兩) 、厚朴、阿膠、桑白皮 (各一兩) 、 大棗 (二十枚) 、飴糖 (半斤) o 右十五味 口父咀, 以水五斗煮羊骨, 取三斗汁, 去骨煮藥取八升, 湯成下膠? 平且服一升, 後且服一升o 虛勞尿精, 灸第七椎兩傍各三十壯o 又灸第十椎兩傍各三十壯o 又灸第十九椎兩傍各二十壯o 又灸陽陵泉陰陵泉各隨年壯o 夢泄精, 灸三陰交二七壯, 夢斷神良, 踝內上大脈並四指是o 丈夫夢失精, 及男子小便濁難, 灸腎輸百壯, 男子陰中冬痛溺血, 精出, 灸裂缺五十壯o 失精, 五臟虛竭, 灸屈骨端五十壯, 陰上橫骨中央宛曲如卻月中央是也, 此名橫骨 男子虛勞失棈陰上縮甚中痛, 灸大赫三十壯, 穴在屈骨端三寸o 男子腰脊冷冬, 溺多白濁, 灸脾募百壯28 o 男子失棈, 膝脛疼痛冷, 灸曲泉百壯, 穴在膝內屈文頭o 男子虛勞失精陰縮, 灸中封五十壯o 骨極第五 (論一首方一首灸法二首) o 論曰, 骨極者主腎也, 腎應骨, 骨與腎合, 又曰以冬遇病為骨痺, 骨痺不已, 復感於邪, 內舍於腎, 耳鳴見黑色, 是其候也, 若腎病則骨極, 牙齒苦痛, 手足瘠疼不能久立, 屈伸不利, 身痺腦髓痠, 以冬壬癸日中邪傷風, 為腎風, 風歷骨, 故曰骨極, 若氣陰, 陰則虛, 虛則寒, 寒則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 屈伸不利, 其氣衰則髮墮齒槁腰背相引而痛, 痛甚則咳唾甚, 若氣陽, 陽則實, 實則熱, 熱則面色隱曲, 膀胱不通, 牙齒腦髓苦痛, 手足痠痟, 耳鳴色黑, 是骨極之至也, 須精別陰陽, 審其清濁, 知其分部, 視其喘息, 善治病者, 始於皮膚筋脈, 即須治之, 若入臟腑, 則o 半死矣o 扁鵲云, 骨絕不治, 瘠而切痛, 伸縮不得, 十日死, 骨應足少陰, 少陰氣絕則骨枯髮無澤, 骨先死矣o 治骨極, 主腎熱病, 則膀胱不通, 大小便閉塞顏焦枯黑, 耳鳴虛熱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三黃湯方o 大黃 (切別漬水一升) 、黃芩 (各三兩) 、梔子 (十四枚) 、甘草 (二兩) 、 芒消 (二兩)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四升先煮三物, 取一升五合, 去滓下大黃, 又煮29 兩沸, 分三服o 腰背不便筋攣痺縮虛熱閉塞, 灸第二十一椎, 兩邊相去各一寸五分隨年壯o 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虛乏, 灸小腸輸隨年壯o 骨虛實第六 (論一首方六首灸法一首) o 論曰, 骨虛者酸疼不安好倦, 骨實者, 苦煩熱, 凡骨虛實之應, 主于腎膀胱若其腑臟有病, 從骨生, 熱則應臟寒, 則應腑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骨虛酸疼不安好倦, 主膀胱寒, 虎骨酒方o 虎骨一具通灸取黃焦汁, 盡碎之如雀頭大30 釀米三石麴四斗水三石如常釀酒法, 所以加水麴者其骨消麴而飲水, 所以加之也, 酒熟封頭五十o 日開飲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1 治骨實苦酸疼煩熱煎方o 葛根汁、生地黃汁、赤蜜 (各一升) 、麥門冬汁 (五合) o 右四味相和攪調微火上煎之三四沸,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2 治骨髓中疼方o 芍藥 (一斤) 、生乾地黃 (五斤) 、虎骨 (四兩) o 右三味 口父咀, 以清酒一斗漬三宿, 暴乾復入酒中, 如此取酒盡為度擣篩酒服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3 治骨髓冷疼痛方o 地黃一石取汁, 酒二斗相攪, 重煎溫服日三補髓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虛勞冷, 骨節疼痛無力方o 豉 (二升) 、地黃 (八斤) o 右二味再遍蒸, 暴乾為散, 食後以酒一升進二方寸匕, 日再服之, 亦治虛熱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天門冬為散酒服方寸匕, 日三, 一百日差o 骨髓冷疼痛, 灸上廉七十壯, 三里下三寸是穴o 腰痛第七 (論一首方十八首導引法一首針灸法七首) o 論曰, 凡腰痛有五, 一35 日少陰, 少陰腎也, 十月萬物陽氣皆衰, 是以腰痛, 二曰風痺, 風寒著腰, 是以腰痛, 三曰腎虛, 役用傷腎, 是以腰痛, 四日腰, 墜墮傷腰, 是以腰痛, 五日取寒, 眠地地氣所傷, 是以腰痛痛不止引牽腰脊痛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腎脈逆小於寸口, 膀胱虛寒, 腰痛中動, 通四時用杜仲酒方o 杜仲、乾薑 (各四兩一云乾地黃) 、萆薢、羌活、天雄、蜀椒、桂心、芎藭、防風、 秦艽、烏頭、細辛 (各三兩) 、36 五加皮、石斛 (各五兩) 、續斷、栝樓根、地骨皮、 桔梗、甘草 (各一兩) o 右十九味 口父咀, 以酒四斗漬四宿, 初服五合, 加至七八合下, 日再o 通治五種腰痛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7 又方o 桑寄生、牡丹皮、鹿茸、桂心o 右四味等分, 治下篩酒服方寸匕,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4 38 又方o 單服鹿茸與角, 亦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39 治腎虛腰痛方o 牡丹皮 (二分) 、萆薢、桂心、白朮 (各三分) o 右四味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 日三, 亦可作湯服甚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牡丹皮、桂心 (各一兩) 、附子 (二分) o 右三味治下篩, 酒服一刀圭, 日再, 甚40 驗o 腎著之為病, 其人身體重, 腰中冷如水洗狀, 不渴小便自利, 食飲如故, 是其證?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從作勞汗出, 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腎著湯主之方o 甘草 (二41 兩) 、乾薑 (三兩) 、茯苓、白朮 (各四兩)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中即溫, 古今錄驗各甘草o 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腎著散方o 桂心 (三兩) 、白朮、茯苓 (各四兩) 、甘草、澤瀉、牛膝、乾薑 (各二兩) 、 42 杜仲 (三兩) o 右八味治下篩為鹿散一服三方寸匕, 酒一升煮五六沸, 去滓頓服, 日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43 治腰疼不得立方o 甘遂、桂心 (一作附子) 、杜仲、人參 (各二兩) o 右四味治下篩, 以方寸匕內羊腎中炙之, 令熟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杜仲丸補之方o 杜仲 (二兩) 、石斛 (二分) 、乾地黃、乾薑 (各三分) o 右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酒服二十丸, 日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腰痛并冷痺, 丹參丸方o 丹參、杜仲、牛膝、續斷 (各三兩) 、桂心、乾薑 (各二兩)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右六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 日再夜一, 禁如藥法, 治腰痛方o 萆薢、杜仲、枸46 杞根 (各一斤) o 右三味 口父咀, 好酒三斗漬之內甖中蜜封頭, 於銅器中煮一日, 服之無節度, 腰背痛者皆是腎氣虛弱, 臥冷濕當風所得也, 不時速治, 喜流入腳膝, 或為44 45 偏枯冷痺緩弱疼重, 若有腰痛攣腳重痺急, 宜服獨活寄生湯方在第八卷中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腰脊苦痛不遂方o 大豆三斗熬一斗, 煮一斗, 蒸一斗, 酒六斗, 中封閉口, 秋冬47 二七日, 於甕下作孔, 出取服五合, 日夜二三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48 又方o 地黃花末酒服方寸匕,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49 又方o 鹿角去上皮取白者, 熬令黃末之, 酒服方寸匕, 日三, 特禁生魚餘不禁, 新者良陳者不任服, 角心中黃處亦不中服, 大神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50 又方o 羊腎作末酒服二方寸匕,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三月三日牧桃花, 取一斗一升, 井花水三斗麴六升米六斗炊之, 一時釀熟, 去糟51 一服一升, 日三服, 若作食飲, 用河水, 禁如藥法, 大神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丈夫腰腳冷, 不隨不能行方o 上醇酒三斗水三斗合著中, 溫漬腳至膝, 三日止, 冷則甕下常著灰火勿使冷, 手足煩者, 小便三升盆中溫漬手足o 腰痛導引法o 正東坐收手抱心, 一人於前據躡其兩膝, 一人後捧其頭, 徐牽令偃臥, 頭到地, 三起三臥, 止便差o 腰痛, 宜針決膝腰句畫中青赤路脈, 出血便差o 腰痛不得俛仰者, 令患人正立, 以竹柱地度至臍斷竹乃以度度背脊o 灸竹上頭處隨年壯, 灸訖藏竹勿令人得知o 腰痛, 灸腳跟上棋文中白肉際十壯良o 又灸足巨陽七壯巨陽在外踝下o 又灸腰自窌七壯, 在尻上約左o 右是o 又灸八窌及外踝上骨約中o 腰卒痛灸窮骨上一寸七壯, 左o 右一寸各灸七壯o 補52 腎第八 (論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一首) o 論曰, 補方通治五勞六極七傷虛損, 五勞五臟病, 六極六腑病, 七傷表裡受病, 五勞者, 一曰志勞, 二曰思勞, 三曰憂勞四曰心勞, 五曰疲勞, 六極者一曰氣極? 二曰血極, 三曰筋極, 四曰骨極, 五曰髓極o 六曰精極, 七傷者, 一曰肝傷善夢, 二曰心傷善忘, 三曰脾傷善飲o 四曰肺傷善痿, 五曰腎傷善唾, 六曰骨傷善飢, 七曰脈傷善嗽, 凡遠思強慮傷人, 憂恚悲哀傷人, 喜樂過度傷人, 忿怒不解傷人, 汲汲所願傷人, 戚戚所患傷人, 寒暄失節傷人, 故曰五勞六極七傷也, 論傷甚眾, 且言其略, 此方悉主之也o 建中湯治五勞七傷, 小腹急痛膀胱虛滿, 手足逆冷, 食飲苦吐, 酸痰嘔逆,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泄下少氣, 目眩耳聾, 口焦小便自利方o 膠飴 (半斤) 、黃耆、乾薑、當歸 (各三兩) 、大棗 (十五枚) 、附子 (一兩) 、 人參、半夏、橘皮、芍藥、甘草 (各二兩) o 右十一味 口53 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半, 湯成下膠飴烊沸, 分四服o (深師有桂心六兩生薑一斤無橘皮乾薑) o 建中湯, 治虛損少氣, 腹脹內急拘引小腹至冷, 不得屈伸, 不能飲食寒熱頭痛, 手足逆冷, 大小便難, 或復下痢, 口乾夢中泄精, 或時吐逆恍惚, 面色枯瘁,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復微腫, 百節疼酸方o 人參、甘草、桂心、茯苓、當歸 (各二兩) 、黃耆、龍骨、麥門冬 (各三兩) 、 大棗 (三十枚) 、芍藥 (四兩) 、附子 (一兩) 、生地黃 (一斤) 、生薑 (六54 兩) 、 厚朴 (一兩) 、飴糖 (八兩) o 右十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四升, 去滓內飴糖, 服八合, 日三夜 咳者加生薑一倍o 建中湯, 治五勞七傷, 虛贏不足, 面目黧黑, 手足疼痛, 久立腰疼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起則目眩, 腹中懸急而有絕傷外引四肢方o 生薑、芍藥、乾地黃、甘草、芎藭 (各五兩) 、55 大棗 (三十枚) o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六升漬一宿, 明且復以水五升, 合煮取三升, 分三服, 藥入四肢百脈似醉狀, 是效, 無生薑, 酒漬乾薑三兩一宿用之o 常行此方神妙o 大建中湯, 治虛勞寒澼, 飲在下決決有聲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有頭並衝皮起引兩乳, 內痛裡急善夢失精氣短, 目忽忽多忘方o 甘草 (二兩) 、人參 (三兩) 、半夏 (一升) 、生薑 (一斤) 、蜀椒 (二合) 、 飴糖 (八兩) o 右六味 口父56 咀, 以水一斗煮, 取三升, 去滓內糖消服七合, 裡急拘引o 加芍藥桂心各三兩, 手足厥腰背冷, 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耆一兩o 大建中湯, 治五勞七傷, 小腹急臍下彭亨, 兩脅脹滿, 腰脊相引o 鼻口乾燥, 目暗, 憒憒不樂中氣急逆, 不下食飲, 莖中策策痛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小便黃赤, 尿有餘瀝, 夢與鬼神交通去精驚恐虛乏方o 飴糖 (半斤) 、黃耆、遠志、當歸、千金翼、無澤瀉 (各三兩) 、芍藥、人參、 龍骨、甘草 (各二兩) 、生薑 (八兩) 、大棗 (二十枚) o 右士味 口父咀, 以水二斗, 煮取二升半, 湯成內糖令烊, 一服八合, 消57 息又 (深師無飴糖遠志澤瀉龍骨有桂心六兩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o 凡男女因積勞虛損, 或大病後不復常苦四體沈滯, 骨肉疼酸吸吸少氣, 行動喘惙或少腹拘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乾唇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味陰陽廢弱悲憂慘 戚多臥少起, 久者積年, 輕者百日, 漸致瘦削, 五臟氣竭, 則難可復振,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治之以小建中湯方o 甘草 (一兩) 、桂心 (三兩) 、芍藥 (六兩) 、生薑 (三兩) 、大棗 (十二枚) 、 膠飴 (一升) o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 取三升, 去滓內膠飴, 一58 服一升, 日三間三復 後可將諸丸散, (仲景云嘔家不可服肘後云加黃耆人參各二兩為佳若患痰滿及溏洩可除膠飴, 胡洽方有半夏六兩黃耆三兩古今錄驗名芍藥湯) o 前胡建中湯, 治大勞虛劣, 寒熱嘔逆, 下焦虛熱, 小便赤痛,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客熱上熏頭痛目疼骨肉痛口乾方o 前胡 (二兩) 、黃耆、芍藥、當歸、茯苓、桂心 (各二兩) 、59 甘草 (一兩) 、人參、 半夏 (各六刀) 、白糖 (六兩) 、生薑 (各八兩) o 右十一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煮, 取四升, 去滓內糖, 分四服, 治虛勞裡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黃耆建中湯方o 黃耆、桂心 (各三兩) 、甘草 (二兩) 、芍藥 (六兩) 、生薑 (三兩) 、 大棗 (十二枚) 、飴糖 (一升)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 取二升, 去滓內飴令消, 溫服一升, 日三, 間日可作嘔者倍生薑, 腹滿者去棗, 加茯苓四兩佳, (仲景集驗60 古今o 錄驗並同深師治虛勞腹滿食少小便多者無飴糖有人參二兩半夏二升又o 治大虛不足小腹裡急勞寒拘引臍氣上衝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o 乏悶亂必效方治虛勞下焦虛冷下甚渴小便數者有人參當歸各二兩若失o 精加龍骨白斂各一兩古今錄驗治虛勞裡急小腹急痛氣引脅痛或心痛o 短氣者以乾薑代生薑加當歸四兩)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黃耆湯, 治虛勞不足四肢煩疼,不欲食,食即脹汗出方o 黃耆、芍藥、桂心、麥門冬 (各61 三兩) 、五味子、甘草、當歸、細辛、人參 (各一兩) 、大棗 (二十枚) 、前胡 (六兩) 、茯苓 (四兩) 、生薑、 半夏 (各八兩)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 每服八合, 日二服, (深師方o 治虛乏四肢沈重或口乾吸少氣小便利諸不足者無麥門冬五味子細辛前o 胡有桑螵蛸一十枚治丈夫虛62 勞風冷少損或大病後未平復而早牽勞腰背o 強直腳中疼弱補諸不足者無五味子細辛有遠志橘皮各二兩蜀椒一兩烏o 頭三枚小品方治虛勞少氣小便過多者無五味子細辛人參前胡茯苓半夏o 有黃芩一兩地黃二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治虛勞中客氣塞冷痺痞宿食o 不消吐噫脅間水氣或流飲腸鳴食不生肌肉頭痛上重下輕目忽忽去o 來躁熱臥不得安小腹急小便赤餘瀝臨事不起陰, 下濕或小便白濁傷多o 者無麥門冬五味子當歸細辛前胡茯苓半夏有厚朴二兩胡洽方治五贏內o 傷者無麥門冬五味子當歸細辛前胡茯苓名大黃耆湯延年秘錄方主補虛o 損強腎氣者無麥門冬五味子細辛前胡有防風芎藭各三兩) o 樂令黃耆湯, 治虛勞少, 氣心淡冷, 時驚愓, 心中悸動, 手腳逆冷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體常自汗, 補諸不足, 五臟六腑虛損, 腸鳴風濕, 榮衛不調百病, 又治風裡急方o 黃耆、人參、橘皮、當歸、桂心、細辛、前胡、芍藥、甘草、茯苓、 麥門冬 (各一兩) 、生薑 63 (五兩) 、半夏 (二兩半) 、大棗 (二十枚)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二斗煮取四升, 一服五合, 日三夜一服, 師方無o 橘皮細辛前胡甘草麥門冬有烏頭三兩蜀椒二兩遠志二兩胡洽崔氏有蜀o 椒一兩烏頭五枚崔氏名藥冷大黃耆湯o 治虛勞損贏乏咳逆短氣, 四肢煩疼, 腰背相引痛耳鳴面黧黯, 骨間熱, 小便赤黃,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心悸目眩諸虛乏腎瀝湯方o 羊腎 (一具) 、桂心 (一兩) 、人參、澤瀉、甘草、五味子、防風、芎藭、黃耆、 地骨皮、當歸 (各二兩) 、茯苓、玄參、芍藥、生薑 (各四兩) 、磁石 (五兩) o 右十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五升, 先煮腎, 取一斗, 去腎入藥煎取三升, 分可常服之, (廣濟方治虛勞百病者無人參、甘草、芎藭、當歸、芍藥、生薑、玄參、 有蓯蓉三兩牛膝、 五加皮各二兩胡洽治大虛傷損夢寢悸上氣肩息腎中風濕小腹裡急引腰脊四肢常苦寒冷 大小便澀利無或赤或白足微腫或昏僻善忘者無澤瀉、防風、黃耆、玄參、磁石、 地骨64 皮、有黃芩一兩麥門冬乾地黃、 遠志各三兩大棗一十枚崔氏治腎臟虛勞動傷補益者無芎藭玄參磁石、地骨、有黃芩、 遠志各二兩乾地黃三兩、麥門冬四兩、 大棗二十枚治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痺補諸者無澤瀉甘草五味子防風芍藥生薑玄參地骨有 附子牡丹皮各一兩、乾地黃一兩半、牡荊子、昌蒲、 桑螵蛸各二兩經心錄治腎氣不足耳無所聞者無澤瀉、甘草、五味子、防風、黃耆、 芍藥、生薑、玄參、地骨、有附子、牡丹皮、牡荊子各一兩乾地黃三兩、 大棗十五枚、名羊腎湯近效方除風下氣強腰腳明耳目o 除痰飲理榮衛永不染時疾諸風著無當歸芍藥磁o 石有獨活牛膝各一兩半、麥門冬二兩、 丹三五兩為煮散都分二十四貼每貼入生姜一分杏人十四枚、水三升煮取一升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又方o 羊腎 (一具切去脂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一斗三升) 、大棗 (二十枚) 、 桑白皮 (六兩) 、黃耆、五味子、蓯蓉、防風、秦艽、澤瀉、巴戟天、人參、桂心、 署辛、牛膝 (各三兩) 、石斛、生薑 (各五兩) 、杜仲、磁石 (各八兩) o 右二十二味 口父咀, 內腎汁中, 煮取三升, 分三服, 相去如人行五里o 再服o 增損腎瀝湯, 治大虛不足, 小便數, 噓吸焦燆引膀胱滿急, 每年三伏中常服此三劑 於方中商量用之o 羊腎 (一具) 、人參、石斛、麥門冬、澤瀉、乾地黃、栝樓根、地骨皮 (各四兩) 、 遠志、生薑、甘草、當歸、桂心、65 五味子、桑白皮 (一作桑寄生) 、 茯苓 (各二兩) 、大棗 (三十枚) o 右十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五升, 先煮腎取一斗二升, 去腎內藥, 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 (小品方無石斛、栝樓、地骨、桑皮、茯苓、有芎藭、黃連、 龍骨各二兩、螵蛸二十枚又治腎氣不足消渴引飲小便過多腰背疼痛者無石斛、栝樓、 地骨、桑白皮、甘草、有芎藭二兩、黃苓、芍藥各一兩、 桑哨二十枚雞胵黃皮一兩崔氏治勞損虛勞李子豫增損者無石斛栝樓地骨桑白皮有黃 耆黃芩芍藥防風各二兩) o 治左脅氣衝膈上滿, 頭上有風如蟲行, 手足頑痺鼻塞, 腳轉筋申縮不能,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兩目時腫痛方o 豬腎 (一具) 、防風、芎藭、橘皮、澤瀉、桂心、石斛 (各一兩) 、生薑、66 丹參、 茯苓、通草、半夏 (各二兩) 、乾地黃 (三兩) o 右十三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半煮腎減三升, 去腎下藥, 煮取二升七合, 七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67 五補湯, 治五臟內虛竭短氣, 咳逆傷損鬱邑不足, 下氣通津液方o 桂心、甘草、五味子、人參 (各二兩) 、麥門冬、小麥 (各一升) 、枸杞根、 白皮 (一斤) 、薤白 (一斤) 、生薑、粳米 (三合)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三升, 每服一升, 日三, 口燥者先煮竹 水減一升, 去葉內諸藥煮之, 千金翼無生薑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凝唾湯, 治虛損短氣, 咽喉凝唾不出如膠塞喉方o 茯苓、人參 (各半兩) 、前胡 (三兩) 、68 甘草 (一兩) 、大棗 (三十枚) 、 麥門冬 (五兩) 、乾地黃、桂心、芍藥 (各一兩)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一名茯苓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補湯方o 防風、桂心 (各二兩) 、車前子 (二兩) 、五加皮 (三兩) 、丹參、鹿茸、 巴戟69 天乾、地黃、枸杞皮 (各五兩)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 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o 人三湯, 治男子五勞七傷, 中逆滿, 害食乏氣嘔逆兩脅下脹, 少腹急痛,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宛轉欲死, 調中平臟理絕傷方o 人參、麥門冬、當歸、芍藥、甘草、生薑、白糖 (各二兩) 、前胡、茯苓、蜀椒、 五味子、橘皮 (各一兩) 、桂心 (二兩) 、大棗 (十五枚) 、枳實 (三兩) o 右十五味 口父咀, 取東流水一斗半漬藥半日, 用三歲陳蘆梢以煎之, 取四升, 內糖復上火煎令十沸, 年二十以上六十以下, 一服一升, 二十以下六十以上服七八合, 雖年盛而久贏者亦服七合, 日三夜一, 不爾, 藥力不接, 則不能救病也, 要用勞水陳蘆, 70 不則, 水強火盛猛, 即藥力不出也, 貞觀初有人久患贏瘦殆死, 余處此方一劑則差, 如湯沃雪, 所以錄記之, 餘方皆爾 不能一一具記o 內補散, 治男子五勞六絕, 其心傷者, 令人善驚, 妄怒無常, 其脾傷者, 令人腹滿喜噫, 食竟欲臥, 面目痿黃, 其肺傷者, 令人少精, 腰背痛, 四肢厥逆 其肝傷者, 令人少血面黑, 其腎傷者, 有積聚, 少腹腰背滿痺, 咳唾, 小便難, 陸絕為病, 皆起於大勞脈虛, 外受風邪, 內受寒熱, 令人手足疼痛, 膝以下冷,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腹中雷鳴, 時時泄痢, 或閉或痢, 面目腫, 心下憒憒不欲語, 憎聞聲方o 乾地黃 (五分) 、巴戟天 (半兩) 、甘草、麥門冬、人參、蓯蓉、石斛、五味子、 桂心、茯苓、附子 (各一兩半) 、苑絲子、山茱萸 (各五分) 、遠志 (半兩) 、 地麥 (五分) o 右十五味治下篩, 71 酒服方寸匕, 日三, 加至三匕, 無所禁, 石斛散o 治大風, 四肢不數, 不能自反覆, 兩肩中疼痛, 身重脛急筋腫不可以行, 時寒時? 足如似刀刺, 身不能自任, 此皆得之飲酒, 中大風露, 臥濕地寒從下入, 腰以下冷, 不足無氣, 子精虛, 眾脈寒, 陰下濕巠消, 令人不樂恍惚時悲,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此方除風輕身益氣, 明目強陰, 令人有子補不足方o 石斛 (十分) 、牛膝 (二分) 、附子、杜仲 (各四分) 、芍藥、松脂、柏子人、 石龍芮、澤瀉、萆薢、雲母粉、防風、山茱萸、菟72 絲子、細辛、桂心 (各三分) o 右十六味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 日再, 陰不起倍菟絲子杜仲, 腹中痛倍芍藥, 膝中疼倍牛膝, 背痛倍萆薢, 腰中風倍防風, 少氣倍柏子人, 蹙不能行倍澤瀉, 隨病所在倍三分, 亦可為丸, 以棗膏丸如梧子o 酒服七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腎瀝散, 治虛勞百病方o 羊腎 (一具陰乾) 、茯苓 (一兩半) 、五味子、廿草、桂心、巴戟天、石龍芮、 牛膝、山茱萸、防風、乾薑、細辛 (各一兩) 、人參、石斛、丹參、蓯蓉、73 鍾乳粉、 附子、菟絲子 (各五分) 、乾地黃 (二兩) o 右二十味治下篩, 今鍾乳粉和攪, 更篩今勻, 平且清酒服方寸匕, 稍加至二匕, 日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74 腎瀝散, 治男子五勞七傷入風十二痺, 無有灸

    注意事项

    本文(备急千金要方之肾脏.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