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医院感染与预防课件.ppt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诊断与预防,泌尿外科 姜泰茂 二一二年五月三十日,医院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而日益严峻重视不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衡量医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控制和减少医院内感染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例一,老年男性,81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入院。入院尿常规检查提示正常。诊断:前列腺增生。入院第三天,行尿动力学检查(侵入性检查)后出现自行排尿困难,遂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8小时后出现发热38.3、尿道疼痛及耻骨上压痛,予以抗炎治疗,第二天行尿常规复检提示白细胞满视野。,病例二,老年男性,80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一周前因不能自行排尿在门诊进行导尿治疗并留置尿管一周,入院前拔除尿管因仍无法自行排尿来院办理住院。入院后重新予以留置导尿,入院后即常规尿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满视野。诊断: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下尿路感染。,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2.住院期间有明确的侵入性操作,(易感因素)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病例一:Yes,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病例二:NO,交叉感染(即外源性感染):系指从病人到病人、从病人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病人的直接感染,或者通过物品医院环境对病人和职工的间接感染;自身感染(即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的疾病;母婴感染: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国内发生医院感染常见的4个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 20.8%31.7%,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实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不仅仅在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外科也有较多的发病率。,医院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病区分布,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住院时间长者;手术时间长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病例一:老年岁数大、有多年基础病史、有侵入性诊治等泌尿系医院感染主要是发生在有介入性操作的病人,特别是导尿。统计表明其中66%86%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泌尿系感染易感因素,2023/3/12,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尿沉渣涂片,中段尿培养,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并伴有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 男性尿检:WBC5个/高倍视野。女性尿检:WBC10个/高倍视野。临床已诊断的,或治疗有效而被认定的。,泌尿道感染,临床诊断:,一定要留取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 G+球菌菌落数104cfu/ml G杆菌菌落数105cfu/ml 穿刺留取的尿液 细菌菌落数103cfu/ml 有诊断意义。,泌尿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泌尿系致病菌构成,126例均送检细菌培 养,送检率 1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57%。致病菌主要为G-菌,大肠埃希氏菌最多,22株(27.50%),葡萄球菌属,18株(22.50%),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 16株(20.00%),肠杆菌属 7株(8.75%),假单胞菌属 4株(5.00%),克雷伯菌属3株,、沙雷氏菌属 3株,不动杆菌属2株,类白喉棒菌属 2株,弗劳地氏枸橼酸杆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草绿色链球菌 1株。,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药1-2天(最好一周)后采 集标本,不能停药者,在下一次使用前取样。标本采集方法:A、清洁中段尿采集:采集前先行外阴及尿道口周围仔细清洗,再开始 排尿。将前段尿弃去不用,接取中段尿约10毫升 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并于1小时内接种。注意:方法简单,但很易受会阴部细菌污染,因此应由 医务人员进行采集或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由患者正 确留取很重,泌尿道感染,尿液标本 如何采集?,标本采集方法:B、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穿入膀胱 吸取尿液标本。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痛苦,病人难以接受。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 尿液标本的采集。,泌尿道感染,尿液标本 如何采集?,标本采集方法:C、直接导尿留取标本:常规会阴消毒后导尿留取。虽然可减少尿液标本的污染,但有 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带入膀胱,导致 感染,一般不提倡。,泌尿道感染,尿液标本 如何采集?,自然排尿留取的标本,细菌培养出两种 或两种以上细菌,应考虑有污染可能,需重新留尿送检。标本要及时送检,超过2小时,即使细 菌数超标,也不能作为诊断依据,需重 新留尿送检,泌尿道感染,尿液标本采集需要说明的问题,病例一:治疗经过:支 持 治 疗:补充液体增加尿量,降温,减少刺激症状 抗 菌 治 疗:广谱抗菌素(头孢三代),同时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治疗,病例一:治疗经过:治疗3天未见明显疗效细菌培养结果:绿脓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治疗,病例一:治疗经过:1、选用敏感抗生素(泰能)2、拔除尿管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3、隔离,治疗,需要隔离的病人,用隔离室来控制感染的主要是以下3类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病人,如婴幼儿或智力低下者;细菌培养分离出流行性或感染有多重性耐药微生物的病人。,医院泌尿系感染病菌耐药率调查,1、控制使用介入性器械和插管 留置导尿应严格掌握指征。如有应用指征,在插入导尿管和装置闭式引流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收集袋,固定于低于病人的位置以避免尿液返流,经常检查闭式引流系统有无破损,并按时排尿。保留导尿管维持时间愈短愈好。在尿路器械使用 48h后,定期作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同时,做好会阴部护理。,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2、合理使用抗生素 不要无指征预防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菌群失调。对已有的感染病灶应尽早做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和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3、去除慢性感染因素 糖尿病、慢性肾脏性疾病 高血压等的多种慢性疾病全身低抗力低,易发生尿路感染因此对上述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是防止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4、充分利用人体的防御机制 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每天大量饮水,2-3h排尿一次,有利于细菌排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洗。,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5、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 医院内感染科专职人员和临床感染网络监控人员应经常检查病房、病历、化验结果,一旦发现感染性疾病应追查员和非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防止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预防措施,1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4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5尽可能选择单包装的灭菌润滑剂。,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预防措施,60.25-0.5%碘伏或其他粘膜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7插管前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要轻柔,尽可能避免损伤尿道粘膜。8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插管后的预防措施,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2保证引流通畅,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也不可接触地面。如下床活动或搬运时,应临时夹闭并固定尿袋引流管,防止返流。3集尿袋达2/3满时要及时排放,放尿时尿袋末端管口防止污染。4除特殊情况需要持续膀胱冲洗外,不应常规采用膀胱冲洗预防泌尿道感染。,插管后的预防措施,5尿路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送尿培养,必要时拔除导尿管。6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7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导尿管更换1次/2周,集尿袋更换2次/周或根据产品说明书,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8每日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9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建议每周检测尿常规一次。,结 束 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是没有旁观者的战役!是你我共同的目标与责任!,谢 谢,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