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学通论.docx

    • 资源ID:3375854       资源大小:56.2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学通论.docx

    国学通论第十章 佛学概论 一提到佛学,或许有人认为那是一个遥远的存在。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宗教意识上,以及在社会人生的思考上,佛教离我们都很近。最近流传的很多歌曲,如观世音、大悲咒都是来自佛教音乐。我们今天所讲述的佛学,主要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的,把佛教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和思想的存在,而不是以佛教徒的眼光来看佛教,这样我们在学理上的讨论就会更加客观。 第一节 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一、佛教的形成 佛教史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正是世界文明的形成期,每一个地区古文明的形成期常常产生一些基本的思想体系,形成一些经典,成为此后这个地方文化谱系的基础。这一时期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思想基于当时当地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有宗教的、思想的背景,也有生产条件、自然气候等因素。因此印度佛教的产生,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的人民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现在不妨把它看成当时思想观念的总结。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大致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佛经上关于他青年时的记载不可避免地被神圣化了。若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他在青少年时,就感受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开始思考人生的痛苦,这和中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墨子等人关注社会变动和人生处境的思考一样,但最后解决方法却不同。释迦牟尼29岁时开始出家修行,经过在菩提树下的苦苦冥想,终于洞悉了人生苦难的根源和解脱的办法。从35岁开始,他就在恒河流域宣讲他所悟到的哲理。信众越来越多,后来就形成了教团。他在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他逝世后,他的弟子都按照他的教义来践行。但由于释迦牟尼在35岁便开始传教,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他前面所讲的和后面所讲的自然会出现矛盾的地方,这就像我们读论语时,常会感觉孔子说话前后有一些不太一致的地方,而且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想必释迦牟尼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的说法不同,或者将同一个道理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说。这样的话,有的弟子先跟他学,有的后跟他学,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悟性不够,生前有老师在,不同的情况可以由释迦牟尼通融解释;而他去世以后,大家根据记忆对他生前所传播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整理就有了不同的记录,这导致了佛教教义的分化。 二、佛教结集 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很多弟子就试图对佛教进行结集。从历史上来看,佛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三四次重要的结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不同的宗派对结集的次数记载是不一样的。我们介绍其中重要的四次。 第一次结集是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在王舍城外进行的。这一次有五百人,习惯称之为王舍城结集,或称五百阿罗汉集结。这其中有他著名的弟子迦叶、阿傩,由阿傩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就诵论,迦叶为上首,他们被称为窟内上座部;经大家讨论确定,编纂成书,这次结集的成果多为小乘佛经。 第二次结集,是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多僧人结集。这次结集的缘由是因为有一些下层的僧人开始违反上座部制定的戒律,如原先的戒律规定僧人吃饭,吃完就走,但有的僧人吃完回来,又吃第二次;还有僧人去乞讨,这也违反教义。上座部对此作出决定,提出“十非法事”,严禁一些僧人的活动。但下层的僧侣不服,他们就召集了一万人举行了一次会议,认为这些事情是合法的。这一次参加的多是下层僧侣,也对教义和戒律做了结集,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是佛教内部分裂的开始。大众部以婆师婆为上首,称窟外大众部,他们诵出五种法藏:经藏、律藏、论藏、杂藏、禁咒藏,多属于大乘教法。 上座部和大众部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从根本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对法的认识。法在佛教教义丽主要指事物、存在。上座部认为法是有的,法体是永恒存在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实有的,即“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大众部则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什么意思呢?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空的,所有事物虽然可以看到,但所有事物都不是真的,虽然称为实有,但是暂时的存在。二是对佛陀的认识。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就是一个传播教义的僧侣,他本身所传播的经和教只是一种理论;而大众部把佛陀当成了经和教的化身,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上座部认为佛陀涅槃以后,佛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大众部认为佛是永恒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把佛看成经教的象征。三是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不同。声闻是指亲耳听到释迦牟尼所讲的教义,缘觉是指没有听过释迦牟尼讲,但是学了佛法之后自己体悟出来的。上座部的僧侣代代相传,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嫡传弟子,认为声闻和缘觉是没有差别的,重视教义的传承。大众部则轻声闻而重菩萨,有轻教义而重实践的倾向。 第三次结集是阿育王时期,相当于我们的战国晚期。原因在于佛教教义说法的不同,常引起僧侣们的争端。以目?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僧众,在华氏城重新整理佛教经典,编辑论事。这次整理有点类似白虎通的编纂,因为经典之间有差异,各有所据,不同说法之间相互辩难,所以最后把他们记录下来。论事把不同教派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500条,合计1000条。先仅存116条,都是目?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这次谈论的焦点是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补特伽罗有众生、生命主体、我或灵魂等含义。犊子部主张有,而化地部主张无。不过,北传佛教不承认这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是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与中国的东汉大致同时,以胁尊者为首的500人在迦湿弥罗对经、律、论作注释。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后一种注释保存了下来,称为大?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南传佛教并没有提及这次结集。 这四次结集,第一次和第二次结界分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并由此衍生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后来两次结集分别是在北传和南传过程中发生的,南传佛法侧重诠释教义,北传佛法侧重注释经典。在方法上与汉代的古文经学的差异有点相仿。 三、佛教分派 大约五百年后,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这一派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事件的经籍,进行维持和传教。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大众部的教义和信众逐渐发展起来,毕竟佛教是依靠民众的经济资助的,必须依赖很多生产者的经济支持才能够得以传播。所以下层民众的支持代表着佛法传播的方向,也决定着佛法传播的规模和速度。菩萨众是度人、化他的,帮助民众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困惑,与下层民众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因此迅速扩展。而小乘佛法主要是度己,入世不足,影响相对小一些。 大乘佛法主要分成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大系统,他们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中观派的创始人是龙树,重在阐发“空、中道、二谛”等思想。他的弟子提婆继承他的学说,又进行了多角度阐述。他们认为万物皆空,有为假有,在空和有之间,既要看到空的一面,又要看到有的一面,在空和有之中来进行观察思考,这就是中道说。这种思想后来又分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自续派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自相存在的,万物是自生自灭的。应成派认为外物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前者看到物之本原,后者看到物的客观环境。 瑜伽派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这两人本为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其教理感到不足,转而阐发大乘教义。世亲从无著改宗大乘,被尊称“千部论师”,他所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主要探讨认识和事物、内心和万物的关系,对我国的唯识宗影响较大。瑜伽行派的教义认为,外界所有的事物、所以的存在都源自主观认识的转变,是自我主观的反映,所以,要想对外部的这些存在或者外部的这些假象进行摒弃的话,必须回到自身来。所以说,中观派侧重讨论外物的发生、发展,瑜伽行派则侧重讨论我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把早期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把自己标称为大乘佛教,我们来看一下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 小乘佛教讲求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使个人成佛,让自己达到智慧和觉悟的境界。他们认为世间是无常的,人生都是痛苦的,只有离开世间,抛弃人生出家去修行,抛弃现实的世俗生活,才能实现觉悟以达成智慧。他们认为人可以死,但是人所存在的世间的力量是不灭的,可以再生,这就形成了生死轮回说。在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生活在世间,要行善,要积德,要顺从,不要过分的贪欲、苦恼。 大乘佛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虚幻的、空的、非真实的存在,通晓这一点,人就可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一切名和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这些虚幻的暂时存在。真正的精神解脱靠的就是抛弃那些由欲望而导致的烦恼和痛苦。其方法有两个:一是般若,般若即是智慧。用无上的智慧想明白这些东西是空,这非常人所能体认。二是涅槃,既然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是烦恼的,那么怎么才能够超脱烦恼呢?那就要涅槃。涅槃有两种:一是死亡涅槃。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凤凰自焚而更生,这是肉体的涅槃。二是心里涅槃。心灵涅槃就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思考、内心的觉悟,在心灵上摆脱现实的烦恼,进入到一种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只有高僧才能做到,只有现实生活中那种彻悟的人才能达到。由此,大乘佛教形成了涅槃派和般若派,般若派主要是通过诵读般若经,讨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引导人们不执着于空有之事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就不要去想,要不然就会很痛苦。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些欲望追求的恰恰在佛教看来是虚幻的东西。涅槃派重视的是涅槃经,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由此可见,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在于小乘佛教讲的就是自我修养,而大乘佛教讲的就是佛法的传播和对佛法的体认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度化别人成佛。所以,我们习惯说,小乘佛教讲的是自修、苦修,大乘佛教讲的就是度人。 7世纪以后,印度的密教开始流行。8世纪,佛教与印度逐渐接近。进入9世纪,宗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到了11世纪,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13世纪初,由于佛教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南亚次大陆消失,相反在中国和东亚却继续繁荣。 第二节 佛教思想 为了简单阐述佛教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疏通佛教很多的经典,直取其中相通的理论部分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只就佛教的基本思想分别加以研讨,对个别的差异和细部的纷争,不作深究。 一、 佛教的认识论 1. 佛的本义。既然名为佛教,那么什么是佛呢?按照佛教教义,佛是智者和觉者的合称。智就是智慧,觉就是觉悟。从本体上来讲,佛就是智慧和觉悟者,按照大乘教义,若修养成智慧和觉悟,便是成佛。 智慧在佛教教义里面包括三个方面: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知道法的总相。法是事物及其存在的规律,具有一切智的人能洞悉天地运行的总状态,也知道事物的总的规律,能体认法的总相:万法皆空。例如宇宙的存在,不在于其中有星体,而在于性体检的空间。所以,拘泥于一点,就不能见其大博;执着于一隅,就不能见其深远。 道种智即是能知道种种道理,我们日常所看见的那一点,只是假象、假有,是暂时存在、现在存在,而不是永远存在。道种智在于使人知道种种道理,这种种道理,与万法皆空相比,都是假象和假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任何规律、任何结论只有可能无穷尽地接近于它的本质,但不可能把本质全面地描绘出来。佛教认为本质就是万法皆空,道种智只能够局部地、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把本质的内容表达出来,但都是暂时的一种描述,也是假有的。 一切种智是把道种智和一切智合起来,既要明白天地运行的大规律,懂得万法皆空的道理,又要能够看清事物的假象、假有。这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某位同学是学化学或学物理的,他对其中所描述的种种道理非常清楚,但是同时他又超越物理、化学,来体认出更高意义上的思想或者规律,达到理性哲学的高度,这就是一切种智。佛教认为一切种智才是大智慧,即既明白根本根本的道理,又明白相对的道理;既能洞悉天地万物运行的大智慧,又能明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理;既能想清楚万法皆空的总相,又能明白假象、假有的暂时性。这样去观察万物,才是最为巧妙智慧的角度,这叫中道总相。把宏观万物皆空,微观上的假象、假有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了解天地万物之真相、天地万物之存在。 一切智讲万法皆空,道种智万法皆假有,我们用万法皆空和万法皆假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便是一切种智所体现的中。空、假、有三者合成的“三谛”,是佛教认识论的核心。修习止观生禅法始终心要:“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如果用中观的方法来看,三谛是同时存在的。中观论因缘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天下万物所生的规律,既是空,又是假,因此需用中道来看,方能洞悉。真正有智慧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候,常把这三个层面同时结合起来。用一而想到其他两个方面,彼此圆融无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如观空时,无假无中无不空;观假时,无空无中无不假;观中道时,无空无假无不中,这种方法被称为圆融三帝。后来天台宗所讲的:“一心三观”,说的就是用的心,可以同时看到外物的假、空、中。 觉者就是觉察和觉悟。觉察可以救治烦恼,佛教认为烦恼是一种障,人有烦恼常常会影响你的觉悟能力,影响你的觉察能力。烦恼,一来自贪欲,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欲望越多失望越多,没有所谓的欲望就没有所谓的失望,没有行动也谈不上失败。二来自于环境局限,有了想法,却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而不能实现,也必然会产生痛苦,例如相思的人恨不得天天守在一起,但又必须工作分开,所以也会产生烦恼。很多人之所以会产生种种烦恼、痛苦,就是没有觉察到这些烦恼来自贪欲太多、奢望太多。觉悟主要是治所知障。什么叫做知障呢?就是认识能力不够,没有认识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因为宇宙万象和人情事理,无论怎么认识都是认识不清的。古代人认识不到太阳系,我们现在认识到太阳系以后,发现还有更多的宇宙未解之谜,我们的每一个科学的探索都是向未解之谜发起的。人生在世应该能悟到自身的时代局限性,我们可以超越前人,但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来者,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应知、未知之理。我们意识到很多烦恼产生于自己的昏昧无知,却意识不到自己受时代的局限,或者受自身的局限。而佛或者成佛的人,有这样的智慧,又有这样的觉悟,能都觉察人生的痛苦,能够明白人生的道理,最后放弃这些烦恼、远离这些烦恼,从而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佛的境界。 成佛以后或者拥有了智慧和觉悟以后,有三种去向:一是自行。为了达到觉悟和智慧,或者说实现觉悟和智慧,自我修行,证成罗汉果,这是小乘佛教追求的境界。二是化地,修成罗汉之后,如果还可以度化他人,帮助他人摆脱痛苦、摆脱烦恼,不光能自化,而且还能够化地,在自化和化地的过程之中成佛。 2.诸法三分。中国佛经的翻译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读起来感觉有隔,主要是语言上的隔膜,但是道理与我们现在的认识是想通的,只要用心体悟便会明白。 佛教所谓的“法”是对事物、存在的概括,是宇宙、人生及其规律的合称。诸法三分,主要是讲法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体,描述的是事物的性质、本质,它的表述特点是空而无质,析之无本。如木是对事物性质的一个概括。而是相,是事物的形态,如说到木,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树木、树叶,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木讷,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木头。这些都是局部的相,这些局部的东西只是暂时幻有、此处幻有的,并不是对木的全部的概括。三是用,多指功用和用途。事物具有功用,主要是根据事物的本质进行的具体加工,表面的形态根植于的特质。如木头,正是因为它有木的性质,我们才可以把它做成桌子、凳子,才具有“坐”的用途。所以认识事物的时候,要藉相明体,即靠现象、形态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3.因缘学说。因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缘就是认识与事物的关系的差 异,主要在于常暂的不同。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一生相伴。而且这些关系生生不息,不断衍生,如温度合适、空气湿润、土壤适宜,种子才能发芽,种子长成以后又被埋下了,再发芽再结果,生生不息,互为因果。种子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后果之因,因果彼此转化而成万物。佛教认为天下万物,彼此皆可为因果,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果是互相报应的。 缘是见识与事物的关系,人对外物的认识程度主要在于强弱的不同,这就形成了见识的高低。缘有三个层面:一是所缘缘,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主要是指对事物的表层印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看到黄河边有一对雎鸠。二是无间缘,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主要是由眼前景色所引起的瞬间之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到成对的鸟,想到了自己的孤独,想到应该有个女子相伴。三是增上缘,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在无间缘上引起的功能之思,就是有意识地去想。晚上回家就像一定要把这个女子娶到家:“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天天晚上想,最终把女子娶到了家。他所思所想是由“关关雎鸠”起兴的,而最后也到了与关雎一样幸福的境界。我们所说的比翼双飞也好,花开并蒂也好,都是讲人与物情理相通。 万物因为缘而成果。“果”这个概念主要是讨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区别在于迟早的不同。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原因和缘分结成的,而结果又成为别的事物的原因。所以任何一个事物,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为结成,又为起相,周而复始地运行,有时因同而果异,有时果同而因异。佛教认为,人生在世,有三世因果,三世是前世、现世和来世,三世轮回相生。三教平心论中有句谒语:“欲知前世因,今生享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想知道前世的因果,想一想你现在是干什么的?要想知道下辈子做什么?看看现在你在做什么?增广贤文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便是这种因果相生观的流露。 二、 佛教的人生观 1. 四念处观。早期的小乘佛教以“四念处观”来思考人生,就是用四个念想来观察自身:一是身念处,观身不净。即认为人来到世界上充满了污垢和罪恶,这和圣经有一点相似。它把人类看成是罪恶的结果,任何人来到世界上都充满了污垢。这个污垢不光包括身体的污垢,还有精神的污垢。我们知道人是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任何人都有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理需求,这些需求会导致人做出不符合社会属性的举动,如贪婪、占有、好色等,所以观身不净,而要澡雪精神。二是受念处,观受是苦。人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而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生下来就要受苦,不会走路时,挪动一点就是痛苦;会走路了,却没有汽车可以乘坐;坐上公交车,又觉得如此拥挤;买了自己的汽车,发现远行开车还是太累。人生有限,痛苦无边。三是心念处,观心无常。就是内心缺少恒定的想法,年轻时有很多理想,却不能坚持;为自己设了不少规矩,却被自己屡次破坏;刚说的话,转身就忘了,这都是因为没有定心。四是法念处,观法无我。我们看见天高地迥时,才会发现自己多么渺小。甚至融不到万物之中,融不到人流之中。万物不属于自己,社会名流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客观存在似乎与自己都无关,幸福仿佛都是别人的,而不幸却总是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推论的结果自然是人生苦海无边。 2. 无苦。佛经里写了天地之间有八万四千苦,总结起来,不出三苦:一是苦苦,苦苦就是人生之苦,饿了想吃,渴了想喝,冷了想穿,困了想睡,这种苦是与生俱来的。二是幻苦,幻苦也叫坏苦,源于万法无常。任何事情、任何存在都不是永远的,而是暂时存在,是假有,只是一种“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桃花扇结尾也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搂塌了。”红楼梦里描写的富贵、全是,以及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和真诚缠绵的爱情,都随着那大厦呼啦啦全倾到了,机关算尽,最后把自己算进去了。所以拥有的财富、名誉、美貌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都是暂时存在,不会永久。人生也有涯而欲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自然有无边的苦恼。三是行苦,意思是诸行无常。这更多地是一种人生感悟,我们周围很多事情都是川流不息的。今天你是主角,也许明天你就是观众,今天是趾高气扬的领导,明天却是俯首帖耳的手下。人生任何事情都是霎那间的生灭,都是无常无色的,不能长久存在的。人生是无常的,无法驾驭,也无法恒常,所以哪有幸福可言? 3. 八苦。佛教用“苦苦”来概括人生之苦。为了分析人生之苦,求得解脱,佛需要经过苦苦所蕴含的八种主要痛苦,合称八苦。八苦是什么呢?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再加上五蕴之苦。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困扰,这是肉体所带来的自然之苦。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还有精神之苦。如爱离别,不得不离开、分别;怨憎会,要碰上憎恶和怨恨;求不得,欲望太多,而无法实现。有的经典称之为七苦。有的经典把这七苦加上五蕴之苦,便是八苦。 五蕴是什么呢?也称五众、五阴,不同的经典翻译不同。五蕴实际上就是五种色的结合体,这五种色是内色和外色,内色指眼、耳、鼻、舌、身,为人的器官,器官的功能为外色,眼睛能看到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闻到香味,舌头能尝到滋味,身体能产生触觉。五蕴就是内色和外色的结合体。内色一般称之为五根,六根是五内色加上意,意就是意识。六根清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保持清净,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有贪欲之思,更不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六根之外的东西被称之为六尘、六妄、六贼。如果不能守住六根的话,过分追求色、声、香、味、触、意淫、就会令人玩物丧志,意乱神迷。 4、受想行识。四念处观是苦的根源、行苦、受苦、苦苦是苦的种类,这四者既是苦的原因,也是苦的结果。人生在世,身体不可避免的要收到苦、乐和舍的煎熬。苦和乐必须有所舍弃,不可能同时获得,能舍方能得。这是身受,还有心受,就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要受到忧喜的困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买的彩票中奖了;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刚才我说的是假话。这类喜忧无常的事情,伴人一生。想也是苦,因心境的不同,因心中摄取的形象不同,便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便有不同的感受。认识不明,感受切肤,便成为各种苦因。如有的同学入学之后便总想将来如何就业,越想越痛苦。与其空想一年以后的事情,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这才是我们应做的。行就是心造诸业就是人的行为、想法必然导致他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善、有恶、有无记,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识,包括心、意、识。心是内心,意是意识,识就是见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多了又想不通。处处用心思,为心苦,自然会生出那些苦思冥想,制造流言蜚语,为意苦;执拗于井底之见,不知天地开阔,执拗于戚戚之思,不知坦荡之道,见识受阻,自然苦闷不已,为识苦。 五蕴的真相是万事无常,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在,处处体现的是苦,所有的天地万物都是一样的痛苦,只要来到世界上就是痛苦。目前所得和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而真正归宿和总相是空。因此,真正的追求就是放弃自己,把自己融化到天地万物的运行之中,抛弃自己的小我,然后心中有宇宙,心中有山水,心中有众生,通过体认一切种智,明晰人生的真实。 根据上述前提,佛教自然推论出“人生皆苦”的结论。从空间上来说,三界统苦,一切都是统苦的,不管你生活在哪一个世界。从时间上来说,这些苦是无穷之苦,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痛苦之中。很多人就想解决痛苦,但不得法,结果是舍本求末,解苦复造苦因,缘木求鱼,增苦无有止时。因为没有悟到万法皆空,没有悟到万法因缘生。只要领悟痛苦来自因缘,只要体认“空”的本相,自然能斩断因缘;斩断因缘。自然能消除痛苦。 三、 佛教的时空观 1、三际十二因缘。佛教认为人世间是由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组成的,这三际又是由十二因缘所体现的,合称三际十二因缘。这十二个因缘可按照过去、现在、未来三类来划分。中国古代的的算命术也将人生分为十二个阶段:生长、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佛教的十二因缘用人的生长来比喻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的。 过去因缘是由无明和行组成。无明是痴,是自己不明不白的一种状态,仿佛一个小孩一样,因为不明事理而生出的诸多想法和行为。行是善恶之业,即行善或者作恶,又是善心却做了恶事,有事恶心却带来了善果,这是行为造成的因缘。 无明和行是对过去因缘的描述,这可以比喻孩子在孕育过程当中或初生时的状态,蒙昧而幼弱,但这些过去的原因却产生了现在的苦果。这些苦果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等。其中,识是根本识,仿佛小孩出生后增加了认识,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而后逐渐分辨名色。明色,按照佛教的解释,胚胎为色,心法为名,是说人由肉体所产生的认识、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由六根为基础的六入,即耳、鼻、口、舌、身、意形成各种各样的感觉。六根即内色,外部感觉进入六根,就会产生苦受、乐受和舍受。这些都是现在的苦果,源于过去的因缘所生。 现在的结果中蕴含了过去的因缘,现在的因缘也会产生未来的苦果。现在的因缘是爱、取、有。爱是爱欲,前面所说的任何东西,如识、名、色、六入、触、和受都会让你产生爱,也包括男女之爱,也包括对一个事物的爱好、兴趣,爱会产生执着之心。人一旦产生了执着之心,必然带来痛苦。取就是追求,执着是一种精神,追求更多是一种行为。有是追求的结果,可以分为真有和假有。 现在的因缘会产生未来的结果,未来的结果很简单,就是生和死。作为个体来讲,最终结果要么是生,要么是死,而对人类整体而言,生和死是随时随地的结果。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处在这十二种因果关系中而且循环不断。对于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说,都是双重因缘,既是前面原因的结果,又是未来结果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在于那么多因缘的存在,这些因缘完全不是你所能决定的。因缘不消除,就不会结束痛苦。儒家教我们怎么利用这些因缘,道家讲怎么顺应这些因缘,而佛教讲怎么斩断这些因缘,把这些因缘全抛弃了,如果心中没有这些复杂的东西,就得到了般若,得到了涅槃。 2、宇宙观。宇宙,从字面的意思来说,包括空间和时间。佛教认为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三际之间互为因缘,相互促进,无穷无尽。佛教同时认为,空间有十方,任何一个方都产生了另一个方,一方与另一方之间互为姻因缘。这个空间外还有一个空间,那个空间外还存有另一个空间,无穷往外延伸,推之无尽。 佛教经典描绘了周围万千世界,这个空间构建的中心是一个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一千个小世界形成了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形成了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形成了大千世界。这一世界是无穷和向外延伸的,这在佛教形成的时代,不过是一种思想推论的结果,但从现在的天文学的研究来看,却不无道理。我们所了解的地球、太阳系不过是一个小千世界,在外还有更大的世界,宇宙是没有穷尽的。 在高度上,佛教认为天有二十八层,分为三界。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最下层是欲界六层天,主要是饮食、男女、睡眠三类六大欲望所形成并决定的。其上是色界十八层天,在色戒里没有欲望,而只有形状和身体。就是说在这里边已经摆脱了身体自身的欲望,不再强调自然属性,而是追求社会属性。其中包括初禅天三层,二禅天三层,三禅天三层,四禅天九层,合称四禅天。在色界以上,即十八层天以上,还有四层天,叫做无色界。无色界彻底摆脱了欲望和形体,在色界里人还有形体,但到了无色界,人只剩下纯粹的精神,基本达到了佛的境界,进入大明空境。无色界包括空无边外天、识无边外天、无所有外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 3、六道轮回。人生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际十二因缘,为了描述人生的归属,为了解决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之间的因缘转化和因果报应,佛教有提出了“六道轮回”说。其具体意思就是:人生有限,宇宙无限,六道轮回,生生不息。 这六道,为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上三道是善道,是说做事行善的道理。一是天道,天道有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组成。其中,欲界五衰,包括衣垢、花萎、身臭、腋汗、厌座等,用这些比喻来说明人的身体会自然衰老。色戒三灾,主要是描述在初禅天要面临火灾,二禅天要面临水灾,三禅天要面临风灾,有此三物,可以养老,无此三物,身体日衰。欲界有痛苦,色界有痛苦,无色界有没有痛苦呢?无色界面临死堕,就是要精神超脱,抛弃肉体,唯独如此,才能达到涅槃。因此,这三界都是有痛苦的,不经历痛苦的磨难就不能到达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不轮回的。 如果不能到达极乐世界,那就要轮回。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轮回的?欲界、色界、空界是超脱肉体而上升到天道的,这三界已经是到罗汉果以上。如果不能上升,那就要堕入人道。人道是正常生活中的人,要受三苦和八苦。与人道并列或稍上的还有修罗道 ,小乘佛教里没有修罗道,它把修罗道放在其它五道当中,而大乘佛教认为有修罗道。所以,小乘佛教实际上是上二道,大乘佛教是上三道。修罗道是处在任何天之间的一个道,人之上三道是以成佛为追求的,带有超脱的意味,人之下是以堕落为意结果的,是恶道。 下三道就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把各种动物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以血途结束。饿鬼道包括多财鬼、少财鬼、无财鬼,多财鬼是贪婪而死,少财鬼是缺财而死,无财鬼是贫困而死,以刀途结束。地狱道解释所有那些比畜生、比恶鬼还坏的人、事物死了以后在这个道里轮回,称为火途,它们是要受很多磨难的。如杀母亲、杀父亲、破坏佛法、杀了社会上贤能的人,死后就要受到火坑、坚冰、刀山、剑树、碾?、汤镬、沸屎、合山等刑罚的折磨。按照六道轮回说,人若积德行善、修行佛法,就能上天道;如果是一个不好不坏的人,下辈子就还要回到人道。如果做了特别坏的事,下一辈子要么变成畜生、恶鬼,要么下地狱,在地狱中要受审判,永远不得转世超生。 第三节 佛教教义 前面所言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我们从思想的角度对佛教进行了分析,而作为一种宗教,佛教中还包括了诸多教义和基本佛法。下面我们对此作简要的概括。 一、 三法印 前面已经提到,佛教认为,法是天地万物的的客观存在,也是事物之间的规律。印是对这些规律的基本描述和概括。三法印是佛教教义的基础: 诸行无常,是说天地万物都不是以常态形似存在的。在佛教看来,事物、规律、关系的存在完全凭借一时的缘分,只是此时此地一种偶然的组合。正因为如此,诸法因缘生,各种各样的因果是世间的一种暂时、此处存在,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生成了事物、关系和规律。既然诸法是依靠缘分而生的,那么任何事物的消亡和灭去,也是因为缘分的散尽。佛教认为万物的生和灭都是在一瞬之间或一念之间。 诸法无我。因为任何因果都是瞬间存在的,人作为一个个体在天地万物中是微不足道,也是一个短暂的存在。佛教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它是把肉体和灵魂分开来看的。我们暂时所拥有的肉体也不是自己真实的,只是灵魂的暂时寄居。当你生命消亡的时候,肉体消亡了,但是灵魂不灭。佛教主张身非吾身、心非吾心,有两个含义:一是因为肉体而暂时存在,所以说心也是暂时存在的。二是情绪和心境都是凭借因缘、因果而生。人生中的悲喜苦乐,心也不是由你控制的,心因万物的变化而变化。人无恒定的心境,而常由外在决定。 涅槃寂静。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或者说没有常态可言,而且身体和心灵又不是由我所拥有的,那么最后归宿在哪呢?到涅槃寂静。涅槃和寂静是两个层面:涅槃是通过锤炼心性,让自己的心灵彻底地不再因为万物短暂的因缘关系而波动,永远保持一种大明的境界,让心性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从教义的意义上是说已成佛,即达到佛的境界就可以不生不灭。在佛理上,主要是指内心能够完全涵养万物,可以与天地万物同体,达到不生不灭,这与道教学说有点暗合。涅槃在宗教上是讲肉体成佛的道理,而寂静是归于沉寂,是心成佛之道。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寂静的,而运动是暂时的。宇宙人生的最终归宿是寂灭,寂就是安静下来,灭就是灭掉因缘而生出的心绪、心情。灭既包括物质层面的灭,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灭。 二、 四谛 谛是真实的意思,三法印是用三句话把天地万物的真理概括起来。真谛,就是说这四个东西是最真实可靠地,是获知和领会人生的真谛。 一是苦谛。苦的意思是人生真苦。任何一种宗教都是要解决人生的痛苦。都期望构建一个精神的世界,让形外的痛苦得以消灭,让内心的痛苦得以消除。而佛教首先体认人间真苦。我们注意到历史上,宗教的发展期或升华期恰恰都是在社会最动荡、人们生活最艰辛的时候。因为宗教是为了在心灵上给下层民众提供一种解脱之道,而人只有在痛苦、无奈、没有依靠时才会去寻求心灵上的寄托。佛教直接说人生真苦,并认为这些苦是世间结成的果,是我们各种烦恼累计的,救苦便是社会价值。 二是集谛。那么苦是哪里来呢?它是各种各样的因缘集中在一块而来的。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无数烦恼的积累就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这是苦的根源。如何解决人生痛苦呢?应该断,断就是了断,了断各种烦恼。所以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追求的太多,贪欲太多,才集成了这种结果。 三是灭谛。为了断开尘俗中的各种烦恼,就应该想办法消除自己积下的业。“业”,有时写作“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罪恶的事情,自己曾经有过得罪恶的想法,或者是自己将来有可能产生罪恶的根源。更想消除烦恼,就是摆脱各种尘俗中的因缘,这才能够到达更高的境界。 四是道谛。如果能够摆脱各种因缘,并按照佛教所描写的境界来修行,通过修行以达到罗汉的境界。罗汉就是世间的佛,罗汉以上是菩萨,菩萨以上是佛,就是进入了不生不灭的大明境界。 苦、集、灭、道四谛回答了人生的诸多问题:人生真苦,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因为烦恼太多。怎么来消除苦呢?就是要灭绝它,断除各种烦恼,进入到修行涅槃的境界。这是佛教所描绘的一个人从内心解脱自己痛苦的历程。三法印从理论上阐述了人生不是永恒的存在,与其用自己短暂的存在去面对没有穷尽的痛苦,何不追求涅槃呢,何不追求寂静呢?在这样一个理论前提下,佛教推出了四种实践步骤来告诉人如何消灭痛苦,斩断烦恼,消除集孽,最后达到涅槃寂静的过程。 三、 三界迷谛 在佛教看来,人世间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痛苦的人,是因为这三界都处在迷谛之中。迷谛就是沉迷的现实,包括贪、嗔、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取这十使。十使在人的内心是埋藏很深的,让你不由自主地干坏事。贪是贪婪、不知足;嗔,就是嗔怒;痴,接近于玩物丧志;慢是怠慢 ,疑是怀疑;身是不能超脱自己的身心所处的环境;边见就是偏见,邪见就是邪念;见取是取于非理之见;戒取是取于非戒之事。这十使是导致内心痛苦、迷茫的根源。 佛教还将起见惑细分为八十八使,起思惑细分为八十一品,并提出声闻断事和缘觉断习。声闻断事,是说最初跟着佛陀来学习的时候,有一些疑问就可以问,你问这个事情怎么办,佛陀就是给你讲一讲。佛陀圆寂之后,那些佛经历没有说的大义只能靠自己去悟,悟出来以后来改变自己的习性,这就是缘觉断习。 四、 六度万行 度就是渡到彼岸的意思。大乘佛教讲的是不光自己修行,而且还通过佛法让所有的人,或者信佛的人一起达到圆满的彼岸。什么叫六度呢?即六条通往涅槃彼岸的路。 一是布施。大乘佛教讲你不一定自己要像苦行僧似的去修行,只要心里有佛就可以了、布施就是布施财物,这是最原始的。现在有些佛教信众去放生,放生也是布施的一种方法。更重要的事布施财物,懂佛理的人要个给别人讲佛理,让别人去觉悟一些东西,或者明白一些东西。不是要有牺牲自我精神,佛教里有舍身饲虎的记录,说明布施是无所不施的。最初是布施财物,而后布施佛法,再舍生布施。 二是持戒,就是通过律仪、善法来修行。律仪主要是佛法的戒规,虽然说不能想苦行僧那么完全遵守,但是有些佛教的基本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如不吃荤、不杀生、不妄语、不奸邪,这些都是基本的律仪。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对佛、佛法的敬重是最重要的。通过谨遵佛法,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才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三是忍辱,就是要忍辱负重,这是一种舍弃精神。按照佛教思想,他人的诽谤,污蔑是不用去辩驳的,因为那些东西只是暂时的存在,不用去在意。只要能够忍辱负重,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经受佛法很多磨难,才能够去修行。大家看看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的八十一难就知道忍辱的过程和求佛的艰辛。 四是精进。如果说布施只是一种外在的舍弃,忍辱实在精神层面的主动追求,那么真正能够抛弃自己荣华富贵,在佛学上有所精进,才是修行的关键阶段。佛经里做人很多形

    注意事项

    本文(国学通论.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