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建设指南.docx

    • 资源ID:3375333       资源大小:48.2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建设指南.docx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建设指南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指南 国土资源监管的对象复杂,监管范围广阔,任务繁重,社会公众的需求越来越高。必须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行业动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并提供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通过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创新监管方式,严格规范管理,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干扰,构建廉政建设惩防体系,提高参与宏观调控水平。 监管平台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国土资源部建立了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的土地综合监管系统,初步建立了全国遥感影像“一张图”本底数据库,全国矿业权实现统一配号,矿产资源综合监管的思路逐步明确。部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筹并整合业务系统,建立了综合监管平台,并以运行机制为保障,通过监测指挥中心实现日常化运行和监测监管。一些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整合各类国土资源信息,建立覆盖本地区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在 “以图管地、管矿”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监管平台建设还只是初步的,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监管平台的认识不统一;二是监管所需要的数据基础薄弱,更新不及时;三是地区差距大,个别地方系统建设和数据资源积累相对滞后,成为监管平台建设并取得实际成效的瓶颈。 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管平台建设,覆盖国土资源全业务,贯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本指南的宗旨就是对监管平台的内涵和范围做出规定,提出建设目标,梳理各级监管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和方式。 1 1 概述 1.1 监管平台的内涵 监管平台是面向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围绕创新监管和土地督察方式、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促进廉政建设,通过将信息化广泛深入运用到国土资源各领域、各环节,汇集、分析并集中展示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土地与矿业权市场动态等信息,实现对全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全周期的动态监管。 监管平台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机制,是国土资源管理科技含量显著提升的具体表现。同时,监管平台又是对信息化各要素的集成整合,是网络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等各项信息化建设成果运行的集中展现,具有信息集聚、动态监测、辅助决策、在线指挥功能。 1.2 监管平台的基本定位 监管平台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按照“把责任和权利放下去,把监管和服务切实抓起来”,以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等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监管、行业管理和服务,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维护各方权益。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手段,四管齐下,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监管平台是实现资源监管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手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执法等专项行动对于维护资源开发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查处虽然对违法违规行为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但违法用地和乱采滥挖矿产资源行为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常态化监管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对于合理利用资源是必要的监管方式。监管平台的运行可以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市场等信息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形成日常监测监管的工作方式。 监管平台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教育、制度、科技并举的具有国土资源行业特点的廉政建设惩防体系,通过监管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和运行,动态监测管理过程,规范审批等管理行为,公开市场交易信息,发挥科技手段在前移关口中的基础作用。 2 监管平台是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的重要支撑。监管平台汇集各级、各类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和资源状况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是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研判和制定、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 监管平台是对信息化成果的集成整合。信息化的深层次应用体现在为决策提供更直接的服务,并对管理和政策制定、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应用系统、数据库和网络建设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效能,节约行政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监管平台通过将信息化成果集成整合,转化为对管理决策、创新管理的重要支撑。 2 监管平台建设的目标 2.1 总体目标 以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集成整合相关数据和应用系统,建立集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信息比对核查、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监管平台,使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土地“批、供、用、补、查”、土地登记、地价监测,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年检、资质、地质资料汇交、矿山环境、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灾害监测等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开发利用和市场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绩效的科学评估,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2.2 国家/省级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建立网络化数据传输渠道和长效数据机制,实现对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市场、土地登记、土地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与收费、地质资料汇交、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执法监察等管理数据的实时汇总、更新,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动态监测监管提供完整、及时、准确的信息。 通过对各类信息比对核查、叠加综合、模型分析,实现对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各领域、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科学研判国土资源形势,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动态评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和目标责任落实情况。 2.3 市/县级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 3 通过动态巡查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市场交易情况的动态监测,实现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全面监管,增强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的效率和针对性。 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比对核查和综合分析,为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供信息支持。 通过与国家级和省级监管平台的对接,实现国家/省级监管所需要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国家/省级综合监管信息的接收。 3 监管的主要内容 3.1 国家/省级监管的主要内容 1.国土资源状况及形势分析、研判 土地资源状况及形势分析、研判 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掌握;批准建设用地与土地供应的总量、布局、结构汇总分析;土地市场交易情况动态掌握;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数量、类型汇总及趋势分析;土地供需形势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预警;特殊行业用地分析;土地调控等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综合评估。 矿产资源状况及形势分析、研判 全国矿业权数量、类型、分布、产能情况动态掌握;全国重要矿产储量及变化情况动态掌握;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定期汇总;矿产品贸易及价格动态监测;重要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监测与预警分析;大宗重要矿产供需形势分析与预警。 2国土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过程监管 土地管理及开发利用过程监管 土地管理合规性、合法性监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计划执行情况监测、评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考核和动态评估;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考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评估;土地开发利用违法线索发现与处置情况的跟踪监管;土地开发利用的用途、进度等情况的动态跟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动态跟踪。 矿产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过程监管 矿产资源管理合规性、合法性监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监管;矿业权市 4 场监管、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年检和缴费情况监管;大型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监管;地质资料汇交情况监管。 地质环境监管 中央和地方投资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古生物化石保护区监管。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预警会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3.2 市/县级监管的主要内容 1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市场监管 土地开发利用过程及市场监管 土地违法案件线索的发现与信息采集;土地开发利用的用途、进度等情况的监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土地市场交易监管与企业诚信状况监测;补充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核查与监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市场监管 矿山开发利用活动监管;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和缴费情况监管;矿业权市场交易监管与企业诚信状况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与巡查;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2国土资源形势分析评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及用地规模、布局评估;土地供需形势分析及预警。 4 监管平台的总体架构 4.1 监管平台的组成 监管平台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综合监管数据库、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综合分析系统、预警与处置系统。 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综合分析系统综合监管数据库预警与处置系统 5 图1 监管平台的组成 综合监管数据库为监管平台的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是以“一张图”中的业务数据库为数据源,面向数据综合分析对数据内容的需求,对业务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加载形成的数据仓库。按照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不同的业务领域综合监管需要,可以形成多个综合监管数据库。从数据资源统一管理角度,综合监管数据库可作为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组成部分。 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用于采集综合监管分析所需要的各类数据,主要是采集下级业务管理产生的数据。 综合分析系统用于各类数据进行比对、叠加,并按照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服务于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统计分析、专题研究、监管和宏观调控决策等。 预警与处置系统按照设定的指标,及时对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异常状况进行预警和分类处理。 4.2 监管平台的总体架构 监管平台在横向上涉及各类业务系统集成,在纵向上涉及四级联动。 横向上,监管平台和“一张图”是监管的技术支撑,关联紧密,“一张图”中基础数据库为监管平台运行通过接口提供数据调用服务,“一张图”中由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形成的业务数据库是综合监管数据库的重要数据源,经过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加载进入综合监管数据库。以“一张图”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叠加管理产生的业务数据,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和开发利用过程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比对核查和动态跟踪,同时,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对国土资源形势进行研判,并按照设定的指标进行预警。政务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之间关联紧密,存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关系,监管平台运行产生的综合分析成果被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调用,为行政审批等管理行为提供辅助决策服务。同时,本级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产生的业务数据直接更新业务数据库。 6 图2 监管平台的总体架构 纵向上,通过贯穿四级的统一的数据数据采集、监测、传输与汇总体系,形成完整的网络化数据渠道。 国家/省级监管平台与市/县级监管平台的模式可以不同,市/县级通过政务 7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现场信息采集,实现监管目标,同时为国家/省级监管平台提供数据源。 5 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 5.1 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土地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主要用于实时动态获取各级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保障土地综合监管对实时、完整、准确信息的需求,包括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与开发利用、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登记、土地执法、土地巡查核查等方面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覆盖各级土地管理全过程。 矿产资源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主要用于实时动态获取各级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保障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对实时、完整、准确信息的需求,包括矿业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与登记、矿山开发利用、地质勘查资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年检与缴费、地质资料汇交、矿业权市场等方面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覆盖各级矿产资源管理全过程和大型矿山。 地质环境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主要用于实时动态获取地质环境管理信息,保障地质环境综合监管对实时、完整、准确信息的需求,包括地下水监测与地面沉降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泉水与地热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重点覆盖国家级和省级开展的地质环境保护项目。 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主要用于实时动态获取地质灾害监测信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对实时、完整、准确信息的需求,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群测群防及 “防灾明白卡”管理、地质灾害速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信息的采集与动态监测,覆盖地质灾害多发区。 2综合监管数据库 土地综合监管数据库 8 土地综合监管数据库是土地综合监管的核心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土地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获取的下级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以及从本级土地业务数据库中经过抽取、清洗、转换、加载等处理的信息。 土地综合监管数据库包括指标统一、统计口径一致、相互关联、可综合分析的一系列专题数据集或数据实体,数据内容包括本行政辖区每一宗批准的建设用地和土地供应、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补充耕地、土地违法案件和执法、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数据库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数据库是矿产资源综合监管的核心数据库,数据来源于矿产资源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获取的各级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大型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信息,以及矿产资源业务数据库中经过抽取、清洗、转换、加载等处理的信息。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数据库以矿业权信息为基础,关联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勘查资质、地质资料汇交、矿山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等方面的信息。 地质环境综合监管数据库 地质环境综合监管数据库是地质环境综合监管的核心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国家级和省级组织开展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信息,包括地下水监测与地面沉降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泉水与地热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 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数据库 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数据库是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的核心数据库,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群测群防及 “防灾明白卡”管理、地质灾害速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3综合分析系统 土地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 建立土地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利用土地综合监管数据库和“一张图”基础数据库开展综合分析、批后跟踪、比对核查,实现对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及时掌握土地的地类面积、分布、变化情况,分析批准的建设用地的总量、结构、布局,为制定和调整土地利用政策提供辅助决策的服务,引导土地利用的结构的优化。土地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9 综合分析:对土地资源状况、规划实施、建设用地审批、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补充、土地供应、行业用地、开发利用、违法用地、土地登记等信息进行关联整合,约束互动,统一管理,进行总量、结构、布局、时序分析,判断土地利用形势,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决策服务; 批后跟踪:对批、供、用、补、查、权等土地管理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判断土地利用各个环节的合理性,及后续环节的及时性,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服务; 比对核查:通过与土地利用现状、规划以及批供用补查等信息、遥感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图斑之间的叠加分析,从而发现批而未用、未批先用、批少用多、违反规划用地等违规现象; 其它功能:包括分析指标管理、分析模型与参数管理、趋势分析、环比分析、同比分析、基比分析、聚类分析、空间分析、地理统计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 建立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利用矿产资源综合监管数据库中的探矿权登记、采矿权登记、地质调查、划定矿区范围、储量评审备案、储量登记备案、矿产资源统计、地质勘查资质、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开发利用、年检等矿政管理数据,开展矿产资源资源形势、资源战略研究、国内矿产管理形势、资源家底状况、资源供需等分析,实施重要矿产开发利用全程监管。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矿产资源形势分析:新发现矿产储量情况、矿产储量动态变化情况、开发利用变化情况;矿产资源增减统计情况等;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监测:矿业权个数、按行政区、分矿种、按年度,矿业权数量、规模、产量、储量;收缴使用费、价款、补偿费情况; 矿产资源管理监督:各地区的矿业权数量变化情况、储量登记情况、限产矿种生产情况、越权发证情况、矿业权招拍挂情况、缴费征收情况、违法情况、无证勘查开采情况;矿业权转让情况;矿业权年检率、矿山环境恢复情况、数据上报率等。 10 地质环境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 建立地质环境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利用地质环境综合监管数据库,对矿山环境保护、地下水监测与地面沉降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泉水和地热开发利用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和叠加,实时、准确掌握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环境变化情况,促进地质环境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4 预警与处置系统 土地监管预警与处置系统 在土地综合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批后跟踪、比对核查、分析结果处置的基础上,建立土地监管预警与处置系统,通过研究制定土地监管指标体系,及时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异常状况进行预警和分类处置,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主要功能如下: 综合预警指标的计算与管理:根据核心指标计算模型,利用批、供、用、补、查等监管信息计算预警指标,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护、集约节约利用度、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地价、土地投资、行业分布、土地景气指数、地价指数等综合指标等;规划执行情况、计划执行情况、保障性住房比例、中低价位中小套形住房比例、土地开发利用违约、土地闲置等单一指标等; 预警区间与信号灯管理:对预警指标的预警区间进行五级划分,分别用蓝、浅蓝、绿、黄、红灯显示,根据预警指标的计算自动显示; 预警结果处置,制定预警结果处理的流程,对预警发现的问题、分析发现的问题自动启动处理流程,按既定的职责、岗位、角色、权限进行处理、办公。 战略性矿产资源预警系统 根据预警指标定义,从矿产资源综合监管数据库、宏观经济信息库、矿产品贸易库等数据库中抽取所需要数据,建立指标,计算指数,并对指标和指数进行存储和管理。具体包括: 投入预警:计算勘查开发业景气指数,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和开发投入的不足和过热进行预警; 家底预警:计算保障程度指数,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变化异常, 11 保证程度等进行预警; 贸易预警:计算矿产品贸易指数,对贸易量和贸易额的短时间过快增长或急剧下降进行预警提示; 消费预警:计算矿产品价格指数和对外依存度指数,针对矿产品消费的异常变化进行预警; 其他预警。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 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为依托,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分析、地质灾害区域预警信息处理管理、应急响应档案及典型案例管理、应急保障管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管理、地质灾害应急统计分析等子系统,形成以国土资源部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以省级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为节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实现地质灾害应急事件的调查、管理、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功能,全面支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5.2 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 1国家级监管平台建设的任务 提出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要求,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数据标准与系统接口规范; 围绕国家级监管目标和内容,开发和部署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组织系统部署和应用培训。 建立和维护国家级综合监管数据库。 建立综合分析系统和预警与处置系统,满足国家级监管的需要,负责向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署综合监管平台,并进行各督察区域的数据切割与更新。开发可推广部署的综合分析系统和预警与处置系统,根据部分省级和重点城市的需要进行部署。 2省级监管平台建设的任务 统筹本省监管平台建设,协助开展标准推广与培训,以及国家级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在本省各级的部署运行。 对于没有采用系统和数据大集中模式的省,可以采用国家级信息采集与12 动态监测系统在全省进行部署,也可以根据本省国土资源业务监管对数据内容的实际需求,自行开发和部署本省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 建立和维护省级综合监管数据库。 建立综合分析系统和预警与处置系统,满足省级监管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国家级综合分析系统和预警与处置系统进行本地化改造。 3.市/县级监管平台建设的任务 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将国家级、省级统一部署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与本地数据库和系统对接。 开展相关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建设。 重点城市建立综合分析系统和预警与处置系统。 5.3 监管平台的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相互衔接 监管平台面向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全过程动态监测监管,其建设和运行涉及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联动,需要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统一标准规范是必要保障,必须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系统建设规范,在各级自行建设监管平台的情况下确保相互对接。 2业务主导,技术保障 由各业务主管单位根据监管需要,梳理业务,统筹提出监管需求,确定监管目标和运行模式,提出部署要求,技术开发单位协助开展业务梳理,汇总监管需求,按照集成整合思路,在统一的技术环境下不同业务的监管需求,做好应用培训和运行维护支撑。 3整体设计,逐步扩展 各级监管平台建设基于自身的技术环境和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按照全国监管平台的总体框架和有关技术要求,整体设计本地监管平台的框架、内容、建设方案,确保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从业务梳理、信息化基础成熟或需求迫切的业务领域起步,逐步向全业务扩展。 4保障安全,开放服务 监管平台用户面广,既有各级国土资源行政机关内的领导、综合业务部门、各业务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也有直属单位。监管平台运行和产生的数据有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开放接口,满足各类用户管理决策和研究、分析工作的需要。 5.4 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路线 1监管平台的逻辑架构 监管平台及支撑起运行的系统、数据库在逻辑关系上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现层。 数据层由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及由业务数据库派生的综合监管数据库组成,是监管平台运行的数据保障和基础。 应用支撑层是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支撑平台,包括空间数据服务,以及监管平台开发、管理和运行的资源管理工具,包括电子政务平台的部分内容及数据综合分析的通用工具。 应用层是在应用支撑层基础上形成的针对不同业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在统一的技术环境下建立的不同应用模块,主要包括土地综合监管、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和地质环境综合监管,随着业务需求的扩展而不断扩展。 展现层是综合监管平台运行产生的成果表达方式。 展现层应用层报 表图 表表 单图 形土地综合监管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地质环境综合监管报 表图 表表 单应用支撑层运行支撑用户权限管理配置管理空间数据服务数据层 业务数据库综合监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图3 监管平台的逻辑架构 2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路线 14 各级监管平台建设在本地国土资源信息化统一的技术支撑环境下搭建,纳入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行维护,统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GIS平台、统一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平台和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对接,相互复用。 技术选择和实现方面,优先采用主流成熟技术和开放系统架构,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可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遵循基于SOA的技术思路,基于组件开发功能模块,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开发,充分考虑各级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分组定制各类用户功能,做到操作简单,便于应用,方便配置和管理。 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确保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系统的延续性。 6 监管平台运行管理机制 6.1日常管理机制 监管指标:监管指标是做好行业在线监管的基础,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国土资源业务管理职责、权限以及监管需求,提出系统详尽的监管预警指标。 平台支撑:技术部门要为监管平台的建设、完善以及日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平台应用:综合业务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监管平台的管理和应用,对监管平台运行行程的信息进行日常化汇总分析,形成在线监测报告,对异常情况启动预警机制,并接受监察部门的监督。 调查处置: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业务领域监管的异常行为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反馈调查结论和处置意见。 6.2 监管预警机制 根据各业务监管指标,通过监管平台,实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红色”和“黄色”预警,正常情况为“绿色”提示。业务经办人可在业务系统工作界面实时查看被预警事项内容描述,及时对预警事项做出响应。 “红色”预警,是指出现严重的异常情况,监测人员根据职责,可立即暂停有关项目的审批流程,上报预警情况并责成相关业务部门调查情况并反馈处置意15 见。比如:占用基本农田、协议供地异常、划拨供地异常、缺少受理要件、行政事项逾期在办等异常情况。 “黄色”预警,是指出现需要关注的情况。监测人员可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对这些异常情况做出解释并加强跟踪。如果跟踪事项确实存在问题,“黄色”预警应转为“红色”预警,暂停该行政事项的运行。“绿色”提示,是指除“红色”和“黄色”之外的正常情况。 6.3 在线监测机制 以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和业务系统为支撑,依托各级监管平台,建立“及时发现逐级报告分类处置结果反馈”的行业在线监测机制,实行全行业、实时在线分析和监管。 及时发现机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谁监测、谁发现”的原则,立足监管平台,分层次、全覆盖、全过程的监测要求,以基础数据和监测指标为量纲,对各类行业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启动预警体系。 逐级报告机制:监测人员根据被监测业务需要,每月、每周、每日或及时报告所监测到的客观信息、分析指标和异常情况,并按管理职能逐级报告。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则必须随时向上报告。报告内容可分为格式化的和非格式化的。报告必须以系统采集的真实数据为前提,以设立的监测指标为内容,客观反映各级国土资源各业务行为的监管过程、分析现状和管理绩效,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分类处置机制:分管监测工作的领导根据接报信息违规性质,依照处置权限、监测指标和预警处置规则,分别做出停止运行、加强跟踪预警以及继续运行处理。同时,将预警监测报告转交相关职能部门,由业务调查人员对监测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异常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跟踪和处理。 结果反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跟踪和处理的结果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指挥监测中心,对异常现象要有明确的处置结果、相关事由,以及整改情况。 16 7 基础保障 7.1 组织保障 监管平台建设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和部署,部信息办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部调控司为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组织协调部门,部机关各司局和相关直属单位为平台应用成员单位。部信息中心为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部门。 省级和市/县级监管平台建设由本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和部署,由本级信息办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确定一个综合部门为监管平台应用组织协调部门,各业务处室为平台应用成员单位。信息中心为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部门。 各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亲自抓、直接管,要把监管平台建设作为规范行政审批、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制订详细工作计划和阶段目标。确定专门的监测机构或工作岗位,对网上运行的全业务、全流程实施动态监测,跟踪和系统汇总各业务领域管理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反馈和处置异常,定期出具报告,定期或不定期提出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的建议。 7.2 制度保障 数据汇交制度。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数据管理办法,明确数据汇交制度。各级各专项调查评价形成的成果数据及时逐级汇交,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及时备案。 数据更新机制。数据更新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由数据生产的责任单位明确更新机制,“一张图”与各调查评价项目之间建立数据同步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业务数据更新与业务管理过程互动的机制,市、县级管理数据要及时上报备案和更新。 应用考核制度。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本级监管平台的应用情况考核,内容包括数据汇交及时性、数据更新措施的有效性、业务系统应用的情况等。 7.3 标准规范 遵循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包括国土资源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国土资源核心元数据标准、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标准。 制定各级系统之间衔接的接口规范。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和系统接口规17 范,保障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与部署的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对接,实现数据无障碍交换。 编制试行的技术规范。包括数据整合技术标准、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标准、数据更新技术标准、核心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等。 7.4 技术保障 历史数据补录。对纸介质保存的调查评价和管理形成资料,进行数字化建库,纳入“一张图”数据库统一管理,与目前和今后生产和更新的数据保持衔接和连续性,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四级网络互联。加快推进省以下三级国土资源网络系统建设,尽快实现覆盖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国家土地督察派出机构的全国国土资源业务网,保障信息的传输和数据库实时更新。 18

    注意事项

    本文(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建设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