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资料.docx

    • 资源ID:3370372       资源大小:41.7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资料.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资料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2、我们的营养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材料 实验方案 碘酒、馒头、滴管、酒精灯、白纸、碟子、花生、瘦肉等。 1、把少量馒头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1、加入碘酒后,馒头变成蓝黑色。说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2、白纸上会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水变咸了 1、溶解实验。 2、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1、两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 实验材料 2、烧杯、玻璃棒、小苏打、洗衣粉、食用油、沙子、木屑等。 实验一:1、先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 实验二: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食用油、沙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一: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 实验现象 实验二:小苏打、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实验结论 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5、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方案 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现象。 实验三: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实验名称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现象。 实验一: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二: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探究净化水的方法 烧杯、玻璃棒、镊子、明矾、浑浊水、过滤网、纱布、放大镜、水槽等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混浊水。 2、用镊子将浮在水面的杂质取出。 3、用药匙取适量的明矾放入其中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混浊水,然后静置。 4、观察两杯水变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二:1、把过滤网放在一个烧杯上,将混浊水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2、把纱布多叠几层放在烧杯上,把过滤过的水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一:两杯水中都有沉淀现象,但加入明矾的水中的杂质沉淀的快,水清。 实验二:过滤后,滤网上有比较大的杂质,如:砂子、碎沫等,纱布上有比较细小的杂质。 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根的吸水实验 一株生长完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水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处做记号。 4、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7、水里有什么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9、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分离叶绿素 2个烧杯、新鲜的绿叶、浓度为95%的酒精、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1、 实验方案 2、 3、 4、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2、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观察现象。 小烧杯中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 叶子中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是绿色的。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 茎输导水分的实验 凤仙花、水、红墨水、锥形瓶、小刀、玻璃片等。 1、 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 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锥形瓶里。 3、 将插好凤仙花的锥形瓶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实验方案 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 4、 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迅速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 横切茎时发现切面有红点,纵切茎时发现切面是红线。 实验结论 植物的茎内有运输水分的管子,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实验名称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 塑料袋、瓷盘、酒精、火柴 实验材料 2、 纸片、支架、蜡烛、火柴、剪刀、铅笔 实验一:1、往瓷盘里倒入适量的究竟。 2、 将塑料袋展开,罩在瓷盘上。 3、 点燃瓷盘里的究竟。 4、 过一会儿,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有股向上的冲力时,实验方案 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实验二:1、在纸片上先用铅笔画出螺旋纹,然后用剪刀沿螺旋纹剪出一条纸蛇。 2、 把纸蛇挂在支架上。 3、 点燃蜡烛,放在纸蛇下面,观察现象。 实验一:塑料袋慢慢上升。 实验现象 实验二:纸蛇旋转起来。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重量减轻,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实验结论 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13、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 压缩空气实验 实验名称 2、 气球的反冲实验 实验材料 注射器、橡皮、气球 实验一: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实验方案 4、 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5、 反复做几次。 实验二: 把气球吹足气,然后松手,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一: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松开手时,活塞实验现象 又弹回来。 实验二:松手后气球开始运动,方向与空气喷出的方向相反。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空气喷出时有反冲实验结论 力。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大气压力实验 、火柴、熟鸡蛋、广口瓶、薄纸。 、集气瓶、纸板、水。 实验一:、将鸡蛋壳剥掉。 、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 、迅速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小头朝下塞住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 、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 实验二:1、先往集气瓶里倒满水。 、 将纸板盖在集气瓶上,瓶口不要有气泡。 、先用手按住纸板,把集气瓶倒过来,慢慢松开手,观察现象。 、将倒过来的集气瓶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观察现象。 实验一:鸡蛋被“吞”进瓶子。 实验二:纸板不会掉下来。 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7、水流有力量 1、水流有力量实验 实验名称 2、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 实验材料 小水轮、玻璃杯、水槽、水。 实验一:、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堆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的倒水。 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 实验二:、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 2、在玻璃杯内盛满水,仍然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实验方案 叶片倒水,水量要大而均匀。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小水轮转动的情况。 、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3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 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6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小水轮转动的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小水轮转动起来。 实验二:、水流量小时,小水轮转动得慢;水流量大时,小水轮转动得快。 、水位低时,小水轮转动得慢;水位高时,小水轮转动得快。 实验一:水流有力量。 实验二:水流力量的大小与水的流量大小和水位的高低有关。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 18、杯子变热了 实验名称 热传导实验 1、铜棒、支架、火柴、酒精灯、凡士林;铁片、 蜡烛、 火柴、 实验材料 酒精灯、试管夹。 2、铁丝、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烧杯、热水等 实验一:、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蘸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现象。 、1、用试管夹夹住铁片,在铁片上放上蜡,分别从一边或实验方案 中央加热铁片。 2、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铁丝、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同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一:、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无论是在铁片的一边,还是在铁片的中央加热,蜡都是在实验现象 加热点开始溶化,然后向温度低的方向淌。 实验二:不同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一样。 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热传实验结论 递的方式叫做传导。 不同的物体传热能力不一样。 19、水变热了 实验名称 观察锯末在热水中的运动 实验材料 烧杯、锯末、火柴、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水 1、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 实验方案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 实验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锯末一会上升一会下降。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实验结论 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热在水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20、它们会生热吗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温度计、毛皮、毛巾、棉花、海绵、棉线、皮筋等 1、在四支温度计上端分别拴好棉线,记录下初始读数。 2、分别用毛皮、毛巾、海绵、棉花包住四支温度计的液泡,用皮筋捆好。 3、把捆好的温度计挂起来。 4、分别在3、6分钟时记录读数。 温度计的读数没有变化。 它们不会生热。盖被和穿棉衣暖和,是因为棉花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可以保持人的体温。 探究不同物体吸热本领的实验 温度计、易拉罐、黑纸、白纸;白手套、黑手套。 方法一:1、记录两支温度计的初始温度。 2、将两个易拉罐中其中的一个用白纸包好,另一个用黑纸包好。 3、将温度计放入易拉罐瓶中,放在阳光下。 4、过一会儿,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方法二:1、记录两支温度计的初始温度。 2、在两块塑料泡沫上各挖一条槽,放入温度计;在一块塑料泡沫上覆盖白纸,另一块塑料泡沫上讣告黑纸,放在阳光下。 3、过一会儿,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包黑纸的易拉罐内的温度计读数高;盖黑纸的塑料泡沫槽内的温度计读数高。 黑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1、谁热得快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2、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名称 模拟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材料 易拉罐、温度计、黑纸 1、将三个易拉罐分别用黑纸包起来。 2、记录下温度计的初始读数。 实验方案 3、将三支温度计放入易拉罐内 4、将易拉罐分别放在太阳下,一个直立,一个斜放、一个平放。 5、记下5、10、15、20分钟时的温度计读数。 实 验 记 录 表 摆放方初始温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式 度 直立 实验现象 平放 斜放 实验结论 太阳能热水器斜放时,吸收太阳的热量最多,水温最高。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