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善导大师语录.docx

    • 资源ID:3368730       资源大小:59.8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善导大师语录.docx

    善导大师语录善导大师语录 目录: 一、本愿篇本愿释 对文增减 五则 总显其义 十一则 二、法语篇 净宗大纲 四五则 要义集粹 五五则 三、偈语篇 念佛胜易 二三则 极乐超胜 四七则 慈悲劝诫 五三则 四、就行立信文 五、二河白道文 一、本愿篇本愿释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对文增减 1.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经疏玄义分: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3.观经疏玄义分: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4.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总显其义 1.观经疏六字释之文: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2.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3.观经疏弘愿文: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4.观经疏要弘废立之文: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5.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6.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7.观经疏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8.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9.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10.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二、法语篇 净宗大纲 1.观经疏依教开宗之文: 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2.观经疏要弘二门判之文: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3.观经疏要弘废立之文: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4.观经疏一一愿言之文: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 5.观经疏凡夫入报之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6.观念法门皆乘佛力之文: 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7.观经疏溺水偏救之文: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8.法事赞逆谤得生之文: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9.观念法门凡夫得生之文: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10.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1.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12.法事赞凡圣齐同之文: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3.观经疏三定死之文: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14.观经疏正念直来之文: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15.观经疏愿往生心之文: 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16.观经疏不顾水火之文: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舍命以后,得生西方,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17.观经疏心行具足、平生业成之文: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18.往生礼赞专杂得失之文: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19.观经疏虽可回向之文: 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20.往生礼赞唯摄念佛之文: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21.观念法门唯摄念佛之文: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22.观经疏光摄三缘之文: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23.观经疏三经唯明专念之文: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24.观念法门三辈唯在专念之文: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25.观念法门诸佛舒舌之文: 十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26.往生礼赞诸佛护念之文: 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27.观念法门护念经意之文: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 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28.观经疏二圣影护之文: 专念弥陀名号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29.观念法门廿五菩萨影护之文: 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往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30.观念法门诸天影护之文: 专行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 31.观念法门延年转寿之文: 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32.观经疏全非比况之文: 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 33.观经疏极乐胜报之文: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 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 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 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 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 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 34.观经疏无漏为体之文: 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明净之义,即无漏为体也。 35.观经疏依正一体、无漏涅盘之文: 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36.观经疏无生之界之文: 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37.法事赞弥陀妙果之文: 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盘; 国土则广大庄严,遍满自然众宝。 38.观经疏皆说妙法之文: 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 39.观经疏无漏为体之文: 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 40.观经疏圣众庄严之文: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41.般舟赞净土常居之文: 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 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 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 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 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 42.观经疏见十方佛之文: 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 43.观经疏佛心者之文: 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悲,普摄一切也。 44.般舟赞慈悲父母之文: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45.般舟赞常怀惭愧之文: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要义集粹 1.观经疏玄义分: 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2.观经疏玄义分: 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3.观经疏玄义分: 辨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言教之大小者: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4.观经疏玄义分: 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5.观经疏玄义分: 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6.观经疏玄义分: 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7.观经疏玄义分: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章,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8.观经疏序分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刀不厌利,日不厌明, 人不厌善,罪不厌除,贤不厌德,佛不厌圣。 9.观经疏序分义: 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10.观经疏定善义: 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 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宝衣; 光触体得成三忍,即欲见佛下金台; 法侣迎将入大会,瞻仰尊颜赞善哉。 11.观经疏定善义: 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 ;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12.观经疏定善义: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13.观经疏定善义: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14.观经疏定善义: 弥陀在空,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15.观经疏定善义: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16.观经疏定善义: 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稽首。 17.观经疏定善义: 言法界者,有三义: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 18.观经疏定善义: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象,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19.观经疏定善义: 言如意者有二种: 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 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20.观经疏散善义: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21.观经疏散善义: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22.观经疏散善义: 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23.观经疏散善义: 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24.观经疏散善义: 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25.观经疏散善义: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26.观经疏散善义: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27.观经疏散善义: 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28.观经疏散善义: 言七日者,恐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 此间径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29.观经疏散善义: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30.观经疏散善义: 以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31.观经疏散善义: 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 32.观经疏散善义: 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 33.观经疏散善义: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34.观经疏散善义: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35.观经疏散善义: 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 36.观经疏散善义: 善人为说,弥陀功德。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37.观经疏散善义: 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也。 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38.观经疏散善义: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径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 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39.观经疏散善义: 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40.观经疏散善义: 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 41.观经疏散善义: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42.观经疏散善义: 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何况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43.观经疏散善义: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稀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44.观经疏散善义: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 45.观经疏散善义: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46.观经疏散善义: 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着一如经法。应知。 47.观念法门: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名十声,于声声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48.观念法门: 释迦出现,为度五浊凡夫,即以慈悲,开示十恶之因,报果三涂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回生弥陀佛国。 49.观念法门: 过去诸佛,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未来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 50.法事赞: 诸佛境界,唯佛能知;国土精华,非凡所测。三身化用,皆立净土,以导群生;法体无殊,有识归之得悟。但为凡夫乱想,寄托无由;故使释迦诸佛,不舍慈悲,直指西方,十万亿剎,国名极乐,佛号弥陀,现在说法。其国清净,具四德庄严;永绝讥嫌,等无忧恼。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弥陀因地,世饶王佛所,舍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广弘四十八愿。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51. 往生礼赞: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52.往生礼赞: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53.往生礼赞: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54.往生礼赞: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55.往生礼赞: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三、偈语篇 念佛胜易 1.法事赞念佛最亲之偈: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2.法事赞称名入报之偈: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3.往生礼赞念佛光摄之偈: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4.般舟赞唯觅念佛之偈: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5.般舟赞照觅念佛之偈: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诸佛国,极乐安身实是精。 6.法事赞无过念佛之偈: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7.般舟赞不如专念之偈: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8.般舟赞念佛最尊之偈: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9.法事赞直入涅盘之偈: 十方恒沙佛舒舌,证我凡夫生安乐。 佛使二十五菩萨,一切时来常护念; 毕命直入涅盘城,直心实行佛迎来。 10.法事赞念佛佛现之偈: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或与华台或授手,须臾命尽佛迎将。 11.法事赞终时正意之偈: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 12.法事赞殷勤呼唤之偈: 四十八愿殷懃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13.法事赞愿力平等之偈: 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 一念逍遥快乐国,毕竟常安无退动。 14.般舟赞至死为期之偈: 一切时中相续作,至死为期专复专; 一到弥陀赡养国,毕竟消遥即涅盘。 15.般舟赞但使回心之偈: 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16.般舟赞利剑名号之偈: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17.般舟赞普劝众生之偈: 普劝众生护三业,行住坐卧念弥陀; 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 誓愿不作三涂业,人天乐报亦无心。 18.般舟赞普劝有缘之偈: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 19.般舟赞人人有份之偈: 忽尔思量彼快乐,人人有份不须疑。 20.法事赞乘佛愿力之偈: 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 21.法事赞同至菩提之偈: 有识含灵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22.法事赞入涅盘门之偈: 念念回心生净土,毕命入彼涅盘门。 23.般舟赞念佛涅盘之偈: 念佛即是涅盘门。 极乐超胜 1.法事赞果得涅盘之偈: 果得涅盘常住世,寿命延长难可量; 千劫万劫恒沙劫,兆载永劫亦无央。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会,身色寿命尽皆平。 2.观经疏西方寂静之偈: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 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 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 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3.往生礼赞超诸佛剎之偈: 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 4.法事赞净土湛然之偈: 历劫已来未闻见,西方净土宝庄严; 此是弥陀悲愿力,无衰无变湛然常。 5.往生礼赞十地自然之偈: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6.法事赞真净报土之偈: 弥陀佛国真严净,三恶六道永无名; 事事庄严难可识,种种妙微甚为精。 7.法事赞证得法身之偈: 既见华台心踊跃,从佛逍遥归自然;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证得无为法性身。 8.法事赞生即不退之偈: 娑婆极苦非生处,极乐无为实是精; 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 9.法事赞六识自悟之偈: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10.法事赞无明自亡之偈: 到彼华开入大会,无明烦恼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 11.法事赞明通皆具之偈: 直入弥陀大会中,见佛庄严无数亿; 三明六通皆具足,忆我阎浮同行人。 12.法事赞唯佛独闲之偈: 九十五种皆污世,唯佛一道独清闲; 出到菩提心无尽,还来火宅度人天。 13.法事赞誓到赡养之偈: 誓到弥陀赡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14.般舟赞自庆今身之偈: 自庆今身闻净土,不惜身命往西方; 西方快乐无为处,天上人间无比量。 六天相胜亿万倍,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身光遍照十方界。 15.般舟赞身紫金色之偈: 新往化生紫金色,与诸大众无殊异; 或入宝楼众中坐,大众见者皆欢喜。 种种庄严不可识,内外相看无障碍; 停足须臾受法乐,三昧无生自然悟。 16.般舟赞相好同佛之偈: 佛与圣众身金色,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庄严无殊异,皆是弥陀愿力成。 17.般舟赞身心皆悟之偈: 身心毛孔皆得悟,菩萨圣众皆充满; 自作神通入彼会,忆本娑婆知识恩。 18.般舟赞忽忆地狱之偈: 忽忆地狱长时苦,不舍须臾忘安乐; 安乐佛国无为地,毕竟安身实是精。 19.般舟赞独超三界之偈: 普教众生常念佛,自他功德并须回; 安心定意生安乐,独超三界出烦笼。 20.般舟赞我法王家之偈: 普愿有缘同行者,专心直入不须疑; 一到弥陀赡养国,原来是我法王家。 21.般舟赞不出三昧之偈: 四种威仪常在定,不出三昧作神通; 一一神通到佛会,会会听法证无生。 22.般舟赞一入即证之偈: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23.般舟赞毕竟逍遥之偈: 一到弥陀赡养国,毕竟逍遥即涅盘。 涅盘庄严处处满,见色闻香罪障除。 24.般舟赞毕竟不退之偈: 一念之间入佛会,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毕竟不退证无为。 25.般舟赞念念证悟之偈: 一入涅盘常住国,彻穷后际更何忧;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26.般舟赞一到即受之偈: 一到即受清虚乐,清虚即是涅盘因。 27.般舟赞超证常伦之偈: 极乐众生见闻益,超证常伦诸地上。 28.般舟赞如此逍遥之偈: 如此逍遥快乐地,更贪何事不求生。 29.观经疏劝众发愿之偈: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30.观经疏归去来之偈: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 31.往生礼赞唯须十念心之偈: 浊世难还入,净土愿逾深; 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 32.往生礼赞欲得无生果之偈: 欲得无生果,彼土必须依; 愿生何意切,正为乐无穷。 33.往生礼赞系念必往生之偈: 于彼心能系,当必往非赊。 净国无衰变,一立古今然。 34.往生礼赞发心功已至之偈: 发心功已至,系念罪便消; 但欣行道易,宁愁圣果遥。 35.往生礼赞乐多无废道之偈: 乐多无废道,声远不妨闻; 如何贪五浊,安然火自焚。 36.往生礼赞疑多边地久之偈: 疑多边地久,德少上生难; 且莫论余愿,西方已心安。 37.往生礼赞六根常合道之偈: 六根常合道,三涂永绝名; 寄言有心辈,共出一苦城。 38.往生礼赞弥陀智愿海之偈: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39.往生礼赞至彼严净国之偈: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 必至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40.往生礼赞若人无善本之偈: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佛名;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41.往生礼赞宿世见诸佛之偈: 宿世见诸佛,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42.往生礼赞其有得闻彼之偈: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 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43.往生礼赞设满大千火之偈: 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 闻名欢喜赞,皆当得生彼。 44.往生礼赞万年三宝灭之偈: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45.往生礼赞佛世甚难值之偈: 佛世甚难值,人有信慧难; 遇闻稀有法,此复最为难。 46.往生礼赞自信教人信之偈: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47.观经疏净宗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慈悲劝诫 1.法事赞: 久住娑婆常没没,三恶四趣尽皆停; 披毛戴角受众苦,未曾闻见圣人名。 忆此疲劳长劫事,誓愿舍命见弥陀; 众等身心皆踊跃,手执香华常供养。 2.法事赞: 惭愧释迦大悲主,十方恒沙诸世尊; 不舍慈悲巧方便,共赞弥陀弘誓门。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一切回心向安乐,即见真金功德身; 净土庄严诸圣众,笼笼常在行人前。 行者见已心欢喜,终时从佛坐金莲; 一念乘华到佛会,即证不退入三贤。 3.法事赞: 旷劫以来居生死,三涂常没苦皆径; 始服人身闻正法,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闻净土教,文文句句誓当勤; 忆想当时流浪苦,专心听法入真门。 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 4.法事赞: 人天大众皆围绕,倾心合掌愿闻经;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5.法事赞: 三界众生无智慧,惛惛六道内安身; 诸佛慈心为说法,聋盲抵突伴不闻。 忽尔无常苦来逼,精神错乱始惊忙; 万事家生皆舍离,专心发愿向西方。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或与华台或授手,须臾命尽佛迎将。 6.法事赞: 极乐庄严出三界,人天杂类等无为; 法藏行因广弘愿,设我得佛现稀奇。 或使鸟身能说法,或现无请能应机; 或使微波出妙响,或使林树赞慈悲; 或使风光相应动,或令罗网说音辞。 一切庄严声遍满,恒沙天乐自依时; 为引他方凡圣类,故佛现此不思议。 我等闻之身毛竖,碎骨惭谢阿弥师; 一受专精不惜命,须臾即到岂为迟。 7.法事赞: 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 娑婆六道非安处,冥冥

    注意事项

    本文(善导大师语录.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