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和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 孔子 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 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春秋 老子 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 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集大成者:韩非子。 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措施: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熹的思想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三、陆王心学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 (2)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 (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 (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