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docx
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一、 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具体体现为什么? 1. 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而这种象征形象通常只是个碎片, 或是一个神秘符号。在破碎的形象中包含着寓言的深意,所以破解寓言就需要在文本中找寻被碎片化的形象。 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那个法庭更是带有神秘色彩,它的存在模模糊糊,仿佛设在阁楼上,但它却有无限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生死命运。它无疑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 忧郁的格调是寓言的特征,正如本雅明说“因为忧郁者所能允许自身的惟一快感,而且是有力的快感,就是寓言。”而卡夫卡的小说常常充斥着现代人由于孤立无援而产生的心理由于。K以一个游荡者的身份进入城堡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如果不是施瓦采的审问也许他还会成为别的什么,可这一切的看似巧合却构成了他命定的噩运。K为了自己的身份奋斗着失败着,在他的身上我们隐约可以找到现代人类的生存境况,他就像我们精神上的游荡者,是人类的高度抽象化的跃然纸上。K这个孤独的灵魂游荡到了荒芜的现代,作为我们现代人寻找家园的灵魂的隐喻,在村庄这个象征现代社会的地方展开了追逐。他看出城堡在村庄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白对于最高意义的追寻就变成了对于城堡的追寻。K在现实的面前奋斗,绝望,却又坚持不懈,向着那个想象中的地带和那遥远的梦想进发,尽管总是事与愿违,梦想与现实总是遥不可及。他在命定的悲剧中走向自己的破灭,这是一个自我追寻与毁灭的过程。K自以为是的盘算着弗丽达在他手里的分量,企图以此来接近城堡,甚至于和城堡平起平坐。可是严峻的现实彻底打垮了他。克拉姆老爷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弗丽达重新召唤了回去, K被狠狠的嘲弄了一番。其实弗丽达从来就没有属于过他,他和弗丽达曾经所谓的爱情也只是克拉姆老爷的意志,是城堡的意志。一旦克拉姆老爷想要收回, K所得到的一切都化作乌有。放眼现实,现代人类努力地在生存,但是他们很多人却找不到路,不知道他们身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往往在不自觉中被慢慢的消耗所有的生命也无所归宿。K的故事便是一个关于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寓言。我们现代人忧郁自失的个性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惊慌而又忧郁。父亲把他锁进房间,后来还用苹果砸伤了他;母亲一见他就晕倒;妹妹也对照顾他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还希望他赶快离开家。他的老板见了他更是跑得远远的。没有人关心他变形后的痛苦,所有人都只是关心他的变形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后,也是家人和这种巨大的孤独感使他走向了死亡。造成他死亡的并不是身体上的变形, 而是人们对他的残忍态度。他所养活的并深爱的家人对他却没有多少感情。一旦他不能在经济上给予他们照顾了,他们便一个接一个离他远去,加深他的痛苦。 3. 独特的讽刺与荒诞。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和讽刺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变形记中人忽然变成甲虫,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猿变成了人,审判中K被荒诞地逮捕,又被荒诞地处死,城堡中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以及判决中父亲判决儿子自溺和儿子执行判决等等,都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所有这些诞妄不经的事,都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他的主人公为了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是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他们越是挣扎,就越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了事,如审判中的约瑟夫的结局。这里面就蕴含着讽刺。卡夫卡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本来是出诊治病的,却陷入了荒诞的境地。最后上了年纪的医生,赤裸着身子,冒着严寒,坐着从猪圈中钻出的魔马拉的车,在茫茫的大地上到处游荡。 4. 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卡夫卡写的经常是一个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展开的荒诞故事,有时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沉恐怖的感觉。写这种内容,作家当然不可能使用简练明快的语言。卡夫卡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冷漠,拙朴。这种语言风格与作品内容的朴素无华最相适应,现实生活的残忍,人与人之间的冷酷, 平铺直叙地呈现给了读者。 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是什么? 1. “反英雄”的人物形象。 尤索林是第22 条军规的主要人物,是“黑色幽默”中典型的反英雄式人物。他是个怯懦的士兵, 没有什么原则, 不关心政治, 但他有足够的智力进行思考, 他目睹了各种机构中的腐败现象, 领悟到这不是一场神圣的战争。在这充满着混乱与恐怖、谎言与背叛的世界里, 大多数人得不到温饱和正义, 然而形形色色的卡思卡特们却还在趁火打劫, 加重人民的苦难, 正是他们把反法西斯战场变成了升官发财的交易所, 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把一切高尚的理想变得荒唐可笑。对此尤索林畏缩了, 他觉得死就是为卡思卡特之流去死, 他们不仅能在肉体上消灭他, 也能在精神上胁迫他。为了保存自己逃避战争, 尤索林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进行了近于疯狂的努力, 最终逃离了这充满死亡的世界。 他的大部分行为可以被看成不道德和胆小怕事的。例如,每当他惧怕战争和陷入朋友死亡的回忆中时,他就会装病而进医院。他也曾多次尝试被证明发疯,可停止飞行。尤索林拒绝接受“第22 条军规”,想要逃离军队,这些被看作是胆小的表现也反映了他是一个英雄。海勒说过:“第22 条军规注重的是肉体的生存欲望对抗来自外部的暴力或那些意在毁灭生命和道义的规章制度。” 2情节与主题的讽刺性 第22 条军规中最可怕而又可悲的是尤索林和同僚们的生死不是在危险面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灭绝人性的、恐怖的官僚主义掌控的。根据第22 条军规,士兵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服从命令,即使是知道他们的目标毫无用处或十分危险。在小说结尾,士兵被下令不停的执行飞行轰炸任务,那时他们已经得知盟军赢得了战争。对于士兵同他们讲道理的尝试,官僚主义者都置之不理。 飞行大队食堂管理员迈洛长袖善舞, 他在大队搞了一个联营机构, 做没本钱的买卖, 大发战争财。从将军到普通士兵都是这个联营机构的股东, 大队所属的每个食堂都拨出一架飞机和一个驾驶员专供他使用。于是迈洛的飞机从各处飞来, 驱逐机、轰炸机、运输机源源不断地在大队的机场上降落。机身上涂着各个飞行中队的队徽, 象征着勇敢、力量、正义、真理、荣誉和爱国精神, 鲜艳夺目, 从四面八方运来波兰香肠、马耳他鸡蛋、西西里的苏格兰威士忌。他居然成为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 马耳他的副总督。他甚至跟美军当局订立合同, 保卫德国的公路桥梁。他一面轰炸桥梁,一面又保卫桥梁, 从双方获得了巨额利润。 丹尼卡称得上是一位忠于职守按章办事的医生。他从来不敢以医生的身份擅自作主允许任何人停止飞行。他本人不喜欢飞行, 他觉得坐在飞机上就像坐牢, 他可不愿冒那份险。但是要领取飞行津贴, 每月必须要在飞机上消磨一段时间。幸好有尤索林帮忙, 他才不用冒险而又能领到飞行津贴。尤索林常说服麦克沃特在飞行训练中把丹尼卡医生的名字登在飞行日志上。就是这点小便宜给他招来了巨大的不幸。一天麦克沃特的飞机在飞行训练中坠毁了, 而丹尼卡医生的名字恰好在麦克沃特起飞前填写的机组人员清单中。因此正当这位医生坐在凳子上沐浴着夕阳余晖的时候, 他的名字却从中队的花名册上勾掉了。证明他阵亡的材料像虫卵一样迅速地繁殖, 而且无可争议地相互证实。他拿不到军饷, 也得不到陆军消费合作社的定量供应。大家都把他当作死人看待。在这里, 黑色幽默以它特有的玩世不恭的冷嘲, 讥讽了那种僵化到否认现存事实的形式主义, 揭露了官僚机构的荒诞愚顽。 3. 松散的结构特征 整部小说结构松散, 没有主要的故事线索, 人物众多, 没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情节颠三倒四反反复复, 传统小说中通用的物理时间程序已被心理时间所取代。全书弥漫着荒谬、荒唐、荒诞, 展现了一个毫无理喻的疯狂的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天地之中的毫无理性的疯狂的人。但是透过表面的喧嚣、滑稽、疯狂和杂乱, 从如许似是而非的反语和冷峻的嘲讽中, 不难品味出那深沉的黑色幽默, 不难悟出作者那深刻严肃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