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整理的答案.docx
北大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整理的答案传统“小学 ”在含义上有广狭之分,狭义仅指文字学 ,广义则把音韵学 、训话学也包括在内,涵概语言文字学的全部内容。在古文献学史上一般是按广义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小学 ”历来被视为通经的工具 ,处在经学附庸的地位 ,自汉书 ·艺文志 侧略七略 而成 “序六艺九种 ” ,把训话书尔雅 包括在六艺略 中开始 ,小学书一直被传统 目录附在经部之中。古代文献学以经学为中心 ,小学与经学的重要关系 ,可以代表小学与整个古文献学的重要关系。古文献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整理古籍的各个环节诸如校勘标点、注释 、翻译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 ,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 文字、音韵、训话 、古籍 目录版本 、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古文献学中各类知识占据的位置不是平列的,而以“小学”为基础 ,“小学 ”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注释 ,包括字词的辨识 、注音、释义和天文 、地理 、名物、典制等的考证。字词的辨识、注音、释义 ,本 身就是“小学 ”的间题 ,不通小学造成的失误 ,诸如“叶音说”、“望文生训 ”等,发人深省 ,而考证名实也离不开语文辨析 。又如校勘 ,纠正形近而讹 、音近而误 ,离不开“小学 ” ,订正衍、脱 ,也需要依据文义 。不通“小学 ”的妄改轻断 ,值得引以为戒。再如标点、翻译 ,建筑在准确理解文义之上 ,与“小学 ”亦密不可分。至于辨伪,语言文字也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 戴震“由字以通其词 ,由词以通其道 ”的话 ,是说研读经书必须由辨识文字入手以解它所代表的词语 ,进而通过词语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这句话带有普遍意不仅说明了在古文献中文字与其所记录的词语、词语与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辩统一关系 ,而且指明了研读古文献、特别是如何探求义理的正确方法。古文献是以书面语言形式存在的古代思想 、文化的载体 如何探求古文献所包含以虚理为特征的思想内容 即所谓义理 ,在古文献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向 一种是摆脱语言文字 ,穿凿附会 ,如孟子的“以意逆志 ” ,庄子的“得意忘言” ,陆渊的“六经注我”等等 ,其用意在于借题发挥 ,为我所用 ,是一条唯心主义的认识路,另一种则是依据语言文字 ,在搞清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探求其思想内容 ,这是实事是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戴震的上述观点属于后一种倾向,是科学的 ,具有指导义 。 卜当然字面意思与思想内容只是对立的统一 ,而非绝对的统一 ,搞清字面意思 ,并等于把握准思想内容 ,尚须经过多方面地考证辨析 ,对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尤需以历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 。戴震的上述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方法 ,但由于历史和想的局限 ,他在具体执行中却难免不产生失误 。例如他的孟子字义疏证 是一部分义理的著作 ,在“由词以通其道 ”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准确揭示孟子主观唯心主义的想体系 ,反而把孟子 的一些术语 ,赋予唯物主义的内容 ,作了歪曲的解释 ,这与他我所用 、发挥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用意有关 。这种不 自觉的表里不一的情况 ,不仅戴震 ,在古代学者中带有普遍性 ,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