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文言知识.docx
刺客列传文言知识刺客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3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高兴 4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胸膛 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诀别 6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惊慌 7燕王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朝庭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奉同捧,捧着 9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出现 10卒起不意 卒同猝,突然 11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投掷 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古代的计量单位 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被雇佣的人 1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威慑,震慑 1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媾和,讲和 1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手腕 17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朴同扑,击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天雨粟,马生角也 皆白衣冠送之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稍蚕食诸侯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太子日造门下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怒发上冲冠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群臣怪之 太子丹患之 4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三、古今异义词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6愿大王少假借之 7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8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10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11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四、一词多义 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同“捧”,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 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 郡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 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顾野有麦场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固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坚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方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坚决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坚守 5.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人的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私见张良 私下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意 私利 项王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私交,秘密活动 五、虚词积累 1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即使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 2之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助词,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结构助词,的 3因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因:趁机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于是 六、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连结一人之后交 群臣侍殿上者 复为羽声忼慨 3宾语前置 光窃不自外 4主谓倒装 甚矣吾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