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docx

    • 资源ID:3328655       资源大小:3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docx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他们”、“它”、“这”、“我”等。如: 问所从来,具答之。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如:蜀之鄙有二僧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虽我之死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倒装句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之,倒装句的标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例如:吾欲之南海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 事 、物,相当于“他们”或“他们的”,有时也作指 相当于“这” 、“那” 、“其中”。如: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其,译作“它们”。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译作“它们的”。 其人视端容寂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其一犬坐于前其,译作“其中的”。 2、“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或表示推测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其真不知马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其如土石何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1、 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而,译作“又”。 敏而好学论语十则)聪明并且爱好学习。 2、表承接关系,可译作“然后”、“就”,或者直接用逗号代替。如: 扁鹊望桓侯而旋走扁鹊远远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 3、表转折关系,可译作“却”、“可是”,也可用本字。如: 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丢完,可是两只狼仍跟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别的字如“地”,或不译。如: 面山而居面对着两座大山居住。 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5、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而”。如: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就无穷无尽。 6、表示递进关系,可译成“而且”。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 四、于 “于”作介词,相当于“在”、“到”、“向”“对”“从”“比”“给”等。如: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行为感到惋惜痛心的。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想要向陛下报答先帝的厚待。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田野中被起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到草庐中探访我。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因此上天想要将重任降给这种人。 五、以 1、“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如: 屠惧,投以骨屠夫十分害怕,把骨头投向狼。 能以径寸之木,为划船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做成 咨臣以当之事拿当今世上的事情来询问我。 2、“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作“靠”、“凭借”、“按照”等,如:何以战?您凭借什么作战?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它不按照驱赶千里马的方法。 、“以”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用来”;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示原因,可译作“因为”。如: :以告先帝之灵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之明。 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4、“以”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认为是死了,有的人认为是逃亡了。 六、焉 1、“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 2、“焉”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于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3、“焉”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作“啊”“呢”等,也可不译。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七、则 1、“则”可作连词,用在分句与短语之间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那么”、“那就”;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它有多高,有神仙就著名。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2、“则”作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八、乃 作副词或连词,用在分句或短语之间,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才”“就”“竟”等。如: 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前面的一只狼假装睡觉。 得钱五百,乃去得到五百钱,就离开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年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九、为 1、“为”表示由动词“做”延伸出去的含义:“制造”、“设置”、“雕刻”、“担任”等。如: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为”可译为 “制造”。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为器皿“为”译为“雕刻” “为屯长”“为”可译为“担任”。 2、“为”表示判断动词,可译为“是”。如:项燕为楚将 3、“为”,作动词,可译为“成为”、“作为、当作”。如: 为坻,为屿,“为”可译为“成为”。 以丛草为林“为”可译为“作为、当作”。 4、“为”,作介词,可译为“被”、“于、在”、“对、向”、“给、替”等。如: 士卒多为用也“为”可译作“被”。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可译作“于、在”。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可译作“对、向”。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为”可译作“给、替”。 5、“为”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为”。如:项为之强 6、“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如: 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