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docx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咱们一直在研究课改,关于课改很重要的一项包括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具体到一节课的导学案怎么写?怎么用?这是我们这个培训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这次培训我们就根据导学案的写法和用法做为重点去研讨。课改这种形式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在尝试,虽然程度不一样,但都在思考,有的学校导学案写的好一点,用的好一点,那么课改的步子就稍薇大一些。有的学校导学案用的少一点,甚至不用,那么课改的步子就小一些。 我县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大力推行导学案。因此,我们在这个暑假中安排各学校分工合作编写了各学科的导学案,并由一些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审核修订。在审核时发现有很多导学案存在一些问题,经分析,主要原因是老师们对如何编写导学案认识不清,掌握的不太好,对于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存在困惑,这正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要解决这“看花容易绣花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有深刻的理解。下面就导学案的编写,向各位老师进行一下儿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一下儿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教学开展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职能就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学会知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收纳知识的容器,而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虽需要教师的教,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完成,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应该远比教师教的多得多,特别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得心应手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在生物课堂上结果出现了“非常热闹”的景象,而实际效果却较低。我们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的广泛的关注学生,在当前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不少教师又重归老路,走回到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老路上。 那么,如何切实转变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使老师的教真正的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导学案”教学,以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从理论上讲,导学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使教师成为了好的先生。 导学案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三、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四、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思想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上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导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五、“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 六、“导学案”的实施步骤 1.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讨论导学案,因此,集体备课是编写导学案的基础。通过集体备课明确导学案的内容、范围、要求、重点、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导学案。印制好的导学案,发放到任课老师手中,任课老师在结合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每位教师的各自教学风格再进行二次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发放导学案:导学案要在授课前一至两天发给学生,发挥导学案的预习功能,追求实效,要学生预习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必须明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仅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有所把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同时带着问题上课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3.课堂点拨,精讲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仍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作必要的筛选和加工,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并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从而真正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七、“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 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2、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设出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现在有很多老师不是不想搞课改,他们总是怕学生不会学、学不会,以致影响成绩。其实,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们学习起来很被动,学生们的思维被老师的思路所束缚,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低,长此下去,学生们的“聪明”都将被扼杀。 3.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4.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四是逐级生成讲实效。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 5、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第六、“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八、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每个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 3、目标的表述: A、目标的表述要具体 B、学习目标的制定最好不要以三维目标的形式出现给学生 ,但是要体现三维目标。 C、学习目标所表述的是预期在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学习主体学生,目标指向的对象 例如:“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写的就是教师的行为。目标不是表述教师要不要培养学生观察化学现象的能力,而是表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观察以及观察的程度,是否形成了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初步学会-观察方法,逐步形成实验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中尽量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课时教学目标表述的要求 明确目标描述清楚,不能模棱两可。 适当要符合学生实际,做到起点要准,落点要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具体标准的表述要明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具有可测量性、可操作性。 完整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科学整合与选择。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科方法不同。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 八、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中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我们在设置学案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注意内容梯度分为ABCD四层,可以明确提出所应用于哪类学生,也可以隐含于整个导学案各环节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时章节而定。“四级要求”:A层为基础知识层面,“识记类内容”,作为理科一般为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简单呈现;语文则主要是生字的读音和含义,重点词的解释和应用收集整理。英语主要是词汇、短语和句型。B层“理解级”,是在A层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应用。理科主要是一些基础题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语文则是对文本大体分析,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故事的大体过程,对人物的大体认识。英语主要是词语辨析,语法理解等。C层为“应用类”,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理科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此时常常会设置一两个一题多解的题目,使学生尽快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语文则是重点语句的整理,在人物特点塑造上的作用,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特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英语主要是重点词语和句型的仿用。D层是拓展延伸,为“拓展级”。理科是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把知识结合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一起,一般比较难。语文方面则是布置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的个人小创作。四个层级的内容面向不同的学生,AB层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人人过关,重点考查后进生。C层则主要面向的是中等以上的大部分学生,D层则是面向一些优等生,课堂的精彩常常有他们来升华。当然,学案的编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哪怕是同类学案也不能千篇一律,死死板板,所有导学案都是一个模子,绝不能“模式化”。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这样才能体现出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个性,学生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导学案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避免导学案习题化,不要让导学案成为习题集。导学案,首先要承载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能力要来自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的导学案在设计时就要以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为核心,以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发现知识规律,并通过参与活动使其各种能力都得到提高。一个好的导学案,设计的各环节间就像有一条“绳”,顺着这头捋下去,就能顺利圆满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九、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即学后心得。 3、独立完成达标检测题,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及时订正。典型问题加以收集整理,每科准备一个“纠错本”。 4、每科准备一个学案夹,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导学案”进行分科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并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在上课前必须抽查部分“导学案”,以了解学情,并针对学生实际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就是上课教师的个性化备课。 2、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按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进行操作,对各项目标和措施进行不折不扣的落实。课后认真的写出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课堂的收获与亮点及时总结。 3、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以及电脑操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 做好课后反思、不断完善提高 A、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B、学生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还不太懂。 在解决本课问题的时候我用到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吗? 本节课, 我的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有了提高。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哪些内容是我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向他人求助学会的,哪些是经过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会的。 今天我在上课时表现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哪些活动。 对备课组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要务实,绝对不能流于形式。备课组作为一个群体形象在教学中充当设计者、引导者,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团队负责。备课组内部一定要团结互助,通力合作,尤其是骨干教师一定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2、备课组长要对教学进度、教学反思、每周检测、家庭作业、资料整理等进行宏观把握和具体督查。 十、相关督查保障机制 1、教师的个性化备课、学生的达标检测完成情况与教师的批阅情况,由教务处定期组织检查。非主备教师没有个性化备课的视为无备课;作业批阅未达规定次数的,都按教务处相关制度予以扣分扣款。 2、周测与家庭作业的落实与批阅情况由教科室定期组织检查,未按规定完成任务,也按相关制度予以扣分。 3、课堂目标达成情况与有关强制措施落实情况由学科教研组、教导处督评组随堂抽查、考评。如听完某教师课后,立即出3-5个小题抽测其中1-2个小组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如英语科教师规定学生每天要记五个单词,学校要进行不定期抽测或进行单词竞赛。 十一、几种课型的导学案模式 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4、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5、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点拨提升有层次。 6、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7、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4、问题导学: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7、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3)讲评课学案模式 1、预习案: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2、试卷分析: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率情况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3、自主分析:学生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4、分类精析: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分析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教师适时引导、评价。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5、典题巩固:针对错题的错因选取合适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6、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自身收获总结考查题目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等。 7、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 十二、网络资源的使用原则 1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有他人已经做好的课件,有他人已经写好的教案,也有他人已经编写的导学案,也有配套的一课一练、精讲精炼。 2对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学习,要会学习。下载之后,不做思考,不作加工,不去揣摩,全盘拿来就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 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思考才能适用。他人的见解、想法,必须经过消化和改造。改头换面不是借鉴,复制粘贴,要三思而后行 十三:“导学案”使用后的体会与反思 自从实施生物“导学案”教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自身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灌”“学习装”费时低效的传统教学模式,被高效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所取代,做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了“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束缚学生,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让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当然对学生也不要放任自由,对学生达标测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能正确有效的掌握知识技能。 与此同时,开展“导学案”教学进行了反思: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教师讲授的时间要适度,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其次,要充分发挥民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并促进自我评价。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针对教学内容、学情、班情的不同而作必要的调整,做到“程序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不断创造出“导学案”教学的变式来。 我们全体教研员在何主任的带领下,多次开会专门学习、研究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希望各位老师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通过今天的培训会,能从中吸取一些有利于你实际教学的东西,一定要编写好你的导学案,让它成为你实际教学的有利工具。 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就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就会大幅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们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好地推进我们蠡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 假期里,何主任给我们做了多次的指导,一个完整的导学案要求包括:教学建议、导学案、检测练习三部分内容,教学建议是供教师自己或者同行观看,导学案和检测题是提前发给学生使用。所以,教学建议要单独成页,教学建议即为简单的写写怎样使用这个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知识链接,课时,学法指导,实施建议等等,没有严格的规定,可灵活掌握。 教学建议主要写内容是写导学案的人,对用这个导学案的老师们的建议,你认为这节课应该怎么讲,比如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比如说这课的课时计划和安排。例如注意不要对于同一节课,如果需要三个课时完成,这三个课时就一气喝成。不要把三个课时单独着分开着写,这样每个导学案就会孤立了。然后在教学建议中去写,这个导学案要用三课时,第一个课时讲到那,第二个课时讲到那。这种需要我们在教学建议中做出明确的说明。教学建议中还需要包括的东西有知识链接或者是小提醒,温馨提示等,因为我们现在初中的教材很浅,有些知识我们去拓展或者去查阅资料,在这里我就可以把阅读的材料给教师们建议一下,让他们有目的的去查阅一些资料。这样也就给教师们省出很多的时间。还包括一个大致的教学设计,设计要简单一些。比如这节课我建议你搞一个什么活动。这个教学建议种类似于教学设计,但比教学设计要简单,它没有任何知识性的东西,只是这个课应该怎么讲,导学案怎么用。用导学案的教师如果对教学设计不满,我就可以把一边勾了,在一边写上自己的方法。这个东西保存起来就是咱们以后的教案。教师用这个的时候就不用在写教案了,这只是教案的第一部分。教学建议的这些内容不要求有一个死步骤。如果这节课不需要知识链接,那么知识链接这个步骤就可以省了,如果这节课不需要活动设计,那么活动设计这个步骤我也可以省了。咱们写这些东西就本着实用走。说白了就是你自己写的导学案,你想怎么用你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呀,你就把你的想法写在上面就可以了。 导学案:学习过程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师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问题化,设计成问题串,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的思考、论证以及教师的重点讲述,来归纳总结相关概念、现象、结论。该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了读、说、写等各种学习活动,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达标检测:学习目标在本节课能否实现,通过达标练习检测,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编制符合本堂课要求的习题,编写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检测,使学生有成就感,不能出现仅仅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通过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差异性,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达标练习的量较少时可以当堂课完成,猜一猜,这些病原体能引起什么疾病?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 、 、 。 以流感为例加以说明: 5、思考: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必须经过哪些环节? 6、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7、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 怎么对待艾滋病患者? 课堂小结: 反馈检测 1、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2、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4、我校防控腮腺炎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6、下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