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数据处理《使用图表》教案.docx
-
资源ID:3324766
资源大小:38.1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数据处理《使用图表》教案.docx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数据处理使用图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数据处理使用图表教案 一、教学内容设计背景与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采北理工版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二单元Excel数据处理第6节使用图表为教学依据。在本课教学中,将数学课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本课的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Excel图表的过程中,我发现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的分布变化情况及对比关系,而学生在数学课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中学会如何用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百分比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律等知识,因此,我利用Excel的创建图表功能来快速地绘制出各种类型图表,帮助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把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同时也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结合教学统计图的知识,能学会利用Excel创建图表的方法;能掌握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 2、技能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解决数学知识; 能选用合理的图表类型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决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用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图标类型 2、创建图表的源数据的选择 四、教学策略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贯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辅导、组织参与、评价等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解决数学知识。整个教学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实践反馈教师评价分析学生巩固、提高练习。 五、教学媒体 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合使用 学生:计算机的配合使用 六、教学课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 在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根据统计的数据表,画出合适的统计图,来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帮助我们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但是画统计图比较繁琐,Excel可以快速地帮我们创建图表,不信吗?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分析引发学生好奇心、探究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揭示本课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范引导学习 利用“我的成绩表”创建图表,分析自己各科的学习状况。 1、图表向导4步骤: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用折线图?如何选择不连续的数据区域? 2、利用图表分析数据 3、使用批注:插入批注 分析教师用多媒体控制平台同步演示学生直观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新知识进行辅导、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实践操作做准备。 学生实践操作 利用“家庭财政收支表”中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直观地分析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并对收支情况做出你的判断。 分析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任务,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实践操作,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并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评价分析 请一名同学展示实践过程,教师及时点评强调重点、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 2、源数据的确定 3、图表的动态性 分析学生现场演示,并进行点评,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巩固、提高练习 看学习网站中的习题库。学生分组,每组各做一题,同组同学可以讨论,第4题为一个组的选做题,这道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度图、分析图、得出结论。 分析分层次练习设计。巩固练习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练习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展示成果 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结 1、各图表的作用 2、知识是融会贯通的 分析让学生懂得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只是如何加以利用及发掘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