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docx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对托尔斯泰进行哪一方面的描写?其中突出描写他的什么? 答:面部特征,突出描写他的眼睛。 自学指导二: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一、请用原文语句说说课文的15段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答: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面部轮廓: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 着装穿戴: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都没什么不合适 二、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两个特点:平庸丑陋反衬托尔斯泰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 大众化说明托尔斯泰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作用: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形式上的作用:烘托、衬托、先抑后扬。 自学指导三:品味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作用 一、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阐释。 答: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二、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答: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说明他的眼神灵活、多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敏锐、准确的洞察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答:修辞手法:拟人。这句话写出了他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有深刻的观察、研究,然后用他的文学之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他的心窝 答: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自学指导四: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同学们讨论,托尔斯泰晚年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答: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因而是幸福的;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