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实体经济的提案.docx
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实体经济的提案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实体经济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280号 _ 案 由: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实体经济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民革中央 主 题 词:经济,工业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增加经济金融和社会风险。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提升本国经济抵抗外部冲击能力的关键。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利润空间有限。发展实体经济应着重吸引经济社会资源增加投入,通过制定财政优扶政策、税率调整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手段,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才能不断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吸引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展实体经济旨在避免产业经济空心化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度造成资产价格过度膨胀,提高了虚拟经济的预期收益,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虚拟经济的热情。而外需乏力、劳动力、土地、汇率等投入要素造成的成本上升等原因,导致实体经济预期收益相对下降、发展动力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引发产业经济空心化。大量实体资本进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将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理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两者良性互动,需要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实体经济的相对收益率,如改善民营企业,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税收负担等措施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发展实体经济重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促进实体经济集聚发展,促进资源、能源、土地的优化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引导更多投资来推动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技术创新,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另一方面,要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和动态比较优势,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对外进口明显减少。国外消费需求也形成了新的热点,尤其对低能耗、低污染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应自觉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三、发展实体经济要落实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上 资本大量流出实体产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氛围不好、环境不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实体企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对实体经济必须采取减税降费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市场准入等。针对实体经济和拉动居民消费的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措施应尽早出台。 通过适度的减税降费措施,一方面能够刺激实体实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减少了商品中的税费刚性成本,降低了物价,减轻了通胀压力。这是应对“控通胀”和“稳增长”两难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的增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也为实体经济减税降费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发展实体经济关键在与推动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以产品和产业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引领现阶段经济增长。努力做大做强中国企业规模,加速培育中国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新型工业化思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推动科技创新,引导实体经济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的社会化创新体系。完善技术研发投入机制,以解决实体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培育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有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跃上新水平。 五、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虚拟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要依靠虚拟经济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虚拟经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有利于产权重组和深化企业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发展促进了GDP增长,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规范虚拟经济行为,促进实体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发展。利用金融手段调整行业布局、地区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盘活国有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防止金融过度扩张导致的经济泡沫。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规范证券市场操作,加强国际游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行为。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