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docx

    • 资源ID:3304659       资源大小:66.98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docx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再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重难点、关键: 1、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课时划分: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教具准备 - 152 - 收集班级及本人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读题,了解活动内容。 1、学生自由读题目,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材分析 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 153 - 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教学内容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 154 -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时间: 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第一板块 成长足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6、写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难点:制作班级纪念册。 课前准备: 1、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 2、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 课时安排:7课时 - 155 - 第一课时:制定计划 教学目标 1.制订活动计划, 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2.知道“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个版块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学重难点 制订活动计划,完善活动计划。 教学步骤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学生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自由组成小组 - 156 - 讨论活动内容 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 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 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 157 - 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 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 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五、作业设计:预习新课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学、交流、深入理解。 精讲精练 根据版块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板书设计 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反馈自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情况。 - 158 - 2.了解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两篇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展示“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出示阅读内容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 159 -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 、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 、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 、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 。 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 160 - 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阅读这一课,先要了解“启蒙”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 161 -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对症下药,送给蔡- 162 - 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激发了蔡林的信心,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像蔡林那样被判为“差生”,但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所以这篇文章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回忆老师帮助、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 正直 诚实 勤勉 难忘 对日语课的宽容 爱国 老师领进门 - 163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师恩难忘 第三课时:阅读学习4-5 教学目标: 1.反馈自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情况。 2.了解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展示“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忘不了的笑声。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3、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 164 -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 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预设: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体会感情,提出不懂之处等。 出示课件: 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黄蓓佳的一篇补考写了5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 三、作业设计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 2、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 为下面活动作准备。 板书设计: 忘不了的笑声 难忘 笑声不一样 快乐小队 作文上的红双圈 - 165 - 征文展出发表成为作家感谢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学、交流、深入理解。 精讲精练 理解材料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四课时写作:难忘的回忆 活动目标 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增进同学情,师生谊。 主持人:学生代表 准备阶段 1、学生收集六年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或者口头准备好。 2、实物准备:照片、奖状等。 3、主持人准备好台词。 活动过程 一、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唐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2、拓展 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三、作业设计 - 166 - 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四、学生主持过程 五、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 2、老师总结。 六、作业设计:预习新课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主、交流。 精讲精练 收集六年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 第五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 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活动准备: 1、主持人.2、学生继续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吧。下面老师将活动交给中队长,让他来给我们主持。 二、学生主持活动 三、师生共同总结评出此次活动度的积极分子 四、作业 准备好资料制作班级卡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学、交流。 - 167 - 精讲精练 畅谈成长故事 第六课时:“班级纪念册”启动阶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介绍照片中的“我”; 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 4、活动准备:选好照片 教学安排 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 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3、练习。 - 168 - 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板书设计 “班级纪念册”启动阶段 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学、交流。 精讲精练 班级纪念册启动,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 第七课时:选制作班级纪念册具体学生 活动目标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活动准备 准备纪念册资料 活动过程: - 169 - 一、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二、讨论活动卡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集中每小组的建议 预设: 卡上的内容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个性特点”“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依依惜别”。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选取活动卡的制作负责人 1、学生提名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 2、每个学生要做的:上交一张照片写上自己的特点 3、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和故事。 四、作业 预习新课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学、交流。 精讲精练 制作有创意的班级纪念册。 - 170 - 第二块 依依惜别:告别逝去的日子 教学目标 1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体会用多种形式进一步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放眼明天,树立并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 2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进一步表达自己临别时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 3在教师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一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自我策划举行一场朴实而隆重的毕业典礼。 中心活动 写临别赠言、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举办一次毕业联欢活动(可和毕业典礼合起来进行,成为毕业典礼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1. 写好倡议书和建议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和策划能力。 课时划分: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阅读“阅读材料”中给老师和一封信同学录毕业赠言。 教学用具:搜集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活动”,了解活动内容。 - 171 - 1.老师:以成长 足迹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美好的回忆,回忆总是要过去的,明天 我们就要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天达 依依惜别 之情呢? 2.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 3.指名反馈,老师归纳。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为母校做点事,留做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二、阅读同学录 1.教师:同学录,相信我们班的同学第人都有一本了吧,拿出来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呢?2 2.老师小结:同学录上有同学报道经方式,有老师的温馨祝福,还有同学给你的赠言,更有我们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翻开 课本一起读一读同学录。 3.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读中体会 情感。 4.指名反馈:哪些语句你不太理解? 5.引导学生讨论下列诗句的意思。 “从此,课堂上的座位被重新编排成为纪念邮票。、” “思念和日子门窗和熟悉的面容”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这首诗歌。 7.小结: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 172 - 三、阅读毕业赠言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反馈:这是谁给谁的毕业赠言呢? 3.集体一起读一读。 4.老师:你们读出了学生对老师的一份什么感情?读出了同学间的一份什么情谊? 5.有感情地朗读赠言。 6.小结: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四、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老师:写信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好方式,现在我闪就去读毕业于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的翁钦露同学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了。 2.自由读,思考:信中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指名反馈: 4.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 173 -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反馈的语句。 7.小结: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五、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和爱戴之情,给老师的一封信赞扬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篇篇包含深情的文章,让我闪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是用爱筑成的,这样的情谊,我们怎能难舍难分呢?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同学录毕业赠言给老师的一封信 2.背诵同学录。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主、交流。 精讲精练 学习阅读材料的中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 174 -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朋友:真情祝福送给你 教学目标: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教学重难点:写毕业赠言,表达出真挚情谊 教具准备:搜集毕业赠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1.起 全班有感情的朗读毕业赠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自古多情伤离别。你看: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虽说“无语凝噎”,但人们在送别的路上,总是说了又说。人们说(生接力,说送别诗句。) 承 1古人说得多好。不但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更给朋友以鼓励,如今,我们也将离别,我们也来给自己的同学、朋友写写赠言,好吗? 2.教师: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知道毕业赠言可以是学生给老师的,也可以是同学给同学的,今天 ,我们就给老师和同学写写临别赠言。 3.独立思考写给老师和同学的赠言。 4.集体反馈,并评议。 三、动手写一写, 1想想看,你最想送给谁?在提笔之前,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对他(她)说什么? 2想一想,如何说得更好,就像诗一样? 3赠言欣赏,揣摩写法。 - 175 - xxx: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XXX:六年来,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你友善,你宽宏,你睿智,忘不了课堂上你精彩的发言,忘不了赛场上你矫健的身姿,忘不了“六一”联欢会上你动听的歌喉。离别之际,给你最美好的祝愿,相信走进中学的你,更加优秀。XXX XXX: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四、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1.通过赏析,你发现好的赠言是怎样的? 提炼特点:内容可以写回忆、激励、感动、忧伤、祝福与感言;写作方法:排比、引用、比喻、对比、夸张。 提示:应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表达我们真切的情感。 2六年,我们一起走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这六年中,我们哭过笑过,我们吵过闹过。而这些,在我们即将分别之际,却让人珍藏与回忆。让我们敞开心扉,把你珍藏的友谊化作一首诗、一句活话、一片情,作为赠言送给你的朋友! 3.赏析与赠送。 转 1其实,除了送给同窗好友,我们还可以写一些文字,送给谁? 2自主选择,通过赠言或书信的形式,赠给老师、校长。(指导略) - 176 - 3离别之际,老师也写了一篇送给我们全体同学的毕业赠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送给大家。师诵。 合 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用自己的心,给同学、老师送了临别最想说的话,送上了我们美好的祝愿。愿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交换自己的纪念册,把自己想说的话,更多的祝愿,送给更多的人!(交换纪念册,互赠留言) 五、集体交流 1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属相以至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这一个”。 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赠给真诚的朋友:如,“我们的情谊如大海,拥有天下最真诚的友谊,在茫茫的人际间拥有无尽的广阔和宽容。” 赠给悲观的同学:如,“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所想的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一路走好!” 赠给惰性较强的同学:如,“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赠给心胸狭窄的同学:如,“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让宽容永远亮丽我们心灵的蓝天。” 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如,“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赠给不善言谈的同学:如,“沉默但不可沉没,沉默是金,但有时也会变成废铜。” - 177 - 赠给意志脆弱的同学:如,“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赠给属马的同学:如,“愿你成为一匹永不停息的千里马,奔向理想的草原。” 赠给班级上的“丑小鸭”:如,“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六、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笔下的每一个字第一句话都表达着对老师的爱戴,赞美和留恋以及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七、布置作业 把给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主、交流。 精讲精练 毕业赠言表达出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活动二 母校:愿你越来越美好 教学目标 - 178 - 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指导学生写倡议书和建议书。 教学重难点 写建议书和倡议书,注意格式 教学用具 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同学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六年来,我们在母校的怀抱里快乐地成长,我们在同学录里留下了纪念,我们在班给纪念册里留下了纪念,如今我们就要离开我们的母校了在离开之前,我们还可以为母校做些什么事呢? 二、小组同自由交流。 三、指名说一说 讨论,制订实施计划。赠(见表3) 根据讨论的结果,分头完成。教师适当指导。 栽下一棵纪念树。 整理一次学校校园环境。 给学校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赠送一份纪念品给学校。 给学弟学妹们赠送一批书籍。 四、指导写倡议书和建议书 - 179 - 1.老师导读:为母校做点事的方式很多,可以为母校种棵树,可以以班级的为单位送一幅画给母校,可以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还可以写一写倡议书建议书。 2.指导写倡议书 倡议书的写作格式和一般书信相似,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多数情况下直接用“倡议书”三个安作标题,也可以在“倡议书”三个字前面概括倡议的内容。 2)称呼。可根据受倡议 选用适当的称谓。如“同学们”“妇女们”等,也有的倡议书不另起行写受倡议对象,而是正文中指明。 3)正文。正文是的倡议书的重要部分,主要写倡议的背景,倡议的对象,目的、内容、意义、和要求。 4)结尾。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希望以及建议。 5)落款。写倡议者的名称或姓名,发倡议的年、月、日。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三部分构成。 4)结尾。结尾一般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同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称呼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 - 180 - 6)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五、学生动笔写倡议书建议书。 六、指名读一读倡议书和建议书。 七、布置作业。将倡议书>和建议书打印出来,贴在读书墙上。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主、交流。 精讲精练 建议书与倡议书格式正确 第四课时 活动三 前行:相约在明天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晚会。 教学用具: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 2.老师导读:同学们,毕业典礼意味着小学的真正结束,这是极有意义也是最值得回味的一刻,我们也搞一场毕业晚会。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怎样组织一场联欢会呢? 二、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 181 - 1.老师:你们喜欢什么节目呢? 2.老师小结:节目的形式很多,小品、歌舞、话剧等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式样。 3.毕业典礼以年级组为单位、班级之间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可以举行一次预备会,讨论融毕业典礼和毕业联欢为一体的庆祝活动的具体细节。 4.小组讨论,指定节目单。 三、讨论,讨论毕业典礼流程。制定联欢会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包括哪些部分? 2.指名反馈。 3.老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选好主题,定节目,编排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晚会 需要的东西,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4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工。 5.公布分工的结果。 四、阅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老师导读:同学们,我们这 是毕业 联欢晚会,所以在活动中经常 要安排一些毕业 典礼讲话,可以主领导代表讲话,可以请学生代表讲话。该怎么写毕业 典礼的演讲稿呢,我们先去读一读“阅读材料”中的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学生自由 地读一读、。 3.指名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做了讲话? 4.老师:你们从作者叙述的这三件事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82 - 5.老师小结:是呀,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同学们在写毕业典礼讲话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6.小结: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五、学生根据分工,准备联欢会 六、开展毕业 联欢会。 七、布置作业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点拨法。自主、交流。 精讲精练 了解联欢会的流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183 - 古诗词背诵 教学目标 1.体会诗词的感情. 2.理解诗词的意思. 3.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感情. 2. 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课时分配:5课时 第一课时 <七步诗><鸟鸣涧> 教学目标 1.体会诗词的感情. 2.理解诗词的意思. 3.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感情. 2. 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诗七步诗 1.时代背景 历史描述,情境导入:三国时期,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和三儿子曹植都有政治野心,都想争做曹操的继承人,曹丕文武双全,但曹操更加偏爱文采- 184 - 风流、才高八斗的三儿子曹植。然而,历史并没有眷顾这位负有天才美称的曹植,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曹丕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曹植,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过去曹操对他格外的恩宠,还有他出众的才华,却给他,惹来一场杀身之祸,和后半生被软禁的无尽的苦难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很有才华。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很嫉恨曹植。相传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曹植真的自七步之内作成了这首诗。 2、单字解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综合性学习.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