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0万亩魔芋产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3287821       资源大小:185.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万亩魔芋产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目 录一、概述3(一)自然条件3(二)社会经济情况5(三)富源魔芋产业发展现状5(四)魔芋产业存在问题7二、产业培育指导思想及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产业发展目标10三、产业培育重点及内容12(一)10万亩魔芋基地建设12(二)加工业培育21(三)产业市场培育31四、产业投资及资金筹措37(一)基地建设投资估算37(二)加工业培育投资估算37(三)市场培育投资估算38(四)资金筹措38五、产业效益分析39(一)效益分析的依据39(二)成本与费用39(三) 财务评价39(四)评价结论40六、产业培育主要措施41(一)营造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舆论41(二)全方位招商引资,多渠道引进外资42(三)形成龙头企业发展有利的金融途径42(四)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体系的作用43(五)增大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43(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带动力44(七)抓好魔芋信息市场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45(八)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45富源县10万亩魔芋产业培育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因其是自然界少有的几种含天然葡甘聚糖的植物之一,葡甘聚糖又具有独特的营养学价值而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魔芋产品食用、医疗、保健、工业用途上的优点日益显露,魔芋的规模种植和产品的深加工迅速被提到了各阶层有识之士的议事日程。富源县是云南省花魔芋主产区之一。是云南重要的魔芋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被中国魔芋协会评为全国八大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县内加工企业的成长,全县魔芋生产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头。尤其是近两年,全国魔芋原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原料和加工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争购原料突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潜伏着危机。富源县民间素有种植魔芋的习惯,但均属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的另星种植,不成规模,管理粗放,产量有限,仅供做魔芋豆腐食用。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刺激下,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民间人士的不懈努力,经过四年的发展,富源县魔芋种植面积已达3.6万余亩,是全国魔芋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之一,号称魔芋之乡,当之无愧。富源县魔芋种植和魔芋产品加工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特色农业。魔芋产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支柱产业。为加速魔芋产业的发展,现提出富源县中近期(20052010年)10万亩魔芋产业培育。一、概述(一)自然条件1、地理地貌富源县位于云南东部,曲靖市东北。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东西宽9.4(最窄处)48.8km(最宽)国土面积3251km2。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盘县、兴义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相邻,西部、西北部与沾益县、麒麟区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县内群山起伏,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的各倾东南。多为以石灰岩为主的中山,高中山山地。境内海拔一般在2000m左右。最高峰为东山镇营盘山主峰2748.9m,最低处为东南部持士峡谷海拔1100m。低中山坡度在1015°之间,高中山坡度大于25°,平均山地坡度在20°左右。石灰岩地区占全县总面积53%,其余为泥质岩、玄武岩等岩石出露。2、土地及土壤全县土地总面积4876500亩,耕地面积469185亩(水田60056亩、旱地409129亩)。境内山地面积大,坡度15°以上的耕地约占75%,坡度25°以上的耕地约占坡地的35%,由于坡陡流急,土壤脊薄,低产田较多。受水热条件、干湿状况、地势高低及经纬位置的影响,土壤小区性地带分布明显,具红、黄壤垂直分布的特点。3、气候条件富源属南温带气候,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0.7,年平均气温13.8,10积温4024,气温的年较差14.10,月较差和昼夜温差较大,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降低0.4,黄泥河河谷地带,气候炎热,霜雪较少,老厂、富村、墨红、后所等“梁子”地带,气候冷凉,多雾寡照,霜雪期长,热量资源偏少偏弱。全县地处滇东多雨区,年均降水1093.7mm,最多年为1565.2mm,最少年为847.3mm,年均蒸发量1129.2mm,相对温度75%,属半湿润地区。降水年均变幅大而年内时空分布不匀。510月雨量充沛,年平均为1080mm,占全年87.1%,气温较高,但降水有余而温强不足:11月至次年4月降水甚少,年均为141mm,只占全年的12.9%。形成大春用水有余,小春用水不足的状况。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且随地势升高而增多。年均雨日数159.9天。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灾害天气主要是低温冷害,冰雹霜冻、干旱。34月作物播种期遭遇倒春寒和作物成熟前夕的89月受冷害侵袭,造成作物的减产或绝收。近24年中遭遇倒春寒影响19年,受8月低温侵袭13年。冰雹多伴随大风、暴雨一起出现,平均年有雹日3天。最多年5天。冰雹对作物造成的损害常是毁灭性的,冬春季节多有霜冻,历时较长,霜日较多,年均有霜期125天,最长191天,年均有霜日29天,最多年达42天。近24年遭晚霜冻11年,约为二年一遇,每5年遭遇大面积冻害1次,霜期随海拔增高而增长。干旱多集中于春夏,春季多旱且时间较长,夏季多为插花性干旱,农民称,78月,三天不下雨为小旱,七天不下雨为大旱。78月的旱情对作物产量和病虫危害影响较大。(二)社会经济情况全县有8镇3乡,159个村委会,1723个自然村143420户,农村人口6137371人,乡村劳动力342321人,耕地面积469185亩,农业人口人均0.75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7519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8568万元,占33.4%,人均产粮396.2公斤。种植烤烟132975亩,亩产122公斤,总产量16159吨,收购总值12800万元。油菜种植面积55920亩,油菜籽产量5669吨,农村人均纯收入1726元。(三)富源魔芋产业发展现状1、基本建设稳步发展。我县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努力提高规模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2003年全县种植魔芋20376亩,占曲靖市34580亩的58.9%,占云南省114580亩的17.8%,占全国约50万亩的4.1%,占全世界约80万亩的2.54%。魔芋种植逐渐向老厂、富村等优势产区集中,已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全县种植魔芋上千亩的有富村镇的水井村委会、亦佐村委会,老厂乡的黑克村委会、迤得黑村委会等,形成了一批魔芋种植专业村。2、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县境内有总投资1340万元的光华魔芋开发有限公司(下设富村魔芋加工厂和东堡脱硫精粉厂),该公司拥有初加工、深加工3条生产线,年查加工干片2100吨、普通精粉1300吨、纯化粉及魔芋胶粉600吨,可消化商品芋17000吨。产品有普通精粉、普通微粉、纯化精粉及魔芋胶等,销往广州、上海、深圳、台湾等地。该公司生产的魔芋粗粉于2003年10月22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卫生登记。在2004年5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该厂的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纯化粉三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县境内还有总投资100万余元的金田原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魔芋精粉于2003年10月22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卫生登记。在2004年5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于名牌博览会上,该厂的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纯化粉三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县境内还有总投资100万余元的金田原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以销售魔芋产品为主,并构建了自己的销售网络,现已向国家工商局注册“润麒麟”魔芋精粉商标。3、科研体系逐步完善。富源县与云南农科院采用县院共建方式建立了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9人,高中级专技人员占一半以上。还与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云南省植物重点病理实验室、云南师大生物所等单位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现已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可用于魔芋生产与科研。魔芋种芋软腐病防治研究获2003年度曲靖市农业局科技推广成果一等奖。已初步掌握组培苗栽培技术,占地30余亩,投资300万余元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初步建成。还为全县100亩以上种植魔芋的村委会配备了近百名魔芋科技辅导员,已形成以县魔芋研究所为龙头,乡镇农技中心为支撑,村魔芋辅导员为基础,吸收部分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参与研究推广的科技网络体系。目前,县魔芋研究所正着手研究影响产品质量的葡甘露聚糖含量、粘度下降和水分提高三因素,立足富源花魔芋种质资源的优势,着力培育富源花魔芋地方良种。还积极申请魔芋原产地保护、魔芋无公害基地认定、绿色食品认证等无形资产建设项目。4、病害防治能力明显提高。据2002年调查,全县魔芋综合发病率为35.4%,综合损失率为21.5%,严重制约着我县魔芋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因此,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县植保站针对魔芋软腐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立项研究并通过市级专家论证。魔芋防病栽培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初步掌握了我县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并及时指导农户进行有效防治,把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下。2003年9月3日,由富源县科技局主持,邀请市、县农业部门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田间验收,认为该项目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性,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在 曲靖市居领先地位,填补了我市魔芋软腐病防治的空白。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掌握了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消长规律,探索出魔芋软腐病的生物多样性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最终防治效果达80.6%。5、富源魔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近几年已有十余省区几十家魔芋生产厂家和省内多家企业前来富源收购魔芋,富源魔芋的内在质量已得到众多企业和经销商的认可。特别是今年全国魔芋协会年会在富源举办,更是让全国魔芋界人士了解了富源魔芋。富源县被认定为全国八大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之一,在全国魔芋产业发展上有其重要的地位。6、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县政府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魔芋种植大户、营销大户给予扶持和奖励,对魔芋协会、魔芋种植地的村委会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奖励,并从抓好魔芋良种繁育和种源开发入手,同时抓住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生产技术指导和市场培育等各个环节。目的是把富源建成云南省魔芋原件及产品集散中心。只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魔芋研究所的作用,加强与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真正沟通与魔芋销售、加工企业的联系,切实构建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网络,充分发挥老厂、富村等示范乡镇的幅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在2010年实现魔芋种植10万亩,做大做强富源魔芋产业是完全可行的。(四)魔芋产业存在问题1、种植规模较小,种植业水平低,商品芋基地建设困难多。除老厂乡、富村镇魔芋连片种植规模较大,种植面积也较大外(两乡镇种植面积约为2.4万亩,占富源县全县种植面积的75%),其它乡镇基本上还处于零星种植状态。上述两乡镇基本上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商品魔芋市场,而其它地方则由于零星分散形不成市场,使原料的销售变得困难,成本增加。目前的单产水平还不高,一般亩产在2吨左右,较高产地区也有较大差距。种植规模和水平与产业发展要求不适应。2、市场培育不力,原料竞争激烈,缺乏有序的原料市场。全县魔芋市场定位不清,培育不力。在富源,至今没有一个成规模、运作有序的高规格交易市场,市场调节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受前年、去年全国性阴雨寡照气候影响,我国魔芋主要产区产量大幅度下滑,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引发了多年来少有的原料争购热潮。尽管富源连续几年种植面积都在扩大,总产也有所增加,但受外省抢购和全国性原料紧缺的影响,有约7080%的干芋片流出市外(主要流入四川、湖南、湖北、陕西、广西和福建),且价格上鲜芋由2001年平均0.8元/公斤猛涨至2003年平均1.8元/公斤,干芋片由2001年的8元/公斤涨到2003年的15元/公斤。富源光华公司收购鲜芋300吨,干芋片200吨,收购量约为其加工量的50%。本地企业缺少原料现象突出。由于魔芋原料争购激烈,外省纷纷出台地方保护政策,控制原料外流。如贵州省毕节地区出台了对外地收购者收取高额农特税的政策防止原料外流。我县对于原料的抢购认识不足,未能即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防范,结果周边地区大量进入抢购,一度造成哄抬价格、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争夺原料、小芋烤片等混乱现象。3、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不强不大;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贷款困难,生产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工产品仍以初级原料为主,产品单一;魔芋产业招商引资成效不大。富源县现有的1家魔芋加工企业(光华公司)成立于1997年,当时投资200多万元,虽经五年的发展,但企业总资产增幅不到50%,现在的总资产仅有250万元。由于产品单一,生产不饱和而资产增长缓慢。现有的加工、原料流通和生产各环节缺少联合机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协会,也没有有效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各敲各打,不利于市场的开拓和产业的发展。由于现有魔芋加工企业实力较弱,投入资金少,又没有境外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加上银行对魔芋产业的认识不到位,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不足,致使企业在原料收购、产品促销等方面受到制约,开工不足,达不到生产能力,生产处于不饱和状态。全县魔芋精粉的总生产能力为800吨/年,2001、2002两年仅在300吨左右徘徊,不足生产能力的40%,难以取得规模效益。魔芋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链商品空缺,龙头企业发展起点受影响。光华公司所生产的魔芋产品80%以上的是初级原料型产品,仅试作了10多吨小袋包装产品。由于以原料型产品为主,其加工增加值仅为25倍。据资料显示,生产魔芋胶可增值58倍,生产复配胶可增值810倍,生产魔芋仿生食品可增值1520倍。可见,富源魔芋加工仍以原料型主为,产品附加值低。去年光华公司建成了魔芋胶生产线,可望增加产品加工深度。金田原公司从生产KGM膳食纤维入手,在产品凶装和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但仍是小打小闹。4、政府扶持性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性研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据了解,自县政府提出发展魔芋产业以来,县、乡各级政府对魔芋生产、加工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先后投入了约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使魔芋产业开了头,起了步。但距建设产值超亿元的魔芋产业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良种繁育体系没能建立,商品芋基地建设举步维艰,科技措施推广缓慢,农户烘烤土法上马,芋片质量低,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企业也面临着失去发展的良机。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机构在魔芋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的研究上还没形成活力,各自为政,使得信息共享、资金投入、科技人员配置的有效性受到较大限制。种芋选留、魔芋病虫害防治、规范化种植等科技措施还没能有效推广。当前,魔芋规模化种植的制约因素是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部分地区真菌性病害白绢病。零星地块和隐蔽较好的地块上种植魔芋不易发生病害,但大面积种植商品芋时,病害发生的机率较高,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后果较为严重。伤残的魔芋在运输、贮藏中易受病菌感染,连续几年种植魔芋地块,土壤也会感染病菌,反过来又传染给下一茬魔芋。现阶段只能在运输、贮藏过程中注意不损伤魔芋,并采取石灰消毒,增施农家肥,土地轮作等御防性措施,并开始建设魔芋种子繁育基地,强化种子选育、防疫,生产一定数量的脱毒种芋投放市场,但要满足10万亩魔芋种植需求还远远不够。二、产业培育指导思想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资源为基础,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加强研究开发促进加工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魔芋产品附加值,培植精品名牌,形成生物材料、医药、保健品、化工产品的魔芋产业群,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二)产业发展目标20052010年拟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包括1万亩有机魔芋种植基地和2005年2006年建设3万亩种芋繁育基地),魔芋产量达到23.5万吨,种植业产值达到3.06亿元,加工业产值达到8.5亿元,产业总产值达到11.56亿元。1、20052010年拟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包括1万亩有机魔芋种植基地和2005年2006年建设2.5万亩种芋繁育基地),魔芋产量达到23.5万吨,种植业产值达到3.06亿元。分年度目标为:2005年建设魔芋基地5万亩(其中0.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2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11万吨,产值1.44亿元;2006年建设魔芋基地6.5万亩(其中0.3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2.5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14.4万吨,产值1.89亿元;2007年建设魔芋基地8万亩(其中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3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17.5万吨,产值2.34亿元;2008年建设魔芋基地9万亩(其中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3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20.5万吨,产值2.7亿元;2009年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其中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3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23.5万吨,产值3.06亿元;2010年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其中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和3万亩种芋基地),产鲜芋23.5万吨,产值3.06亿元。2、20052010年拟引进、新建魔芋加工企业810家,形成年产魔芋干片21000吨、精粉4300吨、魔芋胶1600吨、魔芋仿生食品1500吨、魔芋保健及药品800吨、魔芋复配胶500吨、魔芋微粉700吨、150吨魔芋甘露低聚糖、魔芋全降解农膜800吨和魔芋涂料600吨生产能力,年实现加工产值8.5亿元。分年度目标为:2005年改造魔芋干片烤房1万座,改造、扩建魔芋精粉、胶加工企业1家,新建魔芋复配胶生产1条,形成年产4300吨魔芋精粉、600吨魔芋胶和500吨魔芋复配胶的生产能力;2006年新建魔芋干片烤房1万座,新建2000吨魔芋胶生产线1条和引进、新建魔芋仿生食品企业1家,形成年产1600吨魔芋胶和1500吨魔芋仿生食品的生产能力;2007年新建魔芋干片烤房1万座,引进、新建魔芋微粉和魔芋甘露低聚糖生产企业各1家,形成年产700吨魔芋微粉和150吨魔芋甘露低聚糖的生产能力;2008年引进、新建魔芋保健及药品企业1家,形成年产800吨魔芋保健及药品的生产能力;2009年引进、新建魔芋全降解农膜企业1家,形成年产800吨魔芋全降解农膜的生产能力;2010年引进、新建魔芋涂料企业1家,形成年产600吨魔芋涂料的生产能力。3、20052010年拟建设老厂、富村两个魔芋交易市场和全国富源魔芋营销网络。三、产业培育重点及内容(一)10万亩魔芋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作保障,产业发展就难以上水平、上档次。因此,一是要立足长远、突出优势,选择生产土地条件好、气候适宜、群众种植有基础、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区域建立魔芋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群。二是要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改善生产条件,同时注重基地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大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同时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魔芋产量。1、基地建设基础资源条件分析(1)有适宜魔芋种植的气候及耕地资源富源县属南温带山地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最高海拔2749米,最低海拔1110米,大多耕地分布在13002000米区域,年平均气温13.8,10的积温4024.1,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5%,无霜期240天,雾雨多、日照弱、气候温凉。良好的气候资源十分有利魔芋的生长繁殖。由于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魔芋生育期稍长,干物质积累多,魔芋的品质较好。全县有耕地48.5万亩,90%以上是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及黄棕壤为主,大多耕地土层深厚,土壤熟化程度高,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6.158.16%,肥沃疏松,通气排水性能良好,酸碱度在6.07.0之间。经专家分析论证,全县11个乡(镇)有31.5万亩耕地适宜种植魔芋,是全国魔芋种植的最适宜区之一。(2)具有优质的魔芋种植资源富源县是魔芋原产地之一,据有关调查资料,云南有19个魔芋品种,富源有优良的地方良种富源花魔芋。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的本地花魔芋。该品种适应性强,综合性能好,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在生产中应用。目前,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与培育中心已从富村、老厂种植的花魔芋群体中,筛选培育出了优良品种云花15。(3)有适宜发展种植无公害及有机魔芋的生态环境全县适宜魔芋种植区域有90%以上自然环境优良,海拔高差悬殊,森林覆盖率高,病虫害较少,无工业三废污染源,农业灌溉和农产品加工用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同时,化肥、农药施用起步晚,用量小,肥料多以农家肥为主,发展无公害及有机魔芋种植具有良好的产地环境。(4)魔芋的科研及种植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魔芋种芋的种质退化、发病严重及种源不足,至今仍是制约各地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富源县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开展了种芋的脱病脱毒、组培快繁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年产优质脱病脱毒魔芋组培苗30万苗及年产200万个优质原原种及原种的繁种基地。同时积极加强与云南农大、云南师大等院校合作攻关,在魔芋良种开发、软腐病综合防治及高产栽培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利用朱有勇教授的生物多样理论在魔芋软腐病防控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软腐病的高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魔芋产业的开发构建十大体系在云南处于领先水平,为当地魔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种植魔芋经济效益好、农民积极性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更注重绿色营养保健。魔芋具有低热、低脂肪的特点,联合国卫生组织把魔芋食品认定为“宝贵的天然保健食品”。随着魔芋食用、药用及工业用途的深入研究开发,魔芋产品不但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近年来一直是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植魔芋平均亩产值在3500元左右,纯收入2000余元,其经济效益远高于种植玉米、烤烟等其它作物。种植较好的如富村镇水井村农民张玉培,2003年种植8亩魔芋,收入高达5万多元。魔芋产业是富源县的优势产业,种植魔芋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民积极性高,基础好,产业发展后劲足。2、基地建设总体布局方案及目标(1)基地建设总体布局方案基地建设在总体布局上遵循“市场导向、效益优先、整体开发、突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一次布局规划,逐步分年实施,从而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魔芋种植区(带)。全县11个乡(镇)20052010年拟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其中2.5万亩种芋繁育基地,7.5万亩商品芋种植基地(包括1万亩有机魔芋种植基地)。分年度目标为:2005年建设魔芋基地5万亩,其中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006年建设魔芋基地6万亩,其中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007年建设魔芋基地7万亩,其中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008年建设魔芋基地8万亩,其中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009年建设魔芋基地9万亩,其中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010年建设魔芋基地10万亩,其中2.5万亩种芋繁殖基地。(2)基地效益目标全县2010年建成10万亩魔芋种植基地,预计鲜芋总产量23.5万吨,实现种植业产值3.06亿元。总产量及总产值分别是2004年10.5万吨的2.86倍及1.2亿元的3倍。10万亩魔芋基地分年度布局及效益目标详见下表:富源县10万亩魔芋基地布局规划表乡(镇)名称魔芋种植总面积(亩)其 中鲜 芋总产量(吨)产 值(万元)商 品 芋种芋小计其中:有机魔芋中 安700049002100168002142后 所800056002400192002448墨 红600042001800144001836大 河40002800120096001224营 上40002800120096001224竹 园1000070003000240003060富 村20000140006000480006120黄泥河1000070003000240003060古 敢10007003002400306十八连山1000070003000240003060老 厂2000014000100006000430006120合 计100000700001000030000235000306003、基地主要建设内容(1)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坚持把魔芋良种科研开发及良种推广摆在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20052010年建成年产魔芋组培苗300万株、原原种2000万粒、原种1亿个及良种(三龄种)3万亩的种芋繁育基地。同时引进培育魔芋高产优质新品种12个,试验示范并在生产上推广运用。在现有种芋种源的基础上,计划2010年建成优良种芋繁育基地3万亩。其中脱病脱毒良种繁育基地0.4万亩,农户自育繁种基地2.6万亩。分年度建设规划如下表: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年度规划表年度累计基地面积(万亩)累计栽植组培苗累计原种繁育累计脱病毒良种繁育合计农户自繁留种脱病脱毒良种株数(万株)生产原原种(万个)面积(亩)生产原种(吨)面积(亩)生产良种(吨)200521.920.082085.551.3410.4860256520062.52.850.1530128.377.0594.212403720200732.800.2040171103.0820.817105130200832.720.2850213.8128.31026.021406420200932.680.3260256.5154.01231.226007800201032.600.4060256.5154.01231.226007800魔芋组培苗原原种的繁殖(一龄种)将假植成活后的魔芋组培苗移入大棚进行原原种繁殖,按15×15cm的株行距植入疏松潮湿的土壤苗床上、浅植,以刚好把根盖好为佳。组培苗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一般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棚内温度25左右,湿度80%以上,适当遮阴。幼苗成 活后视苗的生长情况,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当成熟时魔芋叶自然倒伏10天后收获原原种。优质高产原种(二龄种芋)繁殖方法应选择无病、无伤、形状饱满的一龄种芋(原原种)和芋鞭作为原种(二龄种芋)的繁殖材料。原种繁殖的主要目的是生产无病、高产、健壮整齐的种芋,是良种(三龄种芋)繁殖的种源,所以在原种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注意水肥的管理。良种(三龄种芋)繁殖将收获的原种继续扩繁,即为生产种植用种(良种)。如原种数量充足时,也可将原种作为生产用种。农户自繁留种基地农户自繁留种基地应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基础设施条件好及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块,种植上年度从商品芋基地中选留的种芋,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当年种芋基地鲜芋收获后,剔除病、虫及破伤球茎,选留芽莴小而浅,球茎充实,顶牙粗壮,表现光滑,重量在500克以下的球茎分级贮藏保管,用于下年度商品芋基地种植。(2)基地农田水利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魔芋基地生产条件,建成高稳农田,提高鲜芋产量,计划在现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基地农田水利配套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规模化旱涝保收的种芋及商品芋生产基地。计划20052010年,累计建成8.5万亩魔芋基地的水利配套及田间道路工程,占10万亩魔芋基地面积的85%,其中2.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及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100%配套。分年度实施的进度目标是:2005年3万亩;2006年2万亩;2007年2.0万亩;2008年0.5万亩;2009年0.5万亩,2010年0.5万亩。6年合计完成8.5万亩魔芋基地的水利配套及田间道路工程。(3)商品芋基地建设7万亩选择土壤质地蔬松,有机质含量丰富,透气性好,保水保肥、酸碱值中性或微酸性的耕地,通过改造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及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培育规模化的、产地环境优良的魔芋商品芋生产基地,并发展成为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魔芋生产基地。建设6万亩优质魔芋商品芋生产基地,并朝着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建设1万亩有机魔芋生产基地。(4)魔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魔芋栽培技术规程(讨论稿),结合富源魔芋种植实际,采取以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产量指标和保产条件产量指标为亩产鲜芋30003600公斤。保产条件:脱病脱毒优良种芋或新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具备种植气候及土壤等基础条件,并贯彻以防病为中心的栽培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采用隐蔽度的栽培模式魔芋为阴性植物,日照强烈,易加重病害,栽培上应适当遮荫。净作魔芋,采用适度密植互相遮光;与高杆作物玉米间套作,宜2行玉米套6行或8行魔芋;魔芋与果树或其它经济林间套,栽于行间。应注意在间套时不能让吸肥力强的作物与魔芋抢肥,要根据间套作物根系分布适当安排魔芋的种植位置和施肥。整地、土壤消毒及施肥整地:对冬闲地于冬前进行深耕(20厘米以上)晒土,春后再翻犁细整,开厢埋墒,墒面宽68尺,沟深宽1尺,沟深2025厘米,以利排水减少病害。土壤消毒:一般地块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进行消毒杀菌,减少芋地病源量,同时施石灰还能对偏酸性土壤起到调剂作用降低酸性。发病地块又无法换地轮作时,可用福尔马林或二甲苯熏土,用药量为每亩2.7升,喷洒土壤后立即用薄膜封严,20天后方能揭膜下种。有机魔芋栽培基地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消毒。施肥:魔芋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重施底肥,补施追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底肥亩施农肥20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追肥用氧化钾1520公斤,叶面追肥用0.5%磷酸二氢钾喷洒。有机魔芋基地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底肥及追肥均用农家肥。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菜子饼300500公斤,草木灰5001000公斤。种芋准备种芋选择:选用脱病脱毒本地花魔芋或其它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其外观形态为球茎圆形式长圆形,芽莴小而浅,球茎充实,顶牙粗壮,无病无伤,花魔芋顶芽鲜红色,单个重量在500克以下并进行分级。种芋消毒:在播种前将选好的种芋用硫酸农用链霉素200ppm浸种芽半小时消毒处理后晾12天播种。有机魔芋采用太阳光照射,紫外线消毒、杀菌。播种在4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主要是根据品种和种芋的大小而定。同一品种,种芋较大的适当稀播,反之种芋较小的要适当密植,此外,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一般种芋50100克,亩密度45005500株;种芋100200克,亩密度30004500株,种芋200500克,亩密度小于3000株。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和穴播。播种时忌魔芋与肥料直接接触,避免烧种,摆种时芽稍倾斜向上,减少芽窝积水烂芽,播种后覆土610厘米。种植方法推广高垄栽培与生物多样性间作。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适时培土,注意暴雨及水涝时开沟排渍,并视魔芋长势施追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魔芋的虫害主要有豆天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杀和药剂毒杀。魔芋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病毒病等,应采取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过量施用化肥,生物多样性栽培、苗期使用保护剂、彻底清除病残体、人工拔除中心病株深埋及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选用健康无伤无病种芋和种芋消毒、土壤消毒及综合防治等措施。及时收挖在魔芋地上部分自然倒伏10至20天后,选择晴天收挖,挖时要特别注意不使鲜芋受伤,田间晒半天后除净泥土,剔除病虫为害球茎,商品芋收获后待销售处理,种芋科学贮藏作来年用种。4、1万亩有机魔芋基地建设技术实施方案(1)目的意义建设有机魔芋生产基地,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对于规避国外“绿色壁垒”,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有机魔芋基地建设原则根据富源县生态环境现状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资料,选择具有生态环境及土壤符合有机农业条件的区域,发展有机魔芋种植。并将有机魔芋种植基地建设与生态功能区保护及生态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年积极推进有机魔芋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加快有机魔芋产地及其产品的认证步伐。(3)主要技术措施A有机魔芋生产基地环境选择选择未种过魔芋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的地块,或通过转换期近三年内未使用化肥、农药,土壤pH值6.5-7.5,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保水保肥,疏松透气,易排涝,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地块周围森林及植被覆盖率高,周边无工矿企业及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不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81)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标准。有机魔芋基地建设1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管理规定。B种芋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适应性强,对病虫害有抗性的无病无毒花魔芋品种。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C种植及田间管理有机魔芋的种植方法、密度与一般魔芋种植相同,但不进行用化学农药对种芋消毒及石灰或化学农药对土壤消毒。在肥料施用上底肥及追肥均纯使用堆沤发酵后的秸杆、牲畜粪肥及绿肥等有机肥,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污水污泥以及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可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灌溉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同时排灌系统与常规种植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地块的水不渗透或漫入有机魔芋地块。病、虫、草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办法,禁

    注意事项

    本文(10万亩魔芋产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