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3280485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技改)15万t/a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位于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村,井田范围隶属于六枝特区箐口乡管辖。井田面积0.5902km2,开采标高+1448m+1000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10.7a。 目前本项目已委托丹东轻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如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等方面发表关于本报价报告书,该报告书的简本现已在本网公示,可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建设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建设地点: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村联系人:陈总传真:联系电话:Email:评价单位:丹东轻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辽宁省丹东市人民街141号联系人:杨工传真:联系电话:13911076079Email: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本公告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技改)15万t/a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丹东轻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4月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技改)15万t/a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建设性质:技改。建设内容及规模:原煤开采15万t/a。建设地点: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村。工作制度:地面三班八小时工作制,井下四班六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330d;项目总投资:17446.39万元。1.2工程简况贵州省六枝特区箐口乡天泰煤矿位于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村,井田范围隶属于六枝特区箐口乡管辖。井田面积0.5902km2,开采标高+1448m+1000m,矿井准采标高(+1448米至+1000米)范围内保有资源量(332)+(333)433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3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40万吨。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326.56万;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267.66万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224.53万t。服务年限10.7a。 本矿井总占地面积均为新增占地,但均未占用基本农田。工业场地设一个锅炉房,锅炉设备选用二台:DZL1-0.7-A型的卧式燃煤蒸汽锅炉,单台蒸发量为1t/h,非采暖期(以240天计)运行一台,采暖期(以90天计)运行两台,每天运行12小时。水天泰煤矿水源选择为工业场地东侧约0.3km的S3泉点(现场监测流量:7.0m3/h),水质较好。矿山生产、消防用水可取自处理后的矿井涌水。矿井采用10KV电源供电,两趟线路引自35KV捞河变电站不同母线端。2 项目环境影响2.1 生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区地处贵州六枝特区境内,属典型中亚热带云贵高原半干性常绿阔叶林地带,生态系统较脆弱,植被生态效应的有效性较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植被生物量的丰富程度都不高。矿区及附近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属中度水土流失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农田植被及灌丛植被的面积比例较大,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目前区内农业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未见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矿井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以及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植被、地下水资源、矿井生产场地、行政福利区,以及排矸场等可能受项目建设和营运影响的敏感目标和保护对象。2)施工期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本矿井新建场地均为新增用地,新增用地均未占用基本农田。矿井建井期的掘进废石主要用于生产场地填方,多余部分运往排矸场,矿井不需场外取土。工程建设征地建设单位已进行了补偿,因此,矿井占用和施工,不会对区域内农田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3)营运期生态影响(1)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矿井开发后区域生物量的减少程度对评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矿井生产运行期间,不会出现类似于平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积水沉陷区,对山区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无大的影响,对矿区生态环境总体异质化程度影响较小,基本不会改变区域内现有土地利用系统。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农田和林地大部分可通过复垦和生态修复来恢复其原有生产力,地表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异质性影响较小。(2)地表沉陷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预计本矿井开采后造成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不会形成大面积的下沉盆地,地表也不会形成积水区。地表沉陷对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局限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局部区域范围内。(3)地表沉陷对地表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地表沉陷对生产场地、排矸场及行政福利去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对矿井输变线影响较小。地表沉陷对矿区公路可能产生下沉、拉伸、倾斜、裂缝等地表变形,可能影响其正常运输功能。评价要求采取随沉随填、填后夯实的措施保持原来的高度和强度。(4)地表沉陷对耕地、林地的破坏及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地表沉陷对耕地及林地的破坏情况地表沉陷对林地破坏主要表现在地表陡坡处和裂缝处林木将产生歪斜或倾倒,对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表沉陷对灌木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虽也有一定影响,但只要及时填充地表裂缝,预计对其影响不大。原矿开采沉陷后必将对井田范围内的部分耕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贵州其它矿区多年原矿开采沉陷土地破坏状况调查,耕地受沉陷影响,并不是都丧失耕种功能,大部分耕地经过必要的整治与复垦仍可以恢复耕种能力。根据地形、地表沉陷与裂缝情况,可将采矿沉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破坏程度分为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土地复垦土地复垦应按批准的土地复垦方案执行。基本农田(耕地)恢复与补偿矿井建设永久占地中,占用部分耕地,为非基本农田,属当地所属。根据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应保证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必须落实。目前建设单位已承诺对占用的耕地进行补偿。本矿井投入生产营运后,因采矿沉陷受破坏的基本农田。评价要求由建设单位出资,对受地表沉陷中度破坏的基本农田,进行土地复垦,对受地表沉陷重度破坏的基本农田,进行经济补偿。(5)生态恢复及补偿资金根据贵州省的有关规定,环评估算生态恢复费主要用于耕地和林地的土地复垦和补偿。沉陷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综合整治工作,可交由毕节市土地和林业部门进行牵头组织实施,为保证该资金能够专款专用,建设单位应设立专用帐户,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年或按实进行支付。4)服务期满后的生态保护措施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及废弃土地的再利用须引起重视。地表移动变形影响,仍采用营运期的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措施,使被破坏的土地、农田得到治理,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项目工业场地内各建筑设施,可根据当地需要双方协商处理。对当地不能利用的各种井筒等采取封闭措施,以免对附近人群活动造成意外伤害。对不能利用的场地,宜进行农业或林业复垦。2.2地表水环境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矿井污废水的直接受纳水体为箐口小溪,其水质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根据受纳水体的实际情况,共设5个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说明纳污水体水质较好,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可作为建设项目的受纳水体。2)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措施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及建井期间井下排水,矿井排水主要是井壁淋水和井下施工排水,水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SS。评价要求尽快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之前,要求建设单位在工业场地设置旱厕所,少量食堂污水和日常生活污水采用隔油进行处理,并复用于施工场地的防尘;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污沟并在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收集施工废水和少量矿井涌水,经沉淀后回用,剩余的废水再经排污管排放。预计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3)营运期废污水治理、综合利用方案及排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建设项目污废水正常排放情况下,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贡献值较小;非正常工况污废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水质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其水功能区划,但应量地避免非正常情况下的污废水外排。2.3 地下水环境1)环境质量现状与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类标准,本次评价选取了3个泉点作为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类标准。地下水保护目标为井田范围内具有供水意义的井泉和主要的含水层。2.4 环境空气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环评在设2个大气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NOx、SO2和TSP日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说明本区环境空气质量尚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及其治理措施工业场地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营地生活炉灶排放的废气、建筑材料的运输及卸载中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和裸露场地产生的风蚀扬尘,混泥土搅拌站产生的水泥粉尘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以减少扬尘的产生;运输石灰、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覆盖蓬布;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尽量降低装卸高度;对洒落的散装物料应及时清除;堆置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对易扬尘散装物料堆放点,用帆布或塑料布覆盖;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定期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抑尘,以减轻二次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矿井营运期间针对不同的地面生产系统扬尘,设计和环评采取了对原矿输送、地面储矿场、装车场、排矸场排矸场喷雾洒水装置和改露天储矿场为半封闭式储矿场,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防护等措施后,无组织扬尘对环境空气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矿井原矿汽车运输产生的公路扬尘和废气,对公路两侧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矿井新增的交通流量对道路两侧的环境空气影响也较小。2.5 声环境1)声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所在地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评价共选取了8个点进行了现状监测,结果表明,8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均达到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说明本工程建设前工业场地周围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工业场地及风井场地附近的的居民点,以及运矿公路沿线的居民点等。2)施工期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由于工业场地附近有居民点,从预测结果知,昼夜间施工对工业场地周边有一定影响,因此,环评要求必须控制好夜间的施工时间,并协调与周围居民点关系。环评要求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即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对闲置不用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要求控制鸣笛;混凝土搅拌站等强噪声源设在远离居民点处,并采取适当降噪措施。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夜间尽可能不用高噪声设备;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避免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3)营运期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营运期工业场地噪声源主要有:工业场地压风机房、机修车间、锅炉房、水处理站泵房等,通风机。矿井开采设计方案采用了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声学治理措施。在采取上述噪声综合控制措施后,工业场地各预测点昼间噪声可全部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但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由于主要噪声源距离居民点较远,预测影响值较小,工业场地周围敏感点昼夜间噪声可全部达标。2.6 固体废弃物1)施工期固体废物及其处理方式矿井施工期间掘进矸石主要用于工业场地填方,多余部分运往排矸场进行处置。建筑垃圾主要是废弃的碎砖石、砼块等和各类包装箱、纸等,产生量较少。废弃碎砖石、砼块等作为地基的填筑料,各类包装箱、纸将由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施工场地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要求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2)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1)废石处置及综合利用矿井生产营运期废石产生总量为1.5万t/a,主要为采掘废石。通过类比分析建设项目废石可用于:制砖、筑路、填沟(排矸场)复垦造地和充填井下采空区等。排矸场占地1hm2,排矸场内无断层、断层破碎带和溶洞区,堆存条件好;排矸场容量约8万t,能满足矿井5年以上的堆存要求。该排矸场只要按规范和评价要求进行设置;同时采取喷雾洒水的防尘措施,预计排矸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少。(2)其它固体废物处置矿井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单独进行无害化处理费用较高,环评要求在工业场地的主要建筑物及作业场所设置垃圾桶,定时清运至环卫部门认可的地点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也要求运至当地环卫部门认可地点进行统一处置。矿井锅炉炉渣要求与矸石一同运往排矸场进行处置。 3)营运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产营运期矸石主要考虑运往排矸场进行定点堆放的处置方案,排矸场只要采取分层推平、压实等措施后,预计可有效防止废石的自燃;采取洒水和绿化措施后,可有效防止排矸场起尘;矸石淋溶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悬浮物含量很低,预计对水环境影响较小。而生活垃圾、炉渣、污泥等其他固体废弃物在得到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也较小。3 环境风险本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矿井事故排水、地面瓦斯综合利用系统爆炸,以及排矸场的溃坝等。矿井现状地质灾害较不发育,根据预测,由于受井下采动、地表变形、倾斜和沉陷影响,位于采空区边界上方的局部区域,特别是陡岩处有产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因此,环评要求加强平时的巡视,如果发现滑移动向,必须尽快向周围公众进行通告,及时按照预先定好的避灾线路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村民,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排矸场溃坝可能造成地表冲沟淤积,大量污水随地表径流冲击工业场地。因此,环评要求限制排矸场堆高为10m。并按照50一遇暴雨重现期校核挡矸坝、排洪涵洞和两侧防洪排水沟断面,并在营运期保证排洪涵洞和排水沟畅通,以减少洪水对矸石堆的冲刷。事故排水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矿井突水、井下最大涌水导致矿井水无法全部处理而直接进入岩坑河,对河流水质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尽量防范矿井井下突水,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污废水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4 环境可行性分析4.1 清洁生产水平建设项目基本能满足清洁生产三级标准要求,但本矿清洁生产水平符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环评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储矿装运系统,将储矿场改为半封闭式储矿场;优化采矿工艺,提高采区回采率及工作面回采率;改进矿井生产工艺与装备,降低原矿生耗及水耗;尽快实施废石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等建议措施,以进一步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4.2 总量控制本项目为技改矿,在施工期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工业场地已存在的环境问题,营运期采取了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做到了“达标排放”,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都在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计算本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COD:4.43t/a,NH3-N:0.30t/a。4.4 公众参与100%团体和大部分的个人支持建设项目的建设,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00%团体和大部分的个人支持建设项目的建设,认为建设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同时对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各项环境影响较为关心,尤其关心矿井建设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和水环境以及占用土地的影响。绝大部分团体和个人希望矿井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和噪声的治理工作,注意生态保护;希望解决好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交通问题、水电和燃料问题;希望矿方做好赔偿等各方面的工作,赔偿按当地实际价格逐年赔偿,或将补偿款转为入股资金;矿井应充分考虑公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以确保矿井建设的顺利实施。5 总体结论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原煤;符合地方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要求。项目组成、选址、布局、规模、工艺合理可行;公众支持率高;矿井水、废石等均要求进行综合利用;沉陷区制定了生态综合整治规划;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均较小。环评报告和开采方案设计所提出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在贵州其他矿区均有成功实例,实践证明是可行可靠的,因此只要严格执行,就可将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还可带动地方生态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天泰煤矿的建设是可行的。6 要求与建议6.1 要求1)本项目开采过程中会因地表沉陷,而产生破坏地表耕地的问题,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补偿和土地复垦的工作。2)认真落实公众关于补偿、安排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合理要求,保证受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不降低。6.2 建议建议建设单位对本项目施行ISO14000体系管理,通过获取认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强企业在煤矿系统的竞争力,防止因事故排放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环境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实现矿井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