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详解.docx

    • 资源ID:3279708       资源大小:49.8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详解.docx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详解任务驱动教学 课程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即用计算机知识完成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任务,因此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很重要。通过培训,使教师理解掌握任务驱动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任务驱动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主要内容: 一、任务驱动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1、模式建构的指导思想: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明确师生地位。 2、模式的构建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 以特定的任务为驱动。具体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和基于这个目标的若干任务进行。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教学内容的主动学习,对任务的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提出新的任务,形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教学模型。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信息技术知识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法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相对稳定性,教学模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 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中产生,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不断创新发展,为教学实践服务。 1 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形成,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对灵活性,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就灵活多变了。 三、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1、教师应该如何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的确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要求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均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学任务呢?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首先要考虑任务的趣味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如何用电脑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因此,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是紧密相关的。如教学下排字母键的认识教师把西游记作为主题背景,创设了西去取经的情节,以冲关游戏作为铺垫,从而使枯燥乏味的键盘练习变的生动有趣。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设计任务的限制性和可扩展性。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有基本任务,还要包含有任务的可扩展点。这样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后,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改善。这样的设计既能控制整体教学进度,又可以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激发创造欲望。设计基本任务的目的是要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难度不要过大,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同学们能运用老师本节课所教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即可,因此基本任务常常设置的是限制性任务。扩展性任务:学生有一定基础的任务,教师只给出部分具体的要求,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学生留下大片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WORD中教学“艺术字的插入”,以“图片的插入与调整”为基础,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艺术字,让学生输入以自己名字为例的各种样式的艺术字,比一比,谁创作的多而漂亮?这样,就需要学生自己找一找如何插入艺术字,如何对艺术字进行美化。第三层次:是具有开放性的综合任务。教师只给出一些要求,其内容和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和安排,这比较适合模块的综合性练习。如:POWERPOINT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确定一个主题,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报,如教学夸夸我的家乡要求从网上查找资料,有图、有文、有艺术字、有动画效果等,其内容和版面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对基础薄弱,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建议他们按照书上的范例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有图、文能说明一个主题即可。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以操作性实例为主,很少有理论知识出现,可以说是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在带领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以后,应尽快将任务交给同学2 们来单独或共同完成。因此,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学生要知道自己上机做什么,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漫无目的进行操作。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可以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设计的“任务”,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此外,基本任务设置要有可考核性。限制性基本任务的设计就是为了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老师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务,老师要能够一眼就能看出,以便及时进行记录。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也要充分研究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生心理,贴近他们日常生活,能针对性启动学生内在动力,进而自主性研究学习。如:学校文化艺术节的到来,可设计一个让学生给自己班级的节目做宣传海报的任务。又如:“画图”教学中,针对教师节、元旦等节日的到来,可给学生设计一个制作贺卡的任务。教学任务的确定,必须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需求和动手实践完成任务的冲动。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内容。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化,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它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内容。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利用该软件制作班级版报的任务;在学习网络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上网查询“环境保护”、“生命的起源”等内容之类的任务。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仅要融合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同时也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可以从美术、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中挑选任务设计的素材,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要学习的各软件的功能,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设计教学任务。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当一个任务完成了,就会产生新的认知需求,这样新的任务就产生了。因此我们在进行任务的层次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另外,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软件基本功能的递进性,新任务中既要有以前任务中已经使用过的功能,又必须加入新的功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功能,又必须学习、探索新的功能,达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及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点拨下,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培养了学生的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步骤大体分为: 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核心,“任务提出”是一堂课的关键。为此,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好任务后,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境中发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各种途径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其主动权和创新精神会得到最到程度的发挥。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与技术,并辅以真挚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形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 以请你带我参观上海世博会为任务呈现给学生时,我们事先将这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要解决的问题:如旅游的交通路线及费用,主要场馆;解决问题必备的工具:如学习上网查找、收集资料的软件,学会运用软件将查找、收集的有用信息表现出来。把这样一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冲突,学生会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任务”的展示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有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认为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授课的老路。 明确任务,展开讨论 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4 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此,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上网,并且能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同时指导他们制作电子幻灯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教法。如果任务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如果任务有难度,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其次,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操作的步骤,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这样可以使操作水平中下的学生,获得比较清晰的思路,在学习中不会产生好同学已完成任务,差同学还没头绪。 完成任务 任务提出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景,确立了学习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完成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缜密的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的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任务能否高质量地完成。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阶段,教师作为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并走进学生之中,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容易出错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也要对此类问题进行强调、讲解、分析,并由教师或学生直接示范,进行点拨,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学生一般可按以下方式来完成任务。 自主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鉴于可以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知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总之,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5 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学多变的窗口和桌面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对已经找到的方法进行比较,整理,归纳得出最优化的法案:制作一个桌面背景更换一个桌面背景就足可以以假乱真。 合作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证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提倡学生们分小组共同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组,共同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如教学请你带我参观上海世博会,将全班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合作去网上查找去上海世博会的交通路线、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有用信息和电子幻灯片的制作。 无论自主探究还是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都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把握整个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思维火花,引导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评价任务。 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教师选择不同时机、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活动结果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而且为学生下一步活动指明改进、优化的策略。我们把它分为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可以先让学生互评,再由教师点评。作品评价:对学生正在完成和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等方面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如,当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修改不足之处。然后,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聘请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点,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并适当对其成果6 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它体现“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如何更加完善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待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与尝试。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要现实有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因此,我们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以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要系统有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反之,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任务要有事可做。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学生明确任务后,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自己探索来完成具体的事情。而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事可做,或者由教师自导自演,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违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 4、任务要有果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置下一任务提供依据。假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可评的任务,学生可能会漫无边际地乱闯,教师也鞭长莫及,收效甚微。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虽然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但是这并不表明可以忽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为关键,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再调动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他们进一步地完成任务的可扩展点。 2、要做到教学相长 7 教师不能总是以师长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内容更新换代非常快,这样就有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某些方面的计算机知识胜过教师,因此,教师更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即使是问学生,正所谓“能者为师”。 3、教师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精心在分析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从而得到教学任务。另外,设计的任务不但要具有灵活性,还要富有挑战性。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熟悉本学科知识、技能及其内在联系,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防止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学习。另外,在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监视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引导,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5、教师要做适当地效果评价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做适当的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又可以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在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学习技巧、思维能力及习惯养成、学习风格、审美等人文素质方面的特点与长处,通过发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创造出一个开放式的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在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使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得以升华。 五、有关任务驱动的思考与改进。 1、关于“任务驱动”的思考 关于任务的界定 很多老师认为“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来考虑,完成任务的过程既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也要根据学生学习技能培养的需要,同时任务应该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任务应适当向课外延伸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外活动。例如,下节课要讲解表格制作,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材料,如调查自己家附近8 市商场里一些商品的价格,也可以调查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统计表格。这样既可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合适的课外任务,鼓励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 适度的缺陷设计 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设计适当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从另外一个侧面教学,达到正面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缺陷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被发现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有些教师认为在“任务驱动”中,学生应尽可能地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任务,教师应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所有的学生未必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应适当地进行巡视并介入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任务驱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任务驱动”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几个学生组合成的一个小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恰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任务驱动”中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提高。 任务驱动的改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建“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教学模式 所谓“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改以往由教师提出任务的做法,让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作品演示、调查访问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自发的主动任务,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需”、“需”才“索”、“索”才教,由传统的“教学”变为“求学”、“索学”。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与协助下,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脉络,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又提升了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发下“我想做什么”“我立即能做什么”9 “我如何把它做得更好”,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激发答疑再激发再答疑。因学生的“索”才教,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但这个良性的循环需要教师的把握与维持。 教学建议: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资源为信息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具体的“任务”着手,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总结归纳完善创新”等过程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和锻炼,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顺利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十分重要。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任务,即“创造性”任务,如绘制一幅宣传画;设计一份电子板报;制作一个网页等。这种任务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另一种是小任务,即“学着做”和“自己做”,如“在电脑中查查今年的国庆日为星期几?”、“用多边形工具画出五角星”、“播放一段音乐”等。这种任务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尝试性任务,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操作技能。 培训建议: 1、下发专题资料,让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预习。 2、提供多个案例供教师思考并讨论: 分析案例中的任务设计,看其是否符合任务的特点; 体会任务对学生的“驱动”效果。 分析案例,总结它主要应用于哪些有内容的教学?或者它更适合哪类知识的教学。 3、结合教学实际,教师设计任务,描述教学片段,交互式地互助讨论。 4、网上交流,将自己的想法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科教师进行研讨。 10 任务驱动练习题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用“提出任务和注意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 这一过程概括的教学方法是:( ) A教练法 B任务驱动法 C案例教学法 D合作学习法 2、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以下各环节的顺序安排最恰当的是。 提出学习任务 创设任务情境 归纳总结,感悟提升 探究学习,完成任务 巩固练习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 A、"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解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E、"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的“任务驱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驱动学生操作,用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B、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C、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应尽可能的大一些,因为任务小,给学生的挑战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会小 D、“任务驱动”中的“任务”一般是指由很多任务组成的链,且各个任务之间应尽可能的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梯度 5、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主要是哪些方式 ( )。 A、典型作品设计 B、项目型作业 C、实践活动 D、讨论交流 三、填空题 6、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 11 四、简答题 7、简述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8、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设计任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五、综合题 11、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搜索引擎的使用”的教学设计 12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