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doc
-
资源ID:3278319
资源大小:31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山市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doc
2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0一0年三月建设项目: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委托单位: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评价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1号单位负责人:江发平 项目负责人:蔡 乐(注册环评工程师) 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B28210090500报告书编写人员:编写人员上岗证书号编 写 专 题签 名蔡 乐环评岗证字第B28210019号总则、项目概况、工程分析、项目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管理。田日昌环评岗证字第B28210013号项目污染源治理措施及达标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志仿环评岗证字第B28210025号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黎晓阳环评岗证字第B28210028号项目周围区域和环境概况、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调查。目 录第一章 总则61.1项目背景61.2评价目的和原则61.2.1评价目的61.2.1评价原则61.3编制依据71.3.1法律依据71.3.2全国性法规错误!未定义书签。1.3.3地方性法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3.4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71.3.5产业政策71.3.6其他有关依据71.4环境评价标准71.4.1质量标准71.4.2排放标准8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01.5.1污染控制目标101.5.2环境保护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1.6评价等级及评价因子101.6.1评价等级101.6.2评价因子错误!未定义书签。1.7评价重点111.8评价范围111.9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1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122.1建设项目背景122.2扩建前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项目概况122.2.1 基本情况122.2.2主要生产设备122.2.3主要原材料消耗122.2.4公用工程122.2.5现有工程的回顾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2.2.6扩建前项目的环保情况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2.3扩建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3.1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3.2新增生产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3.3主要原材料消耗错误!未定义书签。2.3.4公用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3.5扩建部分新增环保情况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2.3.6项目扩建后“三本帐”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2.3.7项目扩建后的所有情况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工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现有工程的情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1 现有项目的污染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2 现有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产生概况133.1.3 现有项目的水污染物产生概况133.1.4 现有项目的固体废物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5 现有项目的噪声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6 现有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汇总133.2扩建项目的情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2.1 扩建项目的污染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2.2 扩建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3 扩建项目的水污染物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4 扩建项目的固体废物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5 扩建项目的噪声产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6扩建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3.2.7扩建项目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3 项目“三同时”验收153.4 项目扩建后营运期污染物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项目污染源治理措施及达标分析164.1现有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64.1.1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64.1.2项目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3项目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1.4项目噪声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1.5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治理措施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4.2扩建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1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2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3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4噪声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4.2.5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治理措施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4.2.6项目施工期污染源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6第五章 项目周围区域和环境概况185.1自然环境概况185.1.1地理位置185.1.2地质地貌185.1.3气候气象185.1.4水文状况195.2社会经济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5.3区域环境功能区划205.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0第六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206.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06.1.1水环境现状调查206.1.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2.1监测点布设错误!未定义书签。6.2.2监测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6.2.3监测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6.2.4监测和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6.2.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2.6监测结果分析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3.1监测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6.3.2噪声现状评价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6.3.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7.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7.1.1水文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7.1.2污染物源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1.3污染物预测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7.1.4污染物浓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5水污染物对相关纳污水体的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1.6水环境影响预测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7.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7.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7.3.1噪声预测模式217.3.2噪声排放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7.3.3噪声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3.4噪声影响预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228.1化学品化学性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大气防护距离228.1.1化学品化学性质228.1.2重大危险源辨识错误!未定义书签。8.1.3大气防护距离错误!未定义书签。8.2环境风险源与事故原因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2.1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2.2储存过程中的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2.3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3防范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8.3.1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8.3.2储存过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8.3.3操作过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8.4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错误!未定义书签。8.5环境风险分析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公众参与和调查分析229.1公众参与的对象和内容239.1.1调查范围239.1.2调查对象239.1.3调查方式239.1.4调查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9.2调查结果统计错误!未定义书签。9.3调查结果分析及公众建议239.3.1调查结果分析239.3.2公众建议249.3.3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的回应25第十章 建设项目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2510.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2510.1.1分析目的2510.1.2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2510.1.3项目选址规划的符合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0.1.4项目使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0.2项目的合理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2611.1清洁生产2611.1.1清洁生产的含义2611.1.2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和建议2711.2总量控制2711.2.1目的2711.2.2现有环境容量分析2711.2.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8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2912.1组合结构2912.2职责和制度2912.2.1职责2912.2.2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12.3环境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2.3.1施工期环境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2.3.2营运期环境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2.3.3环境监测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013.1社会效益分析3013.2经济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环境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1水环境损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2大气环境损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3声环境损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4固体废物损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5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014.1评价结论3014.1.1工程分析3014.1.2环境质量现状分析3114.1.3环境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14.1.4公众参与错误!未定义书签。14.1.5 建设项目合法性与合理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4.1.6清洁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14.1.7总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14.1.8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4.2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2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委托书附件3 监测报告附件4 关于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保审批意见附件5 中山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申报审核表第一章 总则1.1项目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均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2009年11月组织人员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了调查和现场勘察。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出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目的和原则1.2.1评价目的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是查清该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及产生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并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及对策,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方面的分析,最后在环境方面对该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否可行作出明确的结论,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1评价原则严格执行我国宪法及现行法律有关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认真贯彻国务院、全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等颁布施行的有关行政法规、法令的精神;正确执行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法规,充分遵循我国有关部门颁布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开展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的内外环境管理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充分考虑本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对其周围环境尤其是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使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促进当地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1.3编制依据1.3.1法律依据1.3.4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1.3.5产业政策1.3.6其他有关依据(1)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2009年6月;(2)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2009年6月;(3)监测数据。1.4环境评价标准1.4.1质量标准(1)项目的纳污水体为阜沙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各河流的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1.4-1。表1.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mg/L(pH、粪大肠菌群除外)项目名称类标准类标准pH6969CODcr3040BOD5610DO32NH3-N1.52.0石油类0.51.0(2)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详见表1.4-2。表1.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 mg/m3序号项目(GB30951996)(修改单) 二级1小时均值日均值1NO2*0.240.122SO20.500.153TSP-0.30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通知作修改。(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详见表1.4-3。表1.4-3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GB30962008) dB(A)类别昼间夜间365551.4.2排放标准(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一级标准(第二时段)。表1.4-4 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pH值除外)项 目第二时段一级标准项 目第二时段一级标准BOD520CODcr90SS60pH69NH3N10石油类5.0依 据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3)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二级标准(第二时段)。表1.4-5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适用锅炉适用区域排放浓度第一时段第二时段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m二级三级监控点浓度mg/m3120(其它)15 2.94.1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04.87.03019284032485049776070100氮氧化物650(硝酸、氮肥和火炸药生产)150.640.98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201.01.6303.65.4406.29.8509.815120(其它)6013207019298026399033501004364注:由于项目酸洗过程中产生的硝酸雾废气在DB44/272001找不到具体排放要求,故在满足一般工艺废气有组织排放的相关要求外,部分参考DB44/272001中氮氧化物的要求。(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表1.4-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炉窑类别标准级别排放限值烟(粉)尘浓度(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级)1熔炼炉有色金属熔炼炉一禁排二100三2002加热炉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一禁排0二2001三30013热处理炉金属热处理炉一禁排0二2001三3001(5)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时段)(GB20891-2007)。表1.4-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I阶段)额定净功率(Pmax)kWCOg/kWhHCg/kWhNOXg/kWhHC +NOXg/kWhPMg/kWh来源130Pmax56051.39.2-0.5497/68/EC(1998)75Pmax13051.39.2-0.737Pmax756.51.39.2-0.85排气污染物限值是在排气后处理装置(若安装)之前,柴油机排气口处应达到的限值。(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污染控制目标建设项目排放废水中的CODCr,喷涂工艺废气中的工业粉尘,和燃烧轻柴油废气为本评价的主要污染控制目标。本建设项目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 5-1。1.6评价等级及评价因子1.6.1评价等级(1)水环境(2)大气环境本项目大气污染源包括喷涂工序产生粉尘、烧结工序脱粉产生的有机废气和燃烧柴油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废气、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丝印工序产生的含苯系物废气,以及表面清洁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等,其中以喷涂工序粉尘和柴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影响较大,选取这两年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其排放量分别为:粉尘(PM10)为0.00408g/s,二氧化硫为0.0033g/s;排放口现状评价因子:水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磷酸盐。(2)大气现状评价因子:PM10、二氧化硫。(3)噪声现状评价因子:现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1.7评价重点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废水(产生量162m3/d)和喷涂粉尘,以及燃烧轻柴油废气,根据扩建项目的特点及其周围区域的状况,本评价以水(COD)和喷涂粉尘,以及燃烧轻柴油废气作为重点。1.8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本评价确定评价范围如下:(1)地表水环境:阜沙涌评价范围:建设项目废水汇入阜沙涌处上下游3000米范围内的河段。(2)大气环境:以排放源为中心点,边长为5km的矩形。(3)声环境:厂界外1米包络线以内的区域。1.9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背景2.2扩建前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项目概况2.2.1 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2)项目地点:中山市阜沙镇东威大道1号。(3)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4)总投资:5800万元(5)法人代表:郭建强。(6)生产规模:主要从事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和模具制品的生产,年产量分别为:100万台、1000吨和1000套。(7)项目定员:建设项目有员工1500人,均不在厂内住宿,只在厂内就餐。(8)生产制度:每年生产约300日,每天生产8小时,。2.2.2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型号及数量见表2.2-1。图2.2-1 厂区平面布置图图2.2-2 项目四至图2.2.3主要原材料消耗现有生产能力下,各种物料的消耗量见表2.2-1。2.2.4公用工程3.1.2 现有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产生概况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1)焊烟:焊接工序产生焊烟,主要通过加强生产车间通风,减少影响。(2)粉尘:喷涂工序产生粉尘(项目的喷涂工序采用聚环氧粉末涂料作原料,产生粉尘),该工序在喷涂设备内完成,产生的粉尘经设备内安装的集气装置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回收,最后经15米排气口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3)有机废气:注塑工序产生有机废气,经吸附处理后,15米排气筒排放。(4)表面清洁:表面清洁使用天那水,项目对天那水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吸附塔处理,经至少15米排气口高空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工艺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标准。3.1.3 现有项目的水污染物产生概况3.1.6 现有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汇总根据以上工程分析,对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主要污染源进行统计,见表3.1-5。水渠堵塞。2大气施工现场的基础开挖、回填泥土等会产生扬尘,建筑废弃物清理过程会产生扬尘,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亦会产生一定扬尘,这些工地扬尘首先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其次随风吹扬传向四周,影响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施工运输车辆在运载工程废料、回填土和散粒状建筑材料时,常在运输途中散落;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轮胎将工地的泥土粘带到城镇道路上,经来往车辆辗轧形成灰尘,污染空气。另外,本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它们以柴油为燃料,都会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CO、THC、NOX等,这种污染源较分散且为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表现为局部和间歇性。据类似工程监测,在距离现场50m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0.2mg/m3和0.13mg/m3,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13mg/m3和0.062mg/m3,均可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考虑其排放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故可以认为其对环境影响比较小,在后面的评价中也不再予以考虑。3噪声噪声是施工工地最为严重的污染因素,主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及爆破噪声。施工设备噪声主要是装载车等设备的发动机噪声,土方阶段使用的推土机、运输车辆等设备,是移动式的噪声源,噪声影响的范围广;机械噪声主要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的撞击声、装卸材料的碰击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的敲击声。在距离本项目的边界10多米,施工期间敏感点处的噪声值在7884dB(A),将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标准要求,对周围的声环境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余泥、渣地、地表开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废物等。如不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固体废弃物,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如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街道和公路,影响市容和交通。3.3 项目“三同时”验收项目扩建后“三同时”验收情况如下:第四章 项目污染源治理措施及达标分析4.1现有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4.1.1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4.2.6项目施工期污染源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地面水施工期间的正常排水及雨天的雨水,将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悬浮固体,如随意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区应建有排水明沟,可以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坑、沟作沉淀后排入附近河道或再利用于堆场、料场喷淋防尘,道路冲洗,出施工区的车辆轮胎冲洗,严禁直接排放。(2)施工中抽取地下水或坑沟内的积水时,在不妨碍施工车辆或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尽量用软管排到阴井边,避免使施工区和车道路泥泞路滑,造成污染及人身事故。(3)施工区内的喷淋渗出水、清洗水、雨水等排水应排入事先设计的排水明沟。(4)散料堆场四周用石块或水泥砌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2大气(1)施工基地周围设一定高度的围屏。(2)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防止建材在装卸、堆放、拌合过程中的粉尘外逸。建筑材料(主要是黄沙、石子)的堆场以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3)散装水泥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4)运输车主要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车辆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5)加强运输管理,如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以免车辆颠簸洒出;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3噪声(1)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合理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时间,夜间施工另行申请,批准后方可施工。(2)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对施工阶段的噪声要求,如要在夜间施工需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获准后方能在指定日期进行。(3)工地周围设立维护屏障,同时也可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在工地布置时应考虑将搅拌机等高噪声机械设备安置在离居民住宅较远处,运输车辆的进出口也要设置在较远离居民处,并规定进出路线且保持道路平坦,减少车辆的颠簸噪声和产生振动。4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余泥、渣地、地表开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废物等。如不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固体废弃物,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如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街道和公路,影响市容和交通。第五章 项目周围区域和环境概况5.1自然环境概况5.1.1地理位置中山市东临珠江口,与珠海、澳门相邻,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北距省会广州市约100公里。体废物等污染。5.1.2地质地貌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此坳陷中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但是地层公布比较简单,出露地层以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蒿岭等山屹于市上南部,五桂山主峰高达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击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m200m,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m1m,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海滨盐渍沼泽土及海滨沙土。本扩建项目所在的地层结构主要由第四纪以后的河流冲积物层不整合覆盖于燕山期发生的皱褶凹陷地层之上构成。地层多以沙砾、砂质粘土、粘土和淤泥组成。地表多为现代河流冲积物覆盖,少见基岩露头。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5.1.3气候气象(1)气候特征中山市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8,七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6.2,一月平均气温13.1,极端最低气温1.3,无霜期352天。年降雨量16001800mm,年平均降雨量1731mm。(2)地面风向风速特征风向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即决定了污染源影响的区域。某一风向持续时间越长,对其下风向影响越大。据中山市气象站20032007年资料统计表明,该区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占11.08%,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占10.66%。由各季的风向分布来看,春、冬季主要吹北风,夏、秋季以南风为主。由风频分布可见,该区主要为随季节变化的北风、南风及偏南风,因此,大气污染物主要随季节往南面、北面及偏北面输送。该区域年平均静风频率为18.86%,冬季最高,占39.1%,夏季最低,占12.0%。(3)风速风速控制污染物的水平传送速度和混合的空气量,风速越小,稀释作用越小,污染物的影响越大。据中山市气象站20032007年资料统计表明,中山市年平均风速为1.86m/s。(4)大气稳定度根据中山市气象站20032007年地面观测资料,采用国标大气稳定度分类法,可获得风向、风速等级、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表813,表816为无风速等级的各季风向、稳定度频率,由表中可见,四季均以中性占优,春季最高,占62.8%,夏季最低,也占41.6%,年平均为51.1%,稳定比不稳定频率高,分别为30.2%和18.7%,总的来讲,中性和不稳定平均共占69.8%,扩散能力较强。5.1.4水文状况中山地区河网较为密布,河流流向基本为西北东南向,呈扇形网状分布,河网密度达0.91.1 km/km2。主要河道有横门水道、拱北河、洪奇沥水道、阜沙涌、小榄水道、鸡鸦水道等,潮汐类型属于混合型不规则半日潮,其月变化是每月潮,望潮差最大约为2米。河床高程低,坡降小。与评价水域有关的水体主要是阜沙涌。阜沙涌位于阜沙镇东南边界附近,始于罗松闸,终于鸦雀尾闸,全长6.2公里。阜沙涌是鸡鸦水道的主要支流之一。多年平均流量约200.10亿m3/a,评价范围内,该水道的水面宽度在8m的范围,航道最大水深介于6.215.4m之间,断面平均水深小于5m。视台各一个、广告公司一个,有影剧院、溜冰场、文化娱乐中心等设施,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5.3区域环境功能区划5.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实地调查,威力电器位于中山市阜沙镇东威大道1号,与周围厂企形成一个污染群体,产生CODCr、BOD5、SS、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生活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建设项目的纳污河道为阜沙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排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使得该河道水质受到影响。为保护阜沙涌,以该河涌为纳污主体的厂企应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河涌的综合整治工作。第六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6.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1.1水环境现状调查(1)调查范围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这样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群的影响不大。7.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1噪声预测模式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受传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及屏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衰减。用A声级进行预测时,单个声源对预测点的声级公式:式中:距离声源处的A声级;声源r处的A声级;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遮挡物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噪声从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工业企业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A声级,按照毗邻区域类别的不同,以及昼夜时间的不同,不得超过表7.3-1所列噪声限制值。根据拟建地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厂界及周围声环境质量执行3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洁消毒,杀灭害虫,以免发生恶臭,孳生蚊蝇。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如能按此方法处理,并加强监督管理,则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的影响。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但必须作及时的处理与处置。第八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本项目所用的化学品有磷化剂、硫酸、塑料粉、白电油、洗版水等。涉及的主要事故风险源有:化学品的运输、储存、操作过程。所以要做好本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的防毒、防泄漏措施和消防措施以及员工的劳保措施等,避免对员工、周围环境造成影响。8.1化学品化学性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大气防护距离8.1.1化学品化学性质第九章 公众参与和调查分析从社会角度来讲,“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义务范围内所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具体到不同意义、不同范围又有具体的含义。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项目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定义强调了项目各方同公众之间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性。任何项目的建设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邻近地区公众的利益。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导入公众意见调查,是项目建设方或环评方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的手段,可使项目环境影响区公众能及时了解环境问题的信息,充分了解项目,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直接参与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提出有益的看法。使得环评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能够全面综合考虑公众的意见,吸收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与合理,制定的环保措施更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从而减轻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资源的损失,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对于建设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为使本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切实保护受影响人群的切身利益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评价单位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理念来实施该项目的公众参与,从而使环境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完整,有利于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利益。9.1公众参与的对象和内容9.1.1调查范围本次公众调查范围主要是建设项目周围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居民,主要包括:周围人群聚集区、阜沙镇上南村等,另还调查访问了中山市阜沙镇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和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放问卷60份,回收48份有效答卷。9.1.2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对象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同,我们把调查对象选为:一直在项目建设所在地附近工作、生活的不同文化层次的公民,包括:政府人员、工人、个体商户、普通职员、农民、学生等,年龄范围在2050岁占调查总数的82%。9.1.3调查方式9.3调查结果分析及公众建议9.3.1调查结果分析从表2.1-1中可知:(1)调查对象大部分为本地居民(85%),调查具有代表性。(2)大部分公众都知道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情况(83%)。(3)没有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反对,其中表示赞成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9%,表示有条件支持的占17%,表示无所谓的占65%。(4)大部分公众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88%),大部分公众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提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