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状况及问题探析.doc
国内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状况及问题探析任保宽【作者简介】:任保宽(1985-),男,山东聊城人,硕士,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研究方向:客车安全与法规 ;李晓霞(1963-),女,山西芮城人,研究生导师,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研究方向:汽车安全及可靠性 。基金项目: 交通运输部科技资助项目 (交科技发2010-334)。,李晓霞1,张聪1,任秀苹2(1.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摘要:为清晰地了解当前国内客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公交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各类型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在各城市的示范推广状况。分析了部分客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公交车方面的发展动态及研发出的新能源客车车型,国内部分城市推广现状及公交企业在新能源客车进行了示范应用效果,通过重点分析LNG、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等新能源公交车的技术特性及其应用前景,总结出当前在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部分建议,从而便于进一步促进国内新能源公交客车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新能源公交客车;研究进展;示范效果;推广现状;问题及建议中图分类号:U469.13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Developing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Domestic New Energy BusREN Baokuan, LI Xiao xia,ZHANG Cong, REN Xiuping(1.College of automobile Chang'an University , Xi'an Shanxi 710064; 2.Zhongtong Bus Holding Co., LTD,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new energy bus in current domestic bu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the promotion condi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new energy bus in citi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area of new-energy bus and developed new energy bus model in some bu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 the domestic present promotion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new energy bus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NG、hybrid electric、fuel battery、battery electric and other new energy bu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 we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bu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o some suggestions,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omestic new-energy bu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New energy bus; Research progress; Demonstration effect; Promotion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0.引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正积极倡导走低碳经济,在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由于公交车乘客载运量大、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减少道路行驶车辆等优点,碳的排放量得到大幅度降低,而发展节能环保型新能源客车已成为公共交通车辆发展的新动向1。据日本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富士Chimera综研”资料显示:全球汽车年产量到2020年将达到1亿多辆,其中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V)、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汽车(FCV)等新能源汽车将会较大幅度地增长。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两个规划,对客车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大的影响。在2010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之一将成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促进作用,将会使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2。自2009年国家科技部开始启动 “十城千辆”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以来,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较为迅速并成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前沿阵地。在整车技术上,我国建立了适用于公交市场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的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在技术的研发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了整车集成技术。随着“十城千辆”工程不断推广,城市公交客车将成为购置新能源汽车国家给补住的重点,全国很多城市会进一步明确将新能源公交车辆作为新型公交运营工具并加以推广。1.部分生产企业新能源公交车研究进展当前在国内新能源客车产品中,很多生产企业在CNG(压缩天然气)客车技术开发上较为成熟,如:郑州宇通、重庆恒通、安徽安凯、东风客车公司、丹东黄海等;于此同时,客车生产企业也积极加快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为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公司现已开发出油/气电混合、纯电动等多种新能源车型进行了示范并加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为国内部分客车公司发展动态及研发出的新能源客车车型:(1)郑州宇通宇通公司在混台动力技术开发领域上较为领先。2011年,在天津举办的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宇通展示了其最新研发出了符台国排放标准的两款混台动力大型公交车,其中: K6126CHEVGQCA车型采用了混联式油电混合动力,该车型集串联式、并联式混台动力系统的优点于一身,实现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最佳经济燃油消耗;ZK6106PHEVGl采用的是并联式油电混合动力,该车在起步阶段采用的是纯电动模式,既保持了良好的动力性又有效降低了排放量,宇通新一代ZK6126CHEVGAA型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也已投入到郑州公交运营上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气电混合动力上,应用宇通新能源最新技术成果开发出了一款车型为K6120CHEVG1的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该车型采用车身轻量化设计、高效节能技术并应用了超级电容储能元件,大大提升了公交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效果。 (2)聊城中通 中通客车公司在新能源客车研发和推广上起步较早并成为客车行业惟一承担了3项国家863课题的企业,该公司借助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实验室优势资源,通过全面采用高科技研发技术使其成为节能领域领航者。目前,在新能源客车技术方面,形成了串联、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公交车大等多系列产品,其中:车型LCK6129HC是中通LNG客车产品的典型,低入口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型LCK6121HEV则采用了并联混合动力驱动。目前,已有多款新能源客车产品成为国家汽车产品补贴对象,有利于中通新能源客车得到进一步推广。 (3)安徽安凯国内客车行业最早也是拥有新能源客车公告最多安凯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在CNG客车、LPG(液化石油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和甲醇客车的研发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在部分地区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同时,安凯的纯电动客车研究技术也逐步成熟,近两年,安凯纯电动公交车已在合肥及其他部分地区实现了批量运营且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很明显。 其中型号为HFF6120G03EV的安凯纯电动公交车采用全承载车身、后置驱动交流变频电机、“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及CAN技术,具有动力性能好、续驶里程长、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环保、节能减排等优点;在混合动力研发方面,安凯通过多次试制和改进,成功开发了HFF6110GZ-3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客车相比,节油率在20以上。(4)苏州金龙与其他客车公司相比,苏州金龙新能源客车的整车控制器研发与制造技术较为先进。在其新能源产品中,借助成熟的KLQ6109GE3城市客车平台开发出的海格KLQ6129GQHEV增程式电动客车,其系统的稳定、可靠性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开发出的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客车满足了市场对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客车的需求。型号为KLQ6129GHEl的混合动力客车体现了苏州金龙在新能源领域 最新研发成果,其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国产的一流动力电池、大功率永磁电机以及自主研发适用于城市公交的HIGER-10整车控制器,具有节油率高,低排放、可靠性及稳定性良好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针对中小城市开发出了KLQ6109GVE型客车,该款车为10.5米低人口纯电动公交车, 采用空气悬挂、一次充电行驶里程为190公里、超长轴距,起步阶段纯电动模式,高速阶段驱动电机和发动机相互配合,实现最佳工作区间的动力输出;制动阶段驱动电机为发电模式,利用超级电容功率密度高的特性,高效率回收制动能量,节油率得到大大提升。 (5)厦门金龙具有十余年新能源汽车研发经验的大金龙有着深厚的研发技术及丰富运营经验。2010年针对厦门城市公交运行路况开发的车型XMQ6127GH5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运营并被列入国家新能源客车补助项目中,该车具有启动无尾气、行驶稳定、低噪音、低能耗等优点,很好地满足了城市客车启停频繁、低速大扭矩等公交运行特点;2011年9月,大金龙生产的65辆混合动力车XMQ6127GHEV4用于余杭公交系统。其他客车公司也积极参与新能源车辆的研发而且取得良好成效,如:重庆恒通客车现在已研发出12米气/电、油/电混合动力客车和7米长的CNG低入口公交车等多款清洁能源客车;广通新能源客车GTQ6117BEVB型客车获得了欧盟认证,其所有项目通过相关测试且完全符合欧盟ECE法规要求,成为国内首家纯电动客车整车通过认证的企业,并获得首批海外200辆的订单。2.国内部分城市推广现状自2009年以来,国家确定了北京、上海等首批13个“十城千辆”工程示范城市34,到2011年,该工程试点示范城市增加到25个。当前,全国已已有超过35个城市公交企业将新能源客车进行了示范并应用5。通过示范性运营显示,新能源客车技术性能总体较为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以下为新能源公交车辆在部分重点示范城市的推广及发展规划情况:(1)北京:“十二五 ”期间, 北京市将把纯电动客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作为重点推进对象,并同时兼顾注视着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先进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辅助并推动国内客车企业建设电动客车生产线,进一步明确本地区电动汽车发展规划;(2)上海:近年来,上海新能源客车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并有效推广了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应用6,提高了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水平,建立多条商业运营线路,成功地实现了示范运营;在燃料电池公交客车方面,跟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实现了局部区域内示范运行;进一步完善了超级电容公交客车现有技术也实现了示范运营;在天然气公交车方面,由于上海具备国产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天然气城市公交客车、加气站装备等优势,在CNG公交车方面已具备相对比较成熟的政策、技术、管理和基础,通过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来提高公交公司积极性,扩大CNG公交车商业化运营规模,使得上海在开发与应用CNG公交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3)广州:近两年,广州成功示范并推广了新能源公交客车,积极推广CNG、LNG(液化天然气)、混合动力等新能源环保汽车,倡导建立低碳型、循环型的生产方式。其中在亚运会期间,投入了26辆纯电动车公交并设立了首条纯电动公交车专线。(4)大连:自2009年,大连市全面启动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33511”工程。近年来,大连在车辆更新中优先购进了一批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和LNG型车。其中:由于LNG公交车具有显著降低废气排放量,接近零排放优点,大连在“十二五”期间将LNG公交车作为大连市低碳试点及示范项目并进一步加大该新能源车型的应用及推广,使LNG公交车数量占全市公交车保有量的2/3以上。(5)济南7:根据济南市出台的济南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中要求:“十二五”期间济南市计划投运电动汽车1万辆以上;通过对新能源车进行示范,积累新了能源车示范运行经验,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辆关键部件维修、维护方面体系并形成一套较全面的新能源运行管理体系。同时,实现LNG公交车的成功应用并推广将会成为济南公交车的重点发展方向。(6)合肥:2009年,合肥建立了全国首条纯电动公交车运营线路,2012年加大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目前,合肥市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客车位列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合肥市示范推广情况良好并成功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示范应用模式。(7)杭州:杭州市重点放在混合动力和液化天然气这两种节能环保客车的试验与推广上,结合公交特色和车型发展特点,通过以混合动力客车为主,充分发挥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客车优势并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客车的应用范围。(8)武汉:20l2年,在武汉市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已达400多辆;在电动客车投入方面,武汉市与厂家签订电动汽车进行了合作并新建了3座大型充电站和150个充电桩, 可同时满足多辆大型客车、轻型客车充电要求。(9)深圳8:20l1年,深圳安排了新能源公交线路130条左右并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公交服务网络,是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投放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10)昆明:2011年下半年,该市公交系统购买了100辆油电混合动力车。2011年9月提出规划,力争2015年推广应用1000辆以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并列入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在公交系统内成功开展油电混合动力、LNG (液化天然气)、纯电动、氢油混合燃烧等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其它城市如石家庄早在2004年便将天然气公交车投入到了本市公交运营中;株洲在电动车示范运营上也取得一定成效。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方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在更多城市也积极展开。3.新能源公交车技术特性及问题分析按燃料状态和能量转化形式分类,新能源9公交客车主要分为液体燃料类(汽油、柴油、醇类)、燃气类(CNG 、LNG 、二甲醚)及电动类(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等)三大10,在新能源公交车类型中,国内多家城市客车生产厂家具有成熟的LNG公交车生产技术,且LNG加气站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在国内也很成熟;在混合动力公交车方面,城市客车对速度的要求不高且混合动力技术较为成熟,其规模化运营不改变基础设施,但性价比、市场需求等因素对混合动力客车的推广有一定影响;燃料电池客车能量转化效率高、零排放,但燃料电池寿命与车辆成本制约着其进一步推广;与其他车辆相比,纯电动客车具有零排放、综合能源利用率最高等优点,因此纯电动客车将是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努力方向11。以下主要详细介绍 LNG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燃料电池公交、纯电动公交车特点及其在部分地区公交领域中应用状况。3.1 LNG公交车 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国内天然气公交车生产技术较成熟,天然气公交车将会应用得到进一步提高12,天然气公交主要有LNG和CNG公交车,二者在部分项目对比情况13见表1:表1 LNG和CNG公交车对比表Tab.1 the comparison of LNG and CNG city bus项目CNG公交车LNG公交车气瓶数量×容积/L5×801×340气瓶自重/kg520280可充装标态气量/N80180充装后行驶距离/km220250550600工作压力/M201.4可知相对CNG车辆,LNG公交车具有续驶里程更长、储存压力更低、使用更安全、 LNG气瓶更轻且LNG加气站选址不受天然气管线的限制等优点;因此LNG客车较CNG客车更具有推广优势14。部分省市借助发展LNG车辆的优势在本市进行示范并加以推广应用,如四川借助丰富的LNG资源、成熟的LNG汽车技术有效推进了LNG车辆的应用13。3.2 混合动力公交车油电混合混合动力车辆能改善发动机低速时的排放和节约能源消耗, 混合动力的形式主要有串联、并联及混合联15,其主要优缺点见表2:表2 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优缺点对比Tab.2 Contrast petrol-electric hybrid vehicl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油电混合动力车优点缺点能达到最优工况且油耗低、污染少;可通过电池回收制动等状况下产生的能量;在市区,可由电池单独工作降低排放;可有效利用现有加油站并保持电池良好工作状态。技术要求高、结构复杂、成本高等而外充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辆具备了纯电动公交车及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各自的优点16。 其技术特点主要有:(1)低速运行时处于纯电动模式通过电力来驱动车辆行驶;(2)与常规混合动力车相比,蓄电池组较大但不需要装备较大功率的发动机;(3)节能减排效果明显;(4)两种运行模式下均可自动回收、释放能量,降速减速或制动时回收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5)能源多样化、适用范围广、可持续发展能力强;(6)使用成本及社会成本较低,产业化优势明显且技术可进一步提。基于以上优点,外充电式混合动力特别适合应用到城市公交车上,其运行效率高、整车造价相对于纯电动较便宜、燃料经济性及排放性好、 使用及维修成本低等优点,符合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发展方向。而在技术研究方面,仍需进一步解决蓄电池的效率、使用寿命、价格以及充电设施等问题。国家公布的关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建【2012】633号),要求将混台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台动力)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对推动混台动力公交客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标准和测试方面17,已颁布混合动力汽车国家标准6项,混合动力汽车测试方法、试验规程报告2项,相比其他类型的新能源公交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动力性能良好、行驶稳定、噪声低、低能耗、污染排放减少70以上等优势,虽然油电、气电、电电混合形式不同,但现有的能源仍可用,不需增加基础设施,现有技术较为成熟,混合动力客车将成为新能源城市客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8。3.3 燃料电池公交车燃料电池以氢和氧为燃料不会有CO及其他有害物质产生,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换电能,发电效率很高 ,对公交行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而燃料电池公交车技术并不成熟,燃料电池城市公交客车的优点及技术难点19见表3:表3 燃料电池公交客车优点及技术难点Tab.3 the advantages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fuel cell city bus 燃料电池公交客车优点技术难点燃料类型广泛;发电效率高;无送电损失;环境负荷小;能耗低、经济性好;节约使用成本。动力系统内部各总成间的匹配和动力系统与整车匹配问题;双动力系统的实际匹配应用;电机等关键总成的冷却问题;总体布置中抗电磁千挠的优化问题,氢能源供应及其相关安全装置;高压电的安全控制及燃料电池管理系统;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公交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同时还有更高的能源转换率等优点,由于结构复杂加之氢燃料在存储、运输、加注等均有特定的要求而且整车安全要求高,成本也较高,距实际在公交车上推广并应用需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燃料电池组小型化、提高车辆续驶里程、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优化车俩的低温启动性能、氢燃料的回收利用及车辆低成本化将是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努力的方向。3.4 纯电动公交车2011年7月,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重点推进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和公共平台(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20。可知,以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主攻方向的技术路线逐步被确定下来。目前电动公交车种类较多,一类是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组、插电式),另一类是“纯电驱动”(包括增程式、电池+电容式、纯电池)。纯电动城市公交客车的优点及技术难点21见表4:表4 纯电动公交客车优点及技术难点Tab.4 the advantages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pure electric city bus 纯电动城市公交客车优点技术难点(1)利于改善城市环境;(2)综合能源利用率高;(3)能够实现能源结构进行有效调整;(4)低碳排放,环境性能好;(5)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6)能大大降低驾驶疲劳强度(1)蓄电池的成本与性能问题;(2)对电池温度、荷电状态等监控方面的管理问题;(3)提高电机控制技术;(4)优化驱动电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并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及耐久性;(5)加大对充电站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未来的纯电动城市公交客车将进一步发展增程式纯电动公交车,实现由车载动力电池提供动力,而在车辆行进中,由配备的较小功率发电机来给电池充电,能有效解决混合动力技术节油不佳问题并降低纯电动车成本,促进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同时,积极开展全电池式 “纯电驱动” 公交客车的研发来拉动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财政部也将在于充电电站建设和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给与财政支出并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使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并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21。3.5.新能源公交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能源公交客车在示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虽然新能源公交客车各类技术路线较多,但关键性技术成熟度不高;(2)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动力电池(包括铅酸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燃料电池等)在功率、性能、安全上仍有待于提高,电池的材质、比功率、寿命、价格等因素制约新能源客车的发展(3)投入的成本很高且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运营,各地区公交企业购买的新能源客车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4)缺少的统一的技术标准,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2223。 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发展,如:(1)加快新能源客车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如:电动客车的安全性、一致性、耐久性与低成本等关键性技术;(2)在动力电池的容量、可靠耐用性能应重点研究,便于开发高性价比的电动客车; (3)在城市运营的公交车辆应选用合适的新能源客车,并将增程式电动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补助范畴;(4)坚持对新能源公交客车的补贴政策的同时深化市场推广,积极探索新能源客车的商业化模式;(5)加大对节能车型(如LNG和CNG公交客车)的扶持, 重点发展绿节能型公交客车,加大对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基础配套设施是保障新能源客车良好运营的基础;(6)参照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加快符合国内新能源客车状况的技术标准研究,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4.结论 新能源汽车是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发展清洁新能源公交客车是公交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4。目前,发展新能源公交汽车需要在技术、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进一步重点研究,在国外相关研究中,部分研究人员通过利用GPS信息开发出一种控制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上的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功率分布的监控策略。该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监控器利用所采集的车速及GPS接收器的路线图等信息来有效提高车辆燃料经济性25。新能源车辆中,混合动力车虽成本较高但集合了电动与燃油车辆的各自优点,可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排放,是当前值得应用的过渡车型;在电动客车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应积极参与国内外之间技术交流合作并与国外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合作。随着电动车辆技术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在车载电源、动力、续驶里程、充电速度及充电量等方面趋于成熟并配备完善的充电设施后,电动公交车辆将成为未来国内新能源公交客车的主流车型。参考文献:1周荣贵.“节能减排”对客车企业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讨J.人民公交,2012(5):98-1002李世豪.公交客车低碳战略发展思考(下)J.人民公交,2010(12):64-663顾建国.十三城市新能源汽车大盘点J.人民公交,2012(1):97-994郭智.关于公共企业运营车辆(新能源车)选型的思考J.城市公共交通,2011(10):28-305李世豪.新能源公交客车示范应用现状和问题J.人民公交,2011(10):98-1006蔡夏英.世博新能源公交车系列研究之一:新能源公交车辆技术J.城市公用事业,2012,26(1):21-247石小杰.济南公交节能技术管理与应用J.人民公交,2012(10):96-978潘浩,董铸荣.基于深圳在用的新能源公交车辆技术状况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1):156-1579秦鹤年,郑鹏宇.汽车新能源及润滑油的发展J.润滑油,2012,27(1):7-1010吴杰臣.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城市公交新能源客车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611陈俐.国内外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状况综述J.城市公用事业,2008,22(3):15-1712王霞,朱宪良.浅谈清洁燃料LNG替代传统汽车燃料柴油的优越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6):59-6013何迪,童岱.四川省推广LNG汽车展望J.西华大学:自然科学版,2012,31(5):42-5614雷洪钧.天然气公交客车(CNG、LNG)性能分析及维护保养J.交通世界,2011(11):64-6615邢向龙.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关键技术的发展J.汽车与配件,2011(30):37-3916顾建国.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探讨(一):外充电式混合动力的优势J.人民公交,2010(1):69-7117王欣.国内外电动汽车标准对比分析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2(7):17-1818王宁,龚在研.基于经济与排放效益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2):57-6419顾建国.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探讨(三):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J.人民公交,2010(3):68-7120雷洪钧.“纯电驱动”公交大客车研发难点所在及解决途径J.交通世界,2011(10):48-5021顾建国.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探讨(二):纯电动(BEV)面临的课题与挑战J.人民公交,2010(2):67-7022蔡夏英.世博新能源公交车系列研究之二:新能源公交车辆配套基础设施J.城市公用事业,2012,26(2):19-2223朱鋐瑛,郭乃幸.能源约束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30(1):131-13424C.C.Chan. Outlook of Electric, Hybrid and Fuel Cell Vehicles J. J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2011,2(1):12-2425Daeheung LEE,Jongyeol JEONG. Supervisory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GPS Information for the Parallel Hybrid Bus System J. J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2011,2(1):39-44【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任保宽(1985-),男,山东聊城人,硕士,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研究方向:客车安全与法规 联系电话:18220833577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交通科技大厦1408室 邮编:710064 E-mail:106583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