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季度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 资源ID:3270330       资源大小:286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季度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分析报告1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1.1 宏观经济走势对电力行业的影响21.2 煤炭行业发展对电力行业的影响61.2.1 煤炭供需总体宽松61.2.2 煤炭价格弱势下行91.2.3 电煤库存持续高位101.3 产业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111.3.1 电力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相继出台121.3.2 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进一步加强161.3.3 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启动181.3.4 电力领域民间投资获支持182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02.1 电力行业整体运行情况202.2 电力投资和建设情况202.3 电力生产情况222.3.1 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持续下滑222.3.2 发电量增速回落232.3.3 水电发电量较快增长242.3.4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272.4 电力输送情况272.4.1 电网供、售电能力继续增强272.4.2 跨省跨区送电较快增长282.5 电力需求情况292.5.1 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292.5.2 工业用电量增长乏力302.5.3 各地区用电量增速明显回落323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分析333.1 电力生产业经济效益分析333.1.1 盈利能力分析343.1.2 偿债能力分析353.1.3 营运能力分析363.1.4 成长能力分析363.2 电力供应业经济效益分析373.2.1 盈利能力分析383.2.2 偿债能力分析383.2.3 营运能力分析393.2.4 成长能力分析404 2012年下半年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预测404.1 宏观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404.2 电力供需将总体平衡424.3 火电企业成本压力将进一步缓解434.4 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将促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441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1 宏观经济走势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2012年2季度,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特别是伴随着欧债危机的反复和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也充分显现。具体来看,希腊风雨飘摇,西班牙银行业陷入危机,多国主权评级被下调,欧债危机再趋恶化,欧洲经济持续衰退;美国经济仍然呈现出温和复苏的趋势,但经济增长减速,且就业市场依旧疲软;受个人消费、出口和公共投资拉动,经历了大地震后的日本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呈现正增长,但仍面临欧债危机、电力短缺等不确定因素;而在外部需求持续下降和自身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影响下,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仍呈现放缓态势。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显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677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2012年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电力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关系密切,总的来看,2012年2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为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国民经济增速放缓态势仍在继续,受此影响,电力行业主要运行指标也呈现放缓趋势。表 1 2011年2季度-2012年2季度各产业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绝对数同比增长绝对数同比增长绝对数同比增长绝对数同比增长2011年Q1-Q22057759.6157003.210260510.9874709.22011年Q1-Q33212199.4303403.815467510.81362049.02011年Q1-Q44715649.2477124.522059210.62032608.92012年Q11079958.169223.8514519.1496237.52012Q1-Q22270987.8174714.31109508.3986777.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从单项指标来看,宏观经济运行的以下特点将对电力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乏力。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1.1%,增速比1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2.9%,西部地区增长13.2%。工业用电一直是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2012年上半年,工业生产仍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但增速持续放缓,受此影响,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乏力;另外,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而有利于促进地区用电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电力行业投资规模随之扩大。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比1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654亿元,同比增长28.6%;第二产业投资67768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投资79288亿元,增长17.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9.3%,中部地区增长25.3%,西部地区增长23.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电力行业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提供了保障,2012年以来,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仍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有助于全国范围内电力消费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结构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电力生产业成本压力继续缓解。2012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1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1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为上涨0.1%和7.0%。总体来看,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趋缓,这不仅有利于电价调整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使得电力生产业成本压力继续缓解,从而有利于电力行业经营状况的改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带动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快增长。201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6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并推动居民用电需求增加,带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稳定增长。1.2 煤炭行业发展对电力行业的影响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一次能源,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燃煤火电比重超过八成。随着电煤供应和电煤合同价格矛盾的显现,分析煤炭的供求状况及价格变动趋势成为研究电力行业发展环境的重要部分。1.2.1 煤炭供需总体宽松2012年2季度,我国煤炭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煤炭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定增长,进口量屡创新高;而受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用煤行业增长乏力影响,煤炭需求持续低迷;煤炭市场总体仍呈现“旺季不旺”特征,煤炭供需相对宽松,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价格则呈现出持续下跌态势。煤炭供给方面,2012年以来,在煤炭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推动下,煤炭行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增速持续较快增长;但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2012年2季度,煤炭行业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回落态势。从数据来看,2012年上半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103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与1季度相比下降6.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6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4%,与1季度相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表 2 2011年6月-2012年6月各月累计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单位: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所占比重2011年1-6月170919.51.41-7月222322.01.51-8月269722.61.51-9月326924.61.51-10月378724.91.61-11月428125.61.61-12月489725.91.62012年1-2月16723.00.81-3月54635.11.11-4月93430.01.21-5月140525.21.31-6月210323.01.4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煤炭供给保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与技术改造矿井陆续进入投产期,煤炭产能逐步释放,煤炭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煤炭产量继续增长。据煤炭运销协会快报统计,2012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195042万吨,同比增加1389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累计完成101266万吨,同比增加5110万吨,同比增长5.3%。但是,因煤炭需求不佳,用户购煤积极性不高,铁路及港口煤炭发运量有所下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煤炭11.66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6月份发送1.76亿吨,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11%。2012年上半年,主要港口上半年转运煤炭3.12亿吨,同比下降4.1%;其中,6月份转运4523万吨,同比下降19.7%。煤炭需求方面,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下游主要耗煤行业仍处于下行状态,产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受此影响,2012年2季度,煤炭需求持续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钢材、水泥及化肥产量同比增速较1季度分别下降4.38个百分点、0.44个百分点、1.84个百分点、5.64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钢材及水泥产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89个百分点、6.73个百分点、14.09个百分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初步测算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6.6个百分点。在主要耗煤行业中,电力行业耗煤9.9亿吨,同比增长2.7%,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9.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3亿吨,同比增长2%,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2.4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2.5亿吨,同比增长4.2%,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5.3个百分点;化工行业耗煤0.95亿吨,同比增长7.1%,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9个百分点。煤炭进出口方面,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出口规模则继续萎缩。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累计出口煤及褐煤577万吨,同比下降34.1%;累计净进口煤及褐煤13408万吨,同比增长77.5%。2012年2季度,由于国内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倒挂,煤炭进口量逐月攀升,并屡创新高,4月、5月、6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分别为2505万吨、2617万吨、2719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395万吨、1260万吨、1346万吨。同期,煤炭出口仍处于较低水平,4月、5月、6月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分别为83万吨、128万吨、47万吨;其中,5月份煤及褐煤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0万吨,4月、6月煤及褐煤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则分别下降55万吨、24万吨。1.2.2 煤炭价格弱势下行2012年2季度,煤炭价格整体延续1季度以来的持续回落态势;其中,4月份、5月份,煤炭价格回调幅度较小,6月份回调幅度明显扩大。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6月29日,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价格为780.2元/吨,较1季度末累计下降32.3元/吨;价格指数为186.2,较1季度末下降7.7点。从部分重点地区市场煤价格变化情况来看:主要生产地区的煤炭出矿价格明显回落。2012年4月份,晋北地区煤炭出矿价格相对平稳,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发热量5000-5500大卡/千克煤炭的出矿价格出现小幅上涨。5月份,晋北地区煤炭出矿价格走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发热量5000-5500大卡/千克煤炭的出矿价格相比晋北地区的降幅则更加明显。6月份,晋北地区煤炭出矿价格则大幅度下滑,月末,同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以上煤炭的“上站”价格由上月末的620-635元/吨之间降至540-555元/吨之间;鄂尔多斯地区发热量5000-5500大卡/千克煤炭的出矿价格降幅更加明显,其中,5000大卡/千克煤炭的“上站”价格由5月末的450-470元/吨之间降至360-375元/吨之间。重点集散地区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明显下滑。2012年4月份,秦皇岛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略有上涨,月末,具代表性的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的主流港口平仓价格回升到780-790/吨之间,比3月末上涨了10元/吨。5月份、6月份秦皇岛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则呈现持续下滑局面,6月末,具代表性的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的主流港口平仓价格降至685-695元/吨之间,比4月末下降了近100元/吨。主要消费地区煤炭交易价格持续下挫。2012年4月份,国内海上煤炭运价走低和消费需求不振,不仅抵消了秦皇岛等集散地区价格上涨对消费地区的影响,而且促使重点消费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出现下滑;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动力煤在广州港的提货价格比3月末下降了5-10元/吨。5月份,重点消费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继续下降,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动力煤在广州港的提货价格比4月末普遍下降10-15元/吨。6月份,重点消费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大幅下挫,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动力煤在广州港的提货价格降至760-775元/吨之间,普遍比5月末下降了75元/吨。1.2.3 电煤库存持续高位2012年以来,煤炭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产量不断增长;同时,受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及水电出力大幅增加影响,火电发电量增速持续回落,供电耗煤量增长有限;因此,电煤库存仍保持较高水平。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供煤6.74亿吨,同比增长2.5%;耗煤6.61亿吨,同比增长1.7%。其中,6月份,全国重点发电企业当月供煤1亿吨,同比下降11%;耗煤0.99亿吨,同比下降8.3%;月末库存9125万吨,同比增加2589万吨,可耗用27天,比1季度末增加8天,比上年同期增加9天。电煤价格方面,保持电煤价格稳定是稳定市场大局的关键,也是社会物价稳定的基础。为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秩序,稳定电煤价格,2011年11月30日下发关于加强发电用煤价格调控的通知(简称通知),对电煤实行临时价格干预。为适当控制合同电煤价格涨幅,通知规定,纳入国家跨省区产运需衔接的年度重点合同电煤,2012年合同价格在2011年年初签订的合同价格基础(合同未约定价格的,以2011年第一笔结算价格为基础)上,上涨幅度不得超过5%;产煤省(区、市)自产自用的电煤,年度合同价格涨幅不得超过上年合同价格(2011年电煤合同有多个价格的,以合同双方确定的最高实际结算价格为准)的5%。并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通知规定,2012年1月1日起,秦皇岛港、黄骅港、天津港、京唐港、国投京唐港、曹妃甸港、营口港、锦州港和大连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电煤平仓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其他热值电煤平仓价格按5500大卡限价标准相应折算。通知的下发遏制了电煤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势头,2012年以来,市场交易电煤价格持续下行,已经处于最高限价之下,并接近终点合同煤炭价格;然而,中电联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今年以来,尤其是6月份以来沿海下水市场煤价下降较多,但煤电企业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上升幅度很多都超过了国家监管规定的5%,加上坑口煤和内陆煤价降幅相对较小,五大发电集团实际到场标煤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小,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累计平均到场标煤单价仍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1.3 产业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2012年2季度,新出台的电力行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十二五”专项规划、风电并网与消纳、电力行业民间投资及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四个方面。具体来看,首先,为促进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与应用,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其次,为加强风电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风电并网和消纳,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再次,随着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下发,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正式启动。另外,为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1.3.1 电力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相继出台2012年2季度,为促进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推广,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科技部相继印发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1.3.1.1 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促风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在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风电技术水平也取得显著进步,并在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整机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及运营、风电场并网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然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战略等国家相关可再生能源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风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12年4月24日,科技部发布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简称规划)。规划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风电产业的现状作了全面的介绍;阐述了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和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在风力发电科技领域的主要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风力发电科技未来5年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从风电领域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根据规划,特大型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将是未来国内风电发展的方向。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6个陆上和2个海上及沿海风电基地。另外,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起步,“十二五”期间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将进入快速发展、规模化开发阶段,规划的出台,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风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未来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并促进我国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跨越,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风电作为新能源的领跑者,风电产业的发展也将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1.3.1.2 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促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应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给予高度重视,太阳能技术、产业和应用取得了全面进步。2010年,我国多晶硅实际产量45000吨,自给率从2007年的10%提高到2010年的50%;太阳电池产量8.7GW,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商业化晶体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19%,硅基薄膜电池商业化最高效率达到8%以上,生产设备也已经从过去的全部引进到现在70%的国产化率;与此同时,国内光伏累计装机达到800MW,500k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并网光伏系统开始商业化推广,光伏微网技术开发与国际基本同步。但总体来看,我国太阳能发电在整个发电结构中占比仍旧严重偏低,且仍处于补充能源的地位。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促进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推广应用,2012年4月24日,科技部发布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从材料、器件、系统及装备四个方向设置了“十二五”太阳能发电科技重点任务,并对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进行全线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十二五”太阳能发电科技有五项重点任务,一是掌握太阳能材料、器件、系统核心技术和工业生产线的关键工艺及装备;二是突破太阳能发电系统规模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及装备;三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四是完善太阳能产品及系统的检测技术和认证标准;五是集成示范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同时,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将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保障光伏市场的规范性和成果转化的高效性。总体来看,规划的出台,对提升太阳能发电的自主研发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完善太阳能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我国从太阳能产业大国到产业强国的转变,形成太阳能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3.1.3 智能电网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出台 智能电网产业化进程加快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逆向分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也对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为适应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电网被提上日程,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2年5月4日,科技部正式发布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简称规划),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的形势与需求,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电网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要发展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要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另外,为了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清洁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电网设备制造产业、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传感,软件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进行布局,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打好基础。总体来看,规划的发布,将促进电网领域技术变革,并提高电网输电及供电能力、抵御重大故障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我国发展大规模间歇可再生能源,对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同时,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拉动作用,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与升级。1.3.2 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风电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技术和产业能力显著提高,风电发展规模快速扩大。然而,随着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的弃风限电问题日趋严重。2011年度,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大幅减少,个别省(区)的利用小时数已经下降到1600小时左右,严重影响了风电场运行的经济性,风电并网运行和消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风电发展工作,提高风电开发利用效率,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6月1日下发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简称通知),就加强风电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风电并网和消纳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指出,要把保障风电运行作为当前风电管理的重要工作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等风电并网运行矛盾突出的省(区)要深入分析本地区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调峰潜力,提出保障风电并网运行的整体方案和针对性措施。积极鼓励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展采用蓄热电锅炉、各类储能技术等促进风电就地消纳的试点和示范工作,加快建立风电场与供热、高载能等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通知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要进一步加强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统筹协调系统内调峰电源配置,深入挖掘电力系统调峰潜力,把保障风电优先上网作为电力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夜间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并网运行困难。要科学安排风电场运行,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并网运行和所发电量的全额收购,不得限制特许权项目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的示范项目的出力。同时,要加强新建风电项目的并网审查工作,不得因新建风电项目限制已建成风电项目的出力。通知的下发,对加强风电开发管理、规范风电建设秩序、提高风电开发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是,为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其他相关措施予以配合,如:出台补偿机制,补偿煤电机组参与调峰造成的损失,从而鼓励更多发电企业参与风电消纳;落实风电上网管理办法,支持“智能电网”发展,建立风电对电网企业和调峰电源企业的激励补偿机制;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可采取合理确定风电、水电和火电“打捆”外送电源的合理配比,进行统一同步开发建设,增强风电大规模外送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1.3.3 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启动为提高我国核电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核电标准体系,2012年4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尽快组织开展工作,并于2013年底前完成涉及设计、建造、运行以及多项技术标准在内的112个项目的研究与制修订任务。我国核电标准起步于80年代初期,现有的核电标准涉及核电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建立与我国基础工业和技术体系相适应,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要求,完整、统一的核电标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体来看,核电标准的制定,特别是技术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核电厂建设和运行成本,并将有效地推动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另外,随着通知的下发及此前核电安全技术研发计划的正式启动,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1.3.4 电力领域民间投资获支持随着民间投资“新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细则相继出台,2012年6月1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以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实施意见共包括15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实施意见从加强准入、调度交易、并网、可再生能源收购、执行电价政策和电力建设市场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要求,以通过完善电力监管制度和措施,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其次,实施意见从培育电力市场、大用户直接交易、电价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创造公平公正的条件和环境。再次,实施意见从法制建设、信息公开、许可工作、处理举报投诉、行业服务、法制宣传等六个方面着手,以企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更好地为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它是相对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而言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居民个人的生产性投资和住宅投资、城乡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在电力领域,民间投资对电力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民营水电站装机约占全国的26%,民营风电装机约占全国的20%,且火电、水电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另外,民间资本在生物质能开发、风电设备制造以及晶体硅材料等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实施意见的出台,旨在为民间资本投资电力创造公平公正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对推进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电力市场主体、促进电力科学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2012年2季度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1 电力行业整体运行情况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但电力行业部分指标随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继续呈现回落态势。具体来看,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火电、风电、核电投资增速下降,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增速回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亦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发电量增速继续回落,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水电发电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但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和居民用电增速远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对电力需求形成支撑。2.2 电力投资和建设情况2012年以来,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稳定增长而不断扩大,同时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同比增速显著提高。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402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与今年1季度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另外,从占比来看,2012年上半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3.6%,与今年1季度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表 3 2011年6月-2012年6月电力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率及比重情况单位: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所占比重2011年1-6月45872.63.71-7月56442.23.71-8月66891.53.71-9月79253.43.71-10月90553.33.81-11月102203.43.81-12月115571.83.82012年1-2月77314.73.61-3月171718.33.61-4月269918.03.61-5月392517.23.61-6月540217.83.6从电源投资来看,2012年以来,受火电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融资困难、取得支持性文件周期长、电力需求增幅下滑等因素影响,火电投资建设积极性明显下降;而受并网与消纳问题制约,风电发展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受福岛核电事故影响,核电也结束了前几年完成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随着火电、风电、核电投资增速的放缓,2012年上半年,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增速呈现回落态势,投资结构随之也略有调整。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461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水电投资553亿元,同比增长46%;所占比重为37.8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2.63个百分点。火电401亿元,同比下降16.8%;所占比重为27.47%,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64个百分点。核电321亿元,同比下降5.1%;所占比重为21.9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9个百分点。风电177亿元,同比下降37.3%;所占比重为12.10%,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69个百分点。从电网投资来看,2012年以来,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及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全面提速,电网投资逐步增加,并在4月份同比实现正增长,且占电力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的比重也呈现逐月上升态势。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393亿元,同比增长8.0%;占电力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48.81%,与今年1季度相比提高11.4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59个百分点。2.3 电力生产情况2.3.1 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持续下滑2012年以来,全国重点电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南埔电厂二期4号机组、雅砻江官地水电站2号机组、三峡右岸地下电站27号机组等顺利投产,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随着电源投资规模的下滑,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较往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2585万千瓦,与上年同期相比少投产893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生产能力564万千瓦,与上年同期相比少投产61万千瓦;火电新增生产能力1587万千瓦,与上年同期相比少投产744万千瓦;风电新增生产能力419万千瓦,与上年同期相比少投产90万千瓦。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104703万千瓦,同比增长8.7%。其中,水电20231万千瓦,同比增长6.4%,占总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为19.32%;火电77691万千瓦,同比增长7.2%,占总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为74.2%;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2%,占总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为1.2%;风电5258万千瓦,同比增长41.8%,占总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为5.02%。总体来看,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增速依旧偏低;另外,由于火电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新增产能不足,火电装机占比略有下降,并对能源结构调整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由于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力供应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应避免火电装机容量新增产能不足对电力有序供应带来不利影响。2.3.2 发电量增速回落2012年以来,受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全社会单月发电量增速明显放缓,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速则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2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增速与今年1季度相比回落3.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9.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国

    注意事项

    本文(2季度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