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课题研究成果展示.doc

    • 资源ID:3269448       资源大小:10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题研究成果展示.doc

    课题: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展示课题负责人:王兴军课题研究主要参与者:白金兴、陈其来、孙柏德、杨燕、陶慧平、袁晓明、何建霞、陈荣花、高荣元、杨富德课题鉴定证书号:GSGB【2015】J0378课题研究社会价值及实践意义:1.课题研究成果先后有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在: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甘肃教育、教育界、教育革新、中学教学参考、试题与研究、素质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 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在2015年“甘肃省中小学高效课堂优秀教学法”(教学模式)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3.由陈荣花老师执教:“尝试用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录像视屏课-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由省教科研所推荐作为甘肃代表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教师信息化技能大奖赛”活动中荣获全国二等奖。4.该模式已有省教科研所推荐向其他初中学校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一、教学模式的界定 1诱导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相机诱导,抓着时机,采用循循善诱,点拨启迪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诱导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阻塞时,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思维,疏通思维,或同伴与老师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诱导探究式”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诱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知识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简言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创新教育的理论:从创新教学理论看,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与研究,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所谓“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这一理论提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四为主”为教学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而“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则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性人才要求教育创新、学习创新,只有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探究新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能力。一个人今天在校学习的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报持某中内在的一致性,而诱导合作探究创新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人际交往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基于这样的理论,教育背景中互动关系双方的情感和认知性质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以及教师最终导致教学成功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群体氛围,促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有利于改善课堂氛围,有利于增强教学有效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三、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流程在诱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不断提高动手实践、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及数学态度的养成,以此实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会”到“会学”,进而爱学乐学,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并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诱导探究式教学注重不局限于现成的结论,而是多方面寻求答案或以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学生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未发展的趋势,进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尝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以下思路: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应该分为:复习课、新授课、模式课等分别进行研究,不能搞一刀切。1. 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复习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个教学环节”(1)研读课标,创设问题串: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审视教材,审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精心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创设问题串,问题由浅入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生生互动,尝试探索:课堂还学生自由探究的时空,没有过多的师生对话,也没有过多的铺垫,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地双边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调节、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相互质疑、争执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串,落实知识点。(3)典型探究、点拨引导:教师在学生已落实知识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编制一些难易适中的典型题目,题目可以是变式的、实际应用的、探索性的、开放型的等等。教师不急于用自己的思考来干扰学生的思考,而是作为一名导演,和学生一起交流,探究,并抓住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板演,练习的反馈信息,抓住关键,点拨存在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4)深化提高、合作探究; 在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小组或同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尝试解决,学生在积极思考和探索中,亲身体验破疑后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热情。(5)归纳提升、发现质:引导学生对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整理、建立知识结构网络。此时变教师设计问题,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也是“诱导探究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案例】:例谈用“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建构高效数学复习课堂由王兴军老师撰写并于2015年5月中旬发表在课程教学研究上。2.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新授课一般可以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交流讨论,互动探究;典型探究、点拨引导;总结评价,应用发展。(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问题情境的设计是诱导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它关系到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的激发,教师要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教学目标要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明确目标,问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进行探究的热情;要有挑战性,介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新认知水平之间,问题可由学生分小组提出,也可由个别学生提出,还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2)、交流讨论,互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探究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实验,阅读,思考等方式主动研究问题,此过程包括“研究问题”“验证问题”“策略评价”三个环节,研究问题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思维操作方式。验证问题时,要注意通过交流研讨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学会的知识,用学会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对问题观点持独立见解的个性。策略评价的过程,要对学生所采用的探究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品质等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后的愉快情感,并用各自的方式将学会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这是学生巩固创造性心理学素质的必要条件。(3)、典型探究、点拨引导。教师在学生已落实知识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编制一些难易适中的典型题目,题目可以是变式的、实际应用的、探索性的、开放型的等等。教师不急于用自己的思考来干扰学生的思考,而是作为一名导演,和学生一起交流,探究,并抓住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板演,练习的反馈信息,抓住关键,点拨存在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4)、总结评价,应用发展。发展是指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领域的发展,它包括归纳总结,检测和迁移训练三个环节,总结的内容有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经验体会评价要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动力,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应用是学生把已知信息或知识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的过程,应用训练要有挑战性,相关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典型性。诱导探究式学习不仅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以施展,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重新树立学习数学信心和兴趣。 【教学案例】:课堂因你而精彩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案例由王兴军老师撰写并于2010年10月在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数学教学研究上发表;浅议初中数学中的诱导探究式学习由陈其来和王兴军撰写并于是2015年5月发表教育界第14总第182期。3.综上所述:初中诱导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模式可归纳为:这里由初中诱导探究式复习课和新授课带有共性的模式。其一般模式课实施过程归纳为“四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图示如下:【教学案例】: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由王兴军撰写于2015年4月在省级刊物教育界上旬刊第10期(总178期)上发表。四、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法的特点从模式的结构和教学过程来看,本模式有五个显著的特点:1.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从模式的结构来看,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引发更多的新问题,从而引发思维,激发创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既是对信息进行筛选综合、重组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2.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一是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触发学生的思维;二是巧妙地设置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学有所思,探有所得;三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排除思维障碍、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学法指导,组织讨论,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五是总结评价,延伸问题。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3.模式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模式包含问题的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诱导点拨学生交流反馈应用巩固的纵向开放结构,为学生独立求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的自评、纠错和能力的发展。而探究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了知识获取的渠道。4.“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法”的精髓。5.“展示”、“点评”是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改革的最大亮点。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提出的观点是“解放学生的嘴,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讲;解放学生的手,搭建平台,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做;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疑。”学生在“说、讲、写、做、思、疑”中认识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树立了学习的自信。“诱导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中的展示随处可见,每一次展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发展的过程,每一次展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阶梯。“展示”可以让展示的小组成员点评,还可以让其他小组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对问题的不理解或错误解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反省并掌握学习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以后再犯以前的错误,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去伪存真、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不要吝啬表扬,即使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参与学习的欲望。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的方法,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五、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法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须遵循相应的原则。1.坚持“诱思探究”的教学原则所谓“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这一理论提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四为主”的教学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而“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则是启发教学的精髓。2.自主性原则诱导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接受能力。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相区别的。在诱导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尽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当然,我们强调诱导探究式教学的自主性并不是任学生自由发展,而应是整个诱导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合理调控之中。最关键的是自主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要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拓展上。3.问题性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意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当今数学教育改革提出:“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因此,围绕问题开展诱导探究式教学是该模式的根本。教师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生如何提出新颖又有独创性的问题。问题性原则应成为该模式最重要的原则之一。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情境的创设到问题的提出,再到问题的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诱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是这场戏的导演,学生是演员,切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5.情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师生之间知识的传输交流,也要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放在首要位置,诱导探究式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诚然,我们研究的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模式也可作一些相应的变化,本教学模式既适用于整堂课的教学,也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片段。我们仍在不断地努力探索。 六、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法进行探究的有效实施策略1.构筑民主的平台,培养主体意识。要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民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树立起学习主人翁的态度。2.树立探究意识,为“诱导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诱导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记忆、练习等一样,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时刻都要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缺少的。3.精选探究内容,为“诱导探究活动”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作为数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中除了包括活动素材和相关资料的准备,更应该包括素养的准备。只有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才能准确合理地选择恰当的“诱导探究活动”的活动内容;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的基础之上,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诱导探究活动”作为新课程理念中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理念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开展。4.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问题要注意: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中,梯度要合理,角度要新颖。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中数学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操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数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5.理清教师角色,为“诱导探究活动”有效开展提供组织基础。教师是“诱导探究活动”的开发者、创造者,又是“诱导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诱导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教师主导”与“学生中心”,而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起来。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建立合理的评价观,为“诱导探究活动”有效的开展提供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认为评价是为了甄别,只注重结果,则会出现具有明显“单维化”“错位化”为特征的伪探究;如果仅是表扬,则会出现“探究活动”的“肯定化”;如果把教师评价做为唯一标准,则探究的课堂又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对于“探究活动”课堂的评价,应该客观中肯、形式多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证明、诊断、激励、指导管理的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发现。7.创新课堂训练-实践“促”学能力是人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它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师奉送的,而是通过个人的实践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应成为训练的主体。课堂训练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这种反复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以训练为主”不应单纯看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满堂做题、满堂提问,而应看成一种教学思想,它体现着时代的特点,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精髓,体现着中学数学学科最基本的性质、特点和目的任务。课堂训练的具体措施a.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训练为主”就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b.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应该把学生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动手解决问题、自我归纳总结等各种训练的时间提高到2/3以上,教师的讲析、提示、诱导、答问等所有活动的时间应压缩在1/3左右。c.精心确定训练内容: 训练的内容应精心确定,包括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美育熏陶、智力的开发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等等。并恰当地确定训练重点,防止面面俱到。c.精心确定训练方式:训练的方式绝非单纯的做题或问答,应包括阅读教材、讨论探究、解说条件和结论、数学概念正误辨析、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尺规作图乃至动手操作,各种方式可集中、可分散、可交叉,灵活和谐,不拘一格。 e.充实课堂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目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学创新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f.优化课堂训练过程:具体到一堂数学课,训练过程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组成:第一是定训练目标。一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由谁来定,这是教师的事情。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是激趣。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一些问题串和有梯度的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三是达标(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这是训练的关键阶段,占用时间最长,这个步骤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训练,或阅读教材、或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或提出问题、或动手解决问题、或自我归纳总结、或独立思考、或班上发言。总之,这是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启发、诱导、激励学生,把握好训练方向。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举足轻重。如果说训练是通往目的地的必经桥梁的话,那么,提问则是这座桥梁的引桥。除此之外,提问还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它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课堂教学从第一分钟走向第45分钟,就是说,提问是完成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第四步是释疑解惑。对学生普遍存疑之点教师要准确、精当讲解。第五是扩展延伸。训练虽然是在目标控制下进行,但数学学习不是机械的,对目标之外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话,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扩展,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可以多占用点时间。训练过程中,教师尽力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一旦学生的学习进人高潮:或两军对垒,激烈交锋,相持不下;或沉浸其中,情不自禁,欲罢不能这时,教师不妨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尽心尽兴,不必顾虑时间问题。这种情形,正是学生个性思想火花碰撞闪光的最佳境界。总之,高效课堂是数学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8.求实重效,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多媒体介入课堂后,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借助它创设情景,解决难点,突破重点,但不能喧兵夺主。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电教媒体,把教学的目标、设计的问题、内容的归纳及与内容相关的图音像一概摆上屏幕。课堂上,教师忙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瞭乱。一节课下来,教师身心俱惫,学生却热闹过后一片茫然。这样的电化教学是低效又耗时,毋宁其无。我们认为对电教媒体的应用应把握“适度、适时、适用”的原则。 9.凝智聚力,重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大力提倡名师引导下的集体备课制度。分级分学科成立备课小组,定时间、定地频数,定主讲人,先分工准备,再集中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到一起来,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好,通过教师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成果与资源的共享,思想与设计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消除无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集体备课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避免课堂教学因教师个体差异而造成教学效果的差异。 10.关注全体,落实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已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成功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中都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方式。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假合作探究,无效合作探究,低效合作探究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切实落实小组探究合作学习。11.精筛细选习题,优化数学练习。反馈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反思自己的教学,要善于发现并敢于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避免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积极构建实效、高效、轻松、和谐的课堂,着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和质量。12.诱导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设计:a.问重点。重点知识是每个同学都应掌握的,因此对重点知识要反复设计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恰当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学生进一步解答提高型题目奠定坚实的基础。b.问盲点,拓展思维广度。盲点,即在正常思维中不易被注意到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影响人们正确思维的问题。c.问模糊点,提高思维精确度。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它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这些模糊点必须予以澄清。而设计恰当的问题进行提问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设计对比性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数的性质时,采用对比讲解的办法,收效甚好。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自觉中陷入明显的谬误之中后,再帮助分析失误之处。通过对模糊点进行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d.问发散点,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散出去,不断扩展到各种渠道、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以求问题的灵活解决。 13.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提问收到最佳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和技巧性。a.把握提问的时机。例如在上课的初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平静趋向活泼状态,这时可采用激发式提问,提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时,可采用逆进式和探究式提问,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b.创设悬念。教师提问时要教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带着一种期待的心理去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c.相机诱导,抓住时机。采用循循善诱,点拔启迪的方法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阻塞时,提出问题要能诱导学生思维,疏通思维,使思维活动顺利开展。d.变换角度。在学生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要从不同角度由浅入深,深入浅问,浅问探究,引导学生从各个、多个方面思考,从中选择最佳解题方法。e.逐层深入。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要顺着思路逐层深入问第2、3个,使学生的认识逐步趋向深刻化。f.提问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提高提问的质量。七、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的实施中应注意事项1、“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法”课要求教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研读课标,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脑中建立起一张知识网络图。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哪些还不是很清晰,易混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设计有效的、精炼的问题串,问题串能连接起整个知识结构,问题串由浅入深,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设计一组简单融合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和一组较高要求的拓展题,对重点、难点问题分散突破,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教学设计不拘泥枝枝节节,而是把握总体环节,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 2、教师把握好介入点拨引导的时机“诱导探究式” 教学模式课非常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说的、做的都给足充分的时间,多的是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教师在学生思维受阻、思维出现偏差时及时介入,引导、点拨,打开学生思维。3、老师把握好点拨引导的度“诱导探究式” 教学模式课非常注重教师的精讲、少讲,学生探究问题遇障碍,往往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受阻,比如学生对已知与结论联系不起来等等,只要教师一点小小的提示就可以了,尽量做到教师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4、在课堂探究中重视对学生的答问,进行及时评价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交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对错,其余学生心理状态也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及时地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对答对的给予表扬;对答错的决不讽刺和挖苦,要对可能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整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的学习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形成学生问,老师答的局面。师生间通过知识的交流,关系会变得越来越融洽,也可使教师做到教学相长,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5、诱导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甚至数学思想和方法都需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型。从具体到抽象,逐渐上升为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再由抽象到具体,应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过程没有教师的启迪,是难达到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规律。八、课题研究的显性成果(一)研究促使学生方面发生了变化1.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到解决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把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良好的人格品质也在这种训练与学习中逐步形成。3.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增加了,问题意识得到了增强,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变多了,他们愿意把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与大家共享。4.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课题组在学校中心教研室的管理和直接领导下,开展了课题立项启动仪式,课题研究理论培训,高效导学案的编写、说课、评课专项培训,教师交流论坛,同课异构教研,教师集体备课,高效课堂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历次中考或教育局组织的抽考或学校组织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当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全省自主招生中我校被西师大附中录取的学生人数逐年处于增加趋势,学校被挂牌命名为:“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秀生源招收基地”。普通高中升学率2014年达81%,显著提高,尤其是六个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得特别快。5.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三年来,课题组始终本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数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开展扎实有效的调查分析研究。在课题实施中,我们问卷、调查了1000多人次,深入全面掌握了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困惑,特别是学生对上课老师的希望与要求,使我们的课题实施有了很强的针对性与目标性。课题组成员带领全校数学教师积极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高效课堂的建设活动。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从后期的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课堂上展示自我的的欲望强,回答问题语言表述能力大幅度提升;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六个实验班喜爱上数学课的学生由实验前的65%上升到89%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自觉学习的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个性评价、个性发展,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后期的调查中,我们明显感到参与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贴近学生学情,课堂中少了一些架大空虚,少了一些无病呻吟。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热情增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几次成绩检测反映出实验班级的数学教学成绩较普通班班级平均高出20至25分。(二)从老师方面 1.教学模式的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从自身地位变换的认识,逐渐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过渡到“导演者”的角色,学生变成教学中真正的一群“演员”,教师只是他们的“导演”,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能自觉的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汲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念,深入的开展各类教改实践和课题研究,加速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2.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整体上促进了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建构高效课堂”活动中,课题组派出的老师积极尝试用该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课堂”,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6月,孙柏德同志荣获全县“创建高效课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初中组三等奖。2014年10月,高荣元老师指导的徐玉霞老师荣获“2014年甘肃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初中数学学科组三等奖。2014年12月,杨燕同志在全县“教研月

    注意事项

    本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