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的发展看其成功之道.docx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看其成功之道从阿里巴巴的发展看其成功之道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的楷模,马云所创造出的阿里巴巴可谓是当之无愧的。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网,阿里妈妈,雅虎中国,口碑网,阿里软件,每一个都可以看作一场壮举,可以说,在B2B,B2C,C2C领域,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占据了大半江山。 那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上的成功之道,到底有哪些? 从创业初期来看,领导者必不可少,当时,马云经历过第一次创业,做中国黄页,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作为后来阿里巴巴的领头羊,马云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于商业头脑,要知道,那时候中国互联网时代还没到来,而马云却瞧准了互联网上的商机。在中国黄页初露锋芒之时,马云便遭受了亚信与杭州电信的挤压,资源上的竞争,在某些时候,就是竞争上的核心优势,马云在中国黄页上,可以说是还未成长起来,就已经被打压了。到后来,马云与杭州电信合作,到意见不和,分道扬镳,从这一点来,马云的是一个敢于选择的人,也是一个敢于放弃的人,虽然第一次创业的失败,但马云并不放弃创业的梦想。 而在这时,诸如雅虎,新浪,搜狐等IT行业也很火爆,而这些IT业也看好马云的才华,但马云非但果断的拒绝,而且将之前的团队人员都招集在面前,说了一句,“我给你们三个选择,第一,你们去雅虎,我推介,雅虎一定会录取你们,而且工资会很高;第二,去新浪搜狐,我推介,工资也会很高,第三,跟我回家,只能分800块钱,你们住的地方离我5分钟以内,你们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车,而且必须在我家上班。你们自己做决定。”结果都跟马云回杭州了。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马云是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者。不要以为马云这番话,是仁至义尽的,走,他让你走好,跟我一起,就是跟着他吃苦。实际上,这句话是有深意的,作为团队的成员,如果去雅虎新浪搜狐,那去的企业会怎么看他们,周围的人会怎么看他们,马云会怎么看他,不走的人会怎么看他,马云对他们,是仁至义尽,他们的选择,就面临着一种困难。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意气用事,一起哄,大家便会跟着马云。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说,一个领导者的魄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远见,马云看重自己的团队,这一招,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再从团队成员的角度来说,都跟着马云,至少证明马云团队的凝聚力是很强的,也就是团队的忠诚得以保障。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云这个团队,首先已经拥有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有远见,有魄力,其次还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这个团队凝聚力很强,目标也很明确。 当然,光有一个团队是不行的,没有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在IT行业,多以先发制人的竞争优势,强有力的技术优势,以及强大的资金优势,方能有望在IT界占得一席之地。 而打造一个怎样的IT企业,正是马云在思考的,如果再像中国黄页一般,与拥有技术与基础设备的电信业一比,或许会像第一次那样盛极一时,但沦落的命运依然十分明显。 而此时国外市场的很多商业模式,在国内并没有形成产业,而此时欧美式的电子商务,以像eBay的C2C,亚马逊的B2C模式为典型,,此时的马云是这么说的,“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模式。” 在IT界,马云没有技术与资金优势,那就只能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来取得成功,这一点便和腾讯QQ,国美电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同处于即时通讯软件的QQ和msn,当大家都明了腾讯QQ的盈利模式是,已被QQ占据了大部分江山,在家电销售行业也是,当中间商的复杂化之后,国美做了一个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桥梁,价格当然便宜了。 再来看马云的阿里巴巴,瞄准的是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型企业,从这来说,中小型企业很多都是被被大企业看好的,竞争压力巨大,但是如果仔细计算的话,量大的优势,可以说是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绝度优势,那怎样建立这种优势了,又得联系到自身的不足,那就只能做桥梁。这就好比360的营销策略一样,在追求绝对的数量后,我只需要几亿人的百分之1甚至更低的付费,因为绝对基数大,便有利可图。而这种形式,也是不拥有核心技术创业常使出的一招。而马云却正好抓住了付费用户的大头,中小型企业。这就是马云为中国中小型企业定身打造的B2B模式。 而也正是这种B2B模式,使得阿里巴巴迅速窜红,获得巨量的融资,解决了资金的困境。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创业初期,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另辟蹊径的先发制人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而作为一种桥梁的理念,是一种很快累积人气的方式。套用一句马云的话来说,“你让人赚了50元,人家很愿意给你5元的。”而阿里巴巴在此时的成功,还得益于口碑营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在为中小企业节约下更多的资金之后,口口相传使得阿里巴巴的人气扶摇直上。 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却并没有使之停下脚步。而接下来打造的淘宝,可以说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中小型企业一样,商家与消费者,也是个巨大的市场,在B2C,C2C市场上,虽然有eBay,但是国外的eBay存在着水土不服的缘故,这就像谷歌,雅虎在中国市场,依然没有百度厉害的原因,因为百度专攻中文搜索。这大概是阿里巴巴敢于打造淘宝网的原因吧。 淘宝创立初期,在各大互联网上,被ebay做广告封杀,而淘宝在此时,同样的另辟蹊径,在小网站上做广告,在公交电梯地铁上做广告,而这种方式,和阿里巴巴看重中小型企业是一回事,新浪,搜狐这些是可以提供很大的流量,但是其他更广阔的方式加起来的数量,不一定比不过一个大的门户网站。 而淘宝的成功,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免费带来的革命,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ebay,是收费的,而淘宝,却是三年不收费。一个免费,一个口碑营销,使得淘宝取得C2C市场上的巨大份额。 从淘宝的创立,可以看到,淘宝的成功,归功于资金的充裕,以及对旧模式的挑战,以及对新阵地的雷厉风行,比如说用免费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而此时的阿里巴巴,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在保持阿里巴巴B2B的成熟模式下,才进军淘宝的。而针对之后打造的支付宝,则是为解决网购不安全问题量身定做的工具,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无疑是又给消费者打了一个强心针。 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则又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把雅虎中国定位为商务搜索,则无疑是一种新的创造,在百度谷歌等企业强势占据中国搜索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时,马云将雅虎中国定位为一种商务搜索,而这种商务搜索,正好联系上自身的电子商务,那做商务搜索这一块的话,雅虎中国显然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 接着,阿里巴巴又打造出口碑网,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口碑营销,而口碑网的建立,也就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从而在其中谋求有利可图的商业利润。 而阿里软件的的建立,同样也秉承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只是把B2B的B换成了软件而已,这样也使得软件市场更为方便。 最后,以同样的理念,“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打造出了阿里妈妈。让博客,以及站点有做广告赚钱的渠道,而自己,只是充当一个中介而已。 阿里巴巴的每一次跨越,都是秉着同样的原理,给人以方便,也就不存在多元化的诸多弊端。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的领导团队,而且还得益于一种理念。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在于我们的发现,就好比雅虎的商务搜索,便是从最初追求量变到质变的基础上,转变为从质的程度来追求更多的量。 总的说来,从阿里巴巴的成功,所谓的成功之道,首先在于发掘,发掘市场的潜力,然后在于执行,也就是把潜在的市场开发成为真正的市场,其次在于提供服务,只有让顾客满意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再次,勇于面对竞争,对手很强大,但也不是完美的无懈可击,只要觉得正确,便可以去勇敢的争取,而最不可或缺的,便是人才,没有人才,企业将是一个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