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学概论调查报告(罗海经).doc

    • 资源ID:3257744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学概论调查报告(罗海经).doc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现状情况的调 查 报 告姓 名:吴梦琼 班 级:2010年秋行政管理专科班学 号:10430014628212011年12月20日目 录一、 基本情况 二、 情况分析三、 应对措施四、 参考文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现状情况的调 查 报 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快续发展,我国的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市务工,因此,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现还正在不断的扩大。这些未成年的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孤儿”、是“弱势群体”。由于这些留守儿童正缺少正常家庭的教育,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成绩、品德和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现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一、基本情况1、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比例本次调查该乡镇的留守儿童共有1800名左右,其中女孩有800人左右。在这些留守儿童中,与其爷爷奶奶一起共同生活的有1280人,与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有300人,其他亲戚朋友代管的有180人,独立生活的经有60人。其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数有400人,特困生300人,残疾学生20人。问题学生150人,约占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我们从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自我认知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度三方面来调查他们的学习基本情况。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学习抱有一定的兴趣,他们选择继续升学。在对自己学习成绩水平的认知方面,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处于优良的占60%,处于中等的占30%,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占10%。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只占80%。3、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属于隔代监护。在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较高。有60%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很好,30%的留守学生认为生活条件一般,有1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不好。另外,在这些学生当中,68%的留守儿童不希望让父母外出;希望和他们一起生活;57%的留守儿童认为住在一起的亲戚没有父母对自己好;70%的孩子都希望能被父母带到打工的地方一起生活;50%的留守儿童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不愿意告之别人,他们认为代管人对自己约束较少 4、调查留守儿童父母的回答 在调查部分学生家长时得知:约有70%-80%的父母给家中配有电话或手机,半个月或二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但也有20%的父母平时很少联系,仅在过年过节时回家呆上几天;在问及“在外打工,最担心孩子什么”时,50%的父母担心孩子没有照顾,怕不安全,20%的被访者担心孩子身体有病,20%的被访者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只有10%的父母担心孩子不学好,干坏事。二、情况的分析: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怀有强烈的内疚感,想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的孩子,然而,他们在重视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在品质的素质教育。另外,在父母外出务工,其子女则大多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代管。据对几个行政村中近200名"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绝大多数监护者是爷爷奶奶,且爷爷奶奶之中文盲、半文盲占到90%,体质不好多病的占30%,学习上帮助是无能为力的,能做到生活上的照顾可谓不错了,而溺爱以至放任则是其必然性。于是,一些只管吃住、不管交流、不管教育的做法成了孩子孤僻、冷漠等恶习的根源,在那些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即行为养成性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由于情感交流不当等原因,造成了自身的封闭、自傲,甚至逆反心理强烈。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长久的分离,会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感情淡漠,尤其与父母之间,交流渐少,距离渐远。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青春期的孩子们最需要正确有效地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外界物质因素的影响。父母常用金钱来弥补与子女的情感交换。这就造成了一些小孩把钱看得比较重,淡漠了与父母的情感。 “留守儿童”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体格没有健全,这样,孩子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外来伤害的防范能力。这就需要那些为人之父母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保护职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较温馨,安全的成长空间。父母一旦长期在外,监护人监护不到位,保护职能缺失,造成监护质量较差,很容易导致孩子对长辈或其他监护人缺少信任感和安全感。三、应对措施“留守儿童”, “留”下来,谁来“守”,“守”不好,会埋下社会隐患。既然“留”下来,如何“守”得好,应采取哪些措施?因此,解决好留守问题,应该先从“关爱”入手。 (一)政府的关爱 社会的安定和谐,有序运作离不开政府的正确指引。同样,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人群,更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1、政府部门应及早出台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及早构建实施适合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特点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拓宽教育形式,以便对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知识、心理、道德和经验等有充分的了解和尊重,营造出平等、友善,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 2、从研究事例中指出“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隔代亲来负责教育,失败者居多。”因此要对隔代的长辈给以新知识、新本领。政府要对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正确的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学校的关爱 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1、学校要积极响应政府“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号召,建立并健全的“家长学校”机制。在学习时间上,可以采取农忙与农闲相结合;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取点与面相结合的模式;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统一的方式;在活动形式上,可以采取授课与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拉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距离。 2、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成长记录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 3、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们,体格还没有健全,加上保护能力的缺失,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外来伤害也没有防范意识。学校的主要职能除了教学以外,还肩负着保护的职能。 (三)家庭关爱 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的确,为人父母者生儿育女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国家和民族培训优秀接班人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家长的职业是培养和教育子女”。为改变眼前贫困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们提供更优越的物质享受,父母们不惜常年在外,拼命挣钱,然而,留守儿童中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家长们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整天都“望”着子女成才,却忽略了正确的引导教育,常常会事与愿违。因为,为人之父母,就应当从现在起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更多关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上。 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出现,但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留守儿童与所有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娃、民族的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等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关爱留守儿童,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四、参考文献1、葛新武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2、杨华祥 杨华君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2007-11-05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忧思录、娄底新闻网- 4 -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学概论调查报告(罗海经).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