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

    • 资源ID:3249580       资源大小:39.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

    人教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透镜 1.透镜的种类及特点: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例如远视镜,其特点是对光有会聚作用,又称会聚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例如近视镜,其特点是对光有发散作用,又称发散透镜。 补充: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上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2.透镜的焦点、主光轴、光心、焦距: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用O表示。 焦点:凸透镜可以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补充1:a.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 b.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实焦点和虚焦点:对于凸透镜来说,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都是实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对于凹透镜来说,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都是虚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三条特殊的光线: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c通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知识点2: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照相机利用当u2f时 ,物体通过凸透镜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取景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调节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使倒立、缩小的实像刚好成长胶片上,调节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2.投影仪: 投影仪利用当fu2f时 ,物体通过凸透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投影片上的图案与像相比,上下左右都相反。投影仪调节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3.放大镜: 放大镜实质就是凸透镜。其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uf时,眼睛在物体异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所成的虚像越大。放大镜调节时遵循“物近像近像变小”的规律。 知识点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相关概念: 物距: 物距是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第 1 页 共 3 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像距:指物体的像离凸透镜的距离; 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 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2.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 3.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当u=2f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fu2f时,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当u=f时 ,不成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质透镜同侧,这是放大镜的原理。 补充: 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 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知识点4:眼睛成像 1.眼睛成像原理: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眼睛各部分的作用: 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 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胶片。 知识点5: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矫正:近视眼需要带凹透镜来进行矫正,原理是利用凹透镜使光发散的特点,能使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第 2 页 共 3 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6: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原因: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矫正:近视眼需要带凸透镜来进行矫正,原理是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能使来自近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补充: a.人眼调节所能看到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厘米左右。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保持明视距离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b.年老的人,眼睛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近、太远的物体都会看不清。 知识点7:显微镜 1.原理:二次成像,两次放大。 2.结构: 物镜:显微镜的两组透镜中,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其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v2f。 目镜:显微镜的两组透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其 uf,成正、放大的虚像,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知识点8:望远镜 1.原理:二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 2.结构: 物镜:望远镜的两组透镜中,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望远镜的两组透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其 uf,成正、放大的虚像,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体,进行第二次成像。 第 3 页 共 3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