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教案(1).docx

    • 资源ID:3248727       资源大小:39.8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教案(1).docx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教案课题: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小数倍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 解决小数倍数的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小数倍数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5课时 一、创设情景: 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引出例5。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2、师:聪聪和明明来到非洲旅游,突然窜出一条非洲野狗。聪聪和明明吓得赶快逃跑。聪聪说:“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我们赶快跑。”这时来了一只鸵鸟,明明说:“鸵鸟!鸵鸟!快来救我们呀!”聪聪和明明骑上了鸵鸟,聪聪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我的最高速度是它的1.3倍,别担心,它追不上我!”明明说:“你跑得可真快啊!那你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啊?”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通过学生喜爱的听故事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1:我发现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 生2:我知道驼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生3:我觉得聪聪和明明非常害怕,想知道鸵鸟的最高速度。 2、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那你们能帮助聪聪和明明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吗?该怎么列式? 生:用56×1.3。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答列式依据。 4、师: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倍数是整数的乘法,今天我们探究的就是像这样的“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 让学生说说发现哪些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列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师:同学们,聪聪算得对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同学互相讨论,并在课堂练习本上计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创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机会,意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6、师:同学们,你们讨论好了吗?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1:动画片上已经告诉我们鸵鸟的最高速度比非洲野狗块,7.28比56小得多,所以肯定错了。 生2:我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得数是72.8。 生3:我用计算器验算的结果是72.8。 7、师:还有不同的验算方法吗?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总结: A、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乘一遍; B、用计算器验算; C、用原式再做一遍; D、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8、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我们还可以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由于第二个因数大于1,那么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 9、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掌握得很灵活,找出了不同的验算方法,很不错。那谁能分析一下聪聪做错的原因呢? 生1:聪聪把积的小数点位置弄错了。因数共一位小数,不是两位,因此小数点要从右边起移动一位是72.8。 10、师总结: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这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通过上个环节的小组讨论,将各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全班相互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方法应用 1、师: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第6页的例5,在书上把正确的算式和答案答句写出来。 师:同学们,倍数不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它们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对于计算结果,同学们也可以用观察法、交换因数的位置相乘或用计算器验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一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2、我们的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课本,这里安排学生看书就是很好的体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判断课本P6的“做一做”这两题是否正确,并把不正确的在课堂练习本上改正过来。 师:××同学回答,你认为这道题是错的?能说说理由吗? 师:××同学你来分析。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2名学生上来板演。 3、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做一做”及本课知识的认识。 师:同学们聪聪明明告别了非洲之旅,又来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师:这棵巨杉重到底多少吨?高到底多少米呢?同学们抓紧时间在课堂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大家做好了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观看大屏幕。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回答。 练习一第14题 师:同学们,聪聪和明明乘坐汽车离开巨杉之后。又乘坐太空飞船开始了星际旅行。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师:大家做好了吗?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生1:要想求出地球到月球有多远,就是求1.28的30倍,算式是1.28×30=38.4答:地球到月球有38.4万千米。 运用教材上的练习,集知识性、趣味性、拓展性为一体,使学生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也了解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聪聪明明的奇妙旅行结束了,在这次旅行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会解决倍数是小数的乘法问题; 生2:我会用各种验算方法来检验计算结果; 生3:计算小数的乘法题时,可不要把小数点的位置弄错了! 让学生自己总结,既帮助他们加深本课所学知识,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的主体地位。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吧!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 0.4 3 2.4× 1.2× = 0.11 5 0.35 1.5 2、在里填上“”、“”或“” 0.76×1.02 0.76×1.05 4.87×0.6 48.7×0.06 0.98×1.02 1.02 0.84 0.84×0.84 课堂检测B 1、判断对错,并把错的改正过来 19.8×0.7=68.6 6.45×0.8=5.16 3.47×60=20.82 2、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蓝鲸的最长奉命是多少? 六、布置作业: 1、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2、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3、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七、板书设计: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 56×1.3=72.8 5 6 1 . 3 × 1.3 × 5 6 1 6 8 7 8 验算: 5 6 6 5 7 2 .8 7 2 . 8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课堂检测答案: 课堂检测A: 1、7.2 12 3.6 0.48 0.132 0.42 2、 课堂检测B: 1、 错 对 错 2、 88.4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的验算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