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桐庐茶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
从品牌茶叶茶产业化看桐庐县茶产业发展以“雪水云绿”等名茶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发展,桐庐县茶叶产业迅速发展。自“领头羊”之“雪水云绿”茶成功打造成全国品牌,“雪水云绿”等名茶带领全县茶产业兴盛,并且逐步走出全县,面向全国。本文通过对桐庐县“雪水云绿”等品牌茶叶生产产业化程度和水平进行调查,综合分析茶叶发展情况。结合桐庐县目前的茶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分析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关键词:茶叶;品牌效应;产业化1 引 言茶叶是桐庐县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桐庐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茶叶在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农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5.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810吨。其中“雪水云绿”产量达335吨,产值1.34亿元。“雪水云绿”茶以其优良品质和品牌效应遥遥领先于其他种类茶叶,为桐庐县茶产业添上了重要的一笔。雪水云绿茶产自桐庐山区,以野生茶为主,产区常年被云雾笼罩,因此茶叶清香飘溢。自2005年岁末“雪水云绿”商标注册成功后,桐庐名茶品牌有了自己的“保护伞”,为桐庐县实现名茶品牌整合、实行行业管理,做大做强桐庐茶产业奠定坚实基础。随后又成立了县雪水云绿茶产业协会,实现了“雪水云绿”茶原产地的保护,实施了行业管理,让“雪水云绿”茶走上规范管理、品牌发展的道路。2007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和2009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上,桐庐县“雪水云绿”茶又传喜报,均获金奖。茶博会有效地提升了桐庐县“雪水云绿”品牌知名度,更极大地激励了桐庐县响应“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奋力打造茶乡,做大做强“雪水云绿”茶的信心和决心。但是近年来受周边县市的冲击,也面临的新考验。2 以“雪水云绿”茶为主的产业化现状分析桐庐素有“丝茶之府”之称。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在桐庐县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及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农业产业中享有盛誉。桐庐雪水云绿有限公司系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定点企业,也是桐庐县农业龙头企业。2.1 生产规模适中,茶叶结构呈多元化趋势桐庐雪水云绿有限公司现有厂房1000余平方米,职工600余人,海拔800米以上的雪水云绿基地850亩。年产壶源牌雪水云绿极品1.5吨、特级3.5吨。目前“雪水云绿”基地主要分布在分水、百江、钟山、新合、瑶琳等五个乡镇,每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00吨左右,其中春茶占到70%,其余为夏茶、秋茶。生产规模相对杭州市其他品牌茶产品较小,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表2.1 各乡镇规划开发茶园面积(单位:亩)乡镇 年份总计20112012201320142015分 水750015001500150015001500百 江2700500500500500700钟 山3000600600600600600新 合3000600600600600600瑶 琳2000400400400400400总 计1820036003600360036003600表中显示,桐庐县各乡镇规划在接下去几年继续扩大茶园面积,为种植更多茶叶、培育优质茶种。随着国内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生产方式也有了质的变化,茶园的流转承包,使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表2-2 桐庐县茶园种植主要品种概况 品种 良种级别 特性 种植区域 单位面积产出率雪水云绿省级 无性系特早 全县65.5公斤/亩天尊贡芽省级 无性系特早 局部 58.6公斤/亩五云曲毫省级无性系次特早 局部57.3公斤/亩雪水云绿、天尊贡芽和五云曲毫都是桐庐县名茶,并均获得省级品牌注册商标,为历代贡品。天尊贡芽产于海拔千米、层峦叠嶂的歌舞乡天尊岩一带,对环境要求较高,而产出率较低。五云曲毫需在相对温度大,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的地方生长,在全县部分地区有种植园区。唯有雪水云绿茶在全县各乡镇有分布种植,产量较大,单位面积产出率较高,品质优异,也占据了最大比重。雪水云绿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变化,茶叶消费出现了多样化格局。具体表现在产品结构上,传统的炒青绿茶减少,而各类名优茶增加,全县的名优茶产量提升,在茶叶总产量中的比重由31.9%提高到52.5%。花茶、红茶减少,名茶数量上升。2.2 茶叶经营销售情况良好国内销售方面,桐庐茶叶内销一是通过各茶叶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二是一些大的茶叶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专卖店,三是产地直销。名优茶通过直销和专卖店销售为主,大宗茶和中低档茶通过茶叶市场销售为主。桐庐县目前有茶叶专业批发市场,长年从事茶叶批发销售,各县、市、区也有茶叶专业市场,但季节性较强。在茶叶出口方面,桐庐集中了省内大部分茶叶出口企业。茶叶出口近年来形势较好,桐庐县是茶叶集散地,出口茶类也较多,主要销往日本、欧洲、中东、非洲和美洲。2.3 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视桐庐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桐庐县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培育壮大当地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雪水云绿”茶品牌,为当地茶农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意见明确提出,加快茶树良种化基地建设,对规划连片新种植无性系早生良种茶叶10亩以上,成活率达到95,经申报、验收合格后,给予一次性每亩800元的补助。同时引导建立良种茶繁育基地,对发展规模在1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给予0.2万元/亩的补助等。意见还提出,加大夏秋茶综合开发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夏秋茶综合开发,对夏秋茶开发效益好、示范作用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等。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以及大量补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茶积极性,也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2.4 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和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上,雪水云绿茶又传喜报,荣获金奖,雪水云绿带领着桐庐茶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拥有了品牌,不但能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也使茶产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龙头产业雪水云绿的带领下,茶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3 桐庐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1 粗放经营,单位面积产出率低,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桐庐县茶园面积5.15万亩,比历史最高年份有所下降,茶园内多为本地有性系茶树品种,树龄老化,加之经营管理粗放,导致低产茶园面积逐年递增。据统计,桐庐县现有低产茶园2.6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50%,平均单产水平仅50公斤/亩,低于杭州市平均单产水平。各产茶乡镇之间单产水平悬殊较大,严重影响了桐庐县茶叶的整体生产水平。桐庐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到3500亩,占总面积5.15万亩的6.8%,而全省目前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为37.8%,远远落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与邻近县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低已成为制约桐庐县茶叶生产发展的瓶颈。3.2 现代茶叶高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滞后桐庐县茶叶生产、加工目前使用的加工机械陈旧,相当一部分茶厂设备陈旧,卫生设施差。目前全县有茶厂370余家,普遍存在“小、散、差”问题。同时,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小,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自身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能力缺乏,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设施、栽培、先进的茶叶加工工艺设备等在桐庐县茶叶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滞后,致使桐庐县茶叶生产、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桐庐县茶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3.3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水平低,茶叶流通信息服务滞后虽然桐庐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多数处于分散经营状态,没有与茶叶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多数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服务层次低,活动不正常,作用不明显。并且在信息流通中,茶叶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制约了农民和商户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利用率。3.4 茶叶市场缺乏规范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桐庐县关于茶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制度等都没有很好地建立,因此也就无法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市场无法召回产品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原因有:一、茶叶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力度不够。二、市场不是执法部门,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方面遇到重重阻力等。当然,也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如市场商户素质参差不齐。4 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径探究面对桐庐县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4.1 全面改造中低产茶园,着力提高无性系良种覆盖率全面改造中低产茶园,进一步培育壮大名茶产业,以做大做强“雪水云绿”品牌。面向国际市场,规划一批高产、高效的生态经济型茶园,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新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园5000亩。新建茶园必须合理选择建园地址,优化茶园规划,加强对土、水、气的监测,推广茶园间作绿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实施生态茶园建设。表4.1 2009-2010低产茶园改造面积(单位:亩)乡镇总面积2009年2010年备注分 水450020002500有机茶转换百 江1300600700有机茶转换钟 山700400300有机茶转换新 合300/300有机茶转换瑶 琳200200/有机茶转换合计700032003800/在2009年和2010年,桐庐县已对各个乡镇茶园进行有机茶转换改造,以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叶的覆盖率,提高单产水平。表格为2009和2010年各乡镇地产茶园改造面积。随着无性系良种茶叶的普及,茶叶整体产出水平也将大大提高。4.2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茶叶的产业化发展水平龙头企业的实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对基地、对茶农的带动力大小。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茶农、服务茶农、示范带动生产、开拓市场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或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扩大辐射面和带动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桐庐县茶产业发展水平。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较强的新产品开发创新和辐射能力,延伸茶叶产业链,全面推进桐庐县茶叶产业化开发的进程。从自采自制、产销一体化经营,逐步发展到规模化经营。4.3 加快茶厂优化改造,实现茶叶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重建一批、淘汰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对茶厂逐步进行改造,规范和完善加工环境和设备条件,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从而解决全县5万余亩茶园的加工任务。培育茶叶流通体系,实现茶叶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充分发挥茶叶交易市场的销售和市场信息功能。同时,培育名牌,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强势品牌企业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技术创新,以品牌为纽带实施资产重组、生产要素聚集和品牌整合提升。此外,还应将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纳入各类农业基地建设、区域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认知。要在集中推出2-3个品牌的基础上,统一制定茶叶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使用国家批准的“雪水云绿”商标,实施“雪水云绿”原产地保护和使用原产地域专用标志管理。统一包装,同时启动统一广告策划,增加广告宣传投入,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树立市场的知名度、信誉度,形成品牌合力。4.4 健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实现茶叶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政府及质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指导督促企业申请QS认证,做好工作,严格把关,及时引导消费和鼓励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监测制度,引导、鼓励和支持茶叶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以及专卖店等茶叶经营销售场所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开展茶叶质量检测。充分发挥行业和技术优势,推广速测技术,加快食品质检机构建设,做好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的同时,逐步扩大食品质量检测的范围和检测项目。在定点茶叶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积极推进安全优质认证茶叶的专销区建设。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对接与互认政策,逐步建立起茶叶的全程质量跟踪制度。参考文献1 黎星辉,郭莎,周婷宇,等.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思考M.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2 苏祝成.关于茶叶产业化理论实证的一些思考J.社会观察.2009.3 虞宝法.实施龙顶名牌战略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