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docx

    • 资源ID:3238783       资源大小:53.6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 (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植物的发芽、生长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总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为了让各种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 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第二单元:光 判断光源的标准: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特点: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着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和冷光源。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光的强弱与温度有关。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不易觉察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激烈的过程。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带来自然灾害的影响。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1牛100克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也可以这样说,摩擦力是由于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摩擦力会阻碍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摩擦通常可以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自行车上的哪些设计与摩擦力有关 自行车的许多地方都有花纹,比如说车轮的表面、脚蹬、车把,花纹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打滑,这与鞋底花纹的作用一样。自行车的刹车装置主要是利用摩擦力使行驶中的车轮停止转动的。自行车还有许多轴承,里面的构造能够减小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另外自行车中还有许多螺丝,这些螺丝和螺母之间都是利用摩擦力才固定到一起的。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世界会变得怎样 世界离不开摩擦力,假如没有了摩擦力,那么世界将变得与现在完全不同:放在地面的物体,只要地面有一点倾斜,物体就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处滚动,直到所有的物体都铺成平面,地球变成一个没有高低起伏的圆球,铁钉和螺丝将从物体或者墙壁里面被挤出来,我们的手也无法握住物体,脚也无法在地面行走,向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也不会留下粉笔的痕迹,任何建筑物都不可能建造起来,起了旋风就永远不会平息。我们会不断地听到发出声音的回声,因为它从墙壁上反射回来,一点也没有被削弱。所以,摩擦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 麻雀 小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0、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 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四、连线题 仙人掌 热带 榴莲 水中 莲 沙漠 科学五上册第二单元光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 二、判断 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7、聚光的多少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 三、选择 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有。 、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深黑色 、咖啡色 、浅色 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一样多 、强光携带的多 、弱光携带的多 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亮 B点燃的蜡烛 C未通电的日光灯 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清早 B正午 C傍晚 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 A前边 B后边 C左边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 A凹镜 B凸镜 C不能确定 1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取得的。 A凸透镜 B凹面镜 C放大镜 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运动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 地表 的巨大变化。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地壳 、 地幔、地核 、 三部分。 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 2 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 4、土壤是 沙 、 小石子 、 黏土 、 腐殖质 、 水和空气 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 食物 和 生存空间 ,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 松动土壤 ,为空气和水营造 空间。 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 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 ,雨水在地面径流时, 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这就是侵蚀。 7、 土地坡度 的大小、 降雨量 的大小、有无 植物覆盖 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 大石头 ,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 鹅卵石 ,而下游河床堆满 细沙 。 9、除了流水,还有 风 、 冰川 、 海浪 等自然力量也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10、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越小 , 大 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二、判断 1、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2、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3、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 5、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三、连线 1、内蒙古 盆地 2、 蚯蚓 物为生 雅鲁藏布江 草原 细菌 要来源 西藏 峡谷 蚂蚁 居 新疆吐鲁番 高原 植物 物的残留体 舟山 丘陵 蜗牛 更容易进入土壤 四、探究实验 1、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 1)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 靠腐烂的生腐殖质的主在土壤中群分解动物植使空气和水 2)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 3)这个实验的最终结论是: 五、调查分析题 调查一下,人们采取哪些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科学五上第四单元运动与力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也能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 2、力的三要素是 、 、 。 3、从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 、 、 、 等。 4、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就是 。 5、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 。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就是 , 就是我国最早利用这个力发明的。 7、弹簧秤也叫 ,它是测量 的工具。它的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 8、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它分为 、 、 。 二、判断: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 3、自行车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用于减少摩擦力。 4、影响汽车运动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和动力。 5、载重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6、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启动小车力量就越小、阻止小车运动的力量也越小。 7、相同重量的物体,一般在滚动状态下比在滑动状态下产生的摩擦力要大。 8、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滚动转变为滑动的装置。 三、选择题: 1、下面物体具有弹力的有 A、弹簧 B、拉开的弓 C、橡皮筋 2、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3、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和。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鞭炮 4、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A、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 5、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A、快 B、慢 C、不变 6、用小车来做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应改变的条件是 A、拉力 B、车重 C、车轮的运动方式 四、连线 1、 背包时,包对肩的压力 电瓶车刹车时产生的力 弹力 射箭时弓产生的力 重力 使运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 摩擦力 海绵被压后产生的力 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 2、 滑动摩擦 自行车刹车时车轮和刹车片的摩擦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与草地的摩擦 滚动摩擦 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 自行车行驶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 五、问答题: 1、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2、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 麻雀 小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0、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 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四、连线题 仙人掌 热带 榴莲 水中 莲 沙漠 科学五上册第二单元光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