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docx

    • 资源ID:3238743       资源大小:47.0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docx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1、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书上第44页46页的例题1例题3.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 、理解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意义。 、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运算式。 、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运算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的第小题。 、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三个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提问:想一想前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根据观察结果,想一想 教师:通过观察,那该等于多少呢? 如果老师把和换成英文字母,你会吗,试试看。 、出示例题的第小题 三个是,那一个是多少呢? × 问:×表示什么? 、出示例题的第小题 问: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 、教科书第45页的例题2. 师:我们已经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什么优越? 教学乘法的简便写法. 乘法交换律a×b=b×a 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用简便记法表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a×b×c=a×,可以写成a···或 、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吨 千克 克 质量单位 、课本第46页例题3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用字母表示S=a·a师: a·a可以写成a2, a2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练习:b·b 7.7 t·t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a·4可写成4a 讨论:含有字母的算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简写?怎样简写?简写时并注意什么? 计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问:表示什么? 二、巩固练习 书46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 三、书49页练习十的13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1、 3=12 =12÷3 =4 例2、乘法交换律a×b=b×a 用简便记法表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a×b×c=a×,可以写成a···或平方千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面 积 单 位 第二课时:用含有字母的数字表示数量 教学内容:书47页例4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2、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代数式的表示法。 3、通过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公式写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2、把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72 2a 7×2 a2 aa a×a 7×7 77 二、新授课 1、书46页例4的第小题 出示:爸爸比小红大30岁,问: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爸爸和小红的年龄关系) 思考:小红1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2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3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的年龄/岁 1 2 3 爸爸的年龄/岁 130=31 230=32 330=33 问:在这个式子中,哪个数量是在变化的,哪个数量不变? 如果用a表示小红的年龄,那么爸爸的年龄该怎样表示? 比较爸爸的年龄是用文字算式表示方便还是用字母表示方便?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A30=11+30=41 当a=15时,a=23,爸爸的年龄该如何计算? 2、书47页例4的第小题 出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 根据条件,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在地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1 2 3 6×1=6 6×2=12 6×3=18 提问:你能用含有 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的人举起的质量吗? (在地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为a,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为6a)。 3、小结:从上面例子可看出,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数是什么,就可以算出这个式子中表示的数值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书48页“做一做”。 四、作业 书49页的练习十的4、5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出示:爸爸比小红大30岁,问: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爸爸和小红的年龄关系) 思考:小红1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2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3岁时,爸爸几岁? 小红的年龄/岁 1 2 3 爸爸的年龄/岁 130=31 230=32 330=33 第三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书第5052页练习十的第612题。 练习目标: 1、使许学巩固用字母标示各种数量关系和常见的几何公式,并能用数字带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归纳总结,巩固学过的知识。 3、渗透函数思想。 练习重点: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 练习难点: 能用字母表示各种数量关系,并能进行计算。 练习用具:各种数字图片、小黑板 练习过程: 一、练习 1、书上第50页练习十的第6题。 出示:每分钟骑u米,2分钟骑多少米? 问:如果是求a分钟骑多少米,又该怎样列式? 用u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 问:如果知道速度和时间,怎样求路程,用字母算式表示。 如果知道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用字母算式表示。 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怎样求时间,用字母算式表示。 问:如果每分钟行150m,时间是30分钟,路程是多少米? 2、完成书上第51页练习十的第7题。 根据a表示商品的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 C= a= x= 如果每袋方便面1.50元,6元可以买几袋? 小结: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这是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我们知道任一组中的任意两种量,都可以求出第三种量。并要学会用具体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3、书上第51页练习十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讲评。 4、书上第51页练习十的第9题。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0÷a所表示的含义。 二、作业 书上第52页练习十的第1013题。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书上第5354页。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3、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教学用具:天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学习解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掌握了它会使我们多了一种解题方法,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授课 1、认识天平:天平是测量物体重量的一种工具,在它的左右两边有两个盘子,当左右两盘所放物体的重量相等时,天平就会保持平衡,即指针指向正中。 2、观察书中第53页的三幅图。 第一幅图:天平左盘放了一个空杯子,右盘放了一个100g的砝码。 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怎样?说明什么? 第二幅图:往空杯子里倒水 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怎样?如果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 第三幅图: 左盘还是一杯水,右盘添上一个砝码,天平两边怎样? 说明哪边重一些? 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结果吗? 左盘一杯水,右盘再添上一个砝码,天平两边怎样? 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结果吗? 小结:当天平两边不平衡,一边比另一边重时,要表示两边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 3、认识方程。 观察:在天平的左边还放着一杯水,右边放250g的砝码,发现什么? 问: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两边的关系吗? 观察100x=250 问:这是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小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每人写三个方程。 4、判断正误。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方程。 小结: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才是方程。 三、巩固练习 书上第54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 书上第62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x100克 100x=250 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才是方程。 第二课时:等式性质 教学内容:书中第5556页。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两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 2、利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 3、通过学习,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方程? 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条公路长8000米,已修了a米,未修的是270米。 一批煤12吨,烧了4吨,还剩x吨。 一批大米x千克,平均每天吃2千克,17天吃完。 一支圆珠笔2元,小明买了a支。如果用这笔钱,可以买8本高级笔记本,平均每本b元。 二、新授课 1、书上第55页的第一幅图。 观察第一个天平,你发现什么? 师:假设一把壶重a克,一个茶杯重b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各放一个同样的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各放二个同样的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各放1个同样的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通过观察,你发现什么? 2、书上第55页第二幅图。 观察第一个天平,你发现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母等式表示吗?用a表示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 如果天平左右两边都拿掉一个花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你能用一个字母等式表示吗? 3、小结。 师:根据刚才的两个操作,你发现什么? 小结: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 4、书上第56页的第三幅图。 根据图,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瓶墨水,右边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平衡吗? 问:左边一瓶墨水,再放上一瓶墨水,这说明什么? 右边原有2个铅笔盒,再放上2个铅笔盒,说明什么? 第一个天平,你能用上字母等式表示吗?a×2=2b×2 天平两边加上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保持平衡? 5、书上第56页的第四幅图。 观察:一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你能用一个字母等式表示吗? 如果把两边的重量都平均分成2份,你发现什么?用字母等式表示?2a÷2=6b÷2 a=3b 6、小结: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左右两任然相等。 三、作业 自己出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等式性质 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左右两任然相等。 第三课时: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书中第57页及58页的例题1。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2、通过讨论和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3、通过教学,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列简单的方程 教学用具:天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36+17 234÷a43 x+84 3x+4y=8 48÷a=9×3 二、新授课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理解“方程的解”。 出示天平和方程:100+x=250 问: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讨论。汇报: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根据数的组成 100+150=250,所以x=150 因为100+x=250=100+150,所以x=150 假如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小结: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会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理解“解方程”。 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通过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辨析,来区别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值的计算过程,指的是计算过程。 练习:完成书中第57页的“做一做”。 2、解简易方程。 出示例题1的图,根据图形列出方程。x+3=9 解方程。出示书中第58页的图。 问:通过演示,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要减3呢? 板书:x+3=9 x+3-3=9-3 x=6 检验 3、练习:解方程,并写出检验的过程。 x+3.2=4.6 x-1.8=4 x-2=15 三、作业 书中第63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解简易方程 出示天平和方程:100+x=250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根据数的组成 100+150=250,所以x=150 因为100+x=250=100+150,所以x=150 假如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第四课时: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书中第59页的例题2。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ax=b或x÷a=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ax=b或x÷a=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 3、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列方程。 教学难点: 自己探索解简易方程 教具准备:小黑板、天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4.8=9.3 x+2.4=73 49+x=53.2 二、新授课 1、书上第59页的例题2。 出示书上例题2的图。学生观察,问: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方程左右两边都除以3呢? 板书:3x=18 3x÷3=28÷3 x=6 检验:把x=6代入原方程 左边=3x 右边=18 =3×6 =18 因为左边等于右边 ,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1.6x=6.4 小结: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 2、解方程:x÷7=0.3 3、讨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三、作业 书上第63页练习十一的第5题。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解简易方程 3x=18 3x÷3=28÷3 x=6 检验:把x=6代入原方程 左边=3x 右边=18 =3×6 =18 因为左边等于右边 ,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第60页的例题3。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5ax=b或x÷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ax=b或x÷a=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会解5ax=b或x÷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教学用具:小黑板、标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男生比女生少2人。 2、三月份的产量比二月份的产量增产13.2吨。 3、实际比计划节约3千克的煤。 4、实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m。 二、新授课 1、出示书中第60页的例题3。 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超过警戒水位0.64m怎样理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 根据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m,列出等量关系式。在这三个量中,哪一个是未知的? 师:我们把这个未知的量假设为已知数,把它假设为xm。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所有的量代入到等量关系式中去列式。 板书:解:设警戒水位为xm。 X+0.64=14.14 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为13.5m。 3、练习:完成书中第61页的做一做。生独立完成。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式假设未知数为x,然后再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作业 1、解方程。 x-4.8=19.32 x+3.8=24.3 4.34+x=6.27 5x=8.5 x÷3=8.19 x÷1.2=9.4 2、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6670km,比亚洲第一长河还长371km,长江长多少千米? 3、少年宫舞蹈队有24人,比合唱队少3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 出示书中第60页的例题3。 板书:解:设警戒水位为xm。 X+0.64=14.14 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为13.5m。 第六课时: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书上第61页的例题4。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ax=b或x÷a=b的应用题。 2、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并能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会解方程。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1、出示书中第61页的例4。 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找出题目的数量关系。 问:半小时的接水量表示什么? 每分钟滴水量×30=半小时的滴水量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板书:解题:假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 1.8=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g。 二、小结: 1、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出来。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式未知数,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并写出来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6题。 2、完成书中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7题。 问: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是最大的? 四、作业 书上第64页的练习十一的第811题。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 解题:假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 1.8=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g。 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内容:书上第65页的例题1。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会列如ax±b=c的方程,并会正确地解如ax±b=c的方程。 2、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学习如ax±b=c的方程。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会列如ax±b=c的方程。 教学难点: 会正确地解如ax±b=c的方程。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方程并解答。 一个数的3倍是12.3? 什么数比45多21? 2、机床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00台,是去年的2倍,去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 二、新授课 1、出示一个足球。 观察:足球上的黑色皮和白色皮有什么特点? 2、书中65页例题1: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问:根据等量关系式你会列方程吗? 3、检验 4、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根据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一般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有多种,解答时可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学校图书馆里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1、独立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列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 四、作业 书上第66页练习十二的15题。 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例题1: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第八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内容:书中第69页的例题2。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如ax±ab=c的方程,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答如ax±ab=c的方程。 2、让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知识。 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稍复杂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如ax±ab=c的方程,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答如ax±ab=c的方程。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每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25千克,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千克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独立列式计算。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课 1、书中第69页的例2。根据图和文字,说一说这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3、列方程并解方程。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10.4 2x+2.8×2=10.4 ×2÷2=10.4÷2 x+2.8-2.8=5.2-2.8 2x+5.6=10.4 x=2.4 2x+5.6-5.6=10.4-5.6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2x=4.8 2x÷2=4.8÷2 X=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4、比较两种解法 三、巩固练习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共重430千克,每一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四、作业 书上第71页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10.4 2x+2.8×2=10.4 ×2÷2=10.4÷2 x+2.8-2.8=5.2-2.8 2x+5.6=10.4 x=2.4 2x+5.6-5.6=10.4-5.6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2x=4.8 2x÷2=4.8÷2 X=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第九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内容:书中第70页的例题3。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列如ax±bx=c的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并学会解答如ax±bx=c的方程。 2、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ax±bx=c的方程。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列如ax±bx=c的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ax±bx=c的方程。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解方程。 4x+5=54 3×2.1+2x=13.4 0.3x÷2=9 4×=20 2、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新授课 1、出示书上第70页的例3。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问: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学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 2、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陆地面积为2.4亿平方千米 x+2.4x=5.1 问: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式。 x=5.1 问:1.5表示什么?那海洋面积怎样求呢? 3.4x=5.1 一种:5.1-1.5=3.6 3.4x÷3.4=5.1÷3.4另一种:2.4x=2.4×1.5=3.6 X=1.5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3、检验 4、练习:将题中的“地球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改为“还有面积比陆地面积大2.1亿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5、比较:这两道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6、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是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得数。 三、作业 书上第7273页练习十三的第510题。 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稍复杂的方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2.4亿平方千米 x+2.4x=5.1 问: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式。 x=5.1 问:1.5表示什么?那海洋面积怎样求呢? 3.4x=5.1 一种:5.1-1.5=3.6 3.4x÷3.4=5.1÷3.4另一种:2.4x=2.4×1.5=3.6 X=1.5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3、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书中第74页。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列方解应用题的步骤,及其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练习、比较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解各种方程。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列方解应用题的步骤,及其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复习难点: 通过练习、比较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解各种方程。 复习用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型、 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回顾思考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 2、说出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的字母公式。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一本练习本a元,买5本练习本应付多少元? 买m千克白糖应付b元,买1千克白糖应付多少元? 一堆煤重a吨,用去6吨,还剩多少吨? 汽车每小时行a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甲班有a人,乙班是甲班的1.5倍,两班共有多少人? 二、指导练习 1、完成书中第74页的第1题。 问: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书中第74页的第2题。 问: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验算时要注意什么?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式: 两个月前的体重-减少的重量=现在的体重 解:设两个月前的体重x千克, x-3=93 x-3+3=93+3 x=96 答:两个月前的体重为96千克。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式: 每盏路灯的灯泡数×这条街路灯总数=整条街的灯泡数 解:设这条街一共有x盏路灯, 5x=140 5x÷5=140÷5 X=28 答:这条街一共有28盏路灯。 分析3.65m表示什么?这一道题把什么看作一倍数? 长颈鹿的高度-羚羊高度=3.65m 解:设羚羊高度为xm,那么长颈鹿的高度3.5xm, 3.5x-x=3.65 x=3.65 2.5x=3.65 2.5x÷2.5=3.65÷2.5 x=1.46 1.46×3.5=5.11 答:羚羊高度为1.46m。长颈鹿的高度为5.11m。 三、作业 书上第7576页练习十四的第16题。 板书设计: 3、整理和复习 两个月前的体重-减少的重量=现在的体重 解:设两个月前的体重x千克, x-3=93 x-3+3=93+3 x=96 答:两个月前的体重为96千克。 4、量一量 找规律 活动内容:书中第7778页。 活动目标: 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找出皮筋的长度和课本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思维方式。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们积极探索的思维方式。 活动难点: 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找出皮筋的长度和课本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根皮筋、一根小木棒、一个圆盘、一把尺子和6本教科书。 活动过程: 1、三个人为一小组,准备好一根皮筋、一根小木棒、一个圆盘、一把尺子和6本教科书。 2、制作一个简易的秤。 3、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记录表 第 小组 所称课本数 皮筋的总长度 1 2 3 4 5 6 皮筋伸长长度 4、根据记录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皮筋长度和课本数的关系 皮筋长度/cm 5、讨论:从图中你发现什么?课本如果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怎样呢?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