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 资源ID:3238515       资源大小:40.2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主备人: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以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本学期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结合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图案的活动,感受图形运动的美和价值。在运用轴对称或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运动的特点,了解通过图形运动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二、单元学情分析 “轴对称和平移”是学生三年级下册所学内容的再认识。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才能完成,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升华。通过采用清源二小数学课堂教学思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渗透数学思想。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图案的活动,感受图形运动的美和价值。 四、单元课时数 6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1 页、22页全部内容。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1 2.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初步认识了对称轴及图形,并能通过折一折知道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正确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及附页1中的图1剪下来,彩笔。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我们都见过哪些平面图形? 2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轴对称图形又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揭题。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1页全部内容,请思考下面问题。 1取出剪好的卡片,折一折,看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完成填一填。 2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图3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3.完成第21页“填一填”。 学生自学。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指三名同学汇报“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 2.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图3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以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22页“练一练”。 。 通过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学生对对称轴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作业:用竖式计算 62.9÷17= 9÷3.6= 2.1÷0.56= 0.51÷0.5=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 等腰三角形:1条 长方形:2条 正方形:4条 等腰梯形:1条 菱形:2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学反思: 轴对称再认识练习课 一、必做题 1. 在A、C、T、W、N、S、X、M、Z这些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2.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和。 丹麦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英文字母S是轴对称图形。 小玲体重是31千克。 一块菜地长48千米。 一袋面粉重45吨。 3 3. 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4. 下面的英文字母,哪组找不出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B C G E F G H O P U W Q J L N 5. 在下列图形中,有个是轴对称图形。 4 32 1 轴对称再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3 页、24页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初步认识了对称轴及图形,并能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画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揭题。 4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3页全部内容,请思考下面问题。 1.淘气画得对吗?根据什么去判断淘气所画房子是否正确。 2.思考:在方格纸上怎样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3.如何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 4.比较第2个和第3个问题,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自学。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指三名同学汇报“填一填” 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另一半。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24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 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另一半。课后反思: 5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练习题 一、必做题 6 平 移 教学内容:教材第21 页、22页全部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初步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并能将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准确的画出来。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卡片,学具。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平移,谁能说说哪些运动是平移运动?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揭题。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5页全部内容,请思考下面问题。 1.你能回答笑笑的问题吗?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移一移。 2.画出小旗平移后的图案,思考:图形平移后的特点。 3.如何画出图形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 (限时5分钟) 学生自学。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指三名同学汇报“说一说”。小结: 7 1.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 2.图形平移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距离 3.图形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改变。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26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的方法,获得对图形平移方法的直观体验。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平 移 1.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 2.图形平移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距离。 3.图形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改变。 课后反思: 平 移练习题 8 2.一、必做题 二、选做题 平移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全部内容。 学习目标: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初步认识了对称轴及图形,并能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怎样画出一个连续平移后的图形? 二、综合练习 9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10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28页全部内容。 学习目标: 1.在运用轴对称或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运动的特点,了解通过图形运动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2.结合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图案的活动,感受图形运动的美和价值。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轴对称或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教学难点:了解通过图形运动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已学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通过已学知识设计美丽的图案应该不困难。 教具准备:A4纸一张、彩笔。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欣赏一组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呢?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7页全部内容,请思考下面问题。 1.欣赏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 2. 先观察原有图案的构图特征,找到基本图形,然后继续画下去。 3.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限时5分钟) 11 学生自学。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指三名同学在展台上展示。 1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图案。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 3小组交流自己是如何画的。 先设计基本图形,再逐步完成整个图案,然后交流设计的过程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28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作业: 简便计算 28.46÷0.25÷4 51÷1.7-24÷ 0.8 6.5*98+13 脱式计算 2.4*0.6 1.2+3.61÷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练习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全部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有个全面系统的复习。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12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情分析: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怎样画出一个连续平移后的图形?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一题。 判断轴对称图形,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完成第2-4题。 三、作业: 练习三第五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3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