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3235918
资源大小:63.57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docx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 :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数量上的有限性。 地域上的差异性 制约性和可变性 有限的稳定性 层次性和复杂性 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生态足迹的研究 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空间的网络化 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是生态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范式,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运用生态工艺,通过原料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建立起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联系,逐步实现工业的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努力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土地适应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经济活动: 强烈的地域性 明显的阶段性 无明显的季节性 专业化与协作化 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分布集中 分布集中原因:原料的非遍在性追求规模经济生产过程易分解,选在交通等优势明显地区生产和技术联系,节约资源及成本趋向布局产生集聚效益 第三产业 产品的无形性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 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 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农业农村景观、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不利影响: 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摆脱贫困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种粮,使之恶性循环。农田面积减少。 河流泥沙淤积:水库报废。水利设施破坏、河流改道,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难度。 发展农田灌溉,大规模的干预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变小气候,造成盐渍化、沼泽化。 过渡放牧。滥垦乱挖,导致草原退化,引发沙尘暴等。 森林状况不断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河流暴涨、泛滥。 土地荒漠化、沙化。 水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农药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长期潜在的威胁。 物种的不慎引进,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不利影响: 酸雨 臭氧破坏 资源浪费 环境破坏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原始农业:主要包括驯养野生动物发展而来的游牧业和由植物栽培发展而来的刀耕火种式的种植业。劳动效率低下,但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不断凸显 传统农业: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难以获得足够的农产品,不合理的灌溉及耕作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石油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另一方面破坏了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问题,土地退化,农产品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破坏。 生态农业:定义见上。一方面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生产科学化;另一方面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劳动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单位产品成本在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部门。特点:就业机会多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 资源密集型:指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部门。 资本密集型:指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少,如机械制造、装备工业部门。 知识密集型: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业的部门。 5. 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 资源型 原因: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 结构特点:一般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由于资源消耗,部门结构朝深加工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工业部门的布局。 河湖水域型 原因:利用水运、生产用水、动力条件 结构:多高耗能的电冶金、电化学工业在水电站附近出现 临海型 原因:对外贸易通道,矿物、生物资源丰富。 结构:海洋水产、海洋化学、海水淡化、原料进口工业,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方便进出口。 临空型 原因:科学技术及全球化,对交通要求不断提高。多电子工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短小轻薄,附加值高,能够承担高运费 智力型 原因:以智力资源位依托的新型企业布局,面积不大,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内,中间的生产销售正外。多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公司指挥中心。优势是技术和信息资源密集。 6.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见第2题 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方便的河水,充足的日照和温暖气候,是农业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的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生产场所,其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坡度、质地、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和持水力 地形对农业的印象以高度、坡度、坡向和地表破碎程度最为明显。破碎程度影响机械化和水利化,易水土流失。 土壤是农业成成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和交换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肥力、化学成分、酸碱度,对农业生长布局有影响。 气候,从光照、温度和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布局。 水是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决定耕地形态、土地利用结构、农业生产部局。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原产地与主产区不相吻合。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因素之一。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缩小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性,扩了农业的区位选择。 生产力水平影响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生产水平。 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 交通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商品性农业和农业地域专门化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的发展。 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起调控作用。 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煤炭、石油、电力和水力等能源资源和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是重要的工业资源。 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工业的发展进程和工业部门结构。 水是现代工业的动力来源之一。 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 动力条件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工业选址于自然条件有关 人文环境: 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需求 地理环境对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空间场所 通过对第一、二产业影响间接影响第三产业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商业的影响 人文环境: 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差异性 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对交通运输业影响。 人口规模、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交通网密度和交通枢纽建设。 人文环境对商业的影响 第三产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有利:环境美好,交通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 人文环境: 交通运输和商业活动: 就业结构、就业规模、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地域流通,资源配置。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改变思想观念。 消极:追逐经济利益,破坏文化传统 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与一定地理空间的集散状态 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指标,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量,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表示。放映人口稠密程度。 耕地密度: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反映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关系。 比较密度:指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上的人口数。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多年生作物及草场牧场 人口经济密度:指某地区达到一定经济水平时所拥有的人口数,是把某地常住人口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加以对比,以反映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经济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某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人口结构: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包括自然、社会和地域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一个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人口发展的历史,涉及地区劳动人口的比例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 人口性别结构:一个地区男女人口数的比例关系,特殊年龄段的性别结构,直接影响人们组织家庭。生育子女等社会生活。通常采用性比例和性别比 人口产业结构: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就业人口总数为100,计算各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性别比:反映两性人口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就业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人口。 人口素质: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等。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 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是度量人口质量的指标之一,由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一岁组平均预期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三个指标综合构成,计算方法是将前两项分别换算成指数值,然后除以一个标准系数,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离开自己原来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1. 人口增加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一、 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的人才 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二、 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导致资源紧张 人口规模会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 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 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 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 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 地形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土壤主要通过影响农业和其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制约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口分布有极大的吸引力。 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生产力发展与分布从三个方面:一是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影响人口分布,三是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 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二是促进新的地区开发。 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 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依靠劳动力到依靠科技,使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衡,向高质量发展、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生产力布局对人口分布影响日益增加。 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城市化是人口分布日益趋于大城市,而后向郊区、小城镇及交通线集中。 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 3. 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是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相应增强。 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文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4. 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人口移动原因: 地理环境因素:迁出地和嵌入地间的距离,随着经济交通条件的改善,逐渐减弱,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基础因素、气候因素 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影响:前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而造成的人口过剩引起移动。资本主义阶段,制造了庞大的无产阶级,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新区开发影响人口移动 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分布对产业变化发生转移。 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 新地区开发的影响 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科技等 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 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 后果: 人口移动直接后果一:是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 后果之二: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可以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紧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调节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对迁出地来说, 利处:一是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暂时缓和国内矛盾。二是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弊端:一是迁出人口多青壮年,迁入地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技术的劳动人口,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二是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三是异地工作的人由于没有永久居留权而没有政治发言权,社会地位受到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及迁入地都有体现。 就迁出地看,人口的移动加强了其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农村,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使之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外移可以加快其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就迁入地看,人口移动对环境影响更为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边疆移民为内地和边疆建立了雄厚工业基础,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是,有的地方的不当开发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是非农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城市职能: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地域:是指景观上已经完全城市化及城市功能要素地域扩散直接影响作用的空间范围。 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地域的空间分布及多种功能地域的空间整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扩展:是指城市功能要素的扩散及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大、城市景观的延伸,是城市化空间表现的侧面。 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种聚落类型。在我国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是有村庄和集镇构成。 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 生态环境脆弱地域:是指地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生态敏感区。 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轮廓、道路布局、建筑、风景点、绿地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城市视觉系统。 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城市 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河流是城市的摇篮,早期城市主要诞生于黄河、尼罗河、两河流域 气候条件对城市大发展壮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地形地貌直接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制约城市的整体布局。 地质条件是城市在工业化时代获取更多的发展优势 自然灾害导致城市发展停滞或萎缩、毁灭。 经济环境与城市 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 经济的周期性涨落对城市发展的加速、减速、稳定三种变化状态。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土地需求价格变化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城市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指示器。 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人文环境与城市 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 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 *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 村落职能类型 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 牧业村落: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 渔业村落: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 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 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 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 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集体农场性村落,经营性农场,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村落的布局类型 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 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 3.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区域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哺育城市,城市反哺区域,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 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点”、“面”作用关系 从地表空间整体上看,城市是“点”状地理单元,区域是“面”状地理单元。这种点、面结合构成的空间内涵体现了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及节点,区域是城市作用的腹地范围,两者在线状地理单元的整合下,形成结节性地域。 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 区域农业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农业发展水平是早期城市产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区域矿产资源及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初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区域技术因素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形成于发展中作用突出 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资源因素对于城市的发展限制程度逐渐减弱 商贸、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等非生产职能成为主导部门 区域市场、区域信息与交通网络、区域消费水平等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与区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结构关联,功能一体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城市产业结构在区域陈阳结构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区域为城市的形成与布局提供控制空间,制约城市数量、分布等,区域要素构成与功能影响城市类型体系。 区域为城市地域类型的形成于分布提供空间载体。区域要素与结构的空间分异为不同职能类型城市体系的形成提供空间布局基础。 城市密集区是区域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高层次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与区域在景观上的相互作用 构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的关键在于城市景观与区域环境、区域景观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城市景观是区域景观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的形成将改变区域景观的结构,增强区域景观质量。 城市景观设计,要以区域景观为背景,根据区域景观特色,选择城市景观要素,构建景观要素体系,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塑造城市景观背景及景观轴线,并对城市建筑物的整体高度、建筑风格、重要的景观节点进行全面合理的布局协调。 4.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体化是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 根据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区域背景及区域供给能力,确定区域城市的数量和区位选择 综合考虑各种区域因素,确定城市区位 合理布局重点城市,建立区域增长极体系。 城市与区域的产业一体化 是在城市对区域产业的吸引和城市产业向区域地区扩散的双向机制下实现的。 城市职能扩散只要表现为交通社会的外延,其次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扩散。带来城市职能和基础设施职能的扩散。 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建设一体化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标致,是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是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 途径: 严禁经城市强污染工业向乡村转移 加快技术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建立清洁闭合型城市工业生产体系 加强乡镇工业的环境治理 制定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 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加强区域以交通运输、信息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实现城乡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前提、 途径: 制定以城市为主体,以区域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区域基础设施整合规划。 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的空间衔接关系,突出城市作为枢纽与组织建设与运行的职能。 建设低碳城镇 通过降低碳排放来减少认为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城镇发展模式。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1、 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2、 物质文化:指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包括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 3、 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 4、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规范等。 5、 文化因子:地域文化中最小的要素,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又可指某种思想、观念等 文化丛: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构成文化丛。 文化系统: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集合组成文化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整体性。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从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所居住的特定地域称为文化区 文化圈:一组相关与相似的文化区在空间上连续或不连续的分布构成文化圈。 6、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系统内部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从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协调就是整合,不协调就是不整合。 7、 文化景观: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8、 物质文化景观: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 9、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 10、 民族体 11、 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 10、文化综合体:一个包含多种文化的和谐的人类群体或社会实体。 一、试评价文化景观论 文化景观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景观是人文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地域单元,反映了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文化景观是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 文化景观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石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 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研究学说: 斯宾塞和霍华斯,在研究美国玉米带、菲律宾椰棕区、马来西亚橡胶园的农业景观时,提出农业景观的6大要素: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 惠特尔西: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化景观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区感知、认识、评价景观并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形成多次文化叠置,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文化这种历史过程成为沉积过程。 拉采尔提出文化景观应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其学生罗奔缪斯,提出文化圈的概念 格莱博纳人文任一文化均有面的扩展,都会在地域上留下文化印记,及文化层。 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有受制于文化,文化创造快乐景观,景观有巩固了文化。 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1.休闲: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条件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区利用和消磨的时间. 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锁进行的各种活动。 2.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以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 4.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5.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由旅游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组成的产业群体。 6.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收益” 1、分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给关系。 替代性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和时间,减轻旅途疲劳,而旅游目的地的置换,也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可达性是语言、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函数。阻力的大小。 旅游流地域分布特点 区内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区外流有增加趋势。 主要的国际流始于、也终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 大尺度范围,旅游者线路多呈闭环状流动,在中小尺度上多呈节点状。 旅游流向多集中于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 流向大城市 旅游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加而是出游率上升,到距离足够大时,距离和消费的阻力是旅游率下降。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季节性、旅游者的地域来源和强度 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提供了推动力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经济作用: 赚钱 *,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 扩大劳动就业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消极影响: 是创汇行业,也是用汇行业 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过渡超前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巨大,旅游门槛过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是一项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战争、经济危机等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受外来冲击,损害当地文化传统和利益,季节性对当地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应有价值。 社会文化影响: 积极: 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的文化交流。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 消极: 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 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文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退化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3.简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要求旅游者的增加量、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旅游开发要与资源承载量、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途径: 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意识。 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规划标准、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慎重对待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防止由于对生态旅游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找旅游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关系。 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比较,确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度。 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有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利和义务。 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增加环保经费。 4.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 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了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地理环境的渐变和突变改变着景观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第七章 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1、政治活动:人类行为的组成部分,有个人政治活动,如选举、组织统治利益集团等,也有国家政治活动,如国家政治管理、国家间的对立冲突与合作等。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围绕着一定的国家政权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的种种活动。 3、政治系统: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由合法机构以及他们实际和法定形式的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组成的时空系统,其地域范围可以小到一个地区,达到一个国家、洲和整个世界。 4、边疆与边界:边疆一般指两个政治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有时也指一国国界线之内远离首都或核心区的部分。边界是一个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限,是国家之间相互作用、不断调整的结果。 5、国际组织:有若干*通过协议所设立的国家间机构。 6、民族与民族主义: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主义:表达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了的族际情感。 7、地缘格局: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条件、宗教、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各国对世界利益的分享和世界责任的承担采取不同的态势,从而产生国家间的盟约关系,形成国家政治集团并构成世界的地缘格局。 8、地缘结构:全球资源分布和国家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有使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战略地位,这种战略地位与地缘格局的配合,构成了世界的地缘结构。 9、国家: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具有一定统治权,并拥有一定国民而组成的社会实体,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由主权、*、领土、国民组成。 10、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1、当代国际冲突具有哪些特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国际冲突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等要求导致的冲突比重大 资源、边界、领土、水道等问题造成问题越发增加。 内战的多变化、国际化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引起的冲突相对缩减 大国介入是冲突更加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