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七章 第五单元常见病多发病章节练习.docx
-
资源ID:3229814
资源大小:56.33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七章 第五单元常见病多发病章节练习.docx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七章 第五单元 常见病多发病章 节练习第五单元 常见病、多发病章 节练习 一、A1型题 1、漏肩风手阳明经证的针灸配穴是 A、外关 B、后溪 C、合谷 D、列缺 E、内关 2、与面瘫关系密切的经筋是 A、足太阳、足阳明经筋 B、手阳明、足太阳经筋 C、足阳明、手太阳经筋 D、足厥阴、手阳明经筋 E、手少阳、足太阳经筋 3、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清肠化湿 B、消食化积 C、祛风散寒 D、运脾化湿 E、健脾化湿 4、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表现为 A、恶寒发热,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 B、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黄而黏,口渴咽红 C、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喉间痰鸣 D、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苔 E、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 5、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治法是 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C、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D、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E、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6、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内补丸 B、完带汤 C、知柏地黄汤 D、止带方 E、肾气丸 7、肾阳虚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 B、腰酸如折,小腹冷感 C、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 D、畏寒肢冷,面色晦黯 E、烘热汗出,头晕耳鸣 8、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温肾健脾,固涩止带 B、温补肝肾,固涩止带 C、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D、温补肾气,固涩止带 E、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9、湿热下注证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的 A、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 B、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样,阴痒 C、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 D、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E、舌苔黄腻,脉滑数 10、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右归丸 B、固阴煎 C、定经汤 D、知柏地黄汤 E、补肾地黄丸 11、月经先后无定期属肝郁肾虚者,可用 A、固阴煎 B、逍遥散 C、左归饮 D、定经汤 E、大补元煎 12、下列哪项不属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证 A、经行乳胀 B、月经量少、色淡黯、质清 C、腰骶酸痛 D、头晕耳鸣 E、脉细弱 13、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 A、月经周期或先或后 B、经量或多或少 C、经行不畅,色黯有块 D、胸胁、乳房胀痛 E、小腹绞痛,拒按 14、气滞血瘀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 A、理气行滞,调经止痛 B、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C、疏肝理气,行滞止痛 D、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E、疏肝理气,活血行滞 15、因气滞血瘀而致痛经,最佳选方 A、膈下逐瘀汤 B、血府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柴胡疏肝散 E、开郁种玉汤 16、哪一项不是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主要证候 A、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 B、经行小腹疼痛,拒按 C、经行量少,色淡红,质稀薄 D、面色青白,畏冷身疼 E、舌黯,苔白腻,脉沉紧 17、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 A、经行小腹绵绵作痛,小腹空坠喜按揉 B、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耳鸣 C、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行经量少,色黯黑有块 D、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 E、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 18、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主证是 A、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乳胀胁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 B、经行小腹冷痛,喜按喜揉,得热则舒,畏寒肢冷 C、经行小腹疼痛,有灼热感,低热起伏 D、经行小腹隐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E、经行小腹绵绵作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19、胁痛的基本治则是 A、疏肝理气止痛 B、清热利湿止痛 C、祛瘀通络止痛 D、养阴柔肝止痛 E、疏肝和络止痛 20、下列哪一项不是肝郁气滞胁痛的特点 A、胁肋胀痛 B、走窜不定 C、入夜痛甚 D、胸闷嗳气 E、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21、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阻络胁痛的特点 A、胁肋刺痛 B、胸闷腹胀 C、痛有定处 D、入夜痛甚 E、舌质紫暗 22、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络失养胁痛的特点 A、胁肋灼热疼痛 B、悠悠不休 C、遇劳加重 D、舌红少苔 E、头晕目眩 23、眩晕的特点是 A、坐立不安 B、头重如蒙 C、头痛头胀 D、头晕眼花 E、恶心呕吐 24、眩晕的治疗原则是 A、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B、滋养肝肾,补气行血 C、清肝泻火,降逆化痰 D、平肝潜阳,养心安神 E、以上均不是 25、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 A、头痛 B、面赤 C、烦躁 D、口苦 E、呕吐 26、阳明头痛,可选用的引经药是 A、羌活、蔓荆子 B、羌活、川芎 C、葛根、白芷 D、柴胡、川芎 E、吴茱萸、藁本 27、外感头痛的致病因素以为主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E、燥邪 28、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的头痛多为 A、太阳头痛 B、厥阴头痛 C、阳明头痛 D、少阳头痛 E、太阴头痛 29、下列哪项不是外感头痛的特征 A、灼痛 B、掣痛 C、重痛 D、胀痛 E、空痛 30、内痔的好发部位是 A、膀胱截石位3、7、11点 B、膀胱截石位6、12点 C、膀胱截石位3、9点 D、膀胱截石位5、7点 E、膀胱截石位2、5点 31、中风的基本病机是 A、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B、外邪阻滞经络,脑窍失养 C、阴阳失调,神机逆乱 D、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E、脑髓空虚,清窍失养 32、中风与厥证的区别是有无 A、神昏 B、肢厥 C、口吐涎沫 D、牙关紧闭 E、后遗症 33、下列哪项不是中风的主症 A、猝然昏仆 B、半身不遂 C、口眼歪斜 D、四肢抽搐 E、语言不利 34、中风的基本病机是 A、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B、外邪阻滞经络,脑窍失养 C、阴阳失调,神机逆乱 D、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E、脑髓空虚,清窍失养 35、疖的治疗方法,以下列哪项为主 A、散风清热 B、泻火解毒 C、凉血活血 D、清热解毒 E、和营解毒 36、不寐的病位主要在 A、心 B、脑 C、肝 D、脾 E、肾 37、不寐的病机总属 A、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B、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C、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D、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E、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38、不寐之心脾两虚证的主治方剂是 A、归脾汤 B、龙胆泻肝汤 C、黄连温胆汤 D、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E、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39、治疗胸痹心血瘀阻证,若伴气虚自汗者,可选用的方剂为 A、生脉散合失笑散 B、补中益气汤合当归活血饮 C、四君子汤合复方丹参滴丸 D、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 E、补中益气汤合失笑散 40、治疗咳嗽常须佐以化痰药物,下列哪味药物不宜用于热痰证候 A、全瓜蒌 B、川贝母 C、白芥子 D、竹茹 E、天竺黄 41、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属咳嗽之何证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燥热咳嗽 D、凉燥咳嗽 E、肝火犯肺 42、治疗咳嗽痰热郁肺证的最佳方剂是 A、桑菊饮 B、桑白皮汤 C、清肺饮 D、清金化痰汤 E、泻白散 43、咳嗽气粗,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腻或黄稠,咯吐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 A、咳嗽之肺阴亏耗证 B、咳嗽之风燥伤肺证 C、咳嗽之痰热郁肺证 D、咳嗽之痰湿蕴肺证 E、咳嗽之肝火犯肺证 44、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下列哪项无意义 A、病程的长短 B、起病的缓急 C、咳嗽的多少 D、疾病的新久 E、以上均非 45、风寒和风热的辨证依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恶寒、发热的轻重 B、渴与不渴 C、舌苔黄与白 D、脉浮与不浮 E、咽喉红肿疼痛与否 46、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是 A、荆防达表汤 B、葱豉桔梗汤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E、加减葳蕤汤 47、下列不是寒湿腰痛特点的是 A、腰部冷痛重着 B、腰痛如刺 C、静卧痛不减 D、寒冷阴雨天气加重 E、转侧不利,逐渐加重 48、瘀血腰痛,治宜选用加减。 A、身痛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膈下逐瘀汤 E、补阳还五汤 49、下列不是湿热腰痛特点的是 A、腰部重着而热 B、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 C、身体困重 D、腰部冷痛 E、活动后或可减轻 50、下列各项,属着痹特点的是 A、疼痛游走不定 B、痛势较剧,痛有定处 C、关节酸痛、重着、漫肿 D、关节肿胀局限,见皮下结节 E、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 51、治疗行痹,应首选 A、乌头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D、宣痹汤 E、白虎加桂枝汤 52、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是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黄芪建中汤 D、补中益气汤 E、人参养荣汤 53、治疗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证,最佳选方为 A、一贯煎 B、麦味地黄丸 C、清骨散 D、当归六黄汤 E、左归丸 54、热秘的特征为 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E、大便不干,小便清长 55、麻子仁丸主治 A、热秘 B、冷秘 C、气秘 D、气虚秘 E、阴虚秘 56、气虚秘可用以下何方 A、麻子仁丸 B、更衣丸 C、六磨汤 D、黄芪汤 E、大补元煎 57、热秘型便秘,应选何方 A、半硫丸 B、青麟丸 C、麻子仁丸 D、六磨汤 E、以上均非 58、从下列泻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 B、泄下粪色黄褐而臭 C、泄泻如水 D、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 E、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59、哪项不是肝气犯胃型呕吐的主症 A、呕吐吞酸 B、嗳气频作 C、胸胁胀满 D、舌红苔薄 E、脉沉细 二、A2型题 1、某女,2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2、患儿,7个月。病起1天,发热,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泻下急迫,恶心呕吐,阵阵啼哭,小便短黄。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平胃散 C、参苓白术散 D、藿香正气散 E、葛根黄芩黄连汤 3、患儿,2岁。昨晚吃鸡腿3只,夜间阵阵哭闹,呕吐2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B、运脾和胃,清肠化湿 C、运脾和胃,祛风散寒 D、运脾和胃,健脾益气 E、运脾和胃,温补脾肾 4、患儿,9岁。发热咳嗽2天。证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而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治法是 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C、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D、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E、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5、患儿,6岁。发热咳嗽5天。证见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首选方 A、三拗汤 B、麻黄汤 C、华盖散 D、荆防败毒散 E、麻杏石甘汤 6、患儿,2岁。发热咳嗽3天。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声重浊,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其证候是 A、风寒郁肺 B、风热闭肺 C、痰热闭肺 D、肺脾气虚 E、阴虚肺热 7、患儿,5岁。证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呼吸困难,喉间痰鸣,面赤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证候是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 C、痰热闭肺 D、毒热闭肺 E、阴虚肺热 8、患儿,12岁。发热咳嗽3天,证见高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呼吸困难,咯黄稠痰,胸闷胀满,面赤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首选方 A、华盖散 B、麻杏石甘汤 C、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D、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E、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9、患者带下过多,若湿浊偏甚,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首选 A、止带方 B、萆薢渗湿汤 C、龙胆泻肝汤 D、五味消毒饮 E、知柏地黄汤 10、冯某,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最佳治法是 A、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B、温经散寒,养血止痛 C、滋肾养血,缓急止痛 D、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E、散寒利湿,化瘀止痛 11、朱某,经前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不适;舌质黯,有瘀点,脉弦。诊断痛经,辨证属 A、肝郁气滞 B、肝脾不调 C、肾虚肝郁 D、寒凝血瘀 E、气滞血瘀 12、患者,男,60岁。久患胁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逍遥散 C、杞菊地黄丸 D、一贯煎 E、二阴煎 13、患者,女,26岁,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在暑夜吃了火锅之后,两手突起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滑。其治法为 A、健脾利湿止痒 B、清热利湿止痒 C、凉血清火止痒 D、清热解毒止痒 E、清暑利湿解毒 14、患者突发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证属 A、肝肾亏虚 B、痰火上扰 C、痰瘀阻窍 D、肝阳上亢 E、气血亏虚 15、患者肛门突然剧烈疼痛,肛门缘周围有暗紫色椭圆形肿块突起,表面水肿,其诊断是 A、肛管癌 B、血栓性外痔 C、肛旁脓肿 D、肛裂 E、内痔嵌顿 16、8月上旬,一男性儿童前额部出现2个红肿结块,约2cm×2cm,中央有一个脓头未溃,疼痛拒按,伴口渴便秘,尿短赤。应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暑汤 D、防风通圣散 E、黄连解毒汤 17、患者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其治法是 A、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B、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C、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D、清肝利胆,安神定志 E、清心凉肝,镇惊宁神 18、患者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紫暗,脉弦涩。证属 A、痰浊痹阻 B、寒凝心脉 C、气滞心胸 D、心血瘀阻 E、心阳不振 19、患者,女性,60岁,有冠心病病史半年,昨日与邻居发生口角后即感觉心痛阵作,痛无定处,脘腹胀闷,嗳气较舒,苔白,脉细弦。治疗主方选 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当归四逆散 D、甘麦大枣汤 E、栝蒌薤白半夏汤 20、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疗应首选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新加香薷饮 D、桑白皮汤 E、藿香正气散 21、患者,男性,43岁,身热,微恶风,汗少,头昏重胀而痛,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濡数。此患者应诊断为 A、感冒风寒 B、感冒风热 C、感冒暑湿 D、时行感冒 E、体虚感冒 22、腰痛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其证候是 A、寒湿腰痛 B、风寒腰痛 C、瘀血腰痛 D、湿热腰痛 E、肾虚腰痛 23、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身体困重,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 A、清热化痰,舒筋通络 B、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C、利水消肿,舒筋通络 D、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E、健脾渗湿,舒筋止痛 24、某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 A、防风汤 B、双合汤 C、薏苡仁汤 D、乌头汤 E、宣痹汤 25、患者肢体关节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应首选 A、独活寄生汤 B、蠲痹汤 C、薏苡仁汤 D、乌头汤 E、白虎加桂枝汤 26、患者午后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27、患者低热,热势随情绪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28、患者午后或夜间发热,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欲多饮,肢体疼痛,面色萎黄,舌有瘀点,脉弦。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29、患者发热,热势较低,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30、患者发热,热势不高,常在劳累后加剧,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31、患者常在劳累之后低热,伴有头晕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 B、活血化瘀 C、清肝泻热 D、甘温除热 E、益气养血 32、患者70岁,临厕大便,努挣乏力,挣则短气汗出,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结,舌淡苔薄,脉弱。治法宜 A、补肾助阳 B、温阳益气 C、益气润肠 D、养血润肠 E、滋阴通便 33、某患者,大便干结,排解困难数月,伴身热心烦,腹胀满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最佳选方为 A、麻子仁丸 B、更衣丸 C、大承气汤 D、增液汤 E、大柴胡汤 34、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脾虚泄泻 C、肾虚泄泻 D、暑湿泄泻 E、寒湿泄泻 35、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痛,脉弦。此属何型呕吐 A、胃阴不足 B、热邪犯胃 C、肝郁化火 D、肝气犯胃 E、以上均不是 36、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满,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治法宜用 A、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B、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C、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D、温养脾胃,降逆止呕 E、以上均不是 37、患者突然呕吐,脘闷不舒,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选用 A、保和丸 B、小半夏汤 C、香苏散 D、平胃散 E、藿香正气散 38、男性,29岁,近3天因生气后出现胃脘胀痛,攻窜不定,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化肝煎 C、柴胡疏肝散 D、大柴胡汤 E、以上均不是 39、患者,男性,31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桂枝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良附丸 三、B 1、A.消风散 B.当归饮子 C.龙胆泻肝汤 D.参苓白术散 E.黄连解毒汤 、湿疮血虚风燥证首选的方剂是 ABCDE 、湿疮湿热蕴肤证首选的方剂是 ABCDE 2、A.内痔 B.外痔 C.肛乳头肥大 D.肛漏 E.锁肛痔 、适宜采用硬化注射疗法的是 ABCDE 、适宜采用挂线疗法的是 ABCDE 3、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E.加减葳蕤汤 、感冒暑湿伤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ABCDE 、感冒风热犯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ABCDE 、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ABCDE 4、A.甘姜苓术汤 B.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C.四妙丸 D.身痛逐瘀汤 E.右归丸 、肾阳虚腰痛,治宜 ABCDE 、湿热腰痛,治宜 ABCDE 5、A.腰部疼痛,重着而热 B.腰痛如刺,痛有定处 C.腰部冷痛重着 D.腰部隐痛 E.腰部酸软无力 、寒湿腰痛的特点是 ABCDE 、湿热腰痛的特点是 ABCDE 、瘀血腰痛的特点是 ABCDE 6、A.防风汤 B.乌头汤 C.薏苡仁汤 D.蠲痹汤 E.双合汤 、痛痹的代表方宜选 ABCDE 、行痹的代表方宜选 ABCDE 7、A.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 B.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 C.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 D.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周围结节,皮肤瘀斑 E.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 、行痹的主要症状是 ABCDE 、着痹的主要症状是 ABCDE 8、A.丹栀逍遥散 B.清骨散 C.补中益气汤 D.血府逐瘀汤 E.归脾汤 、治疗内伤发热气郁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BCDE 、治疗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BCDE 、治疗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BCDE 、治疗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BCDE 、治疗内伤发热血虚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BCDE 9、A.藿香正气散加荆芥、防风 B.藿香正气散加木香、枳壳 C.藿香正气散去白术,加鸡内金、神曲 D.新加香薷饮 E.黄连解毒汤 、外邪犯胃之呕吐,若伴见脘痞嗳腐,饮食停滞者,其治疗方宜 ABCDE 、外邪犯胃之呕吐,若风寒偏重,寒热无汗,其治疗方宜 ABCDE 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题 1、 C 漏肩风的针灸配穴:手阳明经证配合谷;手少阳经证配外关;手太阳经证配后溪;手太阴经证配列缺。外邪内侵配合谷、风池;气滞血瘀配内关、膈俞;气血虚弱配足三里、气海。 2、 C 病位在面部,与太阳、阳明经筋有关。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邪气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3、 D 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4、 C 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 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赤,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显于气关。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5、 D 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 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赤,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显于气关。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6、 A 带下过多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 7、 E 带下过多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 8、 C 带下过多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 9、 D 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药:止带方。 10、 B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 11、 D 若肝郁肾虚者,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黯淡,或有块;经行乳房胀痛,腰膝酸软,或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宜补肾疏肝调经,方用定经汤。 12、 A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 13、 E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 主要证候: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紫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 14、 B 痛经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15、 A 痛经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16、 C 痛经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17、 C 痛经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18、 A 痛经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19、 E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 20、 C 胁痛之肝郁气滞证 证候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1、 B 胁痛之瘀血阻络证 证候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瘾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22、 A 肝络失养证 证候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23、 D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24、 A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 E 肝阳上亢证 证候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26、 C 阳明头痛的引经药经常采用:葛根、白芷。 27、 A 风为百病之长,外感病证,一般以风邪为先导。 28、 C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29、 E 空痛属于内伤头痛的特点。 30、 A 内痔是发生于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好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3、7、11点处,以便血、坠胀、肿块脱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31、 D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虚、火、风、痰、气、血为其病机六端。 32、 E 中风多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所以,是否有后遗症是中风与厥证最主要的鉴别点。 33、 D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但无四肢抽搐。 34、 D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虚、火、风、痰、气、血为其病机六端。 35、 D 疖的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36、 A 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37、 E 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38、 A 不寐之心脾两虚证 证候主症: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9、 D 胸痹心血瘀阻证,若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者,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等益气祛瘀之品。 40、 C 白芥子的药性辛、温,可温肺化痰,治寒痰喘咳。不宜用于热痰证候。 41、 A 咳嗽之风寒袭肺证即风寒咳嗽 证候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42、 D 咳嗽之痰热郁肺证 证候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43、 C 咳嗽之痰热郁肺证 证候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44、 C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症。 45、 D 风寒证和风热证都可见脉浮,因此不能作为辨证鉴别依据。 46、 A 风寒束表证 证候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47、 B 寒湿腰痛 证候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腰痛” 48、 A 瘀血腰痛 证候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 病人有跌仆闪挫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腰痛” 49、 D 湿热腰痛 证候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腰痛” 50、 C 着痹 证候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痹证” 51、 C 行痹 证候主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 “痹证” 52、 B 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是:小建中汤。而补中益气汤算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 “内伤发热” 53、 C 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证 证候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内伤发热” 54、 A 热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便秘” 55、 A 热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便秘” 56、 D 气虚秘 证候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便秘” 57、 C 热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便秘” 58、 B 泄泻之湿热伤中证 证候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泄泻” 59、 E 呕吐之肝气犯胃证 证候主症:呕吐吞酸,哎气频繁,胸胁胀痛,舌淡红,苔薄,脉弦。 “呕吐” 二、A2型题 1、 C 面部穴位宜轻刺浅刺。 2、 E 湿热泻证 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代表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 3、 A 伤食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代表方剂:保和丸。 4、 B 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郁肺证 证候: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浊涕,咳嗽,气促,咯吐黄痰,咽红肿,喉核红肿,纳呆,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 5、 C 小儿肺炎喘嗽风寒郁肺证 证候: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呛咳频作,呼吸气急,痰稀色白,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华盖散。 6、 A 小儿肺炎喘嗽风寒郁肺证 证候: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呛咳频作,呼吸气急,痰稀色白,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