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当堂达检测新人教.docx
-
资源ID:3229288
资源大小:37.5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当堂达检测新人教.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当堂达检测新人教20<庄子>故事两则当堂达标检测 1.翻译下面句子。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3.句中加点词含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鸱得腐鼠 B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C鯈鱼出游从容 D至于斟酌损益 4.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6.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如今你要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你确实是不知道鱼的快乐! 2.( C ) 3.( C ) 4.这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1 这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5.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6. 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点,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怎么知道” 。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律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他只是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 。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可以知道鱼快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