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docx

    • 资源ID:3224270       资源大小:70.55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docx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五篇古诗文中,有一首楚辞、一首乐府诗、三篇古代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国殇孔雀东南飞是讲读课文,陈情表是选读课文。 六国论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宋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勿蹈覆辙。 游褒禅山记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观点发人深省。 国殇选自楚辞,是诗人屈原为壮烈牺牲的爱国将士写的一首祭歌,也是一首咏唱爱国精神的英雄赞歌。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乐府叙事诗中最长的一首,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优良传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古诗文欣赏能力,还要结合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 本单元表达与交流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文章的起草与修改的基本要点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起草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本单元的应用文简报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了解简报格式,初步掌握简报编写方法。 单元教学策略: 古诗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从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的欣赏等方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赏析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方式等。还要加强学生对古诗文主旨的理解,并进行适当拓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独特的视角,注意作者怎样质疑释疑的。 单元教学课时: 六国论 2课时 游褒禅山记 2课时 国殇 2课时 孔雀东南飞 2课时 应用文 简报 2课时 六国论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正确译文。 2掌握“论”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学习独到的立论角度和借古讽今的写法。 情感目标: 1能结合六国论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增强忧患意识。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本文“以史实为据,叙史高度概括”的史论内容。 2结合其他史论文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对象相同,角度不同,观点有异。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删减质疑法 教学设想 1设计自读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分四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整理关于作者苏洵的资料及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第二组上网搜集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上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第三组借助工具书,阅读苏辙的六国论,提炼观点。 第四组借助工具书,阅读清代李桢的六国伦,提炼观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自然段。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导读”,初步明确课文内容,把握赏析思路,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 关于“课文导读”的内容 “课文导读”共4 小段。 首段介绍了赏析古文的思路和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 第2小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阅读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阅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阅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自读提纲。 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提纲力求体现“课文导读”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暴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洎牧以谗 诛 胜负之数 数吕师孟叔侄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散约败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与而不助五国也 粮而景从 悉使兵负草填之 革灭尽之标 然自得 笑大方 学生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练习与思考三”和以下的补充练习 有些文言词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 至于颠覆 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盖失强援 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弊在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或曰:“六国”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翻译。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丹以荆卿为计。 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附自读提纲参考答案: sàng shuài pù bào jì chán shù sh cóng zòng 嬴 赢 羸 殆 怡 贻 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迅速,快。 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 爱惜 吝惜 发语助词大概 弊病 困顿 有人 或许像 还 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诸侯;秦。 刺秦王;抗秦之。译文。 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简介背景 学生结合上网所查资料介绍,教师补充。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XX年,辽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XX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XX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XX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 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四、研习新课 关于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听配乐朗诵课文,学生分析讨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导读”,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 个自然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 A / / B / / C / / D / / 学生朗读课文第自然段,思考: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怎样的? “课文导读”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课文导读”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一、二、三。 朗读课文,背诵第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至第自然段,落实教学目的第3、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练习与思考”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自然段,口译本段内容,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自读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2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课文导读”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阅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作者用_和_相比较,_和_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_,诸侯失地的原因是_,“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_,_”的道理,证明了“_”的观点。 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_与明日_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_;秦得“五城”、“十城”之后。“_”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_”的。从而证明:_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_”。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_”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_”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以上两层用了_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_”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_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 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 1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2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三、学习第自然段 学生自读自学,教师指导点拨,自学提示如下: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学习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他们的灭亡, 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值得同情和理解。 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四、学习最后两段 教师提示思考问题和分析角度,学生反复朗读,分组讨论。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导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导读”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五、课堂小结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 学生讨论:如果将第自然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自然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自然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六、拓展延伸,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学生总结补充材料,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1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2李桢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1请同学分别从相关材料中找出揭示六国灭亡原因的语句。 明确: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辙:“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李桢:“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2联系六国灭亡的历史材料和相关评论,评价作者思想观点,学习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明确: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作者的观点,具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现实针砭的实用性。 就六国灭亡的历史背景来看,秦国方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六国方面,“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六国之中,在秦连横策略的威逼利诱下,“赂秦”以求苟安的实在不少,当然是六国被秦各个击破的重要原因。对此,作者深感痛惜。 难能可贵的是,苏洵抓住这一点结合宋的现实问题进行立论,又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宋代,对外屈膝投降是其主要的外交国策,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隐患。苏洵正是针对这种时弊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此所谓借古讽今。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苏洵六国论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既有其外因,更有其内因。魏、韩之丧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秦国只是落井下石,坐收渔翁之利而已。至于齐亡,其中不乏不救五国而失盟友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的结果 苏辙六国论也有片面的地方。小苏从韩、魏两国所处地理位置来论述,虽然抓住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也有失偏颇。 李桢六国论观点既比较客观,也比较玄乎。因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秦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具备。但李桢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于“天助”则是不客观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几篇史论文的对象相同,但角度不同,观点也就有异。从而提醒我们学习史论文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内容。 七、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完成“练习与思考”。 用删减质疑法研读苏辙的六国论并质疑。 游褒禅山记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乃、道、盖、所以、观、名、以、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以、其”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文言断句和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词类活用知识和文言句式的特点。 能力目标: 找出写作线索,厘清作者思路。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的写作手法。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写法。 情感目标: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揣摩语言,熟读成诵。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准备 1分组搜集整理资料,分三组进行。 第一组查阅作者王安石的资料。 第二组上网查一查关于褒禅山的资料。 第三组了解一下关于游记的写法和特点。 2通读全文,掌握注释,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判断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进行知识积累 同学交流讨论关于作者王安石和关于文体“记”的知识。 明确: 关于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国公,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三、思考讨论,信息筛选 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明确: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明确: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因为已经“尽吾志”了。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至洞之深处。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无限风光在险峰”。“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能力提升 要求: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明确: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五、分析鉴赏 要求:学生自主翻译第三段,并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 重点句子和词语: 1“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汉语时可省略。 2“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3“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5“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停顿。 要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作者先说“古人之观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人?是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们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作了注脚。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六、合作探究 第二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略写前洞。 这一段中的对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出来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后悔? 明确:遗憾的心情。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际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第四段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 七、拓展探究 分组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明确: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或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八、课堂小结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辩证关系,这个同学们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它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用区区几百字就为我们深刻透辟地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九、作业 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应该删去呢?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备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板书设计 记叙山院洞碑 议论尽志无悔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彩;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味。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二、合作探究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同学和乐朗诵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1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吗?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明确:第三段议论由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4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总结特点,借鉴提高 探讨: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明确: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分析鉴赏 概括第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明确:这几句话看似“闲笔”,但却不可

    注意事项

    本文(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