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山香教师招聘书本习题.docx
-
资源ID:3218973
资源大小:41.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山香教师招聘书本习题.docx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山香教师招聘书本习题解 题 原 则 一、做题原则 1、读懂题干的意思,分清层次。 2、分清类别、正确归类: 个性差异类 课堂教学类 教师素养类 学习动机类 学生素养类 家庭作业类 突发事件类 校园暴力类 教育体制类 教育法规类 3、依据教育原则进行分析论述 二、答题方式 1、直接列举 2、两句话法:第一句是属性界定,第二句是总的解决原则及评价 三、要点的构成方式 1、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教育原则 2、具体的教育原则和案例因果关系 3、联系实际写出结论 学生个别差异类答题法: 如何转化后进生、学困生。? 万能公式: 树信-了解-帮助-整改-提高 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途径: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要求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定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3、善于捕捉后进生上的积极因素 4、创造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变, 1) 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是师生关系,这是做好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2) 遵循教育合力的原则,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实施的过程。 5、要反复抓,抓反复,进步一点,巩固一点。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树立坚强的意志力。 案例:希望你能说出孩子口吃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或者孩子自闭症等等? 1.树立信心,鼓励孩子与人沟通。 1 2.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送到专门的治疗机构进行治疗。遵循教育合力的原则,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实施的过程。 3.找到优点和闪光点,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4.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遵循愉快教育、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原则。 针对个别差异类的万能答题法 1) 学校教育要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2) 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3) 遵循个性发展的原则,强化其个性特点,使之形成完全人格。 4) 遵循赏识原则,激励原则。 5)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 6)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7) 遵循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引动帮助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完全的性格特征的方向发展。 课堂教学类: 考察教育机智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1.教师应该具备职业道德,要敢于承认错误。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把错误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总结结果从而避免学生发生相类似的问题。 考察教师通过教育机智把错误的事情转变成为探究问题的能力。 万能答题法: 1、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则,发扬教育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2、新理念倡导愉快教育,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感兴趣。 3、教师应该科学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利用教育机制,科学有序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4.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将训练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机会平等的分给每一位同学,而不能只是班干部。 5、教师应该遵循赏识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偶发事件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责任激励机制给与鼓励,使之形成积极的人身观。 6.教师应该对我们的课程进行创生和开发。 教师素养类:考试最多的一种类型。 谈谈师生互动的心理机制以及师生交往的艺术?-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一: 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中睡觉,尤其在夏天的下午一二节。请用教育原则分析上课睡觉这一现象。 2 分析层次:需求、纽带、制度 1、 新课程改革倡导愉快教育。 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枯燥,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感兴趣。 2、 教育必须遵循迁移的原则。 对于睡觉现象要进行积极关注,不宜提醒、批评、惩戒,教师不能把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学生睡觉的个别现象上,不能让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兴奋。 3、 教师对学生课堂必须尽到关注的义务。 相关法律规定,6-13岁的儿童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尽到关注义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尽到关注义务。 4、 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如果因为生病而睡觉,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教师必须能正确地处理此类事件。 5、 教育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 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责任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6、 教育要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 通过这次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给予鼓励,形成良好循环。 7、 教育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 下课后教师要对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 8、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设置情景教学。 让学生参与管理,共同探索解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关爱他人、积极主动,形成正确完全的人生观。 补充:两种提问方式:1.提问时候不要提问本人,提问其附近的同学,从而提醒这个学生认真的听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2、第二排的穿红色衣服的戴眼镜的同桌的右边的那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答题的基本顺序:1、明确结论 2、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案例 4、总结性的话语 案例二: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由你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1、请你从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出发谈谈这个教育问题。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 3 1、教师的职业素养 2、师生关系内容及类型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样做: 表扬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说明她学习主动性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而是经过自己主动思考、消化和吸收。 充分肯定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胆量,如果上课时间来不及时,就说:“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见解,我们下课后再好好讨论分析一下。”既保护学生自尊心,又维护学生的尊严。如果上课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在课堂上和全班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发扬民主平等精神,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关系和谐,倡导研究、讨论和质疑的良好班风学风。 案例三: 几个学生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班主任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你又蹲下来,怎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 1、请用所学教育理论对教师行动做一评析。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办? 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过程中,许多考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回答到位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其次,答题要全面。 本题中即首先要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再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 基本答题顺序: 1) 明确结论 2) 提供理论依据 3) 分析案例 4) 总结 理论要点: 1) 学生的特点 2) 教师的职业素养 3) 师生关系类型 4)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4 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做一评价”其实就是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和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老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4、小声嘟囔着说;“您又不蹲下来,”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这样做: 我会面带笑容走过去,好奇地问问,了解他们的行动目的和原因,然后主动加入他们的观察活动,积极研究和讨论蚂蚁唱歌这一现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所想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并在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然后,我会指导开展全班性的探索活动,自由分组,由原先的几位同学为组长,实施发现式学习,并将原先的观察日志上升为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体现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论。 案例四 XX年真题: 一老师上课,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学生说:我的同桌性格很活泼。老师说:非常好。另外一个学生说:湖波的水很活泼。老师说,水怎么是活泼的,这个造句不太好,搭配用词不合适。学生狐疑地看了看老师,坐下来。 请根据此材料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评分要点: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 1. 教学死板,注重过程。 2. 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 3. 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得到发挥。 建议作答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而该案例中教师却对学生的个性发言给以打击批评,此做法是不妥当的,主要表现在: 1、新课程强调教师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照搬书本知识,而是5 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学生用“活泼”来形容水,说明该学生认真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批评指责。 2、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把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成性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新理念教学强调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师不能只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还要教会为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当作成长的过程。该教师把学生拟人化的造句严厉批评,说明该教师只是单纯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过程。 4、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特、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泼的水”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句进行表扬和鼓励,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性的想法和意见给以鼓励、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主动性、生成性的课堂中学习,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