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docx

    • 资源ID:3216276       资源大小:39.4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docx

    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因此,古代年龄称谓总表如下: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至出嫁标梅之年; 至30岁半老徐娘; 20岁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襁褓婴儿、孩提23岁的儿童、髫年7岁女孩、韶年7岁男孩、黄口10岁以下的儿童、总角·垂髫幼年儿童、舞勺之年1315岁的少年、舞象之年1520岁的少年、金钗之年12岁女子、豆蔻年华13岁女子、及笄之年15岁女子、碧玉年华16岁女子、桃李年华20岁女子、花信年华24岁女子、摽梅之年出嫁女子、弱冠20岁男子、而立之年30岁男子、不惑之年40岁男子、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男子、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60岁男子、耆年60岁男子、古稀之年70岁男子、杖朝之年80岁男子、鲐背·耄耋之年8090岁男子、期颐100岁男子。 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半老徐娘; 20岁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