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docx
-
资源ID:3215580
资源大小:59.1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docx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 何淼 本章结构框架 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 、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 3 、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 、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 、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 、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 、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 、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 、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 、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 、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 、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6 、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第四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 、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 、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 、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 、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 、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 、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 、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 、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总述: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中取得了自觉的形成。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这主要是就儒家的价值取向而言,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一整体系统分析,我们则不能忽略其中所包含的多元价值取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冲突、紧张和内在关联、互补的关系。本章即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作一整体的逻辑分析,以便了解它的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思想核心。 陈天心 道德的价值观-1 天人之辨主要在主体与外部自然的关系上展开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由天人之际转向社会本身,便涉及到了群己关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既是类,又是个体,二者应当如何定位?这一问题将传统价值体系引向了群己之辨。 “修己以安人”儒家 儒家是最早对君己关系作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便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从这一前提出发,儒家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为己”与“为人”相对。所谓“为人”,是指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其评价标准存在于他人,个体的行为完全以他人的取向为转移。“为己”则指自我的完善,其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即“成己”。 作为主体,自我不仅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蕴含着完成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儒家所理解的“为己”和“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是否遵循伦理规范,是否按仁道原则来塑造自己,都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及自身的努力,而非依存于外部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强调求诸己,而反对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进一步以自我为本位,强调从君主到普通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上述看法,从道德涵养的目标和道德实践、德性培养的方式上,对个体的价值作了双重肯定。 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的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表明了这一点。如上价值原则往往被更简要地概括为成己而成人:一方面,自我的实现是成人的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又不能停留于成己,而应由己及人。后者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自我完善的更深刻的内容:正是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 “成己”与“成人”的联系,意味着使个体超越自身而指向群体的认同。事实上,在儒家那里,成己往往以安人为目的,孔子便已提出“修己以安人”的主张。“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后者所确认的,乃是一种群体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便具体化为“和”的要求。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即表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消极方面看,“和”意味着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消除彼此的相争;就积极方面看,“和”则是指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群体认同的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固然应当“独善其:身”,但更应“兼善天下”。在成己而成人、修己以安人等主张中,已内在地蕴含了这一要求。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传统,它对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的凝聚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 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相应,道家所理解的人,首先并非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个一个的自我,从这一基本前提出发,道家将自我的认同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老子已指出:“自知者明。”“自知”即认识自我。它既以肯定“我”的存在为前提,又意味着唤起“我”的自觉。在群己关系上,道家的价值关怀着重指向作为主体的自我。 儒家讲“为已”、“成己”多实际上已包含着对个体原则的确认,不过,儒家所谓“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完成,即意味着自觉地以仁义等规范来塑造自我。而在道家看来,以这种方式达到的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相反,它往往将导致对个性的抑制:“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如果说,仁义构成了自我的普遍的即社会化的规定,那么多与仁义相对的“性”则是指自我的个体性规定。道家对仁义与性作了严格区分,反对以普遍的仁义规定、同化自我的内在之性,其侧重之点显然在自我的个性品格。在道家那里,自我首先是一种剔除了各种社会化规定的个体。 作为从社会规范中净化出来的个体,自我不同于德性的主体,而主要展现为一种牛命的主体。与儒家注重于德性的完善有所不同,道家对个体的生命存在表现出更多的关切。在他们看来,个体之为贵并不在于其有完美的德性,而在于他是一独特的生命主体,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主要就是保身全生。道家对个体处世方式的设定,正是以此为原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不是德性的升华,而是生命的完成,构成了自我首要的价值追求。为了“养其身,终其天年”,主体即使“支离其德”,也应给予理解和宽容。 除了生命存在之外,自我还具有独特的个性。道家反对以仁义易其性,便已蕴含了对个性的注重。在道家看来,仁义等规范所造就的是元差别的人格,而人性则以多样化为特点。道家对逍遥的追求,实际上已包含着崇尚个性的价值取向。在他们看来,逍遥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其特点是摆脱了各种外在的束缚,使个体的自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张。道家的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反对以名教束缚自我,要求“舒其意,逞其情”,其中的基本精神,就是道家注重个性的原则。他们正是以逍遥作为自己的理想:“谁言万事难,逍遥可终生。”李贽在晚明提出性情不可以一律求,反对将自我的精神世界纳入单一的纲常规范,也表现了对个性原则的注重。 过分强化群体认同,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原则,并导致自我的普泛化。相对于此,道家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和独特个性,无疑有助于抑制这种趋向。不过,由于过分强调自我认同,道家又多少弱化了群体认同。他们强调保身全生,固然肯定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但对个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免有所忽视。在反对个体普泛化的同时,道家也排斥了兼善天下的社会理想。对个性逍遥的追求,使道家更多地转向了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容易导向自我中心主义。事实上,老子便以“成其私”作为主体的合理追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惟我主义:“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管自我中心主义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但其历史影响却始终存在。在道家思想一度复兴的魏晋,由自我认同而趋向自我中心,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阮籍、嵇康等不满于名教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自由伸张,由此而将“超业而绝群,遗俗而独往”视为理想境界,把群体认同推向了边缘。成书于魏晋时代的列子,以更极端的形式拒绝一切社会的约束,主张个体的独往独来:“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观不易其情貌。独来独往,独出独入,孰能碍之?”这种个体至上的价值观念,往往很难避免自我与社会的对抗,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群体原则的强化儒家与道家比较,以及墨,法,佛的观点 儒家主张由成己而兼善天下,道家从自我认同走向个体的逍遥,二者在群己关系上各有侧重。从中国文化的主流看,儒家所突出的群体原则显然得到了更多的确认。如前所述,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原则,从天人关系看,它体现的是一种人道的精神;就群己关系而言,它又渗入了一种群体认同的要求。和儒家一样,墨家对群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基本的主张。墨家学派摩顶放踵,席不暇暖,为天下之利而奔走,也确实身体力行了上述价值原则。正是由强调群体认同,墨家进而提出了“尚同”之说。“尚同”含有群体沟通之意,其核心则是下同于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家虽然注意到个体的社会认同,但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则又弱化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独立人格,在上同而不下比的原则下,个体的价值被淹没在统一的意志中。也许正是有见于此,后来荀子批评墨家“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在法家那里,群体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墨家重兼爱,法家尚暴力,二者相去甚远。但在群己关系上,法家的主张却颇近于墨家的“尚同”。强调君权至上,是法家的基本特点。“法”、“术”、“势”在某种程度上均服务于君权,是君主驾驭天下的不同工具。按法家之见,君主即整体的化身和最高象征,个体则总是离心于整体:“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质言之,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的利益。这既是对君权的论证,又渗入了整体优先的原则;而以公私来区分匹夫和君主,则表现出对个体的贬抑。以君主为象征的所谓“公”,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所说的“虚幻整体”。对法家来说,个体与这种整体始终处于一种不相容的关系之中,“私行立而公利灭矣。”在二者的对立中,法家的价值取向是“无私”:“明君使人无私。”所谓“无私”,并不是一般地杜绝自私行为,而是在更广的意义上使个体消融于君主所象征的抽象整体。也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法家强调以“法”来统制个体的言行:“言谈者必轨于法。”“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代表着与君主相联系的统一意志。这里固然包含着以“法”来维护既定秩序的意思,但“必轨于法”、“以法废私”的要求,却也使主体的个性、独立思考等泯灭于恢恢法网,这种以君主之“公”排斥自我之“私”的价值原则,已带有明显的整体主义的性质。 相对于墨法,佛教对群己关系的看法则更为复杂。作为宗教,佛教以走向彼岸为理想的归宿,它所追求的首先是个人的解脱,表现为一种疏离社会的趋向。佛教以出家为修行的方式,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这方面看,佛教无疑淡化了个体的社会责任。但另一方面,佛教又主张自觉地普渡众生。大乘佛教甚至认为,个人的解脱要以众生的解脱为前提,没有众生的解脱,个人便难以真正达到涅磐之境。佛教提出“六度”,其中之一即布施度,它的内容不外是造福他人。这些观念,已表现出某种群体关怀的趋向,它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东晋名僧慧远便指出:“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民生矣。”在这里,“出家”的意义似乎主要已不是个人的解脱,而是福泽众生。尽管这里不无调和儒佛之意,但其中也确实流露出了对群体的关怀。它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使是追求出世的佛教,也在相当程度上渗入了群体的意识。 从历史上看,墨、法、佛教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在群己关系上,其认同群体的趋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价值观有颇多契合之处。事实上,儒家所注重的群体原则,在其衍化过程中,也多方面地融人了墨法等各家的观念,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在宋明新儒学那里,便不难看到这一点。理学并不否定个体完善的意义,所谓“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继承的便是儒家修身为本的传统。不过,理学往往又把自我主要理解为一种纯乎道心的主体:“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只是要得道心纯一。”道心是超验天理的内化。以道心规定自我,多少使主体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我,在“道心纯一”的形式下,主体实质上已是“大我”的一种化身;而以个体形式出现的自我,则是必须否定的:“己者,人欲之私也。”由自我的普遍化,理学进而提出了“无我”的原则,要求“大无我之公”。所谓“无我”,不外是自觉地将自我消融于抽象的“大我”。这种看法注意到了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抑制了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但以“无我”为指归,不免又漠视了个体的存在。事实上,缺乏个体规定、纯乎道心的我,与仅仅满足于一己之欲的“我”,表现的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两者都很难视为健全的主体。 综上所述,从群己关系看,儒家在肯定“成己”的同时,又较多地强调了对群体的认同;道家则更注重个体的自我认同,二者分别突出了价值观上的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儒家的群体原则逐渐与墨家的“尚同”观念、法家的“废私”主张等相融合,不断得到强化,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方面,群体原则确实包含了一些合理的内容,但毋庸讳言,它的过分强化,也有负面的作用。在群体至上的观念下,个体的存在价值,个性的多样化发展,个人的正当权利等等,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确认。道家虽然提出了个体认同的要求,但其要求一开始便包含着自身的缺陷,因此注定只能是一种微弱 的呼声,而难以得到普遍的回应。这样,中国传统价值系统便不可避免地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 姚杨 人生价值观-1 感性存在与理性本质的辨析,都以人为对象,其中内在地涉及到人格的设定。完美的人格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规定?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传统价值观念得到了更集中的反映。不同的价值目标正是通过人格理想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态。 “内圣”的追求儒家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所谓“为己”、“成己”,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而儒家的价值理想,也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原始儒学以“仁"为核心。“仁”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从正面来说,仁德总是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孔子曾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这些条目同时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内圣的品格。后来儒家一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等,也可以视为人格的内在规定。与正面确立仁德相联系的是“克己”,后者在另一意义上体现了仁,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成己”是以仁来塑造自我,“克己”则是以仁来净化自我,亦即大学所谓“正心、诚意”,二者从不同方面指向善的德性。 除了仁德之外,人格还包括“知”的规定。在儒家那里,仁与知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未知,焉得仁?”而内圣在某种意义上即表现为仁与智的统一。“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按儒家的看法,缺乏理性的品格,主体往往会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只有通过理性升华,才能由自在走向自为,形成完善的人格,并赋予行为以自觉的性质。从先秦儒家到宋明理学,都把理性自觉看做是成圣的必要条件。大学强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谢其意者,先致其知”,便概括地表现了儒家的这种思路。如果说,在天人关系上,儒家着重突出了人道原则,那么,在人格境界上,儒家则把作力人道核心的“仁”与理性融合为一,从而体现了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能统一。 人格的理性规定与理欲之辨上的理性优先相联系,使儒家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不过,在突出理性原则的同时,儒家往往又将其涵盖于仁道之下,孔子就把“知”主要理解为“知人”。所谓知人,不外是对社会人伦的体察。孟子更明确地指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依据这种界定,“知”的功能便在于把握仁义等当然之则,并在行为中自觉加以贯彻。也就是说,理性的作用主要限于道德实践的领域,而理性本身也取得了某种伦理化的形式。事实上,在儒家那里,理性优先即是道德理性优先,是伦理性的优先。这种看法注意到德性对理性的制约,它对于避免理性走向歧途,抑制人格的异化,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然而,理性的伦理化同时也意味着理性的狭隘化。与确立伦理性能主导地位相应,对事实的认知往往被置于边缘的地位,“知人”往往压倒“知物”。孔子强调“君子不器”,固然含有人格不能偏向一端之意,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认知理性或技术理性的轻视。这种轻视在宋明理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理学家对“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作了严格区分。所谓“见闻之知”,泛指基于感性见闻的事实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德性之知”则主要是与分辨善恶相联系的道德评价。在理学家看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它对人格的完善没有什么意义;惟有德性之知,才构成人格的真正本质。从这一前提出发,理学家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认知往往采取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这种看法不仅忽视了人格的多方面发展,而且使理性原则变得片面化了,它使认知理性或技术理性始终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 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所谓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儒家的某些代表人物甚至还把“外王”提到十分引人注目的地位,如荀子便认为,理想的人格应当具有“经纬天地而裁官万物”的本领,但就儒家总的价值趋向而言,“内圣”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外王事功不过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身旨在达到内圣之境,治国平天下则属广义的外王,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纲领,便使内圣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理学家那里,内圣进一步压倒了外王。理学家将“醇儒”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而醇儒的特点即在于到达了“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内圣境界,与之相对的则是外在的事功。“向内便是人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这种内向要求,多少弱化了理想人格的实践品格。 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就其深层内涵而言,“仁”表现为一种完美的德性,“知”则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性或道德理性,二者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善”的品格。这样,走向内圣之境多总体上便表现为一种善的追求。 相对于儒家之注重“善”,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也被称之为“真人”。与天人关系上突出自然原则相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所谓“不以心捐道”,也就是顺从与遵循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理想人格并不是自然的对立物,相反,它总是融人天地之中,与万物为一体,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便强调了这一点。当然,这种“为一”,并不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状态,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不再把自然视为异己的对象,而是不断地化解与自然的紧张和对立,使小我与宇宙大我达到内在的统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正是在与自然的契合中,人格达到了一种逍遥之境。道家的这种看法固然带有抽象的性质,但同时也多少注意到了理想人格应当是一种自由人格,而人格的自由之境又以合规律性为前提。 道家 作为人格境界,“真”与“伪”相对。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总是“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这里的“德”,并不是儒家的仁德。在道家看来,以仁德规定人格总是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技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这种人格显然背逆了自然之道而趋于虚伪化。道家对仁义作了种种抨击,从人格理想的角度看,这种批评同时也表现了对德性虚伪的不满。与外在的矫饰相对,完善的人格应当如明镜一样显示其本真的品格:“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就是说,“与道为一”的精神境界,应当以本然的、真实的形态出现,它既不应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也不有所执著,总之,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一般来说,德性一旦虚伪化,便会导致内在之“我”与外在之“我”的分裂,亦即形成二重人格。人格的这种二重化,实质上也就是人格的异化。道家对“仁”的批评,固然忽视了人格的德性内涵,但其“贵真”的价值取向,对于人格的异化,无疑也有某种抑制作用。 人格作为真实的我,总是有其个性特征。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同时意味着确认人格的个体品格。庄子曾说:“吾所谓藏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在其性命之情而已矣。”这里的“藏”是指善。按道家的看法,人格的追求并不表现在以普遍的仁义规范来塑造自我,它的旨趣在于尊重自我的个性,并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所谓“贵真”,便包含着“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的要求,“人乐其性”就是通过个性认同而达到的人格境界。在人格取向上,儒家更多地将德性理解为仁义等普遍规范的内化,其基本的人格模式是“圣人”。这种看法多少蕴含着人格的单一化或划一化趋向。相对来说,道家“人乐其性”的主张,对人格的个性规定则予以了较多的关注。道家以“任其性”否定普遍规范对人格的制约当然有其片面性,但它将“贵真”与尊重个性联系起来,显然又有助于人格的多样化发展。 儒家将德性与理性融合为一,以“内圣”为人格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按其本义,“内圣”主要表现为一种道德理想,以“内圣”为追求的目标,即意味着将伦理学意义上的“善”视为最高价值。这种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多从传统政治结构到个体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种伦理化的倾向。这种价值观念对精神境界的升华固然不无积极意义,但如前所述,伦理价值的过度强化,同时也有其负面的效应。就社会领域来说,在道德的完善成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政治结构的变革往往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在道德关注压倒一切的前提下,对自然的认识与作用往往被置于视野之外。由此同时又形成一种重道轻器的传统。可以看到,以德性对理性的支配为出发点,善的追求与“道”的涵盖相互交错,构成了传统价值体系的显著特点。 总结: 总起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呈现为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它既涉及多重价值关系,又交错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而儒、道、墨等各家各派则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了自觉的概括,并提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它们既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们在历史演讲过程中的文化追求,又渗入了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传统价值系统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份具有双重意义的遗产,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无批判地将其中的某些价值原则现成地拿过来。而在更高的基础上化解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等的紧张,扬弃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的对立,重建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则是中国人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补杨 道德的价值观2 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群与己的定位并不仅仅体现于抽象的观念认同,它在本质上总是涉及具体的利益关系。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义者宜也,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利则泛指利益、功效等等。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辨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 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本身作为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 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事实上,儒家并不绝对弃绝功利。孔子到卫国,并非仅仅关心那里的道德风尚如何,相反,倒是开口便盛赞该地人口众多。当他的学生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时,孔子明确回答:“富之。”“庶”和“富”在广义上均属于利的范畴。按儒家之见,利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恶,从社会范围来看是如此,就个人而言也是这样。“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一再强调要“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 一般来说,利首先与个人或特殊集团相联系,而个人之利往往并不彼此一致,因此,如果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惟一准则,就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社会成员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惟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惟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以义制利”的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又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按儒家的看法,利固然不可一概否定,但追求、计较功利之心则不可有。“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这样,合乎义的利虽然得到了某种容忍,但功利意识则完全处于摒弃之列。也就是说,功利的观念完全不容许进入动机的层面。这种看法注意到了功利意识的片面强化将对行为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但同时又忽视了功利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动因。历史地看,技艺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政治结构的调整等等,最初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是受到功利追求的推动。反之,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从这方面看,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又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 功利的取向 儒家之外,墨家是对义利关系作过认真考察的一个学派。和儒家一样,墨家对义十分注重,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但二者对“义”的理解又颇有不同。儒家强调义的内在价值,并由此剔除了义的外在功利基础。相对来说,墨家更侧重义的外在价值。照墨家的看法,义之所以可贵,主要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这种界定蕴含着如下观念,即当然之则应当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之上,“义”本身已内在地蕴含着功利的原则。 从义基于利的前提出发,墨家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则。仁固然不失为善的品格,但仁并不仅仅表现德性的完善,它最终必须落实于现实的功利行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作为基本的价值原则,兴利除害同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具体的范导,墨家之“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攻”等等主张,无一不是以功利原则为终极根据。如尚贤使能之所以合理,首先在于“天下皆得其利”;即使是亲子关系,也同样不能离开功利的基础:“孝,利亲也。”在墨家那里,功利追求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的确认。 从价值观上看,墨家突出功利原则,对扬弃儒家道义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意义。就其起源、作用而言,作为当然之则的“义”,最终总是以功利关系为其基础,抽去了这一基础,势必弱化其现实性的品格。同时,对功利意识的过度抑制,也容易使价值导向片面化,墨家肯定功利追求的合理性,多少有助于价值范导上的重新调整。但是,以功利追求为基本的价值原则,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尽管墨家把利首先理解为天下之利,使其功利原则有别于狭隘的利己原则,但是,将“义”界定为“利”,显然又对义的内在价值有所忽视。事实上,义固然有其功利基础,但作为人的尊严、人的理性力量的体现,它又具有超功利的一面,忽略这一点而完全以功利作为权衡标准,就容易使社会失去健全的价值追求,并使人本身趋向于工具化。在墨家那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种偏向。照墨家的看法,理想的社会关系是彼此交相利:“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这种关系本质上具有互为工具的性质,而在彼此计较、相互利用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很难避免紧张和对抗,其结果就会走向“兼爱”的反面。当墨家将“害人者,人亦从而害己”作为与“交相利”相反的原则指出时,便更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较之墨家,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按照法家的看法,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名与利交至,民之性。”同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以利益为纽带。就君臣关系而言,臣之事君,旨在求得富贵,君则以爵位俸禄诱使臣为自己效力。“臣尽死力以与君,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二者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利益的交易。同样,医生为病人吸吮伤口,并非出于人道的目的,而是“利所加也”;造车人希望人们富贵,并不是出于博爱之心,而是因为“人不贵则舆不售。”。推而广之,父子、夫妇之间,也都无不“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这种普遍的、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使道德规范的作用失去了现实的基础。对法家来说,当社会成员之间完全相互利用、彼此交易时,“行义”只会带来消极的后果:“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则毁。”相对于墨家要求以利为义的基础,法家对义则更直接地持取消和否定的态度。 作为当然之则的“义”一旦被摒弃,功利原则便成了惟一的范导原则。就行为的评判而言,确定其价值的标准,并不是动机端正与否,而是行为产生的实际功用:“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也。”只要能带来实际效益,便是合理的行为,在此,善恶的评价已为功利的权衡所取代。同样,君主治国,也要利用人们趋利的本性,以功利作为激励手段。既然“利之所在民归之”,因此在治天下时,便应导之以利,“赏莫如厚,使民利之”。与墨家一样,法家的如上价值原则固然有见于功利观念在社会运行中的某些作用,并进一步扬弃了道义原则的抽象性,但是,以功利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功利意识的过度膨胀,并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在导之以利的原则下,人在双重意义上趋于工具化:他既是实现君主意志的工具,又是外在功利的附庸。这种个体,显然不能视为健全的主体。同时,尽管法家最终将个体之利纳入以君主为代表的“公利”,但以利摒弃义,则意味着利益计较的公开化和合理化,由此形成的社会往往很难避免紧张与冲突,在法家价值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秦代,便可以看到这一点。 儒家的道义原则与墨法的功利原则构成了传统价值观在义利关系上的不同取向,二者各有所见,又各有其片面性。就总体而言,儒家的道义原则始终居于正统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更为明显。但墨法的功利原则亦以不同的形式渗人其中,二者相反相融,赋予传统价值体系以复杂的形态。 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 义作为普遍的社会规范,总是以理性要求的形式出现,利在广义上则以需要的满足为内容,而这种需要首先表现为感性的物质需要。这样,义与利的关系往往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理欲关系。与肯定“义以为上”相联系,儒家更关注理性的要求。孔子便已指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此处之“道”,泛指广义的社会理想,“谋道”所体现的,就是理性的追求。在感性欲求与理性追求二者之间,后者处于优先的地位。一旦“志于道”,则即使身处艰苦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孔子曾这样称赞其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乐”,也就是后来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之乐”。它的核心是超越感性的欲求,在理想追求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儒家的这种看法将精神的升华提到了突出地位,并进一步展示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 但是,儒家的这种价值追求,同时又蕴含着“理”与“欲”之间的某种紧张。在“谋道不谋食”的主张中,感性的要求无疑受到了轻视和冷落。随着儒学的正统化,理性优先的原则也不断被强化,而感性的欲求则一再被贬抑。到宋明理学,这一关系更趋极端。理学家将感性的欲求称之为“人欲”,并赋予它以恶的品格:“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作为邪恶的本性,人欲与天理不可并立,二者为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所谓天理,不外是理性原则的形而上化。既然人欲与天理无法相容,结论便只能是“灭人欲”。“是以圣人之教,必欲其尽去人欲而复全天理。”理学家对理欲关系的这种理解,显然将儒学关于理性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片面化了。一般而论,人固然应当超越感性层面而达到理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