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重点整理完整.docx
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重点整理完整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序言 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互相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新药研究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调研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离子障: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 意义: 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 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 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 消除:代谢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存在肝细胞内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 酶诱导剂(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剂(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 酶促剂意义: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谢,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一级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别: 数学模式 发生条件 半衰期 时量曲线 对数时量曲线 量效关系 一级消除动力学 等比1000500250 给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 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曲线 直线 增加药物的剂量 药物作用时间呈低比例延长 零级消除动力学 等差1000900800 给药量大于机体的消能力 不恒定,与血药浓度有关 直线 曲线 增加药物的剂量 药物作用时间呈超比例延长 曲线下面积AUC:药物时-量曲线下的面积,AUC大小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应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内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按血浆药物浓度C来计算进入体内药物总量A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其计算式为Vd=A/C,Vd值大说明药物分布广泛 生物利用度: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占给药量D的百分率F,F=A/D×100%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内含药物被清除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直接作用: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1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 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 特点:1、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2、反应性质与药理作用有关,用药理拮抗剂解救有效 3、原因:与遗传有关 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与选择性低有关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药理效应 效能: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此时巳达最大有效量,若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效能常用药物作用指标的最大数值来表示 强度(效价):指药物作用强弱的程度,常用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药物剂量的大小或一定药物剂量产生的效应强弱来表示,所需剂量越小或强度越高说明药物强度高。强度与效价意义相同,可通用 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的实验动物发生阳性反映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的实验动物发生阴性反映的药物剂量 治疗指数:药物LD50/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安全性,指数大安全性大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意义: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 两药内在活性相等时则强度取决于亲和力大小 受体:细胞或生物体上的功能蛋白组分,能识别并结合相应的配体,通过中介信号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的区别: 激动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拮抗药:指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而是拮抗该受体激动药兴奋该受体的作用。 部分激动药:具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弱,单独应用时产生较弱的激动效应,若与低浓度的激动药合用的时发挥激动效应,若与高浓度激动剂合用时表现为拮抗作用,但增加激动剂浓度仍然可达到最大效应 竞争性拮抗剂:可与激动剂竞争与同一受体可逆性结合,但无内在活性,可使激动剂作用强度下降,量效曲线右移,但对其效能无影响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不可逆或难逆性牢固结合,可使激动剂效能和强度均降低,量效曲线下移。 二类拮抗剂比较: 与受体结合特点 对激动剂Emax影响 对激动剂强度影响 竞争性拮抗剂 非竞争性拮抗剂 离子键、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引力结合,不共价键与受体结合,牢固, 不(难)逆,不与激动牢固,可逆, 与激动剂竞争 剂竞争 无影响,增加激动剂剂量仍然可达单用激动剂降低,增加激动剂剂量不可达单用激动剂时的Emax 时的Emax 降低 降低 右下移 对激动剂量-效图象影响 平行右移 储备受体:当产生Emax时,尚未被结合的受体称储备受体 受体调节方式: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或受体周围生物活性物质浓度低,使受体的数量增加 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或受体周围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使受体的数量减少 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肌醇磷脂、钙离子G-蛋白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2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习惯性: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精神上的依赖与需求,停药后有主观不适,但无客观戒断症状,未对药物产生耐受性。 成瘾性: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上的依赖与需求,停药后有主观不适和客观戒断症状,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 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耐受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受体的兴奋效应: M受体兴奋,抑制ACh释放(负反馈) N受体兴奋,促进ACh释放(正反馈) M受体兴奋的效应 1、心脏抑制:四负 2、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唾液腺、胃腺、呼吸道腺。 3、眼: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 4、内脏平滑肌收缩,括约肌 松弛。 N1受体兴奋(分布于神经节的受体):植物神经节兴奋 N2受体兴奋(分布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收缩 a1受体激动: 1、皮肤、粘膜血管,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2、胃肠平滑肌松弛,括约肌 收缩 3、瞳孔开大肌收缩,扩瞳 4、肝糖原分解增加 b1受体激动时 1、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自律性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2、肾素分泌增加 3、脂肪分解增加 4、胃肠平滑肌松弛 b2受体激动时: 1、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骨骼肌、冠状血管扩张。 3、糖原分解增加。 4、胃、肠平滑肌松弛 b3受体激动时:脂肪分解增加 乙酰胆碱Ach 合成酶:胆碱乙酰化酶、乙酰辅酶A 水解酶:乙酰胆碱酯酶 去甲肾上腺素NA/NE 合成酶: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脱羧酶 水解酶:摄取-1、摄取-2 胞裂外排: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去极化,细胞膜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促使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裂孔,通过裂孔将递质及内容物排至突触间隙。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效应相似。 阻断药或拮抗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效应,并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从而 产生递质相反的效应。 2.影响递质: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释放、再摄取和贮存、转化 六、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3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用:1、对眼睛的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房水流出增加) 调节痉挛 2、对腺体作用:增加汗腺、唾液腺的分泌。 应用:1、青光眼首选 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或单纯性青光眼早期有效 2、虹膜炎 缩瞳与扩瞳药配合使用 3、口腔干燥 使用注意:滴眼时应压迫眼内眦,防止药液吸收产生副作用。 七、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AchE多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尤其动眼神经突触后膜 胆碱能危象:重症肌无力的病人,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剂量过大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心动过缓、肌震颤和无力。 新斯的明 作用:兴奋骨骼肌兴奋胃肠、膀胱平滑肌对抗竞争性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的作用减慢心室频率 临床应用:重症肌无力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抗过量时的毒性反应(筒箭毒碱和阿托品) 毒扁豆碱 特点: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但不作首选药。作用快、强、持久,可维持12天。 局部刺激性大,滴眼后可引起明显的睫状肌收缩,引起头痛,长期用药,病人不易耐受。 本品为叔胺类化合物,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本品对M、N受体兴奋作用选择性差,副作用大,全身毒性反应严重,大剂量中毒时可引起呼吸麻痹。 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治疗青光眼的区别 作用 作用机制 用途 毛果芸香碱 缩瞳 减低眼内压 调节痉挛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M-R(直接作用) 青光眼首选 抑制AchE活性(间接作用) 不首选 毒扁豆碱 毒扁豆碱较毛果芸香碱作用持久、快、强,长期使用患者不易接受, 临床先用毒扁豆碱数次后改用毛果芸香碱维持 有机磷酸脂类的中毒机制及解救 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分子中磷原子与胆碱酯酶丝氨酸的羟基以共价键牢固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AchE 失去水解Ach的能力,导致Ach大量堆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酶发生老化.生成更稳定的单烷氧基磷酰化AchE。 解救原则:(1)消除毒物:清洗皮肤、洗胃、导泻 注意:清洗皮肤忌用热水;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液洗胃;对硫磷中毒忌用高锰酸钾洗胃 (2)解毒药物:阿托品 解磷定 阿托品 作用:阻断M-受体,迅速解除M样症状,大剂量阻断N1受体,对抗部分中枢中毒症状。 原则: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直至阿托品化。 轻症单用阿托品,中重度中毒应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缺点:不能阻断N2受体,无法对抗骨骼肌颤动和复活胆碱酯酶 碘解磷定 作用:与磷酰化ChE结合,生成磷酰化解磷定,同时使AchE游离出来,恢复水解Ach的活性。 与游离的有机磷结合形成磷酰化解磷定 特点:对骨骼肌颤动的作用最明显,对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较差。 只能促进胆碱酯酶复活,不能直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有一定 的改善作用。 大剂量反而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疗效差异:对内吸磷、马拉硫磷等疗效较好;对敌百虫、敌敌畏疗效稍差;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4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乐果无效,且易引起苯中毒 (3)对症治疗:吸氧、人工呼吸、输液,用升压药及抗惊厥药 解毒药应用原则:联合用药;尽早用药;足量用药;重复用药 八、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和M受体结合,竞争性拮抗ACh或M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大剂量对N1受体也有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抑制腺体分泌:唾液、汗 > 呼吸道、泪 > 胃液 >>> 胃酸 眼:(1)扩瞳 (2)眼内压升高 (3)调节麻痹 松弛平滑肌 胃肠 > 膀胱 > 胆、尿道、支气管 >子宫 心脏:(1)心率:主要作用为心率加快,0.40.6mg时可出现心率短暂性轻度减慢,每分钟可减慢48 次 (2)房室传导加快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大剂量) 中枢作用:先兴奋,后抑制,较大剂量(12mg)兴奋延脑和大脑,中毒剂量(10mg)出现明显中枢中毒症状 山莨菪碱:有明显抗外周胆碱作用,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粘度。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东莨菪碱: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有明显镇静作用,大剂量有催眠作用、与苯海拉明用于晕船,晕车。呕吐; 中枢抗胆碱作用,抗震颤麻痹;抑制腺体分泌作用阿托品;外周作用阿托品。 九、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滞药 二类骨骼肌松弛药(N2胆碱受体阻滞药)分类、特点与中毒解救 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司可林) 作用机制:药物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N2受体结合,产生与Ach相似的,较持久的除极作用,使N2受体对Ach不起反应而使骨骼肌松弛 特点:肌松前常出现短暂的肌束颤动 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过量中毒时不能用新斯的明抢救 治疗量无神经节阻滞作用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竞争型肌松药):筒箭毒碱 作用机制:与Ach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阻断Ach对N2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使骨骼肌松弛 特点:肌松前无肌肉兴奋现象 故过量中毒时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吸入性全麻药和氨基甙类抗生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 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 有程度不等的神经节阻断作用 十、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只宜静脉滴注给药:口服收缩胃粘膜,在碱性肠液易分解 皮下注射收缩血管,发生组织坏死 静脉推注引起BP急剧升高,息率紊乱 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血管:激动1受体,使几乎全身小A、小V收缩,皮肤、粘膜血管最明显,肾血管其次,皮肤、粘膜肾脑、肝、肠系膜骨骼肌,仅冠状血管舒张。 激动2受体,负反馈,NA释放减少 心脏:激动心脏b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整体情况下,心率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减慢 血压: 平均 收缩 舒张 脉压 治疗量: 大剂量: 其他: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弱,大剂量时血糖升高 临床应用:1.早期神经原性休克 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3.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1.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处理;普鲁卡因+酚妥拉明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5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 急性肾衰: 肾血管收缩,少尿、无尿、肾实质损害,保持尿量>25ml/小时 不同药用于不用类型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早期神经原性休克 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 多巴胺各种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 美芬丁胺心源性休克 异丙肾上腺素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底的感染性休克 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作用机制:激动2受体,是支气管舒张;激动肥大细胞上的受体,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肾上腺素,麻黄碱尚可激动受体,是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减轻粘膜水肿 肾上腺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舌下或喷雾)见效快,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口服无效,选择性低,因引起心悸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麻黄碱(口服)口服有效,作用维持时间长,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轻症治疗,起效缓慢,对重症急性发作疗效较差,易引起中枢兴奋的不良反应 十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受体阻断药可阻断与缩血管有关的受体,而对与扩血管有关的b2受体无影响,因而使AD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的现象 酚妥拉明 药理作用:用阻断1和2 两受体,属竞争性拮抗。 1.扩张血管:小动脉、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扩静脉>动脉 2.心脏兴奋:心率、收缩力、CO 3.其它作用: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 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皮肤潮红 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 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高血压危象、术前准备 4.抗休克: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 感染性、心源性和神经性休克 5.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6.可乐定突然停药所致高血压的抢救 7.其它: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症;阳痿 不良反应:1.拟胆碱作用:腹痛,腹泻,呕吐,诱发溃疡; 2.扩血管作用:低血压; 3.反射性兴奋心脏作用:IV时,心率加快,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1. b受体阻断作用 (1)阻断心脏b1受体: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肌氧耗量降低;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稍降低;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 (2)血管:阻断血管2 R,血管收缩,外周阻力 (3)阻断支气管平滑肌b2受体,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可诱发和加重哮喘。 (4)代谢:抑制1 2 受体,抑制脂肪分解,抑制糖原分解: 普萘洛尔不影响正常人的血糖,也不影响胰岛素降低血糖,但可延长胰岛素降血糖时间及血糖水平的恢复,易掩盖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这可能是由于b受体阻断药抑制了低血糖时所致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甲亢时,受体阻断药抑制T4转变为T3,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 (5)肾素:抑制肾1受体,肾素分泌 2.内在拟交感活性(ISA):有些b受体阻断药与b受体结合后阻断b受体,同时对b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具有ISA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6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的受体阻断药特点;心脏抑制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弱 3.膜稳定作用 4.其他:抑制血小板聚集(普萘洛尔);降低眼压,减少房水产生 临床应用: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他:甲亢、甲状腺危象、偏头痛、肌肉震颤、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青光眼(噻吗洛尔) 不良反应:1. 一般反应: 消化道反应、皮疹、血小板 2. 心血管反应: 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心动过缓,与维拉帕米合用应注意 雷诺氏现象 3. 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对支气管哮喘应选择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药 4. 反跳现象:长期应用,受体上调,突然停药,使原病加重; 5. 其它:加重和掩盖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禁忌: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肝功能不良等; 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病情加重如血压止升,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甚至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此种现象成为停药反跳,其机制与受体向上调节有关。 十五、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安定) 作用及用途:1、抗焦虑其表现:无论是焦虑状态或焦虑症均为首选。 2、镇静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 4、中枢性肌松作用: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腰肌劳损等所致的肌肉痉挛 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 抑制CNS范围 镇静、催眠 抗惊厥、抗癫痫 抗焦虑 麻醉作用 中枢性肌松作用 短暂记忆缺失 机理 缩短REM 安全性 依赖性 诱导肝药酶 中毒解救 巴比妥类 广泛 有 有 镇静量 有 无 无 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 明显 较小 早,较大 明显 维持呼吸和血压,促进毒物排泄 苯二氮卓类 选择性抑制边缘系统 有 有 小于镇静量 无 有 有 首选安定 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 不明显 大 迟,较轻 不明显 不明显 氟马西尼 癫痫、疼痛持续状态 次选苯巴比妥 呼吸抑制、后遗效应 明显 十八、抗精神失常药 多巴胺受体的五条通路: 1.黑质-纹状体 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2.中脑-边缘系统 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3.中脑-皮层系统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4.下丘脑-结节-漏斗 调控垂体激素分泌(体温调节中枢) 5.延髓化学感受区 调控呕吐反应(呕吐中枢)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7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氯丙嗪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机理: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连续用药时出现耐受性,且有较多副作用,故不适宜做降压药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乳房肿大、泌乳; 促性腺激素FSH、LH延迟排卵;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和乙醇合用可增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型,对 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多种药物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呕吐 对晕动症所致的呕吐无效,前庭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呕 3.人工冬眠与低温麻醉: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甲状腺危象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压升高 受体阻断: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机制:阻断黑质纹状体D2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 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吞咽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 PS: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头面部不自主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三联症。舞蹈样手足徐动症.;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反加重症状;机理:DA受体向上调节 3.药源性精神异常 4.惊厥与癫痫 5.过敏反应: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 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微胆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及再障等 6.心血管和内分泌障碍: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 内分泌系统紊乱:乳房肿大、泌乳、闭经、生长减慢 7.急性中毒: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至死。 抗抑郁药分类及代表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丙米嗪、多塞平、阿米替林 NA再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 5-HT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 丙咪嗪 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头晕、口干、视力模糊、血压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降低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再摄取,升高突触间隙NA及5-HT浓度 2.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抑制心血管反射,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1.抑郁症:内源性、反应性及更年期等各型抑郁症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效果较好 2.遗尿症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8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焦虑和恐怖症:起效缓慢,不能作为应急药 比较阿司匹林、吗啡的作用 作用部位 作用机理 镇痛特点 临床应用 呼吸抑制 成瘾性及 欣快感 机制: 作用方式: 给药方式: 作用时间: 对抗药: 应用: 阿司匹林 外周 抑制环氧化酶 使PG合成减少 仅对慢性钝痛有效 慢性钝痛 无 无 无 肝素 激活AT,加速凝血因子。的活化 体内体外均有效 注射给药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鱼精蛋白 血栓栓塞性疾病体外抗凝 吗啡 中枢 激动阿片受体 使P物质释放减少 对各种疼痛有效 急性锐痛 有 有 有 香豆素 竞争性抑制Vitk对。a。a。a。a。a的灭活 仅体内有效 口服给药 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Vitk 血栓栓塞性疾病 肝素与香豆素类的比较 我是优雅的分割线 第十九章 镇痛药 1、掌握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机制; 2、了解其它镇痛药。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甚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镇痛药。 镇痛药按其作用机制、缓解疼痛的强度和临床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的作用较强,用于剧痛的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它感觉不受影响,但能成瘾,这类镇痛药称为麻醉性镇痛药, 属本章叙述范围。其二是作用部位不在中枢,缓解疼痛作用较弱,多用于钝痛 ,同时具有解热、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 吗啡 药理作用:1. CNS系统的抑制作用: 镇痛镇静:吗啡选择性激活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吗啡也能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改善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 并可伴有欣快感。对多种疼痛有效。 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 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至3-4次/分,最后呼吸停止,这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针尖样。 (5)其它:兴奋延脑CTZ恶心、呕吐。抑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2、平滑肌: 胃肠道:通过局部及中枢抑制作用,减弱便意和排便反射,引起便秘,用于止泻。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肌张力,减缓推进性蠕动, 使内容物通过延缓和水分吸收增加提高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肠内容物通过受阻。 胆道:收缩胆道奥狄括约肌,胆道排空受阻,导致上腹部不适甚至引起胆绞痛。(3)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诱发和加重哮喘。(4)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张力,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5)降低子宫张力,对抗催产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9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延长产程,产妇禁用。 3、心血管系统: 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有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这与吗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促组胺释放有关。 (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的结果。颅脑损伤,颅内压升高者禁用。 4. 其它: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应用: 1. 镇痛:对多种疼痛均有效, 可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对胆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加用解痉药如阿托品可有效缓解;能有效缓解心机梗死引起的剧痛、因易成瘾,除癌症剧痛外,一般仅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时的短期应用。 2. 心源性哮喘辅助治疗:心源性哮喘系急性左心衰竭引起急性肺水肿并导致呼吸困难。治疗原则:除强心、利尿、给氧外,静注吗啡可产生良好效果。 依据: 吗啡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3.止泻 阿片酊- 单纯性腹泻。 不良反应: 1.治疗量: 产生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排尿困难、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等。 2.久用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3.过量引起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瞳孔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少尿,死于呼吸麻痹。抢救:人工呼吸、给氧、给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药。 可待因: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强度较弱。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1/12左右。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左右。用于中等程度疼痛和剧烈干咳 哌替啶 人工合成镇痛药 药理作用:1、镇静镇痛 1)特点:迅速、维持时间短;成瘾性 < 吗啡;不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不延长产程;不引起便秘;无缩瞳作用。2抑制呼吸替代吗啡辅助治疗心性哮喘3其它:扩张外周和脑血管、收缩气管、抑制肠蠕动等。 临床应用:镇痛:替代吗啡用于创伤、术后、癌症晚期引起的剧痛;内脏绞痛需加用阿托品; 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镇静、诱导麻醉 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眩晕、恶心、呕吐、口干等 2体位性低血压 3成瘾性 4急性中毒:以中枢抑制为主,但有部分病人会出现阿托品样症状兴奋、惊厥,可用巴比妥类药对抗。 禁忌症: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 美沙酮 药理作用:与吗啡比较,镇痛作用相当,镇静作用较弱,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 临床应用:适用于创伤、美沙酮:手术及晚期癌症等所致剧痛。可用于吗啡、海洛因等成瘾的脱毒治疗。 芬太尼:强效镇痛药,一般不单用于镇痛,主要用于麻醉辅助用药和静脉复合麻醉,或与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神经阻滞镇痛。 喷他佐辛(镇痛新):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作用特点 1、镇痛 < 吗啡2、抑制呼吸 < 吗啡3、优点:成瘾性少4、其它:对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与度冷丁相似;5、兴奋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对冠心病患者,iv能提高平均主动脉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心脏作功量。与提高血浆中NA的水平有关。 用途:各种急慢性剧痛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眩晕、出汗2、抑制呼吸、BP、心率,少数尚可引起焦虑、恶梦、幻觉等。 三、阿片受体阻断药:对各型阿片受体都有竞争性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和中枢抑制 用于阿片类药成瘾者的鉴别诊断:可诱发戒断症状 酒精中毒、休克、脊髓损伤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疼痛与镇痛的工具药。 同类药:纳曲酮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No.- 10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药 名临 床 应 用吗 啡其它镇痛药无效的锐痛、心性哮喘、心绞痛、止泻可待因中等程度的疼痛、无痰干咳度冷丁各种锐痛、心性哮喘、分娩止痛、人工冬眠、麻醉前给药芬太尼各种剧痛、麻醉辅助用药镇痛新各种慢性剧痛、术后止痛美沙酮创伤、手术、晚期癌症等剧痛、吸毒者罗通定慢性钝痛、内脏疾病引起的钝痛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的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药理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加氧酶的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而发挥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 3.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抗炎机制: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增强缓激肽等的致炎作用。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而产生抗炎作用. 药物分类: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 吡唑酮类-保泰松 4.其他-吲哚美辛 5.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又叫乙酰水杨酸。 作用及应用: 1.解热镇痛: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用于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 2. 抗风湿: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亦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 3.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用以防治冠心病及术后血栓形成等血小板高聚集性疾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较大剂量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胃溃疡、胃出血。因抑制COX-1,干扰了PGs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2.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过敏反应: 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阿司匹林哮喘:白三烯相对升高。 4.水杨酸反应:过量,仅用于复方。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又名扑热息痛,是本类药的常用药物。 药理作用及应用:解热镇痛作用缓慢且持久,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抗炎作用较弱。临床用于解热镇痛 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见,但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致严重的肝、肾损害非那西丁过量则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及其他缺氧症状,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三、吡唑酮类 本类药物包括保泰松及代谢产物羟基保泰松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后,可穿透滑液膜,在滑液膜间隙内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