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个案社会工作完整总结 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3213545       资源大小:72.71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个案社会工作完整总结 复习资料.docx

    个案社会工作完整总结 复习资料第一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家庭或个人进行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 个案社会工作的要求: 1个案社工的实施主体:个案社工是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2个案社工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3个案社工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帮助个人和家庭,一方面工作者直接帮助案主调整心理状态,改变案主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向案主提供社会资源,改善遭遇和社会处境,从而使案主改变和成长 4个案社工的目标:要协助那些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个案工作的特点 1 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社会工作对象的个人或家庭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由此表现出对象及其问题的差异性。有意差异性又决定了对象及其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因人而异,而且要艺术化,非模式化去助人。 2 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个案社工的特性是讲真诚讲奉献,这事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工作要求,满足岗位要求要以科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要以专业技术方法为支撑。 3 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这事个案社工的内在的工作逻辑,助人,以真诚的相互认同为前提,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建立彼此信任关系,自助,促使案主建立自信,挖掘潜能,恢复健康人格,提高自救能力。 4 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分别从协调性和系统性方面,改善案主的社会环境,生活态度,促其健康成长。 5 与案主关系的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专业性,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不是私人关系,而是专业关系。职业性,社工是特定的一种社会职业,有其明确的职业特点。 个案工作的功能: 1 助人功能:个案社工功能取决于个人或家庭某些需要的满足,改善生活环境,例如通过经济补助,职业介绍,争取权利等改善案主外在社会环境弥补案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不足或失败,个案社工能帮助案主认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角色规范,具备正确的行为能力,真正被社会所接纳调节和治疗案主由于人格不健全所导致的不适当的心理状态和机制,使案主的焦虑和不安情绪得到宣泄,领悟到其自身的心理机制与行为方式以及问题的原因。 2 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一个社会要稳定发展,除了通过社会控制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外还要加强社会工作,发挥对社会成员的保障,援助作用,从而促使社会稳定。个案工作基本上是补救和复健性质的工作,大量受过专业个案社工技能训练的社工者努力工作,将大量社会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则会大大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 个案工作的应用领域 1家庭个案工作 2儿童个案工作 3学校教育个案工作 4医疗卫生个案工作 5社会福利个案工作 6矫治个案工作 第三章 理论在个案工作中的功能: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使个案社会工作者对将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有清楚的认识。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个人或家庭解决他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案主问题性质,分析产生原因,对心理和行为作出解释是个案社工应当具备的基本职能。 2根据其对个人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术及模式。社工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的区别在之一在于他对如何解决社工者和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能提供一套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具备一种从方法论角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理论指导,从而避免个人对理论理解上的主观差异造成的行动上的对理论的偏离。 个案工作的理论基础 1心理分析学:以弗洛伊德学说为基础,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而有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 2社会系统理论: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的理论,他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有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关注案主本身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致力于帮助案主改善社会环境,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 3沟通理论: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是处在人际沟通方面; 4行为主义理论:以实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对案主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治; 5认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陷; 6人文主义理论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萨特的存在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布鲁默符号互动主义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潜能,人的问题产生与人不能接受自我,所以应当帮主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个案工作的实施理论 一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1理论框架 对人的心理因素的认识。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认为人的行为的失调与障碍,往往是其内在的人格缺陷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所以,必须理解人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治疗的出发点。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心理与社会学派认为人作为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整体的一个部分,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个体。人的内在心理机制、人格特征与自我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也必须在环境中才能治疗。虽然考察的重点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机制,但这种考察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该派对病态原因的探索以及解决方法的选择上,注重人所生活的环境的作用。在诊断时,它注重对个人过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在治疗中强调使用生理、人际关系或情境等中介来影响案主的行为。“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的理论。心理与社会学派还提出了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提出了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人在情境中的理论 2实施特点 强调专业关系在个案治疗中的作用。心理与社会学派非常重视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认为良好的专业关系不仅是个案社会工作进行的基础,而且本身就具有治疗的作用,它极其强调建立专业关系的原则与方法。重视心理社会调查。根据“人在情境中的系统理论,心理与社会学派有一个了解案主在情境中情况的基本认知框架,这个框架将有助于个案社会工作者找到导致案主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重视诊断。心理与社会学派是由诊断派发展而来的,所以非常重视通过诊断确定案主真正的病因,以便决定适合案主情况。治疗的方法。心理与社会学派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即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直接治疗是通过会谈方式直接对案主进行治疗,其技术包括支持性技术、影响性技术与探讨、描述、宣泄以及反映性讨论。间接治疗是指改变环境,如为儿童安排寄养家庭等,通过改变案主的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间接地协助案主改变行为。 心理与社会学派是一种可以向案主提供长期的支持性关系,一方面缓解案主压力,另一方面又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二功能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1理论框架: 强调机构功能:强调社会的目标是协助个人发挥其潜能,帮助个人恢复正常生活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功能派认为设置社工机构是为了发挥社会力量以发展社会政策,体现社会对个人的责任(3)强调案主的自由选择:只有当一个人自我选择去成长和改变时,成长和改变才能发生。 2实施特点: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在实施时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实施的程序。功能派认为,社会工作服务必须经过“过程”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包括不同时间阶段,即服务的开始、中间、及结束阶段。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利用每一个阶段,去和案主建立、发展和巩固专业关系,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功能派强调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结构要素,如实践、地点、政策、程序等,不仅对以后各种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法,而且对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其他社会工作方法都有极大的影响。总之,功能学派个案社会工作主要强调的有三点:人是成长和变迁的中心。社会机构在助人成长中扮演媒介和培育的角色。社会工作是有着显著时间阶段、确定目标和结构的助人过程。 三问题解决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1理论框架: 人类生活是一连串的问题解决过程。一个人对其自身、对他人、对事物(或环境),从出生到死亡,事实上都在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获得快乐、报酬、稳定,来取代痛苦、惩罚、以及不均衡的状况,并追求较为舒适的生活。一个人缺乏处理其自身问题的能力,往往是由于他缺乏动机、能力、以及机会,致使他难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实施特点: 对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案主的问题往往是多层面的、复杂的,工作者与案主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处理的对象,因此,对问题需分清轻重缓急,并认清问题所属的真正性质。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问题解决学派把发展人格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自然结果,在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案主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参考样本。这种新经验将促使案主改变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动模型。 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 1理论框架: 人反应制约模式强调刺激-反应模式操作制约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2实施特点: 强调通过观察发现案主的行为。人们行为活动范围广泛,但无论是思想感情与行为趋向,都可由观察者的感观来辨认。案主的行为正常与否,治疗效果的好坏与否,都只能通过案主外显的行为来说明。撇开对人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关注当前与问题有关的行为,直接以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注重治疗技术。 第五章 个案工作基本程序:关系建立,资料收集与诊断,目标与计划制定,服务提供与治疗,结案与评估 案主特征:求助型;情绪低落;复杂性;迷茫型 工作内容: 1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 2做好会谈的准备:阅读申请表,如果是转案向其他机构了解,设想会谈可能遇到的情况,会谈环境的安排,检视社工者仪表,拟订会谈提纲; 3确立会谈的目标; 4熟知会谈的内容: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意义,问题的产生,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案主和机构的关系,机构的实际情况; 5掌握建立关系的技术:简要清楚明确的说明会谈目的,使案主作出恰当反映减少焦虑,敏锐的观察案主的情况,社工者激发案主的期望,出现解决困难最有利的情况时协助案主获得需求或情况的改善,如果案主决定继续接受服务要协助他们选择下一阶段具体目标,澄清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避免过多过早承诺,认识案主的矛盾情感并加以接纳; 6总结与判断:案主是否存在困难,个人对困难的解释是否和社工者一致,对服务的期望是否合理,机构是否能满足需求,是否提供服务。 转介: 1指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 2有三种情况使转介成为必要:机构不提供所需服务;无法提供更专门的服务;只为某一区域的人提供服务。 3原则:要了解案主到机构寻求帮助不是一件简单或随意的事件;要了解一个人决定与别人讨论他的困境并采取行动的时候是最容易受伤的,如果社工告诉案主他寻求的是错误资源,案主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转案: 1指社工者将本机构接收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工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2原因:社工者因工作变动离开机构,社工者自身能力不足,案主与工作者之间工作关系产生问题。 3步骤:通知案主解释专案原因及过程;接替者和案主见面,原工作者简单介绍,接替者离开,原工作者与案主讨论;接替者以观察者身份参与原工作者和案主的服务;原工作者与接替者一起展开工作;原工作者与案主道别,接替者开始负责 资料收集原则: 1联合:案主帮助社工决定收集哪些资料; 2告知:案主必须知道资料收集的来源,告诉案主资料收集会在哪些领域展开; 3相关:案主必须知道收集的资料和案主面临问题的关联性; 4全程:资料收集工作贯穿着个案工作的全程,对问题诊断计划制定及评估找几个阶段,特别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手机工作; 5理解:进行换位思考,理解案主对收集资料所涉及领域的看法。 资料收集方法: 1会谈:非直接是会谈,即案主的自我陈述,直接性会谈,工作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表,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2填写调查表; 3观察:对资料的直接感知与记录,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领导推动观察。要求:察觉他人细小变化的敏感力,熟知自己的观察目标和诊断能力; 4文献搜集:通过查找已有文献来获取案主的有关资料; 5环境调查:案主家庭以外的环境中展开,实现通知案主,得到案主同意。 诊断:指工作者通过对问题的了解,以发现协助或者治疗的方向。 诊断的原则: 1对困难的问题性质的分析,对受助者意愿和能力的了解; 2随着情况的改变,对诊断内容作出相应改变; 3必须鼓励案主参与诊断过程; 4诊断必须以提供服务为目的; 5诊断必须有助于提高服务的功效。 目标制定的原则: 1与案主共同协商原则:目标的拟定需要共同协商,不应由案主或工作者单独做主,这样既可以使案主充分了解自己的目标同时按住参与协商过程也有利于提高案主自信心,首要原则; 2目标一致原则:不能有不一致情况,如果出现不一致进行协商直到双方接受为止,在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是没有意义的; 3目标可行原则:一是目标要细致,具体,涉及到问题解决的各个方面,二目标要可测量。 目标制定的步骤: 1工作者重述案主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在经过诊断程序后,案主对自己原有看法可能会发生改变,在制定目标时需要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作出重新叙述,征求按住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加以修正; 2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的重点,通常某一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其需要多方面加以考虑,找出原因; 3协助案主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直接法:先解决主要问题,在解决次要,这样工作效率高,缺点是一旦不成功容易挫伤自信心,间接法:先解决次要问题,在主要,效率不高,不容易失败,自信心也会随着问题逐步解决得到提高; 4协助案主明确最终达成的结果,必不可少的一步,案主的目标明确,才会增强案主前进的动力,明确目标需要社工者和案主一起讨论作出。 计划制定: 1案主的基本情况; 2案主的需求:案主自述需求,诊断后重新确立的需求; 3本计划要达到的结果与总目标,分目标; 4针对分目标而预备开展的工作,基本阶段和方法,以及每个阶段需要采用的方法和需要动用的资源; 5评估时间和方式 工作协议: 1双方希望达到的服务目标; 2双方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如工作者遵守职业伦理,对案主的问题保密,案主要完成工作者布置的家庭作业,保证个案辅导的时限等等; 3为完成目标使用的方法或技术; 4工作协议的变更。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联系人:社工者充当纽带完成协议中规定的各项目标; 2使能者:工作者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巧使案主发挥自己的能力,促使案主自身发生改变; 3教育者:提供给案主处理问题的新方法,帮助学习新技能,调解员有行为模式; 4调解人:解决按住和他人或组织的争端; 5辩护人:代表案主和某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交涉,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 结案:指社工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评估: 1指社工者和其他主人服务的专家一起评定个案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2评估方式:和案主一起对服务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估;和同事一起对服务提供进行联合评估;利用原先制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 3内容:投入评估:为完成个案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行动评估:为达到案主某种程度的改变,机构进行的一切行动,包括会谈咨询工作计划投入等;短期成果评估:服务提供结束后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和显著成效;长期成果评估:不容易察觉的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改变比如价值观。 第六章 个案工作的原则 综合分析研究的原则:掌握案主资料的基础上将各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重视个案问题的特殊性,强调案主的个别差异,这是进行个案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案主积极参与和自决的原则:参与就是当案主被自己的处境和问题所困扰时,社工者不应取代案主而为他解决问题,积极方式应该是引导案主参与对问题的剖析以致改善的全过程。自决就是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才能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负起抉择的责任。 重视专业关系原则:在协助案主时不仅要在理性上客观地了解问题,避免带上不适当的道德成见和价值观,而且避免同情,受感情支配。 承认接纳的原则: 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这种情感甚至可以是负向情感。 这种接纳,是一种中性接纳,对案主的感受、想法或者看法,采取容忍的立场。承认案主是一个实实在在、有人格尊严、应该受到尊重的人,而不应因其错误、失败、无能而产生对他轻视、反感、责备或漠不关心的情绪情绪和社会适应不良的人,常常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是经常自责,他们的自卫心理特强。承认案主的行为、感受、看法是他的自主选择,是一种存在对案主的行为、感受、看法的承认,我们不是承认案主的对错,而是承认案主的这些东西只是一种存在。 注重专业关系的原则:社工者和案主彼此双方交换意见,可以是一致的或者不一致的。 维护案主尊严和权益,严守专业保密性原则:即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不探究案主的隐私和与案主问题无关的事项;对已知的案主情况注意保密 以上七条原则是密切相连的,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原则,也就意味着整个个案工作的失败。 案主自决自决就是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才能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负起抉择的责任,这样才能成长,管理自己。 专业关系 1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2特点 目的明确性:帮助案主,解决案主的问题,提高案主的能力。 兼容性:专业关系是兼具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关系。 暂时性:这种关系是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的关系,服务结束,关系也宣告结束。 不平等性:虽然强调民主平等自决,但实质上案主遭遇困难向机构寻求帮助,由社工这代表机构提供协助。互动以案主为主。 非互助性:不互助非互助。工作者或机构单向给案主提供帮助而不是倒过来。专业关系是以案主的利益为中心。不存在互惠互利的情形。 涉及机构:指工作者是代表机构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所以要受机构的政策目标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以案主利益为中心:专业关系是以案主的利益为中心。优先考虑案主个人的需求。 3基本要素: 有目的性:谈话有目的,服务有目标,工作有计划,只有这样,案主才会信任工作者。目的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强既实用,又适用。目的是规范化的、正规的。 关心他人:社工者应该全身心替案主着想,消除对案主的个人看法,真正理解案主,从细微之处入手体现对案主的关心。 承诺与责任:对工作要有承诺。使案主觉得可靠,觉得有目标。但同时对案主也应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守时、配合等 接纳与期望:接纳案主,认识,个别化,信任和期望。期望表现在建立专业关系时,应该对案主有明确的期望,这种期望务必与案主的期望趋于一致。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动力。 同感: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体现在表情、动作上对案主的叙述给予相应的回应。 真诚和一致:意味着以自然、真实、主动、开放、热情的方式与案主交流,要求你一直保持“真实”的你。真诚意味着诚实,它让案主感到安全。 权威和权力:体现专业权威,运用权力,不能让案主觉得是好玩,视同儿戏。工作者要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力,有权作些什么?有权运用哪些资源? 心理需求 倾吐感受: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都会倾吐感受,社工者有目的的引导案主倾吐内心感受。 寻找关爱:希望能够获得社工者的关心和爱护,能对他的倾吐做出积极恰当的反应。 尊重:需要被视为一个有价值、有个人尊严的人 自我决定:希望有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和机会,不希望收到社工者的规定限制。 害怕批评:对个人问题表现出困惑迷茫自责的心理状态,对外来的批评敏感,希望能不受批评或指责。 保密:需要隐私权。 案主对社工现实性态度和行为反应: 1焦虑-敏感:面对问题而无法解决时,会意识到自己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社工者可能要讨论案主自己不愿意涉及的一些问题,案主一方面否定自己这想法出现的可能性,一方面害怕这种情况的出现。案主常常产生不想去机构的想法,但是不去没法解决问题,这时会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变得敏感,产生愤怒指责抗拒行为; 2矛盾-逃避:来自于对依赖的假象,觉得需要依赖社工者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但本人有不愿意接受依赖他人这个事实,这意味着承认缺陷,心里很矛盾; 3刻板印象-抵制:指案主对某机构及社工者形成的固定看法,来源于以往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案主会根据以往与机构和社工者的交往经验或者从别人获得的有关印象,如果刻板印象不良,会对社工者产生抵制和敌意。 案主非现实性反应:情感转移 1情感转移反应:案主对工作者非现实的态度与反应,案主将过去重要人物的特殊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 2正向: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负向:如敌意、激动或愤恨; 3处理原则:要有高度的敏感度,及时发现情感转移的苗头,适时采取措施。认识情感转移的性质,是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不意味着好坏。在具体措施上可以加两个步骤,第一促使案主表达感受以利于做进一步了解,第二社工者要有目的地提供机会给案主,允许他对社工这表发感受。 社工者的非现实性反应:反情感转移 1反情感转移反应:社工者将自己过去重要人物的情感体验投射在案主身上的情感反应;2正向:过分认同,负向:认同过少;3处理原则:自省与自我训练/外力协助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经受生活磨练,相当成熟;2、有自我分析的能力:认识到自己限制和不足可以控制自己; 3、有影响案主的能力; 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 5、应有相当的敏感度:接受他人发出语言非语言信息,能避免刻板化; 6、代表工作机构, 7、注重经验积累与推广; 8、以问题解决为目标; 9、尊重他人,协调友谊和感情; 10、树立为案主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工作者情操和职业道德。 第七章 沟通 1沟通是通过双方的信息交流来对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会谈; 2技巧:是在会谈过程中巧妙地使用非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行为,并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交流效果。包括言语交流的技巧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言语交流的技巧:参与技巧封闭性提问开放性提问鼓励释义情感反应概述 会谈 1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2会谈包括:社会工作会谈,心理咨询会谈,职业辅导会谈 3特征:有预先确立的会谈内容,有目的和方向的指引,受一定的约定限制,有特定的角色分工; 4基本原则:注重案主的个别化,从案主会谈过程中特有的神情,了解其独特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合作着应该主动积极地向案主表达观察与了解到的信息以建立案主会谈是信心;引导案主不良情绪,促使案主作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与反应;以非评判的态度澄清案主,面临的问题;对案主作有控制的感情介入,有效处理移情和反移情;不能因为案主沟通困难、理解反应慢、自我调适能力低而拒绝与其会谈,应该进一步查找其原因;善于运用专业判断力,帮助案主尽快察觉自己的不良态度和偏差行为;尊重案主的自由选择和自决权,但如果案主的自我决策对其自身不利时,工作者应该运用专业职权保护案主;工作者与案主会谈的内容,除了专业上的需要外,均应该采取充分的保密措施;每次会谈结束前预留时间给案主询问,并对会谈作简单总结,同时作好下次会谈的约定和准备。 5准备:场所的准备:专门的会谈室其选择、布置要有利于与案主的沟通,具体作到:室内外环境要清静,不受噪音的干扰;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新鲜,使双方身体舒适;家具布置简朴,避免空间过分空旷或狭小;双方成45度为宜;具有保障个人隐私的隔间或单间,防止外人随便进入,具有隔音效果。时间安排:应该灵活掌握,一般在办公时间,如需要可以安排其他时间,时间安排应该注意:每次会谈时间4050分钟为宜,最好在工作时间;不同案主的会谈时间应该有15分钟的间隔,使工作者有片刻休息,也使案主对机构的保密有安全感;每次会谈中应该设法安排两至三次较为轻松的话题,以缓和会谈气氛。 6技术:表达技术:包括语言表达、非语言的身体表达和心理表达;询问技术: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避免诱导性问题,适当提问进行核对,避免直接问为什么;共感表达技术:放下主观的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观察、聆听和辨别,尝试以案主的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和了解其感受,将自己认识的感受有效的传递给案主;安慰技术;消除矛盾心态技术;沉默引导技术:一般时间超过1分钟,沉默包括敌意、退缩、迷茫等很多情况。7常见情况的处理:案主延长会谈时间,案主要早退,案主迟到,案主哭泣,案主向工作者询问私人性的问题,说谎,赠送礼物,邀请 访视 1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 2原则:确定访视对案主的影响和需要;认清访视的目的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访视形式;和案主进行访视前的沟通;访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访视形式和对象,运用相应的访视技术;对访视结果进行记录与评估。 3注意事项:明确访视的目标,做好访视的准备,选择访视的时间,访视的服装,访视者的态度。 记录 1记录指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以专业知识判断为基础,选择适当内容,详细记录与案主有关的资料及工作的过程。 2作用:促进工作者思考、提高工作成效;记录有助于记下新的发现和想法,也有助于工作者对工作过程的反思、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服务的持续;同时对多个人帮助,容易遗忘,记录帮助记忆;同时如果需要转介或转案,也为其他工作者提供资料。有利于正确的诊断;对案主的诊断必须依据详细的记录资料,尤其当案主情况复杂时,如果没有记录有可能作出错误的诊断。有利于督导;对工作者本人的工作方法、内容进行指导。对工作者的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者进行培训和指导。记录成为其依据。有利于检验服务计划和目标;记录是计划和目标完成情况的依据。一样促进和案主的有效沟通,维持良好的专业关系。/认真记录使案主认同工作者的态度,提高对工作者的信心/记录是双方沟通的工具,看记录后案主更放心的倾吐心中秘密/记录会使案主进行思考配合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修正工作中的错误理解和看法。 3形式:叙述记录;问题取向记录:目的是为了使记录易于阅读和理解,有S、O、A、P的方式来撰写,记录的内容包括:S主观因素,即案主对自己所处状况的看法,包括认为问题在哪里,哪些因素造成的,最迫切需要在哪里。O客观因素,指客观的事实和案主周围的环境。A诊断,分析案主问题的真正原因。P计划,协助案主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步骤等;摘要记录:接案摘要,转案和结案摘要,联合摘要,阶段摘要;评估记录; 第八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理论来源 1、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疗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 2、人在情境中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关于人的假设主要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按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观点,理解一个人不能够仅仅从生理因素出发,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心理和社会这两个重要因素。认为个案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此理论认为案主的困扰来源三方面:儿童时期没能满足的欲望与需求一直带到了成年期,从而导致了在环境中的不合理要求,如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小孩,长大后会寻求关爱。来自环境的压力。贫困的母亲由于生活压力打骂孩子。自我和超我受到损害。过渡被母亲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3社会角色理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 角色的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4沟通理论:该模式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理论成为其理论来源。 沟通理论着重研究:人们双方关系的控制。平等关系、补偿关系;沟通意味着信息的发出和反馈;沟通双方如何相互影响。 基本假设 个人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当遇到压力时,早年的问题再次无意识地反应出来。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理解案主的沟通能力与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作出正确的诊断;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潜能的个体;人类的行为不仅可以被了解,而且可以有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 基本原则 协助案主了解其所处的情境和个人感受,引导他进行感受的表达;促使案主深切了解他所处情境的真实性质。鼓励了解案主本身的性格特点;了解案主幼年的情绪生活经验,及其与目前行为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给案主提供直接的建议和劝告,使他能妥善处理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要使案主感到工作者时时在支持和帮助他,工作者应采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实施过程 1、开始接触:初次会谈。目的是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地找出案主面临的问题,作出是否给予帮助的决定。询问案主的困难、期望的帮助;向案主介绍机构的设置和服务内容。12次会谈就可以决定是否接案,也可能会谈多次。建立关系。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签定服务协议。内容包括澄清服务的方法、性质、目标,明确案主、工作者、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初步的治疗计划等。 2、心理社会研究:收集资料。以“人在情境中”理论为依据全面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案主对自己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问题、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价值观、自我概念等。了解案主各种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上的满足和不满足的不同感受。重点放在意识层面上。协助案主进行自我发现,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和这些缺陷对面临问题的影响。将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确立下一步诊断的方向。 3、诊断:社会心理诊断:是指除了对案主进行社会因素的分析外,进一步以精神分析理论来诊断案主的人格或心理问题,并对案主的受助意愿、接受服务的能力进行预估。目的:寻求案主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帮助。内容:对案主目前所呈现的问题及形成因素的分析;对案主的家庭环境与家庭因素的分析,包括对家庭心理动态因素的分析。教养态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子女价值观等。案主个人生活经验与行为特质的分析,包括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等;案主受助意愿与运用能力的评估;心理社会诊断摘要剖析,对该个案服务和治疗计划的拟订。形式:心理动态诊断、病原诊断和分类诊断。 4、治疗:是指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即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目标:降低案主的焦虑和不安;降低案主“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案主的环境,促进案主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治疗方法与技术 1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 支持:在开始接触阶段尤为重要。第一步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方法:专注的聆听、温情的语调、友善的笑容等向案主表明工作者的理解、接受、信任和乐意帮助的态度。第二步保证。肯定案主的某些行为,作出必要的治疗效果的承诺等,但承诺前要对案主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否则会使案主认为工作者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对工作者失去信任。可以以实物资助的方式表示对案主的支持。Hollis称作“爱的礼物”,即为案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如申请救济金等。实物资助有助于增加案主对工作者的信任。 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运用直接影响时一定要在案主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坚持案主自决的原则。根据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有五种直接影响技术:强调:工作者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励案主实践一些他本来已有的想法或已经准备采取的行动。提议:工作者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告诉案主,由案主自己作出选择。忠告:工作者对案主应该采取的行动提出指导意见,表明自己的确切立场和态度。坚持:指对于一些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别人等会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者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当机立断地向案主指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倡应该采取的行动。实际干预: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干预要有二个条件:工作者有充分的理由沙漠干预行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干预要能够获得充分的社区资源的支持,常见的例子是将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从家中转移出来。 探讨、描述和宣泄:在整个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在该过程中,事实和感受均是了解的范围。探讨和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不了解的神情或语气来表达他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达内心的感受。工作者要避免在同一时间问两个以上的问题或含糊不清的问题。宣泄:指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常见的愤怒、憎恨、悲伤、内疚及焦虑。 2反映沟通动力技术: 是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术来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这种鼓励案主运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与其他治疗模式的主要差别。 反映讨论的目的是发展或增进案主的洞察力。 包括:人在情境中反映讨论:主要用来协助案主了解其现状或近况,了解案主对其现、近况的反应,包括:他人、健康及情境。外在反映,指案主因知觉扭曲或缺乏知识而产生错误的观念。如代沟使父母不能理解子女的行为。工作者可以协助案主分析子女的行为特征或直接用

    注意事项

    本文(个案社会工作完整总结 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