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的生命 读《狼图腾》有感.docx
不羁的生命 读狼图腾有感不羁的生命 -读狼图腾有感 这是一个豪迈的生命,在人类所追求的世界里,它毫不起眼。然而,它却渐渐地向人类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它顽强的斗志远远地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能形容它的,只有两个词语:豪迈,不羁。它,就是姜戎笔下的草原狼。 它是智慧的。这一点在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不被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它又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它更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在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最后只剩孤军奋战也毫不畏惧。是的,在那片草原上,它,就是王者! 在姜戎笔下,我看到草原上的狼顽强不屈,更体会到那不可磨灭的狼性。狼性,并不是简单字面上的意思,它代表着这个顽强生命的勇敢,智慧和团结。狼图腾让我完全脱离了教科书上大灰狼、狼外婆的愚昧认知,让我感知到狼的精神。就好像,人类驯服得了马,猪,狗,牛等生物,却永远也驯服不了狼。因为狼性,它们变得具有王者风范,不会向任何人低下它那高贵的头颅!当杨克他们发现了一个大狼洞,就烧着火,往洞里灌烟。包顺贵还拿了辣椒粉烧着,也往洞里灌。洞里母狼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像是把肺都快咳出来了,可母狼依旧不愿出来。这时,“轰”的一声,石头洞塌方了,母狼的灵魂在人类的贪欲与杀戮中,升上腾格里。 母狼的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在狼群中传承发扬着。毫无疑问,狼和人一样,都是珍惜生命的。陷入危险时,狼为了逃命,会毫不犹豫地把中弹的残腿,连骨带筋一起咬掉,然后逃命;而当它发现已无法脱身的时候,就会采取非常果断的自杀行为。战争时期,军队中有人为了活命,会临阵脱逃,又或投降当了走狗,成为民族的耻辱。但在狼群中,无论小狼,还是母狼,又或是病狼、弱狼,没有一匹狼会选择逃跑这种懦夫的行为,有的只是至死方休。如果我们的军队也像狼群一样,勇往直前,绝不退缩,那我们的国家还会畏惧来自于其他国家威胁与侵略吗?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于是有了成吉思汗,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更是告诫美国军人永远不要做两件事,一是永远不要进攻莫斯科,二是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陆地作战.。然而,他可能忘记了这组矛盾其实早在一千年前就有了答案-当年火烧莫斯科的正是这帮狼图腾的血性中国人。 从草原的食物链上,我又看到了蒙古狼的自然价值。狼是捕杀大批黄羊、旱獭、老鼠的杀手,从而保护了草原上最珍贵的草资源。狼对动物的腐尸也是乐此不疲,既清洁了草原,也预防了病菌的传播。草原有草,才能抵御风沙、大旱;草原有草,才有牛羊的食物,才有人的生存啊!所以,在草原上,狼杀黄羊不杀绝,狼打旱獭专打大不打小。蒙古人打狼、打旱獭更是不赶尽杀绝。这些草原的规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所以说,狼是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就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老牧民们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崇拜着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狼也成为了那里文明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毫无夸张的说,那里的生机勃勃,那里悠久的历史都是拜狼所赐! 可随着人心贪欲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地球上本来最最鬼斧神工的风景被硬生生的毁灭。再也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见不到湛蓝的天空下豪情万丈的纵马驰骋,更无法肆无忌惮的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只有那逐渐贫瘠、退化的黄草地孤独的诉说着狼群昔日的辉煌。 是呀,狼也许只是掠走了一只羊,但如果我们猎杀了一匹狼,就是掠走了一小部分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每一个生物都该受到保护,它们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不可缺少的东西。像剑齿虎、渡渡鸟,这些曾被我们赶尽杀绝的动物,都不再可能再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了。难道这些用死亡换来的警钟,难道还不能让人类醒悟吗?我们该丢掉残害生灵的斧子了。 在这本书的结尾,讲述了一个如噩梦般的悲惨结局:由于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曾经美丽的额仑草原已经是一个山不再绿,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灵不再丰富,鼠灾严重的地方。再度来到这里的陈阵,心里充满了无法发泄的悲痛和失望。 读着那些既让人心痛又让人心动的文字,思维穿越时空,眼界豁然开朗。愿我的信仰日渐完善,心理变得更加坚强,美好的愿望纵横驰骋在自己的心田。